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3篇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3篇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3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巩固已学生字,通过换词、说话练习,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那么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学习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谈话:可以交流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读)(一)根据提示,听写词语请拿出作业纸,根据提示写词语。
1.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一起说①(教师板贴)(小鸟青蛙)把青蛙送进田字格2.小鸟落在井的边上,井的边叫什么?(井沿)3.形容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这个词语叫做什么?请写下来,有困难的可以看大屏幕(出示拼音)(二)反馈1. 出示词语:青蛙井沿无边无际“沿”右半部分的第二笔是横竖弯,(拿起手书空)没有钩。
请你自己校对一下,对的就在下面打个勾。
2.全对的请举手。
3.这么多人啊!真了不起,一起把每个词语读两遍。
4上节课我们学过,它们在争论什么,谁还记得?(指名回答)课件显示:天有多大二、整体感知,理清观点1.理清双方观点:那他们各自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轻轻打开书,用“------”画出小鸟和青蛙不同看法的句子。
3.我们来反馈一下,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指名回答(课件显红: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评价:都划对的孩子请举手。
错的小朋友赶紧订正。
4.谁理解它们各自的观点?青蛙认为天___________ 小鸟认为天__________交流,教师板书: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评价:你真会读课文!三、研读对话,分析观点(一)小鸟和青蛙的观点大不一样,你赞成谁的观点?一起说1.出示: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认为——学生齐读显红部分(1)出示词语卡片:“无边无际”。
齐读小鸟为什么说天是无边无际的?请你从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1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篇1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初步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说明:《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
课文有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本课总的教学设想是:依托“读练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以读为主、以练为主、学生为主、鼓励为主”的教学理念下,运用“放手试读,初读到位;鼓动激励,生字学会;角色体验,精读品味;迁移运用,形成积累”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明白寓意,学有所获。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各一张。
2、生字词卡片。
3、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做一做——游戏导入,分散难点1、喜欢和朋友做游戏吗?(喜欢)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鸟”图)2、我们怎么和它们做游戏呢?请大家拿出桌上的纸,像老师一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黑板,说说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小鸟了)(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青蛙了)(刚才,我能看到整块黑板,现在我看到的黑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了)3、你看,我们的朋友青蛙张大着嘴,好像在说:“朋友们,你们观察真仔细,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坐井观天也是这种感觉呢。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坐井观天”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的精神。
(2)懂得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井底的情景。
(2)请学生说说对井底的了解,引出课文《坐井观天》。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说说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举例说明生字词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坐井观天”是不全面的?(3)学生讨论,明白要开阔眼界,多了解事物。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坐井观天”的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说明要谦虚、实事求是。
(3)总结:要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开阔眼界。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字词。
(3)思考如何做到谦虚、实事求是。
六、教学拓展1. 故事延伸:教师讲述与“坐井观天”类似的寓言故事,如《井底之蛙》,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2. 情景扮演:学生分组,模拟课文中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坐井观天”的意思和道理。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6篇)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6篇)二班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关心同学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缘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启发同学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缘由。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预备:井图一副。
青蛙和小鸟的图象各一副,头饰各一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齐读课题思索: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3、师:那么天究竟有多大呢? 〔生回答〕那你们想知道这两个小动物(青蛙和小鸟)有什么看法吗?二、范读课文。
