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合集下载

台山导游词(通用15篇)

台山导游词(通用15篇)

台山导游词(通用15篇)台山篇1平乐特色旅游产品瓷胎竹编。

它是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蔑,依胎编织而成。

瓷胎竹编用的竹丝选料非常严格,在四川生产的一百多种竹子中,只选中了邛崃平乐生长的慈竹,而且必须是节距在66厘米以上、无划伤痕迹的“两年青”壮竹。

50公斤慈竹经反复挑选加工,最后只得成品竹丝400克。

制成的经蔑薄如绸,纬丝绷如毛发,且粗细均匀,柔韧适度,原料制作的技术要求极高。

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难度大。

从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蔑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瓷胎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由简单的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提花图案、隐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

瓷胎竹编工艺品,除了传统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等产品外,还有首饰盒、文具、笔筒、竹压盘等。

现在,瓷胎竹编工艺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产品远销国外。

台山导游词篇2我们接着往前走,这里呢就是奶娘房。

济公从小就跟奶娘生活在一起,跟奶娘很亲近,济公的善心跟奶娘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旁边就是济公的书房了,济公小时候非常聪明,五六岁时,父亲李茂春便请了先生教他读书。

他有时高声朗诵,有时捧书沉思;每当有所得时,就会仰天大笑;到12岁的时候,四书五经早已记熟于心。

便到佛道双修的赤城山向高僧、高道求学,静修苦读,接受佛学禅理及道藏等佛道文化的熏陶,领悟人生道理,这为他以后出家奉佛打下了思想基础。

【济公传说】济公的父亲辞官后来天台经商谋生,为人仁厚,乐善好施。

可夫妇俩年过四旬,尚无子嗣。

于是前往国清寺拜佛求子,归来后,王夫人梦见自己吞日光,从此身怀六甲。

这一年,腊月初八产下一子,取名“修缘”。

出生之时,国清寺的第十七尊罗汉——降龙罗汉突然倒塌,由此而有罗汉投胎转世之说。

出生之后啼哭不止,未知何故。

满月时,国清寺方丈前来拜访,方丈抚摸其头说道:“莫哭,莫要笑,你的来历我知道。

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

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

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2020 Taishan tour guide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2、篇章2: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3、篇章3:五台山英语导游词文档4、篇章4:2020年贵州天台山导游词范文篇章1: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游客们,大家好!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誉中外,有此殊荣,一是,这里是我国最早建寺的地区之一,而且从古至今,这里的寺僧在规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记载,这里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三是,历朝历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别关注这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青庙和黄庙共生荣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百里道长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

月挂西峰,花放南山,雪霁北巅。

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罄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

”写出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和奇异风光。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显通寺,在五台山寺院当中,显通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古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五台山佛教界最为尊崇的领袖寺庙。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钟楼,这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长鸣钟,重达9999.5斤。

显通寺没有天王殿,只有两通石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龙虎二碑,此二碑寓意为龙虎把门,不劳驾四大天王。

显通寺,占地120亩,殿堂楼舍400多间,正院内中轴线排列七座大殿,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

向海景点导游词

向海景点导游词

向海景点导游词向海景点是中国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附近,面积达5.5万亩,是一个由山岳、海洋等自然景观组成的风景区。

这里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植被繁盛,海岸线壮丽,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向海景点成为了国内外旅游者眼中的旅游圣地。

值得一提的是,向海景点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每年的8月,这里的“向海迎神奇枕”传统民俗活动就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这是枕头文化的体现,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带领大家游览向海景点,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最值得一去的景点及其导游词:一、向海迎神奇枕每到8月时,向海景点的游人络绎不绝,来看前来观赏的游客一派神情崇敬。

伴随着各路祠堂的神龛、鼓乐缭绕,向海迎神奇枕长达数百年,已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

而枕头则是这一仪式的重点,它代表着对祖先的尊重。

导游词:大家好,这里是向海景点,我们来到这里,最不容错过的当然是每年的8月份举行的向海迎神奇枕仪式了。

这项仪式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当地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这个仪式中,枕头是重中之重,它代表着对祖先的尊重,是向神明献供的一种方式。

在仪式中,你会看到各路祠堂的神龛,以及节奏明快的鼓乐伴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吧。

