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与互感教案

合集下载

《互感和自感》教案

《互感和自感》教案

第六节互感和自感一、教材分析:互感和自感都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自己完成互感和自感现象的分析,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和自感现象,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2)知道自感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感系数,了解它的单位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共性中发掘新的个性,从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有关电磁感应得规律,提出自感现象,并推出关于自感的规律。

会用自感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弊以及对它们的防止和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

难点: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通、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现象解释。

四、教学用具:通、断电自感演示装置,电池四节(带电池盒)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电路之间。

线圈之间,而且可以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问题情景:(互感中的能量)另一电路中能量从哪儿来的?小结: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

3、互感的应用和防止:见课本。

二、自感现象1、问题情景:由电流的磁效应可知,线圈通电后周围就有磁场产生,电流变化,则磁场也变化,那么对于这个线圈自身来说穿过它的磁通量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

是否此时也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2、演示实验:实验1 出示自感演示器,通电自感。

提出问题:闭合S瞬间,会有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做预测,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前事先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和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准备好实验)。

开始做实验,闭合开关S,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在闭合开关S瞬间,灯A2立刻正常发光,A1比A2迟一段时间才正常发光。

学思考现象原因。

请学生分析现象原因。

总结:由于线圈L自身的磁通量增加,而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既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故通过A1的电流不能立即增大,灯A1的亮度只能慢慢增加,最终与A2相同。

提高互感与自感理解的教案设计

提高互感与自感理解的教案设计

提高互感与自感理解的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互感与自感的概念。

2.掌握提高互感与自感理解的方法。

3.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互感与自感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互感?互感是指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能够感知、感受对方的情感状态、心理感受以及意图和需要,并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

互感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2.什么是自感?自感是指个人对自身心理状态、感受和需要的感知和认知。

自感与互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人们具备了自我感知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从他人眼中观察自己,从而实现互感。

3.提高互感与自感的方法3.1倾听对方的需要和情感互感是建立在关注他人需要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交往中,要倾听对方的意愿和情感,积极回应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3.2关注自身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只有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因此,在交往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获得更好的交往效果。

3.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互感和自感的重要途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互感和自感的建立。

4.课堂训练4.1分组训练将学生随机分组,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互感与自感。

例如,有的小组可以扮演在公共场合举行集会,而另一些小组可以扮演在私人场合聚会的场景。

在模拟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加强互感与自感的训练。

4.2情感体验在教室里,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贴纸、笔记本、海报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任何感受和情感。

在分享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倾听和理解,加深互感与自感能力的训练。

5.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训练和情感体验的活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互感和自感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方面可以通过问卷、讨论和观察等方式来进行,以了解学生互感和自感能力的提高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自感互感精品教案

自感互感精品教案

自感互感精品教案篇一:互感与自感教学设计(课用)(选修3-2)第四章第六节《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互感现象,了解互感的应用与防止;(2)知道自感现象,理解它产生的机理和起到的作用;(3)能够判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并会用它解释一些现象;(4)知道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决定因素,知道自感系数的决定因素;(5)了解自感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自感实验的观察、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自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物理知识的奥秘。

(2)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营造科研的氛围;(3)通过了解互感和自感的应用和防止,体会物理知识与技术的融合之美。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电磁感应的相关规律,会判断回路是否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以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而且还掌握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

但头脑中还没有互感这个概念,也没有意识到当变化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本身也会产生感应现象。

学习中对相关的自感现象的感知和解释也是学生遇到的最大挑战。

教学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教学难点运用自感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一、新课引入【演示实验】一个线圈和一个灯泡,把它们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小灯泡无法发光。

把线圈放到一个盒子上,小灯泡发光。

引发学生思考,盒子里放什么东西,小灯泡才会发光。

学生猜想后揭晓谜底,是一个接上交变电流的线圈。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线圈接上交变电流,另一个线圈里也会产生电流。

通过前面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迁移,学生分析出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使得穿过另一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另一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引出互感现象。

二、互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本质原因是磁通量变化的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此时这个线圈就充当这个回路中的电源。

《互感和自感》优秀教案

《互感和自感》优秀教案

§46互感和自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现象的电磁感应特点(2)认识自感现象及其特点过程与方法1能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自感现象。

(2)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提高尊重科学,利用实验探索研究自然的科学素养学习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学习难点运用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一互感现象在法拉第的实验中(图41-2),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做,这种感应电动势叫做。

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变压器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在电力工程中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时要设法电路间的互感现象。