1、师:请听老师读课文,要求:边听边看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做上记号.〔生汇报有几个自然段〕2、听完课文,你知道了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在争辩?引导同学说出青蛙和小鸟争辩“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师:你们情愿关心青蛙和小鸟解决这个问题吗?就让我们抓紧走进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开火车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仔细听看有没有读错?(老师随机订正读音)3、全体齐读,要求读得流利。
(许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都想读一读对吗?,那就我们大家一起读,会读的就大点声音,不太娴熟的就小点声音.)四、教同学字词1、请小老师教读生字。
师:刚刚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很洪亮,可是有些字音还不是很精确,谁能来当小老师再教一教大家?(预备小黑板一面是生字,一面是词语)2、认读词语,解释词语意思。
小老师教得很仔细,同学们学得也很仔细,老师发觉你们进步多了。
谁来接受老师的检查?〔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信-信任抬-抬头蛙-青蛙答-回答错-说错了还-还有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那里吗?到黑板上指出来。
〔井沿就是井口边〕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大海、沙漠、天空等〕3、四人小组谈论沟通识字方法。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拓展“两翼”教材中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培养学生的美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一主两翼”教材中的2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三、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激趣导入《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1、齐读《你读我诵》中的《成语(一)》、《成语(二)》,不认识的字用“”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男女生对对读。
3、成语释义读。
4、解题引入新课,用“三点图释法”指导书写“井、观”2个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2、用“”圈出本课生字,同桌合作学习,认识生字。
3、检测识字。
(a字卡检测、b游戏闯关、c随文识字……)(三)再读课文,训练朗读。
1、批注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内容。
2、分角色朗读对话,训练不同标点符号句子的读法。
3、用我们积累的成语评价一下青蛙和小鸟。
(四)背诵成语。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挑战背诵,奖励评价。
四、板书设计12坐井观天版画词卡五、布置作业练习规范书写生字:“井、观”。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2一、预设目标: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蛙”“沿”,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3、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三、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一份。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9篇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一一、创设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
一位是青蛙(出示青蛙图片)另一位朋友是小鸟(出示小鸟图片)。
小鸟在天上,而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2、出示课题《坐井观天》。
3、学生观察“观”字,并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又”第二笔是长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
右边是“见”而不是“贝”,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学生通过书写理解课题中“观天”即为“看天”。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4、介绍寓言特点。
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坐井观天》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正确使用生字。
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处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初步朗读指导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2)检查朗读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2、理解“井沿”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谁能准确地贴出它们的位置并告诉大家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边上)井的边上叫井沿,碗的边上叫什么?(碗沿)河的边上叫什么?(河沿)床的边上叫什么?(床沿),那么“沿”就是“边”的意思。
3、了解什么是“对话”它们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请同学们默读2-7自然段,数一数它们之间有几次对话?(有问有答算一次对话,共有3次对话)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它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出示课件)谁来读青蛙的话?(相机指导朗读)这是一个什么句?(问句)问句应该怎么读?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听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8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8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1.课件2.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同学们,成语是个大王国。
这个王国里有耍小聪明的狐狸,有拔苗助长的农夫,还有糊涂的国王。
今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来参观成语王国里的一口古老的井。
[课件出示:井]很久很久以前,这儿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谁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2.解释课题:观,看;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关于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根据学生说的板:青蛙、小鸟)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要求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想一想:青蛙在xxx,小鸟在xxx。
3、用序号标出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
说说:它们在争论xxx。
三、检查自学情况1、填空。
青蛙坐在xxx,小鸟落在xxx。