二、大佛山大佛山是向海景点的主要景点之一,得名于其山腰上方巨大的佛像。

大佛山海拔只有40多米,山势不高,但是其风光却绝佳。

站在山顶上,您可以远眺港珠澳大桥和远处澳门的美丽大海,景致迷人。

导游词:大佛山是向海景点的一大特色,山腰上方有一尊巨大的佛像,据说已经有接近千年的历史了。

虽然大佛山的山势并不高,但站在山顶上,你能看到壮丽的海景,远眺着的美景让人赞叹不已。

同时,你也可以看到港珠澳大桥和远处的澳门,让我们一起感受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的完美融合吧。

三、东滩沙滩向海景点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其中自然沙滩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滩沙滩海滩面积超过2千余亩,与蓝天、碧海、白沙交相辉映,风景宜人。

广东台山导游词--推荐4篇.doc

广东台山导游词--推荐4篇.doc

广东台山导游词4篇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南临南海,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排球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飘色艺术之乡" 之美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东台山导游词,欢迎参考!广东台山导游词篇一:广海石窟导游词要看石窟诗林,请先看:出广海城西门,沿广海至海宴公路行七公里,就到中兴。

中兴,旧称中兴堡,民国十五年(1920xx年)歼灭陈祝三、叶兰初等匪部七百多名后,饱遭土匪蹂躏的双门、临田、大洋等十余村联合成立联防队,设公所于此,命名中兴堡。

此后经过七十多年,这里没形成圩市,至今只有商店多间而已。

到此北望不过一公里处的山口,就是石窟口。

石窟口为康洞之水泻落广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两侧高山,山势紧束。

这个高山平原交点,水流急,石头滑,景色壮丽。

左边山上的石人公和山下的石人婆,一高一低地站立着,像在盼望南海归航,富有诗意。

就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和水力资源。

查石窟口水利的开发,始于民国六年——1937年。

当时成立中兴水利合作社,集资建设石窟头陂头。

自春至夏,刚刚筑成,即被山洪冲垮。

1955年,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石窟口左上方开渠四百七十米,引水灌溉三千多亩滨海田。

这些稻田在1956年获得丰收,产量倍增。

1958年至59年间,公社社员又上游八里处筑成康洞水库——集雨面积九平方米公里,库容六百万立方米。

这么大量的水,通过石窟口渠道,可以灌溉滨海平原七千多亩农田。

石窟口水力的开发,是从1955年修成灌溉渠后开始的。

当时在石窟左边,利用渠道跌水,设立碾米厂,为附近农村服务。

1960年,归国华侨投资建设石窟口水力发电站。

在1961年2月建成输水石渠和压力管道之后,适值调整国民经济,这个工程停顿了。

十年之后续建,于1973年建成,74年春开始发电。

下川岛导游词优秀范文

下川岛导游词优秀范文

下川岛导游词优秀范文下川岛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下川镇,被称为“广东度假海岛四大诱惑”之“美食诱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下川岛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下川岛导游词1下川岛岛上风光迷人,有沙质优良的天然海滩,有风光旖旎的小岛和海湾,有奇特山景石林,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森林和动植物奇观以及品种齐全的海鲜珍品,并具有有待建设的深水良港。

下川岛于1992年定为广东省旅游开发综合试验区。

王府洲旅游中心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接待国内、港澳台及国外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有“中国布吉岛”之美称。

下川岛海域广阔,滩涂面积大、海产资源丰富,是广东省高科技水产养殖重点区,创“四沙”生产的深海捕捞船排在全省首位。

岛上交通、通信、能源等设施日臻完善。

为加快海岛建设步伐及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跨世纪发展,下川镇确立了以旅游为带动,以海洋为依托,以科技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制订一系列加快海岛建设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努力推进“二次创业”,诚挚邀请国内外客商、财团、企业到岛上投资置业,共同把下川岛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旅游业兴旺的现代化的海滨新城。

下川岛海水清澈见底,阳光充足,吸引无数型男索女前来戏水晒太阳;海滩平缓开阔,缓缓延伸向海,就算离岸稍远,水深也不过头,游客可以尽情沐浴风浪。

清晨,白鹭飞翔,涛声绕耳。

在岸边迎风而立,让点点浪花溅到身上,任海风掠过,吹起袅娜云裳;或躺在舒适的浮床上,看靓人靓景,心情无比舒畅;或策马沿海奔驰,在自然的天地间任意闯荡,只身纵横;亦悠游于水中,独品海里的浪漫世界。

