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的意思和用法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是一处清新自然的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地方。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XXX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士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XXX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XXX,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XXX、美国的XXX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XXX,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是用韵的。
唐代XXX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3.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XXX、XXX、小白龙、XXX,为XXX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B.《骆驼祥子》中XXX因嫌弃XXX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XXX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XXX争吵至闹翻。
C.苏联作家XXX在极度困难条件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品塑造的XXX这个青年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善向美。
汉语年龄别称

4.舞勺
古代儿童时所学的一种乐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后用作童年的代称。勺即籥,古管乐器。
5.羁丱,总角
《诗??齐风?莆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古时儿童发式,女曰羁,男曰角,束发成两角叫丱。因以童年时代称总角,羁丱,也有称丱岁的。沈起凤《谐铎?命中姻眷》:“一总角儿携书包入,叟曰:‘此予少子,甫四龄矣!’”
10.垂髫
古时小孩未冠者头发下垂,下垂的头发谓髫,垂髫即指童年,当较“弱冠”幼。陶潛《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以怡然自乐。”而由髫字又派生出一些表示童年的词,髫年、髫龄、髫发、髫岁、髫龀、髫鬌、髫丱等。南怀瑾《孔学新语?自序》:“髫年入学,初课四书。”宣瘦梅《夜雨秋灯录?烈殇尽孝》:“之破屋,一髫龄女子出应门,……年十六,至今未字。……”
汉语表示年龄的别称
表示年龄自然以数字最简捷,但是在文章中单一的用数字未免显得单调。文人们遂以物、事借代表示年龄,或从先人名句中摘取关键词表示年龄,使其文章多姿多彩。有时更以字謎形式表示年龄,读来饶有趣味。本文汇集作者阅读时所遇此类词,难免挂一漏万,乞求博友不吝补缺,以评论、留言、纸条赐教均谢。
11.龆龀
龆和龀均谓儿童换齿,龆龀即指童年。
12.破瓜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宋谢幼槃词:“破瓜年纪小腰身。”俗以破瓜谓女子破身,系讹传。也有八八六十四岁称“破瓜”者,吕岩赠张洎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后一用法较少见。
13.成丁
旧指男子已到服役的年龄,各代规定不同。例隋朝为21岁,唐代天宝时为23岁。
14.而立,不惑,知命,耳顺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分别作为三十、四十、五十、六十的借代词。“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是说人到了五十岁才懂得天命,故以“知天命”代五十岁,简称“知命”。西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有人以“天命”代称五十岁,恐不妥。《论语?季氏》中有“畏天命”的说法,并无年龄的意思。
398个常用生僻字的读音及用法值得收藏!

1.觊觎(读音:jì继yú鱼):非分的希望或企图;例句-亚洲车商“觊觎”美国人才。
2.耄耋(读音:mào茂dié叠):八九十岁的年龄;3.饕餮(读音:tāo涛tiè帖):古代传说中一种凶恶的兽;4.诟(读音:gòu够)耻辱;辱骂:~骂。
~病(指责,辱骂)。
~谇(辱骂指斥)。
~厉。
~詈。
~辱。
5.囹圄(读音:líng灵yǔ于)古代的监狱;例句:身陷囹圄;6.蹇(读音:jiǎn简)人名;正直的样子7.桎梏(读音:zhì制gù固)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的东西8.攫(读音:jué绝):掠夺;抓取:~取(掠夺)。
~夺。
9.皈(读音:guī归)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皈依佛门10.昶(读音:chǎng厂)舒畅,畅通。
11.谞(读音:xū需)才智;计谋12.赍(读音:jī犄)怀着,抱着13.儁(读音:jùn俊)才智出众的人14.酎(读音:zhòu宙)酎金:古代诸侯给皇帝的贡金,供祭祀之用。
15.髯(读音:rán然)两腮的胡子16.戮(读音:lù录):杀,杀戮17.镔(读音:bīn宾)镔铁:精炼的铁18.偃(读音:yǎn演)停止;停止:~息。
~武修文。
仰面倒下,放倒19.兖(读音:yǎn演)县名,在山东20.桓(读音:huán环)姓21.邕(读音:yōng拥)〔~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南宁的简称22.蜺(读音:ní尼)寒蝉,寒蝉,一种体形较小的蝉。
23.珪(读音:guī规)同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仪式时所有的玉器。
24.藜(读音:lí黎)植物;嫩叶可吃。
茎可以做拐杖(亦称“灰条菜”):25.顒(读音:yóng永二音)大,仰慕26.颍(读音:yǐng影)颖河,在河南27.盱眙(读音:xū需yí怡)县名,在江苏28.邳(读音:pī批)邳县,在江苏29.鬻(读音:yù驭)卖30.喏(读音:nuò懦)叹词31.鸾(读音:luán栾)传说中凤凰的一种32.槊(读音:shuò硕)矛,古代的一种兵器33.鳌(读音:áo獒)传说中的海里面的大鳖34.傕(读音:què绝)用于人名35.汜(读音:sì四)水名,在河南省36.痈(读音:yōng拥)一种毒疮37.齑(读音:jī激)捣碎的姜、蒜等的。
年岁别称

