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学设计
水系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气候影响,流量很不稳定,汛期在12月——次年4月。
D2
合作互补共同发展
新授课内容展示,布置任务,教师通过听写成绩决定小组选择的先后顺序,分高者先选择,分配各小组的任务,任务安排如下:
【板块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板块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板块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板块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各小组讨论完善D1环节所有内容,并合作完成D2环节探究问题,最后结合自己负责版块对应的探究问题设计、书写板书并讲解
选择权的获取要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师流动查看各组讨论情况,及时指导点拨,并注意观察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情况
3、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来自
和。
4、田纳西河流域资源丰富,尤其是资源和资源。
被抽查学生上黑板接受听写,教师批改打分,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听写,小对子之间互相批改打分
听写上节课知识,对学生复习旧知识,落实知识点起到督促作用
简单听写有助于黑板的充分利用
学生黑板前展示起到练兵的作用,不至于在之后的展示中怯场
教师抽查能有针对的促进后进生和偏内向学生的展现
第二章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课题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解读
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不同,因此,课标要求的重点并不是某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在于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案设计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什么是流域,什么是分水岭,什么是水系。

2.能够结合已知背景概括出流域的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并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域发展的优势和弊端,并能延伸出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方法。

1.能够概括归纳出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2.掌握梯级开发的概念并学会结合实际低于分析梯级开发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能将纷繁的信息归纳梳理成图表。

3.能够将本节流域综合治理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其他流域上去,能够将本节的梯级开发的评价迁移运用于其他流域的梯级开发,作出合理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客观的评价态度,发掘事物的两面性,并能合理进行衡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1.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以及人文背景综合探讨该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原因:这是对学生求其果必先知其因的地理思想的培养。

如果单纯罗列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手段,学生虽然能够强记结果,但是对为什么这样做却不理解,就更不能谈相关问题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了。

2.流域的梯级开发及梯级开发的作用。

原因:流域的梯级开发是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和开发中的重中之重,对该流域的水电、航运、防洪、提高水质和旅游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反观许多其他流域的开发和治理中采用的梯级开发策略,则是利弊兼具,各方看法迥异,如埃及的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我国三峡大坝的建设等等。

这里既需要学生掌握流域梯级开发的概念,更需要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评价事物的能力。

难点:1.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2.根据流域的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3.对该课程的分析过程和推演方法的迁移,如: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等的迁移。

湘教版地理必修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利于为例》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利于为例》word教案

学习目的: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3、分析我国长江流域开发的内容以及治理的措施。

4、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重点和采取的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知识链接: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一二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一个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

一、流域开发的背景自然地理条件位置:气候:地形:资源:辨析1: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辨析2:田纳西河流域夏季降水多而集中。

人文地理条件: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经济贫困落后合作探究:根据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经济落后的原因二、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1、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从事流域治理规划的设计与实施,治理与综合开发。

2、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将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以田纳西河干流为重点,实行梯级开发。

3、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

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

4、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坡地:平原:电厂附近:山地水库5、环境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A在上图空格内填充相应的字母。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域的开发治理有何启示?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选择流域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 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4、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方法总结: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思维方法,如下图所示: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形: 资源:人文地理条件:不利因素:综合治理与开发:1、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2、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A 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B 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3、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 3 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地理学科高二年级主编人:张文梅【学习情境】【知识贮备】1、水系(河系):下降在地面上的雨水在水流集中流动的过程中,组成了脉络相通的河流系统。

2、干流:一般指水系中河流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大的主河流。

3、支流:水系中除干流外的全部河流都称为支流。

支流的分级方法是:把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叫一级支流,把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叫二级支流,以此类推。

4、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河流)之间的山岭和河间高地。

5、流域:分水岭为界限的河流集水地区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6、河流的水文特点:即与河流中水相关的指标。

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流量:与补给种类、地形和流域面积相关。

水位:取决于补给种类,一般说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与河水补给、降水的种类和降水量多少相关。

结冰期:长短、有无,与气温相关。

含沙量:与植被覆盖情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相关。

水能储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双方面。

剖析一条河流或某一段河流水力资源能否丰富,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固,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水量和落差大小又受其余要素的影响,详细剖析思路以下:流域内降水丰富水量大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地形起伏大落差大7、河流的水系特点:指河流的形状轮廓特点。

主要有:流程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目及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流(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曲折系数)、源地、沿河湖补给关系等等。

【学习任务】田纳西河的地点田纳西河位于美国,大概在(纬度)邻近,是河支流——河的支流。

起源于,在肯塔基市邻近注入河,全长千米,流域面积约平方千米。

知识点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一)自然地理特点1、地形(1)剖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点?(2)思虑 :剖析田纳西河地形特点的利害?2、天气(1)、读田纳西河流域诺克斯维尔天气资料图,剖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天气种类及天气特点?(2)、研究思虑 :为何流域内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天降水相对较少?(3)、研究思虑:从农业发展角度看,田纳西河流域的天气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3、河流(1)、试剖析田纳西河的水文特点和水系特点?(2)、田纳西河的水文和水系特点对发展航运有什么影响?(3)、如何改良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4、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铜、、锌、云母等,利于发展工业。

湘教版必修流域的综合治理——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湘教版必修流域的综合治理——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得以利用,形成了统一有效 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2.发展航运:兴建防洪设施的同时,兼顾航运,建成了 连接各水库和河道的巨大航运网,全年通航。每年田纳 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
3.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
活动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工业建设的优势 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2)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⑪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The Tennessee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四川盆地 宜昌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梅花岭记》
湖口 明确: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
翔,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我们把这幅画面叫做“湘江秋景图”吧,课件展示:湘江秋景。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⑥寒食 农历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
冬 季
40°N
30°N