午间,或卧沙浴日,或击浪浴海,投进大海戏水搏浪,或乘架快艇畅游岛屿,出没于风浪之中,任欢笑声、海浪声一浪高过一浪。

傍晚,备帐篷于沙滩露营,一睹海上落日的壮观,或驻礁垂钓,或刨沙捉蟹,或戏水拾贝,然后烧烤、野餐、卧滩而憩,倾听涛声,对月抒怀。

下川岛导游词2旅游作为下川岛的主要产业,王府洲旅游中心,自1985年初筹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五台山旅游景点导游词三篇

五台山旅游景点导游词三篇

五台山旅游景点导游词三篇导游词1:五台山文化名胜区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佛教名山五台山。

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文化名胜区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五台山的标志性景点——塔院。

塔院是五台山的中心区域,这里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址和宗教建筑。

我们首先来到了五塔寺,这座寺庙建于唐代,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之一。

五塔寺内供奉着千手观音,香火非常旺盛。

接下来是藏经楼,这里收藏着大量的佛经,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佛教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禅宗寺。

禅宗寺建于北魏时期,是五台山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香火鼎盛,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等佛教神像,是佛教信仰者朝拜礼佛的重要场所。

另外,五台山还有许多小寺庙如龙泉寺、普陀寺等,每个寺庙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佛教文化内涵。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寺庙中感受到佛教的神秘与宁静。

此外,五台山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比如,我们可以乘坐缆车来到五台山的最高峰——南台顶。

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的美景,尽览群山的壮丽和宏伟。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

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

希望大家在五台山的旅途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谢谢大家!导游词2:五台山自然风光区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山水画的活化石——五台山。

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区。

首先是五台山的主峰——五台山主峰。

五台山主峰位于五台山的中部,海拔达到了2831米。

站在主峰上,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的壮丽景色。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五台山的宏伟和神秘。

接下来是五台山的瀑布群。

五台山有许多美丽的瀑布,如金色瀑布、银河瀑布等。

这些瀑布水势汹涌,水花飞溅,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夏天,游客们可以在瀑布下戏水嬉戏,享受山间清凉的乐趣。

此外,五台山还有许多湖泊,如东岳湖、南岳湖等。

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成荫,非常适合休闲散步和观赏风景。

游客们可以在湖畔漫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广东台山的介绍

广东台山的介绍

广东台山的介绍广东台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南岸,属江门市管辖。

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侨乡”、“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开埠之先”等美誉。

以下内容详细介绍了台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和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台山地处南岸低山丘陵地带,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其中,自然岩画群是台山的自然宝藏之一,共有38个欧洲旧石器时代岩画遗址,堪称国内保存最为丰富、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旧石器时代岩画群之一。

此外,还有观音山风景区、探险岛、白莲洞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人文景观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

其中,以古建筑为代表的文化景观是其最大的亮点。

马踏飞燕、南莲寺、华严寺、赤坎古镇等历史建筑群,都是台山市的著名景点。

此外,还有闫氏宗祠、黎明寺、禅房寺等古迹,颇具特色。

特色美食台山美食种类繁多,包含鱼菜类、肉类、汤粥类等多种传统菜肴和糕点小食,其中以鱼菜类菜品最为出名。

粉蒸肉、蒸鲈鱼、水晶饺、花雕鸡等特色菜肴,口感鲜美、酥软可口,虽然外表简朴,但却让人回味无穷。

旅游资源台山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是广东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除了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之外,还有茶旅、海岛旅游、民俗民风等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观音山绿茶、虎林杯、榄菊等独具特色的台山文化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和青睐。

综上所述,广东台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城市,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特色美食,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可谓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台山梅家大院导游词

台山梅家大院导游词

台山梅家大院导游词台山梅家大院导游词1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

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由于当地梅姓股东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称。

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型却各异,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7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原貌保留较为完整。

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省侨办主任吕伟雄以及一些国内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视察后都认为: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

