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一章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及学分 4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执笔人王红玲课程组审核院(部)审核二〇一七年二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
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
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2.能力目标(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3.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20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知识、导游基础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课程授课计划表周别/学时授课内容(章/节/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方式授课场所第一学期第 1周(共4学时)第一章旅游与地理学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第十一章 华东旅游区(4)

通过西湖导游图,围绕西湖十景,进行模拟旅游,认识西湖的特色和主要旅游景点。
(1)西湖风景名胜区。
介绍西湖的成因及分布简况:西湖风景区主要分为水面景区和环湖景区,主要景点包括三潭印月、苏堤、白堤、花港观鱼、岳坟、葛岭、玉泉、灵隐寺、虎跑、六和塔等名胜古迹。
拓展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讲解西湖主要景点:
以孤山、苏堤、白堤为中心,通过近观、远观、船游将西湖十景穿插讲解,领会西湖风光特色
孤山为湖中最大的自然岛屿,因孤峙在里湖和外湖之间,故名孤山。
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处。
苏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任杭州知县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的,横贯西湖南北,全长3 km。
白堤原称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讲解西湖周边景点:
灵隐寺,又称“云林禅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
在杭州西湖西北灵山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
寺初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 年),屡经兴废,已有1600 多年的历史。
灵隐寺现存的佛像、经幢和石塔是寺内的精华,在宗教艺术上具有一定价值。
中国旅游地理西南旅游区

二、主要旅游资源
1.桂林漓江(5A景区) 2.独秀峰-王城景区(5A景区) 3.花山岩壁画 4.北海银滩 5.德天瀑布
桂林叠彩山
独秀峰
七星岩
花山岩壁画: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各
县发现的崖壁画
白海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 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 国第一滩”
气候,西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 是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二、主要旅游资源
1.青城山-都江堰景区(5A级景区) 2.乐山-峨眉山(5A级景区 世界自然、
文化双遗产) 3.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 5A级景区) 4.黄龙(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
第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第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第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第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云南滇池
昆明西山
大观楼
云南路南石林
阿诗玛:彝族光明、善美、自由的
象征
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大理蝴蝶泉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
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
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始建于南宋
第十一章 奇山异水、民族风采 ——西南旅游大区
第一节 概述
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省、市、区。
1、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岩溶 地貌发育
2、气候类型复杂,地域差异明显 3、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繁多 4、得天独厚的边境旅游和跨国旅游条件 5、交通条件迅速改善
二、主要旅游资源
1.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 2.巫山小山峡-小小山峡(5A景区) 3.武隆喀斯特景区(世界自然遗产5A景
中国旅游地理 习题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第1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1.简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并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关键,旅游资源与一般的资源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由高耸挺拔的山体、林地及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开发,对旅游者更有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
(3)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都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由于其规模往往巨大或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性,难以发生空间位移。
(4)旅游资源可重复开发性。
旅游资源在妥善保护的情况下多可长期反复利用。
旅游者通所带走的只是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的意念和印象。
(5)旅游资源的观赏性。
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它的美学特征,它具有观赏性。
观赏性影响旅游资源的品质,一般来说,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2.简述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我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
具体特点是:(1)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
(2)山地高原分布广泛。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3.水体旅游资源都包括哪些内容?答:水体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瀑布、泉和潮汐。
4.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2)市场原则。
(3)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中国旅游地理福建PPT课件

金湖 5.
----“黄金之湖”
位于武夷山脉 南端的泰宁县境内, 是金溪新湖的简称。
27
二、闽南游览区
1.漳州 “六大名果”: 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 “三大名花”: 水仙花、茶花、兰花.
