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需要改善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的步骤和优势。

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地基现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包括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

其次,需要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包括强夯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夯击次数和夯击孔距的确定等。

最后,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和标定,确定施工区域和夯击点的位置。

二、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步骤1. 预处理: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地基的预处理工作。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地表的杂物和不适宜夯击的区域,确保夯击效果的均匀和稳定。

同时,预处理还可以减少地基下沉和位移的风险。

2. 强夯设备布置: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将强夯设备安放在合适的位置。

强夯设备通常包括振动夯锤和沉重夯锤,通过夯击作用将地基土层压实和改良。

3. 夯击孔预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夯击孔距和孔径大小。

在夯击点位置预制夯击孔,通常采用钻孔或夯钉预制,以确保夯击效果的均匀和持久。

4. 强夯施工:在夯击孔预制完毕后,开始进行强夯施工。

首先,使用振动夯锤进行初次夯击,通过振动作用改善土层的微观结构,使土颗粒更加紧密。

然后,使用沉重夯锤进行二次夯击,通过沉重作用使土层整体更加稳定和坚实。

5. 施工监测: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监测,包括夯击次数、孔距间隔、沉降测试等。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和施工质量,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夯击参数。

三、强夯地基处理的优势强夯地基处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改善地基承载力:强夯处理可以通过夯击力量的作用,增加土层的密实度和密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经过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动荷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 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强夯处理可以改善土层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层的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3篇)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市某区,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

地基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砂土和碎石土,地基承载力较低,不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

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确保工程安全,特制定本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的通过强夯地基施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施工依据1. 国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2. 地基处理设计文件;3. 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四、施工工艺1. 施工设备(1)强夯设备:选用冲击能量为1000kN·m的强夯设备;(2)振动设备:选用振动能量为300kN·m的振动设备;(3)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平板振动器、钻机等。

2. 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排水、施工道路等;(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场地测量放线;(3)钻机就位:根据放线结果,将钻机就位;(4)钻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作业;(5)夯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强夯或振动夯击;(6)检测:对施工效果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7)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3. 施工要点(1)场地平整:场地平整要求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排水设施完善;(2)测量放线:放线准确,确保施工精度;(3)钻孔:钻孔深度、直径、倾斜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夯击:夯击顺序、夯击次数、夯击时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5)检测: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检测部位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2. 施工设备:设备性能良好,操作人员熟练;3.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4. 施工检测: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5. 施工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六、施工安全措施1. 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2. 设备安全:设备运行正常,定期进行维护保养;3. 施工环境:施工场地安全,排水设施完善;4.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完整版 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完整版 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二、施工准备(一) 技术准备(1)根据实际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质量计划,编制中力求考虑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

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在掌握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施工段、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利用已批复的水准点、导线点定出路线边线、中线及标高控制点;用 GPS 在现场恢复和固定线路测量桩点,并设立标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保护主要控制点。

并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布设夯点。

(6)施工前应经试验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等参数。

(7)确定起夯面高度(二) 材料机具准备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7装载机ZL-50 2 台长岭2008 120 良好强夯8洒水车8000L 1 辆南京2000 25 良好环保、养护9发电机6031 1 台南京2007 120 良好临时供电三、工艺流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四、施工要点基础埋深低0.5m 以上。

遍数夯击间距等参数测量放线、定位样,并作出引桩,标明位置,记录清楚,以保证以后夯击点布设位置准确吊车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段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并做好夯击记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第一遍点夯。

第二遍点夯第一遍点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测量整平后的标高,重新放线定位,准确恢复设计图纸中的第二遍夯点位置,第二遍夯点在第一次夯点中间穿插进行。

满夯最后一遍为满夯,夯击时按设计图纸中的全幅满夯搭接图进行,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 夯锤直径连续夯击,满夯后的地表应加一遍机械碾压,以满足地基土的压实度要求。

地基强夯法处理施工方案_

地基强夯法处理施工方案_

地基强夯法处理施工方案_1.现场勘测与设计:在进行地基强夯处理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测,了解地质情况、荷载要求等。