学习内容二自感现象1、自感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2、自感电动势:在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演示实验1】通电自感现象开关接通时,可以看到,灯泡2 正常发光,而灯泡1是亮起来的。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开关接通时,线圈中的电流从到,使得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从到,线圈中产生了,根据,感应电动势会电流的使灯1 亮起来【演示实验2】断电自感现象接通电路,灯泡发光后,迅速断开开关,可以看到灯泡熄灭。

思考与讨论:教材23页自感特点:自感电动势总是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1)如果导体中原来的电流是增大的,自感电动势就要阻碍原来电流的增大。

I原↑,则ε自与I原(2)如果导体中原来的电流是减小的,自感电动势就要阻碍原来电流的减小。

I原↓,则ε自与I原3、自感系数理论分析表明:自感电动势E=L 称为线圈的 ,简称 或 。

L 的大小跟线圈的 、 、 圈数、以及是否有 等因素有关。

单位: H 1H= mH= μH学习内容三 磁场的能量开关闭合时线圈中有电流,电流产生 ,能量储存在 中,开关断开时,线圈作用相当于电源,把 中的能量转化成 能。

互感和自感++第1课时+示范教案

互感和自感++第1课时+示范教案

互感和自感(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互感现象及互感现象的应用。

2.了解自感现象,理解自感电动势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

教学难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问题: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讲授新课一、互感现象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做互感,这种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电动势。

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变压器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如下图所示。

在电力工程中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时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现象。

例如在电路板的刻制时就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现象。

二、自感现象1.通电自感教师演示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灯泡A1和A2的规格相同,A1与线圈L串联后接到电源上,A2与可调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

先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R,使两个灯泡的亮度相同,再调节可调电阻R1,使它们都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

重新接通电路。

注意观察,在开关闭合的时候两个灯泡的发光情况。

学生观察:灯泡A1较慢地亮起来。

现象分析:闭合开关的瞬间,电流从无到有,线圈L 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会阻碍电流的增加。

2.断电自感教师演示2:按图示连接电路。

先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然后断开开关。

注意观察开关断开时灯泡的亮度。

学生观察:看到灯泡闪亮一下再逐渐熄灭。

现象分析:当电源断开的时候,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又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减小。

如果自感电动势大于原来电路中的电源电动势,则小灯泡会闪亮一下。

教师提问:灯泡闪亮一下,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说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比没断开开关时的电压要大。

教师提问:在开关断开这一瞬间,增大的电压从哪里来的。

高中物理互感自感教案

高中物理互感自感教案

高中物理互感自感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互感和自感的概念,掌握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互感和自感的定义和公式
2. 互感和自感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互感和自感的物理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实验器材、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引出互感和自感的概念。

二、讲授
1. 互感和自感的定义
- 互感:两个或多个线圈之间存在变化的磁通量,由此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 自感:线圈自身存在变化的磁通量,由此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 互感和自感的公式
- 互感系数M:M = k√(L1L2),其中k为系数,L1和L2分别为两个线圈的自感。

- 互感电动势:ε = -M(dI2/dt),其中I2为第二个线圈的电流变化率。

- 自感系数L:L = (μ0N^2A) / l,其中N为匝数,A为截面积,l为线圈长度。

- 自感电动势:ε = -L(dI/dt),其中I为线圈电流的变化率。

三、实验
通过实验观察互感和自感的现象,并通过计算得出相关结果。

四、练习
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
总结互感和自感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并展示相关应用。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互感和自感的物理概念,并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物理学习能力。

人教版选修3《互感和自感》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互感和自感》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互感和自感》说课稿一、教材概述《互感和自感》是人教版选修3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互感和自感这两个物理概念以及它们在电磁感应和电路中的应用。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互感和自感的原理,并掌握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互感和自感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理解互感和自感在电磁感应和电路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互感和自感的理论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实验来观察互感和自感的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思维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了解互感和自感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四、教学内容1. 互感和自感的概念和意义互感是指两个或多个线圈或线圈与导体之间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当一个线圈的电流变化时,将引起另一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这种现象就是互感。

自感是指线圈中的自身电流变化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由于电流的变化会引起磁场的变化,从而产生自感电动势。

互感和自感在电磁感应和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变压器中,利用互感的原理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在RLC电路中,自感会导致电路的阻抗发生变化。

2. 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互感的计算公式为:$$ M = N_1 \\cdot N_2 $$其中,M表示互感,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线圈的匝数。