年岁别称区别编辑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迂腐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yū fǔ]迂腐基本信息【词语】:迂腐【注音】:yū fǔ【释义】:拘泥于陈旧的、固定的模式、准则;不知变通,不合时宜。
迂腐之论,形容人老实。
【解释】形容固执保守,不通世故。
【探源】:尹会一《吕语集粹·治道》:“而迂腐之儒犹曰:‘宜崇长厚,勿为激切。
’”【用法】:形容不会变通的人【近义词】:死板,陈腐1基本解释编辑1. 守旧固执、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接受新思想2. 言、行拘泥于陈腐的准则,不切合实际迂腐之谈[1]2详细解释编辑1、指言谈、举止、行为拘泥于旧准则.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六:“尝见文人中有等迂腐及浮薄者,往往指斥持法勤事之士,以为俗流。
”《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可恨这老斋长,执此迂腐之论,把世界上佛老鬼神之说,扫得精光。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他是正经人,但有时也不免略带迂腐。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我们都明白,耄耋之年是形容年纪很大的老人。80至90岁自古还泛称为“耄耋之年”,出自《礼记·曲礼》的“八十九十曰耄”。《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又称为伞寿耋[dié];指八九十岁的年纪。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如果一个人健康状况还过得去,到了90岁也称“鲐背或台背、骀背之年”,意思是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尔雅·释诂》;“鲐背,寿也。”也有把80岁以上的老人称谓“中寿”,把90岁以上的老人称谓“上寿”。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搞笑。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百年曰期颐;颐,养也。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期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到达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形容老人的成语及意思

形容老人的成语及意思形容老人的成语及意思1白发红颜读音:bái fà hóng yán释义: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
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出自:宋·佚名《宣和画谱·道释四》:“(徐知常)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黄发垂髫读音:huáng fà chuí tiáo释义: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
指老人与儿童。
出自:《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
”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造句: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用法: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
◎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老蚌生珠读音:lǎo bàng shēng zhū释义:原比喻年老有贤子。
后指老年得子。
出自:汉·孔融《与韦端书》:“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北齐书·陆卬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造句:已见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
(明·赵弼《蓬莱先生传》)用法:已见熊罴入梦,行看~。
◎明·赵弼《蓬莱先生传》白首相知读音:bái shǒu xiāng zhī释义: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
意谓老年知己。
出自:明·孙仁儒《东郭记·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迟暮之年读音:chí mù zhī nián释义:迟暮:黄昏,比喻晚年。
指人至老年。
造句:痛思臣母迟暮之年,不幸身婴残疾。
(《清朝野史大观·第九卷·两大文章》)返老还童读音:fǎn lǎo huán tóng释义:由衰老恢复青春。
描写老人善良词语

描写老人善良词语1.济弱扶倾:jìruòfúqīng[释义]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
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语出来]清·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一千甚短。
”[近义]扶危济困[用法]联合式;并作谓语、定语;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例句]倘蒙仁慈隐恻,庶有~,希垂顾答审详,望感渠荷滴沥。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2.慈眉善目:címéishànmù。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成语原文: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布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成语造句: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老舍《老张的哲学》)成语采用:联合式;并作定语、补语;形容人很面善。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近义词:和蔼可亲反义词:凶神恶煞英语翻译:kindlyandamiable3.手滑心慈:shǒuhuáxīncí【表述】:手头无私,心地善良。
指乐于助人。
【出处】:清·袁枚《与林远峰书》:“鱼门当日,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用法】:并作谓语、定语;用作为人。
1.济弱扶倾:jìruòfúqīng[释义]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
扶持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语出来]清·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一千甚短。
”[近义]扶危济困[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例句]倘蒙仁慈隐恻,庶有~,希垂顾答审详,望感渠荷滴沥。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2.慈眉善目:címéishànmù。
成语表述:形容人的容貌一副正直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成语造句: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古代各个阶段年龄代指及出处

古时候人们常用一些文雅之词代指年龄,其中一部分沿用至今,比如我们常用的“而立之年”、“耄耋之年”等。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不为我们所熟知,甚至个别还有错误的理解或用法。
这种指代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面是笔者精心汇总的一些年龄指代,并附有词语出处或用于的诗词句,请大家斧正。
度:又称“初度”,指小儿初生之时,后来也引申为“生日”。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离骚》先秦,屈原汤饼之期:是指婴儿出生三天。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席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睟盘之期。
”——《幼学琼林》明,程登吉赤子:初生的婴儿。
“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唐朝,孔颖达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后来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论语·子路》先秦,孔子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祭妹文》清朝,袁枚孩提:指的是2~3岁的儿童,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
”——《孟子·尽心上》先秦,孟子童龀:指儿童少年时期,男孩8岁,女孩7岁。
“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说文》东汉,许慎总角:是古人对小孩童年时期的称谓,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氓》先秦,佚名九龄:指九岁。
“育而不秀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法言·问神》汉朝,扬雄 黄口:指10岁以下的儿童。
“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淮南子·氾论训》西汉,刘安幼学:指10岁。
“人生十年曰幼,学。
”——《礼记·曲礼上》外傅之年:指10岁。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
”——《礼记·内则》金钗之年:指女子12岁,古代女孩到了12岁要带钗,金钗就是作为代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耄耋的意思和用法
耄耋是形容年纪很大、很老的人。
通常指80岁以上的老人。
这个词语比较文学化,一般在书面语或者正式场合使用。
例如:“我爷爷今年已经九十高龄,算得上一位耄耋老人。
”“那位耄耋老人每天早晨都要起床锻炼身体。
”
耄耋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尊重和敬意的成分,用于描述老人时,表示对他们的敬重和关怀之情。
耄耋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人间世》中,它的原意是指“年老多病的样子”。
在古代,人们对耄耋老人的尊敬和关爱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他们代表着家族和社会的长辈,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
在现代汉语中,耄耋一般指8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那些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老人。
除了尊重和关爱,耄耋老人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耄耋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社会也逐渐建立了一系列的老年福利制度,为耄耋老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耄耋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耄耋老人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尊重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