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光的反射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课题:光的反射一、课前延伸(一)学习目标:1、会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初步理解反射定律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
3、经历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想、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和辨别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探索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课前自学:自学课本P38,边阅读边观察图2.2—1与2.2--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光的反射规律(1)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反射时的规律(1)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猜想一:反射角入射角两角大小关系猜想二:反射角入射角猜想三:反射角入射角三线同一平面内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关系三线同一平面内、分居两侧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分居两侧、分居两侧(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
(3)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一点: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___。
三线:入射光线____反射光线____法线:过入射点并于镜面的直线。
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的夹角。
(4)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3、漫反射漫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学检测: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光的反射(人教版)

如何看到物体的存在
我们能看到这些东 西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 射入眼睛。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 本身不发光的东西呢?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 为物体发的光或是反射的 光进入了我们的眼中。
知识知识点点1 1 光的反射定律
法线
入射光线
N
A
反射光线 B
ir
【答案】A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2019•淮安】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解:如图所示。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2018•盐城】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过O点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可作出入射光线。 解:如图所示。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2018•贵港】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30°角,为了使 反射光线水平行进,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 出反射角的度数。
4.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
的点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点拨】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 射光线将逆着入射光线返回。
5.【2018•贺州】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 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____增__大____(填“增大”或 “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 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__逆______ 的。
基础巩固题
3. 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经互相垂 直的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
450 强调: 互成直角的两平面镜能将光线沿反方向反射回去。自行车尾 灯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工作的。后面的汽车灯光照在它上面,司机看 上去特别耀眼,就引起了司机的注意,避免汽车撞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i )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r)
2、光的反射 定律内容: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法线居中)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
4、垂直入射,光路沿原路返回。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零度。 (三线重合)
S
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
M
的位置.
O1 O2
M’
6.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
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
来传递信息,有时不把遥控器对 电视遥控器可利
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
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 用光的反射遥控
这是利用( B )
A.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 光的反射现象 C. 光路可逆性现象
巩固练习 1、补全下列光路图;标出反射角度数。
30°
60°
(a)
60 0
0
30
(b)
A(N)
反射角 度数为0 °
0
(c)
120°
(d)
B
NA
2、如图一,AO是_入__射__光__线,OB
图一
是_反__射__光_线,ON是_法__线,∠AON
O
是_入__射__角, ∠BON是_反__射__角。 如果将光线沿
(2)、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也平行 (2)、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不平行
(3)、眼睛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 (3)、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
反射面看上去是黑色的
光的物体
注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五、漫反射的作用:漫反射使我们能在不 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六、有关作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第2节光的反射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从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再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光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于光的反射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反射现象和反射规律学生还很模糊。
初二学生初学物理不久,数学基础、抽象思维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较弱,所以不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过程要求太严。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建立有关光反射的物理概念,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了解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区分。
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2、经历“探究光反射规律”过程,了解根据探究目的设计方案的思路,知道光路的显示和记录方法。
锻炼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两种反射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镜面反射、漫反射的区别,画光路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也就是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眼睛。
那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小实验用激光笔把激光打到平面镜上,学生可以观察到天花板上有一个亮点。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的表面,的现象。
结论: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小实验:背对物体,利用平面镜也能看到物体二、新课教学1、认识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反射课件 PPT(19页)

