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下垂的偏方

合集下载

强力治疗胃病的特效偏方

强力治疗胃病的特效偏方

强力治疗胃病的特效偏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强力推荐治疗胃病的特效偏方一、一个治疗胃病(胃涨,胃酸,胃疼)的特效偏方适应症状:胃涨,胃酸,胃疼...共需药品:痢特灵52片,维生素B6 28片,维生素B1 24片。

(自行到药店购买)用法用量:前六天:痢特灵28片,VB6 28片。

第一天:四次,各2片/次。

第二天:三次,各2片/次。

第三天:四次,各2片/次。

第四天:三次,各1片/次。

第五天:二次,各1片/次。

第六天:一次,各1片/次。

后四天:痢特灵24片,VB1 24片每天三次,各2片/次(四天同样)说明:1.先后共服药10天,不能间断。

2.将一天时间平分,饭前服药,服药后多喝水。

3.服药期间可能全身发软,懒于行动,有时会发生后疼,属正常现象,不必害怕。

4.服药期间切忌生冷干硬,油腻,葱、醋、辣子等有刺激的食物,一般吃面条,馒头,稀饭为宜。

5.服药期间如有其他疾病,切忌乱服其他药品,服药结束后饮食方面注意规律,注意保养。

6.如果效果不明显,请于次年春天服同样的药一次,可痊愈二、胃病去根秘方青木瓜汁是公认的治胃疼良药.将长到拳头大小的青木瓜洗干净,然后割下切开,取出子,放进榨汁机,用细布过滤其渣,一碗可分3次喝,虽然难喝,但可以使胃病去根.三、一个治胃病的偏方试了对胃病效果非常好,一开始用的一般的红茶菌二个月长毛了,后又用的黑河复壮红茶菌,前表性胃炎,在医院花了一万多没治好的喝复壮红茶菌一个月又上医院做的胃镜,好了。

还有一个姨胃出血也喝好了。

四、猪肚一个,生姜250克,生姜切片装入猪肚,用砂锅文火炖,喝汤,吃肚(可醮酱油),治胃胀、胃痛。

(如胃疼痛可在肚内放入十粒花椒)五、胃有虚寒偏方陈皮干姜大枣泡水当茶喝。

陈皮理气,干姜暖胃散寒,大枣健脾补血。

关键是坚持和使用,每天可以喝两剂。

也就是上午泡一杯子,下午泡一杯子。

152条民间小偏方

152条民间小偏方

一、一朋友常常,一名老中医,开了一个方剂,吃了后头发开始长,也不咋掉了,而且开始长新头发,超级有效,后来把这方剂告知身旁掉头发,头发少的朋友,用了都说有效。

关键是那个方剂超级廉价,呵呵!一共是3种药:鱼肝油,胱氨酸,维生素B6。

都是一块多一瓶,都是一天3次,按着瓶上说明吃几片去吃,记住,3瓶一块吃,不要中断。

成效绝对好!比其他药有效得多.二、用了了去年冬季,听朋友说到他的夫人很怕冷,用了一个单方以后就不怕冷了。

那时我半信半疑,但仍是请他把那个单方告知了我,并在最冷的时候试用了几回,成效不错。

今年的冬季又一天天来到了。

在那个地址,把那个单方告知大伙儿。

若是有体虚怕冷的朋友(专门是中老年朋友),能够试一试:原料有:一、大枣:5-6颗;二、枸杞:7-8颗;3、桂圆:4-5颗;4、红糖:1小块。

方式是:天天晚上熬水喝。

以上原料既能够说是中药,又是咱们平常的食物,因此应该没有副作用。

至于用量,能够因人而异,不必然非得依照我说的数量不可。

而且我以为是男女都能够服用的。

仅供参考,不妨一试!3。

绝对真实的验方2--6剂痊愈绝对真实的验方2--6剂痊愈药方:地龙 12 虎杖 15 炮甲 12 萝卜子20 甘草 3木通8 车前子 20 黄芪 20牛膝12 黄柏15我就告知大伙儿此方医治前列腺炎疗效神速,2-6剂痊愈,大伙儿能够验证,用此方无不该验。