《临时大总统》等电影、广东省电视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反映华侨之乡知名度,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

因此,梅家大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极具开发潜力。

20xx年12月16日上映的贺岁片《让子弹飞》即以这里为主要拍摄地。

2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梅姓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

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故有“梅家大院”之称。

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型却各异,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7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原貌保留较为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1)石花山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台城市区内东北。

有新台高速公路可达。

属地文旅游资源。

“南粤百景”之一,因山顶巨石磋峨,状如灿烂盛放之花,故名石花山。

山顶上屹立指天巨石,清道光刻“含辉四照”四个大字于其上,另有“石人耸翠”景点,属旧台山八景之首。

分布其四周有飞来石、织麻盆、蛇仙石和龟仙石、皇冠、仙人床、仙人轿、摩崖石刻“一帆风顺”、仙人屋、仙人髻等石景,维妙维肖。

山麓建有西岩寺、石花亭、石花楼及纪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飞虎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的台山人的飞虎亭。

主要景点有“飞来石”、“织麻盆”、蛇仙石和龟仙石、“皇冠”、仙人床、仙人轿、“含辉四照“、“一帆风顺”、石花水库、“石人耸翠”、西岩寺、飞虎亭和石花广场。

奇秀石花山石花山坐落于台山市城区之东北约5公里处,因其山峰上半部山石裸露,怪石玲珑,而下半部则是绿树成荫,谷涌葱绿,山含黛墨,远望如绿荫中盛开的花朵,故得名石花山。

此山高虽仅300余米,但却融奇、秀、幽于一山,目前已开辟为旅游风景区,游览面积为155公倾。

石花山之奇,奇在石。

石花山无石不奇,千奇百怪,有的拟物、有的拟人、拟禽拟兽,个个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石花山之奇,还在于松,这里的奇松有的如蛟龙出海,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若金刚挺立,尽显其风姿。

台山古八景之一的“石人耸翠“,乃是形容石花山的奇石与劲松相映成趣所构成的景观。

石花山之秀,魅于其山间有一面积约15公倾的湖泊水库,尤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青山绿野之中,湖水清澈碧透,湖光潋滟,环湖道路迂回典折,沿岸林竹苍翠,百花争妍,构成一派山依水、水环山的迷人景色。

石花山著名景点石花山内具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摩崖石刻,如西岩寺、石花亭、九孔桥、飞虎亭、石花楼等。

石花山内著名的摩崖石刻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所刻的“石花山“三字,每字为75厘米×75厘米;清道光年间的“含辉四照“四字,每字为76厘米×76厘米,字体苍劲雄浑,显示一派雄伟的气势。

此外,还有“石花远眺”、“一帆风顺”等石刻多处,形成石花山石刻群,是台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花山风景如画,婀娜多姿。

在阳光下,霞光闪烁,山石生辉,层林尽染;雨后则群山烟波浩渺,浑如仙景,让人流连忘返,具有入画之境界。

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2)黑沙湾海浴场位于台山市赤溪半岛铜鼓湾,沙滩长1.5公里,是世界罕有的黑色沙质海滩。

黑色的细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环境形成的带黝黑的次生矿“海绿石”,经过亿万年的太平洋海浪淘洗,海绿石受海流影响,被搬运至近岸,再经过海浪推带到岸边,形成沙滩。

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沙滩非常平缓,没有坎坡,一直延伸到对开小岛(土地名:小排仔、大排岛)。

沙质非常细密、均匀,沙体内含多种矿物质,其中锰、铁的含量非常高,是世间非常罕有的天然保健强身的沙滩。

改革开放后,当地村民开始留意身边这块黑色的璞玉,95年第一间海边简易的酒楼开张了,从那时开始,这片深藏于赤溪半岛边陲的神秘地方,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

从周边城市进入赤溪半岛铜鼓小镇的交通环境大为改观,高等级道路一直延伸到黑沙湾。

现在的黑沙湾已初具规模,设有标准双人房120多间,食肆3间,附有超市、泳衣店、淡水淋浴、保管柜泳具出租、烧烤场、沙滩车、骑马、沙滩排球、冲浪等服务项目。

沙滩边种满了椰子树、大叶榕树、木麻黄、树菠萝。

小鸟在林间嘻戏,夏蝉在枝头上鸣叫,早看日出,夜听涛声,日间品尝生猛的游水海鲜,傍晚迎着轻柔的海风,赤脚漫步在天鹅绒般的黑沙滩上远望,渔灯闪烁,波光鳞鳞,近看国华台电璀璨的灯饰,是每个都市人梦寐以求的神仙美景。