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
板书:井沿。
讲解生字。
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用“落”呢?(副板书:落?)故事就这样在青蛙和小鸟的邂逅中开始了。
2、回答提出的问题:几次对话?指名让学生按对话次数朗读课文。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xxx。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并说一说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品读课文,并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井”“青蛙”“小鸟”板贴画。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播放“坐井观天”的动画片。
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2.导入新题,问:谁能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请学生点评。
2.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3.检查朗读,相机指导认读生词。
4.组织学生小组间赛读课文。
三、了解大意,自读课文。
1.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知道的内容,并归纳整理。
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话”“沿”“际”,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独立描红、临写。
5.组织再次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板贴情景。
1.复习导入: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板贴“井”“青蛙”“小鸟”。
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1)自读对话。
(2)指名读,师生评读。
(3)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3.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3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的意思,会写生字“渴”和“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难点:知道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教学过程:一、词语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2课《坐井观天》,哪位小朋友知道“观”的意思是什么?(看)那坐井观天的意思呢?(坐在井里看天),齐读“坐井观天”。
2出示词语:第一组:渴喝(点一点偏旁不同,识记小口诀:口渴需要水,就用三点水;喝水要用嘴,所以口字旁)口渴喝水第二组:无边无际(理解意思:没有边际,形容范围很广阔)你能说一说:无边无际的()吗?例如:无边无际的大海无边无际的沙漠(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第三组:一只小鸟一只青蛙一口井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谁和谁发生的一件什么事?(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它们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争论的?二、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学生自读)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口井,老师还把青蛙和小鸟邀请到教室里了,根据课文内容,哪位小朋友能够帮助老师把它们的位置贴到黑板上吗?(学生贴图)3。
理解“井沿”就是“井边”(二)为了天的`大小这个问题,他们总共争论了几次,请同学们自读2—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小鸟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青蛙的话。
1出示全部对话,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从它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青蛙和小鸟的想法,青蛙认为天只有(板贴: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板贴:无边无际)(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1。
学习第1次对话:我们来看第一次对话,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指名读)A你从问号读出青蛙怎样的心情?(好奇、疑惑)B一百多里是很远很远,我们去看看小鸟飞过了哪些地方?(图片展示它飞过城市、村庄、树林、田野)小鸟飞得这么远,你能读出远吗?(指名3—4位学生读一读)评:他的速度很慢,让我们感觉到很远很远。
C你能读出青蛙的好奇心和小鸟飞得远吗?(同桌练读,并展示)评:感觉到这是一只有好奇心的小鸟,感受到了小鸟飞得很远很远2学习第2次对话:听到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怎么说的?A出示第2次对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指名读青蛙的话并评价)B为什么青蛙说小鸟在说大话呢?(理解词语:说大话,即吹牛的意思)我来采访一下小青蛙:小青蛙,你为什么说小鸟在说大话呢?(青蛙认为自己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跟它说天无边无际,所以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C让我们伸出手来抱一抱,井口那么大是多大?这么小的地方,还用飞那么远吗?根本用不着。
这么小的地方,所以这个问号里藏着青蛙的什么?(不屑、不相信)D让我们带着不相信的语气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
(齐读)e刚才我们跟着小鸟去了城市、村庄、树林、稻田,还是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天可真是大得很哪,请同学来读一读,读出天的无边无际。
(指名读,齐读)f男女生读好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读出了青蛙的不相信,读出了天的无边无际。
3.学习第3次对话:过渡:现在两个人有分歧了,一个说大,一个说小,到底谁对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次对话,找一找答案。
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理由是什么?(找句子说明: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2)卷筒实验:学生模仿老师卷筒实验,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是为什么?老师小结归纳,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和我们用圆筒看天,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所以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4)现在,你认为是小鸟说得对还是青蛙说得对?为什么?(青蛙错在:天天坐在井里,见识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还自以为是。
)(5)全班交流:青蛙笑什么?小鸟笑什么?(青蛙笑:自己对,小鸟错。