4。

治牙疼口腔溃疡药方药方一:专治牙疼。

牙痛奇效,吃后二十多分钟止痛效。

配方:氟派酸和去痛片各二片,同时服下,对大多数牙疼具有奇效。

二十多分钟后保你吃啥啥香,好人一样。

过去我牙疼,买过药店许多专治牙疼的药,花了很多钱,结果均无成效。

最后总结出此方,氟派酸本和牙痛毫无关系,但和去痛片配药,却对牙痛产生了奇效,你不仿一试。

药方二:专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严峻时,疼痛难忍,碰都不敢碰,什么都不敢吃。

配方:白矾(发面用的)用刀片刮下少量细未,(以能覆盖创口为准),然后上到创口上,静候五分钟即可。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0001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0001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偏方一、苍术茶配方:苍术15-20克制法:将苍术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每剂可煎煮两次或冲泡2~3杯。

功效:升阳燥湿,可用于治疗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代茶慢饮,每次1剂心可连续服用1~3个月。

偏方二、黄芪鲫鱼汤配方: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鲫鱼洗净,与黄芪,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文火炖煮,至鱼肉熟烂,拣去黄芪、枳壳,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喝汤吃鱼。

偏方三、砂仁丁香鸡配方:童子鸡1只,砂仁3克,干姜3克,丁香3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砂仁、干净、丁香等益气研成末;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洗净,保留心、肝,去掉其余内脏,把鸡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炖煮至熟烂,然后将砂仁、干姜、丁香粉加入砂锅内再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分2次吃完,每3天吃1只鸡,一般吃3~5只即可见效。

偏方四、双麻炖猪肚配方: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猪肚1副,生姜、葱白、绍酒、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升麻、黑芝麻装入干净的猪肚内,放入砂锅中,加生姜、葱白、绍酒、水,炖至猪肚熟烂。

捞出猪肚,切片,加少许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升麻,吃猪肚、黑芝麻,喝汤。

偏方五、黄芪炖母鸡配方:黄芪120克,母鸡1只,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然后将黄芪洗净,装入鸡腹内,用线缝合。

将鸡放入砂锅内,加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和适量的水,炖至鸡肉熟烂即成。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黄芪、八角,吃鸡肉喝汤。

偏方六、黄芪猪肚汤配方:猪肚1个,黄芪200克,陈皮3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猪肚口,入砂锅中加水、料酒、葱、姜、盐,用文火炖至猪肚熟烂即可。

功效: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肠胃病效验方特效方集锦(下)

肠胃病效验方特效方集锦(下)

肠胃病效验方特效方集锦(下)治胃病良方(一)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药煎两次.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二)治疗单纯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药方: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泡水半小时或用生的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糯米多少无访,可以随意多加)煎服法:洗净加水煎滚,再改小火煎半小时。

一天一剂,早晚煎服。

普通患者3剂药可以恢复到70%,但要巩固疗效连服7剂以上。

注: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三)冷气痛: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

※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四)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

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潰疡黄连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潰疡疗效较好,这与它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有关。

服用方法是每次服0.4克,每日4次,4—6周为一疗程。

胃病治特效验方:白芨、枳实、党参、红枣、麦冬各1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一般的胃病三剂就好。

治疗胃病偏方生枳实,白芨各100克,痢特灵40片,共研细末分20包,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包,一副药可以服10天,轻的一副即愈,重的不过三副就好了。