黑沙湾从来没有做过媒体广告宣传,但她神秘迷人、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已在坊间广为流传,游客的到访量急剧增加。

将来的黑沙湾更加以她特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建造三星级酒店,高级别墅,夜总会,食街,海上游乐(风帆、皮划艇、水上步行、垂钓等),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家级AAAA风景旅游度假区。

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3)台山广海城东象山之灵湖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寺依象山玄武,呈瑞象,左有莲花山(0青龙),右有虎头山(0白虎),前有沙堤﹡大小二排断中为小象(做朱雀案山供养)自然成湖,故名灵湖。

源于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带两棵菩提圣树,浮海来华,因台风受阻,于广海灵湖登陆,建阿兰若居之。

并在伽蓝内植下中国第一棵菩提树。

智药三藏后前往广州光孝寺于戒坛上植下第二棵菩提树,并立碑预言“170年后将有一肉身菩提于这棵树下,开演无上微妙法,传佛心印,度无量众生”,之后前往韶关曲江曹溪宝林山开山创建南华寺,并再次立碑预言“176年后将有一肉身菩萨来此:演无上法宝得道者如林”。

唐龙塑元年辛酉禅宗六祖惠能祖师自湖北黄梅五祖处得法南归。

丙子二月初八在广州光孝寺智药三藏法师手植菩提树下剃度受戒。

后前往韶关曹溪宝林山中兴南华寺并弘扬顿悟法门。

因智药三藏法师两次有关六祖的预言得到印证,遂成千古颂,故名灵湖寺。

留下胜因,香火益盛,寺宇塑像,堂皇古雅,莲灯长明,向有吉祥福地之称。

广海城东莲花洋上大象驮小象,代代出和尚,早弛圣域之誉,历史悠久,寺之名号益显。

年久代湮,殿阁灾余,金色消沉。

灵湖寺初毁于宋末,元至正8年(1348年)重建,明洪武30年(1397年)重修,清咸丰6年(1856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土客纷争,寺宇被焚,仅焦土。

光绪10年(1884年)广海奇石彭凤桐志慕云林主持重建。

峻工后善行圆满,整座岭南建筑,布局宏伟壮观,即易名“灵湖古寺”。

1937年寺又遭洗劫。

1947年住持继慈法师得0檀越。

奇石建筑商余沛捐香资略加维修。

后由于发生震动,历史沿革,世法无常,年代变迁名寺沦为疗养院及驻军牧马之场地。

际兹国运兴隆,宗教政策落实,灵湖寺教产归还佛教界管理。

2006年7月11日原广州大佛寺常住僧人释仁伟为还乙酉仲厦梦中愿,经台山市博物馆领导介绍来寺,主持恢复,重兴祖师道场。

古寺满目疮痍,师叹:“禅林凋零,梵刹之凄清”。

恒蓄兴建宏愿,趁政策之修明,善因夙愿,法缘广洽,心殷圣域重光。

承蒙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台山市政府、广海镇各级领导支持及海内外众善信之扶持,智药三藏祖师常寂光中加持。

涓吉丙戌年观音出家吉日动土修复灵湖寺兜率内院,同年季冬26日竣工,历时数月,工程费用庞大。

缘荷岭南善信居士动员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江门等地信众发菩提心、植大福田捐资建寺,数额尤巨,并得江门大檀越居士助筹香资迎请玉佛及装饰殿堂用品。