29
30
漳州土楼
➢ 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北部山区,约 800多座。
➢ 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古建筑”。 ➢ 田螺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
67
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妈祖出生时是南唐清源军(今泉州)莆田市人,莆田市湄洲岛人, 妈祖在其主要生活年代的籍贯是平海军(今泉州)莆田市,964年宋太祖改清源军(今泉州)为 平海军(今泉州),授莆田人陈洪进为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仍然管辖着泉(包括莆田)、漳二 州,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莆田、仙游二县为平海军所辖。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宋复灭吴越。陈洪进纳土归宋,至此,莆田人陈洪进所管的泉(包括莆田)、漳二州才正式顺归 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纳入宋朝版图。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平海军(今泉州)莆田县地 和仙游县地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边地、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方,另置兴化县。同年,改为 太平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980 年太平 军改为兴化军。泉州天后宫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的一座妈祖庙。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 元960年),三月廿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 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 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点失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 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 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 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 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 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 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 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跨纬度为49个纬度;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西跨经约60个经度。
3、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邻国有14个蒙古、俄罗斯、朝鲜、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4、中国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5、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等,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海峡有东海台湾海峡、内海琼州海峡等。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盛县、乡三级。
7、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熟悉掌握)、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设立),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中心。
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为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
9、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0、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92%,其他55个民族共占了8%,为少数民族。
11、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旅游地理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起步阶段(1950—1960)。其特征是高速低效。 、起步阶段( )。其特征是高速低效 )。其特征是高速低效。 2、增长阶段(1960—1970)。其特征是中速中效。 )。其特征是中速中效 、增长阶段( )。其特征是中速中效。 3、发展阶段(1970—1980)。其特征是高速高效。 )。其特征是高速高效 、发展阶段( )。其特征是高速高效。 4、成熟阶段(1980—1990)。其特征是低速高效。 )。其特征是低速高效 、成熟阶段( )。其特征是低速高效。 5、稳步增长阶段(1990年以后)。其特征是旅游人数与旅游 年以后)。 、稳步增长阶段( 年以后)。其特征是旅游人数与旅游 收入增长率相同或接近。 收入增长率相同或接近。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
黄河和长江母亲河
石器、彩陶、 石器、彩陶、青铜器
书法、山水画、 书法、山水画、明清尚旅游产品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 世纪五大时尚旅游产品—— 世纪五大时尚旅游产品 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 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沙漠旅游和探险 旅游,我国都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 旅游,我国都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
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
我国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 我国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 水热同期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 水热同期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中国旅游地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旅游行为与旅游市场预测 第三章 旅游开发与规划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与类型特征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六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七章 东北旅游资源区 第八章 华北旅游资源区 第九章 内蒙古旅游资源区 第十章 陕甘宁新区旅游资源区 第十一章 华东旅游资源区 第十二章 东南旅游资源区 第十三章 华中旅游资源区 第十四章 西南旅游资源区 第十五章 青藏旅游资源区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中国旅游地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旅游区测试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空1分)1.下列哪个民族是靠打鱼为生、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街津口。
A.朝鲜族B.赫哲族C.鄂伦春D.达斡尔2.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的海滨()A.大连—旅顺口海滨B.青岛海滨 C.兴城海滨 D.日照海滨3.()是国内唯一集风景名胜、避暑胜地和革命纪念地于一处的地方,被称为“中国革命摇篮”。
A.延安B.井冈山C.遵义D.韶山4.拙政园堪称苏州园林之冠,是( )园林的代表。
A.明代B.宋代C.清代D.元代5.()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
A.南四湖B.东平湖C. 白洋淀D.昆明湖6.素有“北国江城”之称的城市是( )A.长春市C.哈尔滨D.丹东7. 东北旅游区的气候属于()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8. 上海地区佛教活动中心为(),是我国著名的禅宗寺院A.灵谷寺B.玉佛寺C.国清寺D.华严寺9.()位于安徽休宁县,是释道两教的繁盛之地。
A.齐云山B.琅琊山C.九华山D.天柱山10.有“九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A.西安B.洛阳C.杭州D.北京11.五台山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是()A.菩萨顶B.塔院寺C.殊像寺D.显通寺12.少林武功的发源地是()A.白马寺B.少林寺C.慈恩寺13.太湖位于哪个旅游区()A.东北旅游区B.华东旅游区C.华北旅游区D.西南旅游区14.浙江第二大瀑()A.大龙湫瀑布B.百丈瀑C.黄龙潭瀑布D.三叠泉15.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A.庐山植物园是我国唯一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B. “玉玲珑”是上海豫园的镇园之宝C.延安被成为是“中国革命摇篮”D.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享有“佛国仙城”之号16. 江南最大的湖石是()A.冠云峰B.瑞云峰C.岫云峰D.玉玲珑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A.陕西B.山西C. 河南D.山东18.雁荡第一胜景是()A.灵峰B.灵岩C.大龙湫瀑布 D 显胜门19.浙江最大的人工水库是(),以善清、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香港被誉为最受旅客欢迎的亚洲城市, 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传统的中国 文化,又深受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影响。香港 位处广东沿岸,地方色彩相当浓厚,同时也 是积极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香港是著 名的旅游胜地,有购物消闲的好去处、有享 誉国际的佳肴美食、有风景怡人的大自然景 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历史人文
千百年来,岭南人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增 添了许多熠熠生辉的篇章。 广东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众多。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 潮汕三大民系。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 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 广东的地方特产主要有:酝扎蹄、柱侯酱、 大田柿花、龙门特产、新丰兰花、封开特产、潮 绣与抽纱等。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和森林景观
本区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多天然良港, 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海域广阔,岛屿 众多,景色各异。本区域在湿热的气候条 件下,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很高,四季 常青,为热带、亚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 林,多古老品种,具有观赏性。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海内外交融的岭南特色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岭南特色文 化,兼具华夏文明和外来文明的意蕴。表现在建 筑风格上以中华建筑艺术为本底,吸收西方建筑 艺术的精华;在文学艺术和特种工艺上,南北兼 蓄,独具特色;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地域性也 十分突出。本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 政区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而更集中体 现了中外文化的共存与交融。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历史人文