从《伤寒论》水痞探讨胃下垂辨治思路

从《伤寒论》水痞探讨胃下垂辨治思路

ʌ临证验案ɔ从‘伤寒论“水痞探讨胃下垂辨治思路❋王㊀汉1,刘铁军2Δ(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春㊀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㊀130021)㊀㊀摘要:胃下垂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以脘腹痞满㊁嗳气不舒㊁胃脘疼痛㊁漉漉有声为主,属于中医学 痞证 胃脘痛 胃缓 范畴,病机多责之于脾胃而鲜有论及水饮㊂笔者在‘伤寒论“痞证相关条文启发下,发现其对 水痞 症状的描述与胃下垂患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试以水痞分析胃下垂的病因病机并采取相应的治则治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㊂水饮所致胃下垂,其致病隐匿不易察觉,其病机虽以脾胃虚弱为本,但要注意饮邪兼夹及程度㊁正邪之间相互对比等,治疗上张仲景有 温药和之 之法,但究其病位在脾胃,在温的同时还要协调脾胃气机升降,做到气化饮消㊁饮消则痞除㊂㊀㊀关键词:水痞;痰饮;胃下垂;中焦脾胃;‘伤寒论“㊀㊀中图分类号:R572.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3-0505-0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0)-基于 道术结合 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5)-东北部地区名老中医学术观点㊁特色诊疗方法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作者简介:王㊀汉(1988-),男,吉林长春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肝胆脾胃病㊁消渴病的临床与研究㊂ә通讯作者:刘铁军(1954-),男,吉林长春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肝胆脾胃病的临床与研究,Tel :159****0790,E-mail :liutiejun699@ ㊂㊀㊀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的病症[1-2],多发生于瘦长体型㊁久病体弱㊁长期卧床少动者㊂凡能造成膈肌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㊁腹腔压力降低㊁腹肌收缩力减弱,与胃连接的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本病㊂西医对此尚无针对性的有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治疗本病无论对症状缓解和胃体复位都具有显著的疗效㊂历代医家多以 中气不足 立论胃下垂,治法以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㊂但一些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只一味升提并不能获得满意疗效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病虽以脾胃虚弱㊁中气下陷为本,而标实多挟水饮,每以饮邪之多寡而见病证之轻重㊂晚清医家唐宗海根据‘伤寒论“中水饮致痞论述首次提出 水痞 病名㊂临床中胃下垂有部分患者,或者在其病程当中的某一阶段,无论其病因病机或临床表现均与 水痞 相似,如按 水痞 辨治效果理想㊂本文将从‘伤寒论“对水痞的认识㊁脉症要点㊁病因病机㊁治法方药4个方面系统探讨从水痞辨治胃下垂的可行性,并附以案例说明,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㊂1㊀‘伤寒论“对水痞的认识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病下篇论述了痞证的概念: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㊂ 详细论述了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5个泻心汤方证,还论述了十枣汤㊁五苓散㊁桂枝人参汤㊁瓜蒂散等痞证的类似证㊂唐宗海根据火热㊁水饮㊁寒热错杂等病理因素将痞证归纳划分为3种类型,即水火交痞㊁单水痞㊁单火痞㊂他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说: 痞证有水火交痞者,又有单水痞,单火痞之异㊂[3] 唐宗海在这里提出的水痞即水饮停滞中焦脾胃所致的痞证㊂‘伤寒论“第156条云: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论述了心下痞因水蓄下焦㊁水气上逆㊁气机闭塞所致㊂然五苓散证为水蓄于下,为何见中焦痞满之证?