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放射治疗实施方案

放射治疗实施方案

放射治疗实施方案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和扩散,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在实施放射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方案来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放射治疗的实施方案。

一、治疗前准备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同时,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确定治疗的目标和剂量分布。

二、治疗设备准备放射治疗需要借助放射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等。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并符合治疗计划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治疗所需的辅助设备和药物,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三、治疗过程在进行放射治疗时,患者需要躺在治疗床上,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

放射治疗师会根据治疗计划的要求,调整治疗设备的位置和参数,然后启动放射治疗设备,进行放射线照射。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配合治疗师的指导,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治疗后护理放射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如疲劳、恶心、呕吐等。

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还需要定期复查和评估疗效,调整治疗计划和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放射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治疗计划和方案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和照射范围;2. 注意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减少放射损伤;3. 严格执行放射防护措施,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实施方案需要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施放射治疗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治疗前准备,准备好治疗设备和药物,严格执行治疗过程,进行治疗后的护理和评估,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能够对放射治疗的实施方案有所帮助。

放射治疗的流程

放射治疗的流程

放射治疗的流程
放射治疗的流程是:
1.治疗计划: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条件,制定放疗计划,包
括疗程、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长等。

2.设备调试:放疗设备需要进行调试,确认剂量和辐射范围。

3.定位和标记:患者需要在放疗前进行定位和标记,使治疗的辐射点
能够对准肿瘤区域。

4.放疗过程:患者需要躺在治疗床上,设备会放出辐射,治疗时长根
据计划调整。

5.治疗监护:放疗过程中,医生会进行监护,确保剂量正确,同时降
低伤害范围。

6.治疗检查:放疗周期结束后会进行治疗检查,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根据需要调整下一周期的治疗计划。

7.辅助治疗:放疗结束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辅助治疗,如营养补充或
物理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放射治疗及放疗基本流程[专业相关]

放射治疗及放疗基本流程[专业相关]
低姑息放射治疗:对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可给低于根治 剂量或低分割剂量
22
专业类
术前放疗
抑制肿瘤 细胞活性
2
防止术中肿 瘤细胞种 植和播散
3、4
使肿瘤缩小
便于 切除
消除肿 瘤伴有 的炎症 和溃疡
控制肿瘤周 围微小病灶、
转移淋巴结
减轻症状, 改善病人
状态,为手 术做好准备
提高切 除率, 延长
OS
23
专业类
9
专业类
主要内容
❖ 放射治疗概念及地位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 放射治疗方式 ❖ 放射治疗技术及进展 ❖ 放疗病例展示 ❖ 放射治疗流程
10
专业类
放射线杀灭肿瘤的机制
放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粒子流,具有一定的能 量,当它照射到有机体时,可使生物大分子断裂 ,尤其是细胞遗传物质DNA分子断裂,使得DNA复 制受阻,造成细胞不能增殖或死亡。
专业类
姑息性放疗
❖ 对病期较晚、临床治愈较困难的病人。为了减轻痛苦, 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进行的一种治疗
▪ 减轻痛苦, ▪ 缓解症状, ▪ 延长生存期; ▪ 若不能延长生命,但可暂时抑制肿瘤生长; ▪ 通过简单的治疗,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21
专业类
姑息性放疗分类
高姑息放射治疗:肿瘤范围较广泛而一般状况较好的患者, 可给予根治剂量或接近根治剂量的放射治疗,部分患者 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久消除,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声带癌 舌癌 淋巴瘤:NK/T,弥漫大B、滤泡淋巴瘤、胃/眼MALT 胸部肿瘤:食管癌、肺癌、胸腺瘤 腹部肿瘤:肝癌、贲门癌、胰腺癌 盆腔肿瘤:宫颈癌、前列腺癌 其他: 视网膜母细胞瘤 、皮肤癌等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七、内分泌
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骨科2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泌尿外科12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四、妇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五、产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化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临床分期为IIIb、IV期无手术指征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后分期为II、IIIa期(ICD-10-CM-3:32.29/32.3–3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0年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

1.临床表现:咳嗽、痰血、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憋气、Horner’s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癌综合征)等。

2.辅助检查:(1)胸部影像学检查;(2)病理学检查:胸腔/心包积液液基细胞学检查、转移淋巴结活检、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确诊。

3.评价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检查:腹部CT或超声、肾上腺CT、头颅MRI或增强CT、ECT全身骨扫描、PET–CT等。

4.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10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0年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

1.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且有指征者,可以考虑靶向治疗,其中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推荐以化疗为主,放疗和手术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化疗有效者可化疗4–6个周期。

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可改二线治疗。

3.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临床分期为Ⅰ期的小细胞肺癌,推荐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仍为pN0,推荐4–6周期的EP方案化疗;如为pN+,推荐全身化疗同时加纵隔野的放射治疗。

复发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TC方案一线化疗临床路径

复发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TC方案一线化疗临床路径

复发/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TC±恩度方案一线化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复发/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ICD-10:C34.9 M8041/3 C77.9)。