小鸟说大话,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只有井口大,小鸟骗人……小鸟笑:青蛙弄错了,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还自已以为是,笑它目光短浅,井底之蛙……)(4)我们和小鸟一起告诉他: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小鸟之所以知道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飞得高,看得远。
确实是这样,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眼界狭小,自以为是。
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要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三、演读对话知道寓意后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不同的语气,自己练读,分小组读好对话四、生字教学1、出示生字:喝与渴(回顾识字小口诀:口渴需要水,就用三点水;喝水用嘴喝,所以口字旁)2、指导生字书写。
五、板书设计:天的大小青蛙:井口那么大小鸟:无边无际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巩固已学生字,通过换词、说话练习,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那么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学习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谈话:可以交流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读)(一)根据提示,听写词语请拿出作业纸,根据提示写词语。
1.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一起说①(教师板贴)(小鸟青蛙)把青蛙送进田字格2.小鸟落在井的边上,井的边叫什么?(井沿)3.形容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这个词语叫做什么?请写下来,有困难的可以看大屏幕(出示拼音)(二)反馈1. 出示词语:青蛙井沿无边无际“沿”右半部分的第二笔是横竖弯,(拿起手书空)没有钩。
请你自己校对一下,对的就在下面打个勾。
2.全对的请举手。
3.这么多人啊!真了不起,一起把每个词语读两遍。
4上节课我们学过,它们在争论什么,谁还记得?(指名回答)课件显示:天有多大二、整体感知,理清观点1.理清双方观点:那他们各自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轻轻打开书,用“------”画出小鸟和青蛙不同看法的句子。
3.我们来反馈一下,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指名回答(课件显红: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评价:都划对的孩子请举手。
错的小朋友赶紧订正。
4.谁理解它们各自的观点?青蛙认为天___________ 小鸟认为天__________交流,教师板书: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评价:你真会读课文!三、研读对话,分析观点(一)小鸟和青蛙的观点大不一样,你赞成谁的观点?一起说1.出示: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认为——学生齐读显红部分(1)出示词语卡片:“无边无际”。
齐读小鸟为什么说天是无边无际的?请你从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回答。
出示并齐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2)你可以从哪些词语感受的到天是无边无际的?(显红一百多里,口渴了)(3)感受“一百多里”,1里=500米,我们钱江苑的操场是1圈200米,100多里=()圈呢!(指名回答)250圈。
让我们插上翅膀,一起来做一做小鸟吧!(播放动画:小鸟看到的景色)请全体起立。
(4)口语交际:教师先引读,小鸟飞呀,飞呀,飞过了森林,又飞过了小河,还飞过了一个个的村庄——突然遇到了狂风暴雨,快点往前飞。
(这只小鸟嘴巴闭的牢牢的,它把浑身的力气都用在了翅膀上!)——翅膀振动的再用力些——你累了吗?才飞了几里呢!继续飞,再飞一会(十秒钟)————你怎么飞不动了?怎么慢下来了?——可是还没飞完呢,再加把劲吧!——飞了一百多里,小鸟飞的感觉是什么?交流:苦累出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读(5)飞了这么久,还是没有飞完,怪不得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慢),开列火车读读这个词语。
(出示词卡)(6)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引导:大自然中)(7)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也没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评价:这么快就到了?一百多里哪!(几个人读)评价1:真大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评价2:真的是没有边际呢!(二)研读青蛙的观点1.我们都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在——?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1)理解“说大话”,什么是说大话?带进去读一读。
(2)是啊,他觉得小鸟在说大话,在吹牛。
所以他说天——(3)指名读显红“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谁再来读?2.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1)我们来做个试验。
现在请你拿起手中的那张白纸跟老师一样先把纸卷成井的形状,再看一看,天花板,你看到了什么?(2)那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又看到了什么呢?教师引读:教师引读:瞧,一天过去了,青蛙一抬头就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一个星期过去了,青蛙一抬头还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一个月过去了,青蛙一抬头还是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一年过去了,青蛙一抬头还是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青蛙天天坐在井里,从来没有跳出过井口,因此他坚信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3.在青蛙的眼里,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它怎么会相信小鸟的话呢?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评价1:眉头都皱起来了,读出了对小鸟的疑问!评价2:你读出了感叹的语气!评价3:我看到了你撅起的小嘴,一脸的不相信!(4)出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师生合作朗读(老师当青蛙,学生当小鸟)(旁白去掉,老师带头饰)(三)研读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理由。
研读两个“笑”的含义同时出示6、7两段,课件中两个“笑”变红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同样是笑,但它们到底笑的是什么?同桌讨论反馈,随机指导朗读并评价。
(1)青蛙在笑什么?1.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
2.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3.天天坐在井里,你读得真好!那你来做做固执的青蛙吧!(说完直接读)评价1:你眼睛睁的大大的,非常坚定。
评价2:把它的固执读出来了,谁再来试一试。
评价3:付老师仿佛看到青蛙在自以为是的样子!(2)小鸟笑什么?(指名回答青蛙很固执)1.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