此乃水饮致病之特点,水饮之性变动不居,始虽蓄下渐变可波及全身,若水扰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常则可见心下痞,治以五苓散化气行水,提示水痞乃有形之邪停聚,而非无形之热痞;用泻心汤痞不解,提示水饮所致痞证与其他痞证治法之不同,这里张仲景明确说明水饮亦能致痞㊂‘金匮要略“又对 水痞 的症状进行了描述: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㊂紧接着又对其治法进行了概括: 当以温药和之 ㊂除五苓散外,并给出治疗水痞的其他方剂,如枳术汤㊁苓桂术甘汤㊁‘外台秘要“茯苓饮等㊂2㊀水痞的脉证要点水痞应具有一般 胃痞 的临床表现,如胃脘部胀闷不适㊁心下濡按之不痛㊁时有嗳气等,还应具有饮停于胃肠的症状㊂在辨别病势㊁证候虚实时,脉诊尤为重要㊂如‘景岳全书㊃脉神章“言: 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㊂[4] ‘医学入门㊃诊脉“言: 弦为血弱有劳伤 中虚且寒停饮浆 [5]和‘诊家正眼“述 弦主痰饮 [6],明确指出弦脉主饮㊂水痞的病机为水饮痹阻中焦,饮为阴邪,性质属寒,寒性凝敛,脉气约束显弦象,故弦脉是水痞病的主脉㊂但本病始因脾胃虚弱所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必将造成气血两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虚则脉道失充而表现出弦细复合脉象㊂505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 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3㊀水痞的病因病机水痞的病因可归纳为感受外邪㊁饮食所伤㊁误下伤中㊁七情失和㊁他病转入及脾胃虚弱6个方面㊂‘伤寒论“第157条: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㊂ 从原文来看其外邪已侵入,误汗伤及脾胃之阳,气机升降失常,水谷不能得到正常升运,水湿亦不能正常运化,逐渐水饮内停,寒自内生,阳虚阴盛㊂故水痞病机演变应为由脾气虚发展为脾阳虚,由痰湿转变为水饮㊂由水饮所致痞证与其他痞证的病机并不相同,如火痞㊁寒热错杂痞㊁虚痞皆为无形邪气所致 气痞 ㊂正如‘伤寒论“第158条所言: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㊂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㊂ 而水痞则为有形之饮停聚,水饮形成之后阻滞中焦,使脾胃气机痹阻,胃失通降,可见病人少食转为厌食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大伤不能运化水谷而布散精微以充养四肢百骸,故病者 素盛今瘦 ㊂与其他几种痞证相比,此则重而深,彼则轻而浅㊂4㊀水痞的治法方药水痞的病位在中焦脾胃,协调脾胃升清降浊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手段,治疗水痞也不例外㊂张仲景有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之训㊂饮为阴邪,最易伤阳气,反之阳能运化,饮亦自消,其具有振奋阳气之意,是治疗饮证的根本大法,在遣方用药上应以温法为主㊂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若认为水饮停滞中焦之纯实证盲目利水攻逐则犯虚虚之诫㊂如果误认为脏器下垂之纯虚证而行呆补㊁滞补㊁壅补等塞因塞用之法,更应慎用,因为 痞 本就是不通之意,先以水饮内停再加壅补必致中焦气痹矣㊂在补虚上,应考虑到实(饮)再考虑到胃,顺应 六腑以通为用 的生理特点,行通降之法助胃通降㊂治疗上应顾及 胃不虚不逆 [7],选用轻宣行气㊁温化脾胃之品使气化湿化,湿化饮消㊂另外,临床还要遵循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的原则,根据证情缓急分别予以施治㊂对于水痞的治疗,‘伤寒论“中明确提出了五苓散,由于饮邪致病 变动不居 ,‘金匮要略“痰饮篇和水气篇又给出了苓桂术甘汤㊁‘外台秘要“茯苓饮㊁枳术汤3方,都可用于治疗本病㊂但临床选方上应各有侧重,如五苓散则必兼有 消渴,小便不利 ,苓桂术甘汤必兼有 胸胁支满,目眩 ,枳术汤则兼有 心下坚(胃脘部),大如盘 ;‘外台秘要“茯苓饮则适用于大病或产后,身体虚弱兼有 胃脘痞满,吐水 者㊂正如‘伤寒论“第380条所言: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㊂5㊀典型病案案1:赵某,女,56岁,农民,2018年6月3日初诊:患者胃脘部痞胀渐及全腹2年㊂2017年经长春某三甲医院行钡餐显影诊断 胃下垂 营养不良Ⅱ度 ㊂住院治疗半个月未见明显好转,后转经中医治疗,或以 中气下陷 服补中益气丸或认为 寒热错杂 而服泻心汤均无效㊂最近1个月胀闷明显加重,每日只能在早晨吃半碗稀粥,如再进食则吐,体质量明显下降,不能劳动只能卧床,大便3d1行㊂诊见形体消瘦,身高168cm,体质量39kg,眼睑略肿,腹壁薄,似微有包块,按之濡不痛,不时闻有水液流动声,口不渴,四肢畏寒,舌淡苔白厚,脉弦细而濡㊂中医诊断水痞,西医诊断胃下垂,方药枳术散:枳壳100g,白术50g,焙干共沫,每日8g,早晚分服㊂6月17日复诊: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量增加1kg,已能下床活动,嘱患者继续服上药1个月㊂7月20日电话随访,患者无明显症状,已能简单劳动㊂案2:狄某,女,30岁,公务员,2019年3月20日来诊:患者自述从2017年2月分娩后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伴有嗳气㊁乏力,每遇情志不畅㊁感寒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影响正常工作㊂经某医院钡餐检查,诊断 胃下垂 (轻度),曾服用促进胃肠动力等西药,疏肝理气中成药,药后效果始终不显㊂症见患者体瘦,胃脘部按之柔软不痛,舌苔白滑,脉虚,略带弦象㊂中医诊断水痞,西医诊断胃下垂㊂方药‘外台秘要“茯苓饮加半夏:党参20g,陈皮15g,枳壳12 g,茯苓15g,白术15g,生姜10g,半夏10g,7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㊂4月5日复诊:药后诸症好转,原方不变继服10剂㊂6月30日经询问良愈㊂按:以上2例都是根据‘伤寒论“中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 及‘金匮要略“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 等论述及患者舌脉而辨病为水痞,都属本虚标实之证㊂案1患者消瘦明显,强食则吐,胃中闻及振水音,舌苔白厚,脉弦细而濡,辨证以标实为主,急用‘金匮要略“枳术汤行气消痞,并以汤易散,取 散者,散也 之意㊂案2考虑患者分娩后伤及元气,故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㊁乏力症状,根据苔白滑㊁脉虚㊁略弦,辨证以本虚为主,脾胃阳虚,治以补气消痞与化饮并用,故选‘外台秘要“茯苓饮加味治疗,疗效显著㊂6㊀结语水饮所致的胃下垂,其成因由外感寒湿㊁内伤七情㊁饮食不节㊁劳倦伤脾致使津液不归正化而成㊂水饮形成后阻滞中焦,痹阻中焦气机,损伤脾胃阳气,终致胃脏不安其位而下移㊂同时水饮还可影响三焦气化波及肺㊁脾㊁胃等脏腑㊂胃下垂起病隐匿,临床不易察觉,而识别水饮更难㊂名医胡希恕[8]有言: 怪病当问水㊂ 可通过望诊(素盛今瘦)㊁闻诊(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了解水饮的临床特征,然后根据脉㊀㊀㊀(下转第517页)60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g,丹皮12g,郁金10g㊂2018年4月4日复诊:自述服上药后汗出㊁身热好转,但仍有心率快㊁血压偏高,睡眠尚少,二便正常㊂症见舌边尖红,苔薄白,左脉细数,右脉弦数㊂处方:淡竹叶6g,生石膏30g,太子参30g,清半夏6g,生甘草10g,麦冬15g,玄参15g,浙贝12g,茯苓15g,生龙牡各30g,丹皮10g,生地12g,夏枯草20g,钩藤30g,茺蔚子6g㊂2018年5月5日三诊:自述身热㊁汗出同前,仍有心率快㊁血压偏高,睡眠改善,二便调㊂症见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数㊂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6g,生甘草10g,生龙牡各30g,浮小麦30g,太子参6 g,生地12g,玄参12g,茯苓15g,代赭石30g,夏枯草20g,丹皮15g,黄连10g,苦参12g㊂2018年5月19日四诊:诉服药后症状较前减轻,血压131/79 mmHg,心慌㊁汗多较前减轻,纳眠可,症见舌瘦尖红,苔白腻,脉细数㊂处方:知母12g,黄柏12g,生地12g,丹皮12g,泽泻10g,山药12g,黄精12g,山萸肉10g,柴胡12g,当归12g,玄参15g,麦冬12 