4.水文:落差大,多支流,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5.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磷丰富
6. 治理前的社会经济概况
过度垦殖 滥伐森林 经常性暴雨 水土流失 土地大面积荒芜 河流开发仅限于航运
洪水泛滥, 田园荒芜, 人口外流, 沦为美国东 部最为贫穷 和落后的地 区之一。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综合利用效益高。
③畜牧业:以 养禽、养猪
为主,发展迅速。
④渔业:兴大建量(dàliàng)水库 促进渔业发展。
第七页,共49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环境(huánjìng)建设
第八页,共49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三、今天的田纳西河(tián nàxī hé)流域
第十七页,共49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社会经济(jīngjì)因素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历史、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类活动类型与环境的
协调与否等社会经济(jīngjì)因素影响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
方向。项目
环境状况
对流域开发 洪水多发, 的影响水土流__失_(_s_h_u_ǐt_ǔ_li严úsh重ī)
第十页,共49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巧学易记 图 示 田 纳 西 河 流 ( h él i ú) 域 的 位 置 、 地 形 特 征 及 其 对 气
候、河流(héliú)的影响
第十一页,共49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思维拓展 治理之前田纳西河流域东部(dōnɡ bù)地区是最为贫穷和 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没能合理开发流域资源。此时, 该地区只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且农业条件较差,因此成为贫 穷落后地区。
第十二页,共49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思维点拨 梯级开发是一种(yī zhǒnɡ)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 式。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 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 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目前,我国长江上游、黄河中上 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田纳西河为例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田纳西河为例

政府主导
政府在流域治理与开发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 、法规和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推动流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
在治理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保护和恢复,确保流域的生 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多元化发展
流域治理与开发应注重多元化发展,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 市场需求,发展清洁能源、旅游、农业等产业,促进经济 繁荣。
治理效果分析
01
02
03
防洪减灾
通过修建水库、堤防等工 程措施,有效降低了洪水 对下游地区的威胁,减少 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水质改善
通过治理工业污染源、加 强污水处理等措施,流域 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环 境质量得到提升。
生态恢复
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等措施,流域生态环境得 到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 得到保护。
产业转型
推动流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参与
加强公众参与和社区共建,提 高流域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
续发展意识。
03 流域开发
开发目标与原则
开发目标
提高流域内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 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 展。
开发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统 一管理、公众参与、公平共享。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成功案例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 理与开发被誉为美国历 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通过政府、企业和社 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 从贫困地区到繁荣地区 的转变。
生态保护
在治理过程中,田纳西 河流域注重生态保护和 恢复,成功地保护了流 域内的自然景观和生物 多样性,同时也为周边 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生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3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高效题组演练湘教版必修3(2014年锦州模拟)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2.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河流是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河谷平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

第2题,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工业走廊”的形成。

第3题,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其中D项应为提高流域的开放度,创造一个开放的宽松环境,为招商引资、扩大外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答案:1.B 2.D 3.D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5.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第4题,东部有铝矿,炼铝是动力导向型工业,西电东送有利于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纲展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基础梳理]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

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1)早期开发:河流的开发利用限于航运。

(2)后果: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综合治理(1)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

(2)方案: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

(3)方式——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

2.产业发展(1)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农业开发: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种植业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渔业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3.环境保护工作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图文拓展]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田纳西河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相和谐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4页考点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1)雨水补给冬(2)梯级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3)珠江口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易改道;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易形成新入海口;流域内降水多,面积大,径流量大。

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环境要素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势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降水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修水库蓄水,解决降季节需水相矛盾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3.河流航运价值和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1)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思路(2)河流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

具体分析思路如下:(2019·试题调研)2018年8月16日上午,由南方电网公司开发的BOT水电项目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首次启动机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首台机组初步具备发电条件。

据了解,为确保试验顺利完成,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提前编制了相关方案,并根据方案准备了相应的设备、材料,做好了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该项目是我国2013年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最早投产的项目之一。

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3题。

1.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 A.戈壁荒漠广布,勘探不便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2.该水电站高430米的大坝用混凝土浇筑到顶,其主要目的是()A.防涌潮侵袭B.防阳光暴晒C.防强烈地震D.防洪3.湄公河干支流水能资源虽丰富,但在老挝一般不宜兴建大型水电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A.电力需求量B.邻国的干预C.地形地质状况D.水量和落差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无戈壁荒漠;这里植被虽繁茂,但修建水电站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植被开发;这里地处老挝北部,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第2题,老挝为内陆国,无涌潮侵袭;阳光暴晒对坝体危害较小;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但该大坝太高,防震能力差;该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坝体高大稳固能起到防洪的作用。

第3题,湄公河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对其过度开发会影响下游国家的生产生活用水;电力需求量的大小,不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大,但修建水电站时可避开地质条件差的地方;该河水量和落差都很大,故水量和落差不是其制约因素。

选B。

答案: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解析: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

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地形及人口、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来分析,有利条件则从水能丰富的原因(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和移民少两方面去分析。

不利条件则从西南地区的复杂地形、地质灾害多发、生态脆弱及流域整体性关系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有利条件: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考点二流域的综合开发(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❶。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❷。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①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规范审答我的答案:(1)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1.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经验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库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治理措施治理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4.河流水利设施建设的评价(1)评价方法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又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进行;评价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对上游、下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如下图所示:(2)实例分析——以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为例①积极的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

②消极的影响: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河流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

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

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拓展延伸]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1)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2)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2019·河南郑州二模)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该水库在水位108米的时候,面积在3亩以上的岛屿有1 078个,故又称千岛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