海南省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 其余民族是解放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 散于全省各地。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世 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 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 通什市;汉族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部、北部和沿 海地区。 海南特产有天然水晶。海南还是水果之乡。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第二节
主要旅游目的地
一、广州
广州别名羊城,简称穗,是广东省省会,也是 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 处本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 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 讯枢纽,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 海滨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综合 改革试验区。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0年在广州 举行。
(三)历史人文
澳门自古就是我国领土,明时属广东香山县,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 岸租占,鸦片战争后,葡萄牙殖民者于1887年进 行强占,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 行使主权。澳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由港的 地位、中西结合的文化和市井风情,以及领近香 港的客源市场优势,使其发展成为一座颇有影响 的旅游城市。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历史人文
香港在清代属广东省清安县,鸦片战争 后,英帝国主义强迫割让、租借。1997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 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继续保持香港 的稳定和繁荣。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 “荒芜之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 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亚热带气侯、 发达的服务设施,使之在国际旅游界颇具影响。 地区旅游自然景观较少,主要是几百年来形成的 人文旅游资源,大量古迹保存完好。澳门最有特 色的是赌博娱乐设施。赌博内容丰而又丰,赛马、 赛狗、赛车俱全。赌博业在澳门合法化,形成以 “博彩观光”为传统的旅游模式。葡京娱乐场、 大三巴牌坊、西望洋山教堂为当地名胜。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白云山
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4A级景 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 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 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白 云山景区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 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 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 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域 旅 游 地 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
(一)基本信息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珠江之西, 处于香港西南方约60公里,是中国进出海洋 的重要门户之一。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 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9.2平方公里, 人口92%是华人,外籍侨民来自60多个国家, 以葡萄牙和拉丁语国家为主。2008年末澳门 常住人口为54.92万。
二、深圳
位于北回归线之南。地处广东省南部。 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望,北与东莞、惠州 接壤。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东起大亚 湾,西邻伶仃洋。海域辽阔,多处可建深 水港,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当地人习惯称 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 地名始见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因其 水泽密布,田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海南省海岸带景观丰富;山岳、热带原始森 林条件良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自然秀美; 火山、溶洞、温泉众多,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 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也成为旅游景点;有 历史意义的古迹繁多;黎族、苗族、回族等世居 海南岛的少数民族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 俗和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 彩;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海南岛上种植大量的热 带作物,极大地丰富了自然景观。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内大型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 它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 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面积共86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2%。它不仅保存了镇海楼、 明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遗 迹和古树名木,还建设了五羊仙庭、成语寓言园、竹林 幽闲区、植物观赏区、花卉馆、博物馆、美术馆、游乐 场、游泳场、体育场、餐厅、小卖部和亭、台、楼、榭 等休息、文体、景点和服务设施。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自然地理
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 岛和路环岛,其中澳门半岛和凼仔岛由三 条大桥连接起来,而路凼填海区则将凼仔 岛和路环岛连为一体。澳门的山丘最高处 位于路环岛,高度为170.6米。 澳门属亚热带气候,同时亦带有温带 气候的特性。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旅游地理
(2010年版)
主编 黄远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区概述
岭南风情特区旅游区包括广东、海南 两省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该 旅游区地处南部沿海,热带海岛风光,独 具一格的岭南文化,特殊的政治体制等构 成了本区特殊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与环 境。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 组合后优势显著,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重 要地位。
海 南 省 旅 游 地 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概况
(一)基本信息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祖国东南端,广东 珠江口以东,北与深圳市毗邻,是发展迅速 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香 港特别行政区总面积达1104.3平方公里,由 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 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2007年底全 港共有常住人口692.59万。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广东省聚集最多奇特景观的地区在粤北,那 里的山地自然景观非常美丽,有以丹霞山和金鸡 岭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有喀斯特地貌的连南、阳 山、英德山群及溶洞;粤西则有着漫长而曲折的 海岸线,拥有为数众多的优质海滩;粤东的梅州、 河源、潮汕和惠州地区一向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 而在广东自成体系,民风古雅,古文化遗存丰富, 近年来也成为旅游热点。
广州五羊城雕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一)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年),是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陈家祠之所以成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要是因为有 “三雕三塑一铸铁”。“三雕”是指门口石狮、石鼓等石雕; 左门两边墙壁嵌砌的砖雕,左为《水浒聚义厅》,右为《刘 庆伏狼驹》;以及进门四件大屏风的木雕(包括浮雕、通雕 等),木雕在陈家祠处处可见,斗拱昂梁是陈家祠的木雕艺 术精品的具体体现。“三塑”是指陈家祠房顶上处处可体现 出来的彩塑、灰塑和陶塑。“一铸”是指陈家祠内高超的铸 铁工艺品。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域 旅 游 地 图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域 旅 游 地 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五、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景观
本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南亚热带、热带 气候。纬度低,地势南倾,濒临南海,距印度洋 不远,受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了典型的热 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景观:全年湿热,降雨充 沛。大部分地区长夏无冬,春秋相连,旅游季节 很长,旅游淡季和旺季差别不大。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自然地理
广东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 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 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 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 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 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山丘陵。 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 是高温多雨台风多,干湿明显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