g,茯苓15g,生龙牡各30g,黄连12g,炒栀子12g㊂2018年7月14日五诊:自述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心慌较前减轻,易汗出,无口干口苦,睡眠好,大便调,症见舌质红㊁瘦小㊁苔白有裂纹,脉弦细数,月经不规律1-2月一行㊂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6g,生甘草10g,煅龙牡各30g,浮小麦30g,党参20g,玄参15g,当归12g,茯苓15g,赤白芍各12g,夏枯草15g,郁金12g,枳壳12g㊂复查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定期随诊巩固疗效㊂按:患者初诊时甲亢表现较重,如颈前肿大㊁突眼㊁身热㊁汗出㊁心慌等高代谢表现㊂故在初诊时针对阴虚火旺的病机组方,应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养阴清热,加生龙牡一镇一敛,一则镇心安神㊁平肝潜阳,一则有敛汗之功;加夏枯草㊁丹皮㊁郁金以加强清热凉血疏肝之功㊂二诊患者阴虚火旺有所减轻,故身热㊁汗出好转,但仍有心悸㊁血压偏高,仍以养阴清热为主要原则,选用竹叶石膏汤加玄参㊁生地㊁丹皮以滋阴清热,浙贝㊁茯苓化痰散结,生龙牡㊁夏枯草㊁钩藤㊁茺蔚子清肝平肝以降压㊂三诊时以疏肝理气㊁调理全身气机为主要治则,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㊂柴胡与黄芩㊁龙骨㊁牡蛎相配,升降相伍,散敛相因,茯苓㊁太子参㊁生甘草健运中州,半夏辛开苦降解中焦郁结㊂配伍后则可疏郁结之肝气,恢复脾胃升降之枢机,使全身气机条畅,一气周流㊂再佐以滋阴清热凉血之药物,巩固前方之效㊂通过本方的调理,患者诸证皆大为缓解㊂四诊选用知柏地黄丸清热养阴,五诊则继续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节全身气机㊂本案充分体现了罗增刚在治疗甲亢根据病程变化分期治疗的原则,前两诊以滋阴清热为主,后三诊则以调理气机㊁疏肝解郁为主要原则,佐以养阴清热㊂参考文献:[1]㊀卢秀波,田文,姜可伟,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1):1229-1233.[2]㊀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882.[3]㊀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0-1464.[4]㊀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9.[5]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6]㊀严用和.严氏济生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507.[7]㊀夏仲元,王琦,郭琪,等.甲亢和甲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280-282. [8]㊀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9-140.[9]㊀黄帝内经[M].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11.收稿日期:2020-06-21(上接第506页)诊(弦脉)作出诊断㊂水痞的治疗当以温化为主,而不是见痞治痞,但究其病位在脾胃,在温的同时必须配合行㊁消㊁开㊁导等法㊂方剂如五苓散重于开(通阳解表),苓桂术甘汤重于导(利水),枳术汤重于行(行气),‘外台秘要“茯苓饮重于消(补气消饮)㊂另外,此类患者平素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饮食上不可过饥㊁过饱,可杜绝此病复发㊂参考文献:[1]㊀唐志鹏.胃下垂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25-126.[2]㊀曹方,宋柏林.推拿在胃下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7):990-992.[3]㊀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M].王咪咪,李林,主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95-96.[4]㊀赵恩俭.中医脉诊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28.[5]㊀李梴.医学入门[M].田代华,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6]㊀李中梓.诊家正眼[M].包来发,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96.[7]㊀王和安.王和安伤寒论新注[M].农汉才,黄力,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92.[8]㊀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148.收稿日期:2020-07-26715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深知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从而也意识到补脾胃至关重要。