灵湖有缘善信联合番禺大石众善信为灵湖寺做大须弥山。

大放光明。

随后东莞广海同乡会同仁发心捐殿外铜香炉铺砌180平方米花岗岩石板于寺前广场。

各大善人崇圣同怀,慷慨豪举协应,共修德业,事功告成,衹园再现,梵宇琳宫饰成;佛光普照,金洲宝界通明;海潮音起,磬呗响彻云宵;莲云法雨,福泽人天无涯。

为褒扬德事,赞誉善人,乃备勒石。

光昭功德。

广东台山景点导游词介绍(4)出广海城西门,沿广海至海宴公路行七公里,就到中兴。

中兴,旧称中兴堡,民国十五年(1926年)歼灭陈祝三、叶兰初等匪部七百多名后,饱遭土匪蹂躏的双门、临田、大洋等十余村联合成立联防队,设公所于此,命名中兴堡。

此后经过七十多年,这里没形成圩市,至今只有商店多间而已。

到此北望不过一公里处的山口,就是石窟口。

石窟口为康洞之水泻落广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两侧高山,山势紧束。

这个高山平原交点,水流急,石头滑,景色壮丽。

左边山上的石人公和山下的石人婆,一高一低地站立着,像在盼望南海归航,富有诗意。

就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和水力资源。

查石窟口水利的开发,始于民国六年——1937年。

当时成立中兴水利合作社,集资建设石窟头陂头。

自春至夏,刚刚筑成,即被山洪冲垮。

1955年,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石窟口左上方开渠四百七十米,引水灌溉三千多亩滨海田。

这些稻田在1956年获得丰收,产量倍增。

1958年至59年间,公社社员又上游八里处筑成康洞水库——集雨面积九平方米公里,库容六百万立方米。

这么大量的水,通过石窟口渠道,可以灌溉滨海平原七千多亩农田。

石窟口水力的开发,是从1955年修成灌溉渠后开始的。

当时在石窟左边,利用渠道跌水,设立碾米厂,为附近农村服务。

1960年,归国华侨投资建设石窟口水力发电站。

在1961年2月建成输水石渠和压力管道之后,适值调整国民经济,这个工程停顿了。

十年之后续建,于1973年建成,74年春开始发电。

此后,又修筑石窟公路,进行第二级水电站建设,于1975年建成,76年春开始发电。

于是,石窟口出现一对明星,照亮广海城乡。

第一级发电站的厂房,设于石人婆脚下的平原上。

厂里的四台二百五十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是台山农业机械厂的产品。

沿着厂后的压力管道走上八十公尺高处,就是输水渠道。

渠道为花岗石砌成,底宽一公尺,高二公尺,蜿蜒山腰,穿过石林,跨过深谷,至陂头塘,接康洞水,全长一公里。

又自陂头塘向西转北走,不久就是第二级发电站——装机容量五百千瓦。

从第二级发电站继续北上,可见一个较为平坦的谷地,这就是中间佛——居石窟口与康洞水库中间。

再北行不远,山势紧迫处,有飞虹瀑。

丈几瀑布下处,水花纷飞于赤壁间,在中午阳光照耀下,呈现出彩虹,飘浮不定,十分好看。

于是体会到这里的水花不凡,不只是白色的,还有红橙绿青蓝紫,好像彩练当空舞!从飞虹瀑北至响水谭,整条石涧水激流。

那康洞水库的土坝,就蜿蜒于响水潭上的丘陵间。

登坝子北看,整条石涧水激流。

那康洞水库的土坝,就蜿蜒于响水潭上的丘陵间。

登坝北看,水面横展眼前,高山横列水面后,十分壮丽。

1961年,我作为台山县志的主笔到广海采访史料,曾游过石窟口上下,作游记,后来编入印行。

1973年作为广海中学教师,我曾领学生参加建设石窟口第二级水力发电站,对此文作了补充。

如今把它编在之前,还要补充如下:1988年,在石窟口第一级水力发电厂之南增加一座工厂:新宁洗耳恭听染厂。

它利用发电厂的的尾水,有年洗染十万打牛仔裤之利,有污染石窟河下游之害。

1993年,在石窟口西山建成康洞自来水厂,广泛供应广海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每日供水量一万立方米;2004年扩建,供水量倍增。

1995年,又利用发电的尾水,在发电厂与洗染厂之间建成游泳池。

1996年在自来水厂山下平原,建成七十亩大的水鱼养殖场。

所有这些建设,都有赖于石窟口的水资源。

1999年,康洞水库进行加固扩容工程,达到坝高一百一十七米、坝长五百一十三米、坝顶宽八米、库容达到七百八十万立方米,使得石窟口的水资源更丰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