自感的计算公式为:$$ L = \\frac{{\\Phi}}{{I}} $$其中,L表示自感,$\\Phi$表示磁通量,I表示电流。

3. 互感和自感的应用互感和自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变压器:利用互感的原理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实现电压或电流的变换;•电动机:利用自感的原理,在电动机中产生转矩;•电子电路: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利用互感和自感来调节电流和电压;•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也与互感和自感密切相关。

自感与互感教案

自感与互感教案

自感与互感教案教案标题:自感与互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感和互感的概念,理解它们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共情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自感与互感的概念和特点。

2. 自感与互感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3. 如何培养自感和互感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活动手册。

3.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示范和引发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经验,让他们思考自感和互感的概念。

2.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情感表达和共情行为,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和特点。

2. 解释自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情感和需求的认知和表达,互感是指个体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感知和回应。

3. 强调自感和互感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们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和和谐度。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自感和互感行为。

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类似情境中的反应和行为选择。

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感和互感经历。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

角色扮演:1. 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模拟不同情境中的自感和互感行为。

2.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与展望:1. 总结自感与互感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培养自感和互感能力的重要性。

2. 展望学生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如何运用自感和互感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业:要求学生回顾自己在一天中的交往经历,选择一次自感或互感的经历进行描述,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反思。

教学反思: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感与互感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感和互感
【知识概要】
一、互感
1、当一个线圈中,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的现
象,称为。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

二、自感
1、实验一:当开关闭合时
实验现象:灯泡A2 ,跟线圈L串联的灯泡
A1 。

原因分析:
2、实验二:当电路断开时,灯泡A的亮度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S断开时,A 灯。

二、自感现象
1、由于导体本身的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2、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导体中。

注意:“阻碍”不是“阻止”,电流原来怎么变化还是怎么变,只是变化变慢了,即对电流的变化起延迟作用。

三、自感系数
1、自感电动势的大小:
2、自感系数 L-简称自感或电感
3、自感物理意义:
(1)决定线圈自感系数的因素:
实验表明,,,,自感系数越大。

另外,带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2)自感系数的单位:,简称,符号是。

常用单位:毫亨(m H)微亨(μH)
【课堂例题】
【例1】如图4-6-2示的电路中,A
1和A
2
是完全相同的灯
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
2先亮,A
1
后亮最后一样亮
B.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
1和A
2
始终一样亮
C.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
2立刻熄灭,A
1
过一会儿熄灭
D.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
1和A
2
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例2】图4-6-3为一演示实验电路图,图中L是一带铁芯的线
圈,A是一灯泡,电键K处于闭合状态,电路是接通的,现将电
键K打开,则在电路切断的瞬间,通过灯泡A的电流方向是从
端到端,这个实验是用来演示现象。

【例3】一个线圈的电流在均匀增大,则这个线圈()
A.自感系数也将均匀增大 B.自感电动势也将均匀增大
C.磁通量也将均匀增大 D.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不变
【例4】、如图4-6-4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电流表G1和G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
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当电
路接通并达到稳定时再断开的瞬间,下列哪个说
法符合实际()
A.G1指针向左摆,G2指针向右摆
B.G1指针向右摆,G2指针向左摆
C.G1、G2的指针都向左摆
D.G1、G2的指针都向右摆
【例5】如图4-6-5所示的两个线圈A和B并排
放置,当A线圈的电键S闭合的瞬时,B线圈中因
磁通量增加而产生感应电流。

请说明此时B线圈中感应电流对A线圈中的磁场有何影响
【课后练习】
1、大型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流很大,如果用普通闸刀断开电路,闸刀的金属片之间会产生电火花,严重时甚至会烧毁闸刀、引起人身伤害,其原因是:。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D
1和D
2
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
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阻值与R相同。

在电键S接通和
断开时,灯泡D
1和D
2
亮暗的顺序是:
A、接通时D
1先达最亮,断开时D
1
后灭
B、接通时D
2先达最亮,断开时D
2
后灭
C、接通时D
1先达最亮,断开时D
1
先灭
D、接通时D
2先达最亮,断开时D
2
先灭
()3、如图所示,L为一个自感系数大的自感线圈,开关闭合后,小灯能正常发光,那么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的瞬间,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A、小灯逐渐变亮,小灯立即熄灭
B、小灯立即亮,小灯立即熄灭
C、小灯逐渐变亮,小灯比原来更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小灯立即亮,小灯比原来更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4、下列关于自感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感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B、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与引起自感的原电流的方向相反
C、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
D、加铁芯后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
()5、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的电流等于零时,自感系数也等于零
C、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越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由线圈本身的因素及有无铁芯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