中药材中有许多具有益于脾胃健康的药材,这些药材从中制成的中药药方可以有效地调养脾胃,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御疾病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人体能量水平。

四君子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适合虚弱体质、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禁忌于腹泻、感染性疾病患者。

二、八珍汤八珍汤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川芎、大枣、炙甘草八味中药组成,可以提升气血活力,调养脾胃功能。

八珍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八珍汤适合气血不足、体虚乏力的人群食用,禁忌于感染性疾病患者。

三、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药方,由当归、白术、炙甘草、芍药、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加强身体免疫力。

归脾丸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当归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芍药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磨成细粉,用蜂蜜等搅拌成团,并根据需要制成丸子,每日2-3次,每次服用8粒。

注意事项:归脾丸适合体质虚弱、身体疲乏的人群食用,禁忌于孕妇和出血性疾病患者。

四、益胃汤益胃汤是一种具有很好的补脾胃功能的中药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胃消食、促进食欲的作用。

【名医秘方】根治胃病直接去根的偏方,有效率98以上!

【名医秘方】根治胃病直接去根的偏方,有效率98以上!

名医秘方】根治胃病直接去根的偏方,有效率98%以上 !配方:乌贼骨 150 克、制元胡 50 克、黄氏 50 克、鸡内金150 克、制白术 50 克、猪苓 50 克、乌梅 50 克、大黄 5 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

(6--10 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

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 副药可以根治。

有效率 98%。

无任何毒负作用。

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 , 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浮小麦 50 克,甘草 10 克,灵芝 15 克,红枣 15 个,白术 10 克,党参 10 克,北芪 15克,黄芪 10 克,淮山20克,丹参10 克,田七 10 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

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吃过我的药方的人都知道。

甘草 10 克,红枣 15 个(剪两半),白术 10克,党参 10 克,北芪 15克,黄芪 10 克,淮山20克(先泡水半小时或用生的半斤),丹参 10 克,田七 10 克,鸡内金 10 克(吃素者不加)糯米 50 克。

治疗胃病偏方

治疗胃病偏方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的一辈,都多多少少有些胃病老好不了,花钱看医生,不管吃什么药,看什么大夫都不管用,找来一些偏方,帖出来与大家分享。

1.花生米治风寒胃疼有些人受冷风刺激后经常会引起胃疼,可吃些炒熟、煮熟,甚至生的花生米,用不到100克,胃疼即可见轻消失。

2.治胃寒秘方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蛊里,打入一个鸡蛋,然后将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煮熟了,早晨空腹吃,轻者吃一至两次可愈,重者三至五次可愈。

注意鸡蛋不可加入任何调料。

3.心里美萝卜水治胃炎将心里美萝卜(青皮红心大萝卜)洗净切碎,煮成炎后放点糖趁热喝下去。

4.炒枣泡水治老胃病将大枣洗干净放炒勺里灼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些备用。

把炒好的大枣掰开,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一次放三至四个即可,可适量加糖,待水的颜色变黄后服用。

5.治胃炎、胃溃疡秘方首先将0。

5千克蜂蜜倒入碗中,用锅将125-150克花生油烧开,以沫消失为止,然后将油倒进盛有蜂蜜的碗中,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匙,早晚各服用一次。

病重者可增加一次。

此方对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不熟部溃疡都有效。

注意,不能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6.葡萄酒泡香菜治胃炎普通葡萄酒数瓶,把酒倒换在广口瓶里,再放入洗净的香菜,比例为一比一。

密封泡六天即可。

早、中、饭各服一小杯,连服三个月。

泡过的香菜如果还保持绿色,可以一起吃下去,效果更好。

7.桃炒红糖治胃病七个核桃去皮切碎,用铁锅小火炒至淡黄色时,放入一份(350克分为12份)红糖,再炒几下即可出锅,趁热慢慢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过半小时后才能吃饭、喝水,连吃12天,不要中断。

8.白治慢性胃炎绵白糖50克、白酒40克、2个鸡蛋蛋清,放在碗中搅拌均匀,倒入铁锅中用文火焙至水份蒸发完呈现杏黄色为止,不可糊了,中午饭前1小时服下,口服1次,一般连服3-5天可愈。

9.香油炸姜片治胃病将鲜姜洗干净,切成薄片,带汗放在绵白糖里滚一下,再用筷子夹放在烧至六七分热的香油锅里,待姜片颜色变深,轻翻一下,又稍炸,出锅,每次两片,饭前趁热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胃下垂的偏方
茱萸党参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主治胃下垂。

【处方组成】吴茱萸、党参、桂枝克12克,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克10克,干姜20克,旋覆花15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0例中,结果:治疗15~49日,痊程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胃治垂均在髂嵴连线下>14厘米),总有效率为93.3%。

潞党参黄芪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升清降浊,益脾强胃。

主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潞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须20克,肉桂6克,柴胡15克,绿升麻6克,炒白术15克,炒枳实10克,鸡内金6克,桔梗10克,旋覆花(布包)10克,黄连3克,蒲公英10克,怀山药30克,陈皮6克,白云苓10克,谷、麦芽山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饭前服。