(二)诊断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12年第2版》、《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中国肺癌临床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标准1、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史、放疗史或放化疗史。

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

3、临床体征:与肿瘤侵犯及转移的部位相关,可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头面部浮肿、肝肿大、杵状指等体征。

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提示。

(三)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12年第2版》、《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中国肺癌临床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为IIIB期(不适合同步放化疗)、IV期或术后复发转移者,PS≤1分,无化疗禁忌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2、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3、大便常规+OB4、心功能7项5、肝功能8项6、急诊生化8项7、血脂分析(≥35岁)8、CEA、CA1539、动脉血气分析10、心电图11、胸部正侧位片12、上腹部+肾上腺B超(必要时)13、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必要时)14、胸部、上腹部CT(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5、骨ECT(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6、脑MRI(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7、PET-CT(必要时)18、EGFR基因突变检测(必要时)(七)治疗开始于完善检查后第1天。

肺癌放射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肺癌放射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肺癌放射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1.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约占肺癌总数的70% ~80%。

由于难以早期诊断,确诊时只有15%的患者能够手术治疗。

因此放射治疗就成为局部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不能手术的Ⅰ期和Ⅱ期NSCLC放疗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对可以手术治疗的Ⅲa期NSCLC病人,作为术前放疗常常和化疗联合应用配合手术治疗;也常常和化疗联合应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Ⅲa和Ⅲb期NSCLC病人。

NSCL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未控、复发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也与局部治疗失败有关。

临床研究显示,提高剂量可望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1 ] 。

3DCRT的应用使放疗剂量的提高成为可能,以便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这种放疗技术要求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照射准确度,包括严格的步骤,整个治疗过程的最佳质量保证,最重要的是靶区周围安全区域的精确确定2.放射治疗适应症NCCN3.目前,手术仍然是早期NSCLC 的标准治疗手段。

Ⅰ期NSCLC 患者手术切除后的5 年生存率为60%~70%[1,2]。

肺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治疗早期NSCLC 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为10%~30%[4~7],与外科手术的5 年生存率60%~70%相比,期临床研究均显示,SBRT 技术是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NSCLC 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采用SBRT 治疗早期NSCLC 与手术取得了相似的疗效,使其有望代替手术成为早期NSCLC 患者的治疗手段[23]。

目前,美国RTOG 正在开展一项可手术NSCLC 患者接受SBRT 治疗的临床Ⅱ期研究(RTOG0618)。

日本开展采用SBRT 技术治疗早期NSCLC 研究较早。

2004 年日本山形大学Onishi 等[20]回顾性分析了日本13 个放疗中心1995~2003 年采用SBRT治疗的245 例Ⅰ期NSCLC 患者的治疗情况,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6 岁,其中TNM 分期为T1N0M0者155例,T2N0M0者90 例。

国家发布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国家发布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病种名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急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胃炎 克罗恩病
下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ESD/EMR术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下消化道出血 药物性肝病
大肠息肉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后 胃石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性溃疡 药物性肝损伤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急性乙型肝炎
扳机指 包茎或包皮过长
化脓性阑尾炎 皮脂囊肿 脐茸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
先天性漏斗胸 先天性脐膨出 小儿隐匿性阴茎 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腹股沟斜疝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 儿童房间膈缺损 儿童室间膈缺损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先天性脑积水
序号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病种名称
子痫前期 急诊剖宫产 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剧吐 引产阴道分娩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中期妊娠引产 阴道胎头吸引术助产
产褥感染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过期妊娠 计划性剖宫产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 完全性前置胎盘 足月胎膜早破引产阴道顺产 阴道产钳助产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中期妊娠引产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翼状胬肉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背景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之一。

通过放射线的照射,可以杀死癌细胞并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目标
本文档旨在介绍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路径,以帮助医务人员更
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治疗方案。

治疗流程
1. 确认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手段,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肺癌。

2. 评估疾病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扩散情况和淋巴结受累情
况等因素,确定肺癌的分期,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3.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放射治
疗计划。

考虑到肺癌的位置、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一般健康
状况等因素,确定放疗的剂量和照射区域。

4. 放疗模拟:进行放疗的模拟,包括定位、标记和计算。

通过CT扫描和其他影像学技术,确定放疗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5. 放疗计划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和治疗计划,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

确定照射方向、角度和剂量分布等参数,以确保放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 放疗实施:根据放疗计划,开始进行放疗治疗。

通过线性加速器等设备,将放射线精确照射到肺癌病灶和相应的风险区域。

7. 疗效评估:在放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标志物等手段,判断放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随访管理:放疗结束后,进行定期的随访管理。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和复发。

注意事项
- 放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尽量减少放射线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 在放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惯的调整,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 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疲劳、恶心、呕吐等,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这些副作用。

- 放疗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放射科、放疗科、肿瘤科
等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

结论
肺癌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
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全
程的监测和管理,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