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生6: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宀”加上“匕”就是“它”。
教师相机出示“宀”,教学新偏旁:“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说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宀”的字。
(4)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他(她、它)”呢?
(5)教师追问:你怎样记住“朋”字?
(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导语:看,葫芦的帽子飞走了,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那它们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生5:我还找到一对反义词,“前”和“后”也是反义词,我在前面,×××在后面。
(2)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预设: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
(3)学生继续汇报。
预设:
【单元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10个偏旁和2个多音字;会写17个字和3个笔画。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
3.认识逗号和句号,根据标点读好停顿,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4.学会用“前、后、左、右”4个方位词说话;积累新词,学会与人交流。
【单元知识结构图】
【课时分配】
《影子》 2课时 《比尾巴》 2课时 《青蛙写诗》 2课时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核心素养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核心素养教案
板块二:试玩游戏,了解交际要求
1.知道“我说你做”的意思了,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
2.请你摸摸小鼻子。
(学生笑眯眯地摸鼻子,也有个别没认真听的小朋友没做动作)
3.(问一生)你做得很对。请问你怎么就能做对呢?
4.哦,你们也都是听清楚我说的话,再按我的指令做的,是不是?
5.真好,我们都是注意听、听清楚了再做动作。(在“听”图标的后面板贴:香听别人说话)好,我们继续玩游戏。要注意听我说话哦。(也可适当增加“请开小嘴巴”“请你做个小鬼脸”等简单指令)请你抬起一只手。(学生中有的抬左手,有的抬右手)
野司令说”三个字,就不能做!所以,要听任组、想清楚,再做动作哦。好,谢谢你,请回位置。现在小朋友知道“司令说”这个游戏怎么玩了吧?。
4.好,我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司令说”的游戏。如果做错了,就淘汰。
接下来的游戏,你就不能参加做,而是仔细听、认真看别人做得对不对。
师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玩游戏。师发布“司令说全体起立”,生全体起
3.好。谁先和我来玩一玩?
(师请一生上台,其他小朋友当小评委,看他做对了没命令:司令说把手又腰上。生把手叉腰上。
师发布命令:司令说举起一只手。生举起一只手。
师发布命令:把手放下。生把手放下
师:他做对了吗?指说。
对哦,刚才老师没有说“司令说把手放下”,只是说了“把手放下”。没听
6.是呀,看来注意听别人说话是多么重要。游戏继续。注意听我说适,我要发布下一个指令了。
7.(响亮)请你拉拉一—(轻声)左耳朵。
(结果学生有的拉左耳朵,有的拉右耳朵。师请拉不同耳朵的两个小朋友起立。
8.那你们说,这次游戏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哦,看来,隆戏要做对,不仅做的人要仔细听,发布指令的人也要大声说才行。(在“说”图标的后面板贴:太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时间:2022年10月10日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与人员: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2. 课文《乌鸦喝水》3. 生字词学习与巩固4. 口语交际练习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2. 口语交际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读促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运用游戏教学法,巩固生字词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4.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搜集有关课文主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七、集体备课反思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对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教学步骤的制定上,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案。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深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备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未尽事宜,待下次备课时继续讨论。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计划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计划和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一、激趣导入
一、导课
1.教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 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2.学生猜谜后,教师导入:你们想了解有 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影子》。(板书课题:影子) 3.组织学生结合板书,认识“影”字。 4.学习“影”的读音。 自学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 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 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再多读几遍,不 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认识逗号和句号,根据标
点读好停顿,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3.学会用“前后左右”4 个方位词说话;积累一问一答的语言表达,积累由
生字拓展的新词。了解“东南西北”
4.根据场合,用适合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2.认识逗号和句号,根据标点读好停顿
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图文并茂,语言简
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编排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
认识“比、尾、巴”等 11 个生字,认识 2 个部首,会写“长、比”等 4 个生字,
认识“”这种笔画;二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可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另外,教师要将生字的学习贯穿
(2)学生交流:怎么把这两个字写得漂
亮?
五、测评达标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生写“长、比”两个生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练习本节课的生字 2、 给爸爸妈妈朗读课文 6、比尾巴 长比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巴、把”2 个生字 3.拓展延伸,了解更多动物的尾巴,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一些简单的问候用语,如:“你好”,“再见”等;2.能够表达简单的询问和回答,如:“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明”等;3.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问候用语;2.解读其它人的问候用语;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简单的口语交际语言。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教师给出简单的对话,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深化学生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2.听力、口语交替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3.提供情境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对话练习。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包括示例句型和练习题等;2.准备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3.准备教师自己讲述的对话和场景。