3个月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崔某,男,59 岁,工人。

患胃治垂10年余,曾经x 线钡餐检查,胃下端位于髂嵴间线以下4.6cm。

上腹素感坠胀不适,每进食后脘胀脘痛,嗳气恶心,腹满肠鸣幽幽,大便时溏时秘。

形体瘦长程弱,立位时剑突下压痛明显,肠镜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伴浅表性胃炎。

脉弦数,苔薄黄,舌红有瘀斑。

证属中气虚陷,痰食内停。

用此方加减共服85剂,诸症悉退,复查X线,胃下端低于两髂嵴水平线下2cm,胃壁软,蠕动对称。

再以前方配丸续服,以巩固疗效。

仙人球煮肉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主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鲜仙人球60克,瘦猪肉50克。

【用法用量】先将瘦猪肉剁碎制成肉饼后,与仙人球一起煮熟,晚上睡前顿服,每日1剂。

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胃治垂患者46例,均获治愈。

其中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20例,2个疗程治愈者23例,3个疗程治愈者3例。

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

云苓党参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主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云苓25克,党参、黄芪、山药、当归、山楂各15克,柴胡、郁金、白术、枳壳、鸡内金山12各,升麻、陈皮、甘草各9各,大枣10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若痛甚者,加元胡12克;若肝脾下垂者,加鳖甲31克;若溃疡者,加白及12克,乌贼胃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胃治垂患者103例,其中痊愈54例;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

用本方治疗胃下垂5~8cm的患者,一般服药15剂即可获痊愈。

苍术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

主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苍术15克。

【用法用量】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改用文火缓煎20分钟,煎成药汁300(亦可直接用沸水浸泡)。

少量频饮。

每日1剂,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宜忌】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病例验证】王某,女,36 岁。

诊断为胃下垂已2年,曾服兰他敏、肌注苯丙酸诺龙及中药煎剂均无效。

症见脘腹饱胀,平卧减轻,嗳气或呕吐,大便干结。

按上方用苍术15克,煎取药汁 300毫升,嘱1日内缓缓频饮。

服药4.0天后复诊,脘腹饱胀好转,嗳气减少,呕吐已止。

守上方治疗60天,脘腹症状消失,体重增加5千克。

X线钡餐复查:
胃体垂直,胃角可见,下缘于骼嵴连线以上2厘米,钡餐2小时内胃即排空。

临床治程。

随访2年,未见复发。

黄芪党参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主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炙黄芪25克,党参、山药、白术、升克、枳壳各15克,陈皮、诃子、补骨脂、扁豆、肉豆蔻各10克,肉桂、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35日为1个疗程。

【加减】胃脘痛者,加末药、丹参、元胡、三七末;脾胃虚寒者,加附子、干姜;食滞纳差、嗳气吞酸者,加厚朴、鸡内金、乌贼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胃下垂40例,治愈22例,显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

半夏升麻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升阳补气,和调寒热。

主治胃下垂。

适宜于寒热夹杂,气虚阳陷者。

【偏方组成】半夏10克,升麻10克,干姜2克,党参30克,炙甘草3克,川三七3克,黄连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4周为1疗程。

【病例验证【本方治疗38例,1疗程后结果: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X线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上,胃镜示胃粘膜腺体萎缩,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消失或减轻)3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1%。

升麻石榴皮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

主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升麻适量,石榴皮(鲜品)适量。

【用法用量】升麻(研粉)适量,与石榴皮(鲜品),数量不拘,以粘结成块为度)捣烂,制成1枚直径1厘米的药球,置于患者神阙穴(肚
脐),胶布固定。

患者取水平卧位,将水温60℃的热水袋熨敷肚脐,每次半小时以上。

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宜忌】熨敷以饭前为宜,治疗期问不暴饮暴食,避免情绪波动。

高血压、冠心病、甲亢、早妊、咯血患者忌用本方。

【病例验证】吴某,女,44岁。

l年前X光钡餐检查,诊断为胃下垂,最近症状加重。

钡餐透视:胃小弯切迹位于髂嵴连线以下8厘米。

以上方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症状消失。

钡餐检查: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以下4厘米。

继续治疗3个疗程,复查:胃下极髂嵴连线,诸症消失。

随访3年,未见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