然后进行设计,确定强夯点数、夯杆的形式和长度,并绘制处理平面图。

2.强夯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强夯设备,包括夯杆、夯击器、附件等。

夯杆的选择要考虑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

3.强夯孔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基表面进行强夯孔的施工。

强夯孔的直径和深度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夯杆长度来确定。

施工时应保持强夯孔的直径和地基表面的垂直度。

4.夯杆的安装:将夯杆从强夯孔中插入,并用适当的工具将其固定。

夯杆的安装要注意保持垂直和水平。

夯杆的长度要根据地基厚度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5.强夯处理:通过夯击器施加冲击力,使夯杆向下冲击地基。

冲击力的大小要根据地基的稳定性和荷载要求来确定。

冲击方向要保持垂直。

6.检测和质量控制:在进行强夯处理过程中,要进行地基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可以使用地基探测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

7.强夯点的布置和密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强夯点的布置和密度。

密度的选择要根据地基的类型和荷载要求来确定。

布置要合理,避免出现冲击力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情况。

1.选择适当的夯杆:夯杆的选择要考虑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

夯杆的质量和强度要符合标准,以保证夯杆在强夯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或断裂。

2.避免超载冲击:在进行强夯处理时,要避免超载冲击。

冲击力的大小要根据地基的稳定性和荷载要求来确定,不宜过大或过小。

3.控制冲击方向和速度:冲击方向要保持垂直,以保证地基能够得到均匀的压实。

冲击速度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快或过慢。

4.防止地基变形和沉降:在进行强夯处理时,要注意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如果地基有较大的变形或沉降,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强或加固。

5.检测和质量控制:在进行强夯处理过程中,要进行地基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可以使用地基探测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基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完整版)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完整版)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完整版)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强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该工程全部为风化石,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法进行施工,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80Kpa,以满足设计要求。

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2、本工程地基处理设计说明3、本工程强夯夯点布置图4、本工程勘察报告5、建筑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99)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200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2001)9、工程测量规范(GB-93)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0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9-2012)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召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确定施工方案。

根据相邻及相近地区的施工技术资料,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并咨询和研究技术难点。

在工程开工前,建立一个平面坐标测量控制网,并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

施工技术参数的确定:做好“三通一平”工作,了解并清理现场地下及地上和空中障碍物,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测量定位保证措施:由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测量工程师主持本高程的测量工作。

测量仪器误差保证在允许范围内,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部门认定合格。

对待系统误差要科学合理的配赋,并严格遵从施工测量规范要求。

4、工程的主控制点对整个测量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必须严格保护其完整准确,直至竣工。

四)施工参数确定1、单击夯击能的选用该工程全部为风化岩石地基,部分回填区域深度约为15米左右。

考虑到风化岩石的性质以及甲方节约成本的需求,建议分三层回填,每层回填深度5米。

采用单击夯击能3000KNm,点夯两遍,普夯一遍,以达到最佳的强夯效果。

2、夯击点的布置夯击点过近会导致相邻夯点的加固效果在浅层处迭加形成硬层,从而影响波的传播,降低加固深度,并造成能量损失。

本工程采用方形布置,第一遍夯点间距为3.5m,行距为7.0m,第二遍夯点间距为3.5m,行距为7.0m。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地基处理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包括扩大处理范围)。

根据使用功能和地质条件,地基处理范围划分为A 区、B区、C区和扩大处理区(编号以K开头)四个大区。

地基处理采用明沟排水+强夯法和明沟排水+换填法。

场地原处于海滨浅滩,后经吹填形成现有陆域,吹填料以砂、粉土为主,局部混有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

场地标高为+5.0~+5.6米。

二、工程位置三、主要工程量表1.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2.强夯:点夯夯击击能为2000KN.m,普夯夯击能为1000KN.m3.点夯:夯击能为4000KN.m,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第二章编制依据本工程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工程设计文件和现场勘察报告等。

第三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明沟排水+强夯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厚度较薄,土层中含有较多的松散土和淤泥等杂质。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开挖明沟;2)进行排水处理;3)进行强夯处理。

2.明沟排水+换填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较厚,土层中含有较多的粘土和石块等杂质。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开挖明沟;2)进行排水处理;3)进行换填处理。

第四章施工计划及机具配置计划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包括前期准备、地基处理、后期整理等阶段。