教学内容一、问候用语1.学习一些常见的问候用语,如:“你好!”,“再见!”等;2.通过模仿并演练,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问候用语的使用场合;3.让学生能够听出其他人使用的问候语言,并能予以回答或者提出问题。

练习一教师准备一些问候用语的卡片,叫学生分组进行问候游戏。

如:组长用笔挑选一个卡片,然后念一遍上面的问候语言,然后让组内队员回答。

学生不准看卡片上的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内回答。

练习二完成一组带词汇的问候用语,并让学生讲述自己使用这些问候用语的情境。

教师可以用图片进行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见问候用语。

你好,早上好,晚上好,再见,我叫……,你叫什么名字?……叫……,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二、问答练习1.对话中的简单问答练习,如:“你喜欢吃什么?”,“我喜欢吃苹果”等;2.让学生能够提出简单有趣的问题,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回答;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练习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对话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生:(兴奋地)聪聪,你好!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愿意!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完整word)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完整word)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整体分析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以及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描摹。

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3个生字、10个偏旁(宀女月扌八冖刂灬彡穴)(宝盖、女字旁、月字旁、提手旁、八字头、秃宝盖、四点底、三撇、穴宝盖、立刀)。

和两个多音字(数、长),会写17个字(在、后、我、好、长、比、巴、把、下、个、雨、们、问、有、半、从、你)和三个笔画(斜钩横钩、竖提)。

2、知道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4、学会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词说话;积累一问一答的语言表达,积累由生字拓展的新词。

5、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

认识逗号和句号,根据标点符号读好停顿,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6、背诵课文《比尾巴》及古诗《古朗月行(节选)》。

7、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8、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三、单元重点难点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会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及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四、单元课时分配5《影子》2课时6《比尾巴》2课时7《青蛙写诗》2课时8《雨点儿》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五、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下面我从“识字、写字、课文学习、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方面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一)识字:本单元要求会认的字共有43个:第5课(11个):影前后黑狗左右它好朋友第6课(11个):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第7课(11个):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第8课(12个):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教学建议:1、读准字音。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因为它贴近他们的生活,充满童趣,而且教材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觉得更亲切、更熟悉。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教好这样一本书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来看识字写字部分。

在上午的讲座中,谢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整本教材的概览、拼音、课文和入学教育的编写特点。

下午我们继续研究,重点关注识字部分。

现在的识字教学分为两个单元,一个是放在入学教育后拼音研究前的5篇课文,其中4篇是新的,1篇是改编的。

与人教版不同的是,《口耳目》只有在这里出现,而且改编幅度很大。

第二个单元是集中识字单元,与人教版对比,有2篇新的《小书包》,1篇改编的《日月明》,还有2篇旧的《画》和《大小多少》。

从这个编排来看,体现的是识写分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主要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

集中识字体现在两个单元的集中归类识字和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分散识字体现在拼音教学中的32个字。

整册教材的识字教学,我们发现认字量减少了,从400字减少到了300字,书写量依旧是100字。

除了数量的变化外,从选字的角度来看,教材更注重构字简单、重现率高的高频字和构字能力强的汉字。

总体来说,识字教学的坡度放缓了,减少了识字量。

我认为,归类识字的第一单元最具特色。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编排顺序:首先把这个单元的熟字放在拼音研究之前,先学一个单元的常用字,再学相对枯燥的拼音,主要体现的是低幼衔接。

其次,许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一些字,这些字并不是通过拼音研究的,而是通过口耳相传、电视、父母的教导等途径研究的。

现在我们也用这种熟悉的方式来研究一个单元的生字,孩子们会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一点也不陌生。

第三,这个单元的字是高频字,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上都在使用,所以他们非常熟悉,熟悉度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目标与重难点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

(教师)
过程设计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
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

下课了,其他同
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

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本环节用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

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