5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光的反射课件 PPT(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光的反射课件 PPT(共19页)
3、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走路时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B)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猜想: 三线有何关系? 两角有何关系?
实验器材
1、要用到哪些器材? 平面镜、激光笔、两面可折叠 的光屏 特制的量角器
2、各器材的作用 平面镜:反射光线
激光笔:发出光线
两面可折叠的光屏:①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②显示光线的传播方向(显 示光路)
特制的量角器:验证反射角和入射角是否相等
光方向不同
则没有
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
(现象)人 的感觉不同
实例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 或不明显.
黑板反光 灯下看书反光 平静的水面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 一般非光滑物体
《上海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
9.1.2 建筑外观照明的灯光投射方向和采用的灯具应防 止产生眩光,尽量减少外溢光/杂散光。所有灯具和附属设 备应妥善隐蔽并防止破坏,同时既应考虑它的照明效果, 也要注意白昼的观瞻。
实验过程:
步骤1:调节承接反射光线的纸板,观察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和法线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步骤2: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光的反射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在平 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也相互平行 地射出,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物体
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 表面上时,反射光会朝四面八方 射出,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1.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纸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新知探究
1. 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 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2. 法线是通过入射点所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一条辅助线,是为了方 便研究光的反射规律而引入的。 3. 应按光的传播方向画箭头及用字母表述,如入射光线AO、反射光 线OB。
解析:一束光由空气射向水面时,射向水面的光线叫做入射光线,即入射光线 为AO;从水面反射出的光线叫做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为OB;水面为反射面, 垂直于水面的虚线叫做法线,即ON为法线;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角为∠AON;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为∠BON。 答案: AO ON OB ∠BON ∠AON
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FON是___反__射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 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_______在__反___射___现__象___中___,___光___路___是__可___逆___的______。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表所示。小明分析表中数 据,得出__反__射__角_等__于__入__射__角_,__不__足__及__改_进__见__解__析______的结论。请指出实验 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4.2光的反射(教案)

第2节光的反射【2022年版课标要求】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学法:观察实验,总结思考,练习应用【课前准备】平面镜、激光笔、附有量角器的白色硬纸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墙内的人能看到墙外的人的活动,他是利用了什么光学知识?二、探究新知(一)光的反射教师活动: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发光的物体?学生回答——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
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学生讨论、回答——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教师总结,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光的反射现象,不同表面,光的反射情况不同,光的反射有没有规律呢?教师演示: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照在室内的墙上。
学生:观察现象。
(墙上有一明亮的光斑)教师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展示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反射现象的印象。
(二)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反射现象的物理术语教师演示:把一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
学生观察现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说明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物理术语。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AO——入射光线,OB——反射光线,ON——法线(虚线),O——入射(反射)点;i——入射角,r——反射角。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师活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必须明确实验探究的问题:(PPT展示)(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题名 4.2光的反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光反射的定律。
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开发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激光笔、平面镜、纸板、量角器。
教学过一、新课导入程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发光的物体也能被我们看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ϒ,将数据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
第2节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光路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并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对内容的理解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三线共面”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通过课件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
激光笔两支、平面镜一块、魔方一个、自制带量角器的纸板一块、带量角器的圆盘一个、光具箱一个(每组)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导入新课·引注意)
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的片段。
片中熊大和熊二利用光的反射整治了正要砍树的光头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释疑难)
光的反射
演示实验1: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
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教师边
讲边在课件(黑板)上画出光的反射图。
教师讲解: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探究活动:光的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1)、“三线”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两角”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3)、“三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使入射光线沿圆盘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并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记录在下表中。
(2)转动圆盘即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步骤(1),并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记录在下表中。
(3)按图乙那样,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0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4)按图丙那样,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注意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3、分析和论证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后进行归纳,得出来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补充说明:
(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正如我们形容两父子长得像时,我们会说儿子长得像父亲,而不说父亲长得像儿子一样。
教师板演:如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或者反射光线。
[例题]:在图1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图1
三、课堂作业(课堂作业·提能力)
[练习1]如图2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图2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四、新课小结(答疑总结·评收获)
1.光的反射: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几个名词:
3、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巩新授)
1、如图3: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图3
2、如图4:已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成60度夹角,请画出镜面位置。
图4
附录:一、实验报告
探究活动一:光的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①、“三线”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两角”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三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2、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使入射光线沿圆盘射向镜面上的O 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并
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记录在下表中。
(2)转动圆盘即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步骤(1),并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记录在
下表中。
(3)按图乙那样,先使E 、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0点,观察
反射光线的方向。
(4)按图丙那样,把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注意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3、 分析和论证
请根据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后进行归纳,得出来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③、反射角 入射角
二、练习题 图1
[例题]:在图1中AO 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
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练习1]如图2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
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三、课后作业 图2
1、如图3: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4:已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成60度夹角,请画出镜面位置。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