机具配置计划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计划确定。

第五章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2)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质量保证措施1)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2)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和验收。

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本工程的雨季施工措施包括加强排水处理、采取覆盖措施等。

第七章安全施工措施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包括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安全防护等。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本工程的文明施工措施包括加强施工现场卫生、减少噪音污染等。

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淤、换填及土方开挖,严格按照设计高程实施测量。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设计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设计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设计一、方案概述本项目的地基处理方案采用强夯法,通过强夯施工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方案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可控、工期可行。

二、工程背景本项目是位于市区的一个住宅小区,地质条件为黏土地基,地基承载力较低,不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营,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三、概况调查在方案设计前,我们对项目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工程概况调查。

根据勘察资料,地基黏土层的深度大约为10米,地下水位相对较低,表层土质较软。

四、设计参数1.设计荷载: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本项目的设计荷载为XXX。

2.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需达到XXX。

3.强夯参数:夯击能量为XXX,夯击频率为XXX,夯击深度为XXX。

五、方案设计1.前期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场地、标定参考点、放样水准控制线等工作。

2.建立监测系统为了监测地基处理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

包括安装振动传感器、沉降仪等仪器,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监测。

3.强夯施工(1)周边控制:施工前需确保周边建筑物、管线等不会受到损害。

如有需要,可进行加固措施,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

(2)施工方法:采用单锤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根据设计参数,设定夯击能量、夯击频率和夯击深度,按照夯击点均匀分布的原则进行连续夯击。

(3)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监测夯击效果,如发现夯击效果不理想,需及时调整夯击参数,保证施工质量。

4.后期处理(1)施工完毕后,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进行质量检查。

(2)对地基处理区域进行监测,观测沉降情况,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3)如有需要,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六、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包括制定施工计划、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培训施工人员等。

七、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3篇)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地区,工程内容包括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地区地基土层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承载力较低,不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需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二、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建筑地基处理规范;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 设计图纸及施工图纸;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一支具备强夯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包括施工负责人、技术员、施工人员等;2. 施工设备:准备强夯设备,如强夯机、起重机、挖掘机等;3. 施工材料:准备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4. 施工现场:平整场地,设置排水设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工艺1. 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确定强夯点位置;2. 试验段施工:在施工区域选择试验段,进行强夯试验,确定强夯参数;3. 强夯施工: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强夯施工;a. 强夯点布置:按照设计图纸和试验段结果,确定强夯点布置;b. 强夯施工:利用强夯设备,对强夯点进行强夯,确保夯击能量达到设计要求;c. 夯击间歇:在强夯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夯击间歇时间;4. 施工记录:对强夯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强夯点位置、夯击能量、夯击数等;5. 施工验收:按照规范要求,对强夯地基进行处理效果进行验收。

五、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2.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3. 施工结束后,对强夯地基进行处理效果进行验收,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六、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安全教育;3. 施工过程中,保持施工现场整洁,确保文明施工。

七、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时间、施工范围、施工方法等。

2.根据工程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

3.确定施工区域,并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地质情况和土质特征。

4.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无杂物。

5.打开施工标志,进行临时交通组织,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二、施工具体步骤:
1.确定施工的第一台桩位和参考桩位,进行水平检测。

2.将第一台强夯机械移到第一台桩位上,进行定位和固定。

3.按照预定方案控制强夯机的行走轨迹和夯击频率,进行第一拍夯实。

4.检测夯击后的沉降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5.根据设计要求,再次进行夯击,直至满足要求。

6.完成第一台桩位的夯实后,移动强夯机械到下一个桩位上,重复以
上步骤。

7.依次完成全部桩位的夯实工作。

三、施工注意事项:
1.强夯机械的选用应符合工程要求,能够满足夯击频率和夯击力的要求。

2.在夯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夯击的调整,以确保夯击效果。

3.特殊部位的处理,如斜坡、薄弱地层等,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4.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后的处理:
1.施工结束后,清理施工区域,恢复原状。

2.进行竣工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3.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4.编制相关施工报告和档案,做好记录工作。

以上是强夯法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施工步骤
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在施工结束后的处理
工作中,能够对施工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施工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