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朱自清的《匆匆》赏析

•
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 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 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 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 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果说第三节还是以作 者一天的具体感受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个别来 反映一般的话,在这里,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 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 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 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 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 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
• “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 步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被人格化了, 他象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迈动脚步来了,悄悄地 从诗人的身边走过,随着太阳的“挪移”也“茫 茫然跟着旋转了”。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 展示了时间飞逝的流。吃饭、洗手、默思,是人 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 过。当他企图挽留时,它又伶俐地“跨过”,轻 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 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诗人用活泼的文 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 人一个活生生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 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 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 为谐和情绪的律动,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 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 去;默默时……”相同的句式成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 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仿佛看到时间的流。而 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显得轻快流畅。句法结 构单纯,没有多层次的变化,如一条流动的河连续不断, 如一条调合的琴,泛着连续的音浪。它的音乐性不是在字 音的抑扬顿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畅轻快上取胜,作者 并没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 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 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匆匆 匆匆朱自清原文

匆匆匆匆朱自清原文
朱自清的《匆匆》是一篇唯美主义的散文,它以"匆忙"为
主题,以写实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时光匆忙而流逝的深刻感悟,揭示出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类求生存、追求幸福、追寻美好的悲欢离合。
文章通过描绘人类在时光中所面临的变化、发展与沉淀,借以反映人性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使读者对人类和自己的生命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全文流畅优美,兼有写实性与抒情性,将逝去的时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了时间的速度和人生的短暂。
全文首先利用"岁月如梭"这一比喻,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让我们在感叹时光之快之余,也要珍惜时间。
接下来又运用了"白驹过隙"的比喻,向读者再次呼吁珍惜
光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因匆忙而流离。
作者还通过铁路的比喻,把人类的生命与铁路的运行相联系,形象地比喻出时间在不断前进。
他紧密地结合时光、人生和铁路,揭示出自然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最后,文章以一个耄耋老者已没有时间的命题结束全文,呼吁人们珍惜岁月。
在可逆的时光中,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现在,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有价值。
朱自清的《匆匆》是既唯美又写实的一篇散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带给读者深刻的感受。
这篇散文给人以启示,让我们能够认识到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只有珍惜时间,才能铸就一生的精彩。
朱自清《匆匆》全文鉴赏

朱自清《匆匆》全文鉴赏朱自清《匆匆》全文鉴赏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灿若群星的散文作家中成就杰出的一位。
他的别开生面、诚挚感人的散文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匆匆》就是其中之一。
《匆匆》所借以抒情的具体物象是极难把握,极难表现的虚无缥渺的时光。
然而作者却能赋予这一“无形物”以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藉此淋漓酣畅地抒发了作者的满腔情怀。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自清《匆匆》全文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析朱自清以他特有的朴实清淡之笔,细致地刻画了时光转瞬即逝,飘忽而去的特点。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作者用一气呵成的三个分句组成排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淡淡的冬去春来、春去春又回的季节更替画面。
诗人先运用传统的起兴手法―― 借物起兴,从燕子的来去、杨柳的荣枯、桃花的开谢,来渲染时间的来去匆匆,造成一种紧迫的氛围。
紧接着是一连串四个设问,问而不答,由此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
可是“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读者稍加思索,自可得出答案。
这种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同时也耐人寻味。
作者用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第二段,作者紧扣“匆匆”落笔,默默算着从自己于中溜走的日子,已达八千多个,“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但唯其短暂,更应珍惜。
因为稍一疏忽,便会消失在“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时间长流里。
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作者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如此的想象,形象中蕴涵着哲理,构成了一种诗意美。
第三段作者围绕“我”的一天日常生活,从人们都必须亲身经历的琐事人手,浓墨重彩地描绘时光的匆匆流逝。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匆匆》散文赏析

《匆匆》散文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匆匆》散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匆匆》散文赏析篇1《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而在教学设计时,加强有效的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需要收集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以及朱自清写《匆匆》的时代背景。
通过搜集信息、帮助自己理解课文。
当时的作者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但社会的动荡,令作者感到前途渺茫,作者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但又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心情特别压抑,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
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这一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
拉近了作者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学生能站在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想作者所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孤独无助,寂寞彷徨的思想感情,不再游离于作品之外。
其次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帮助学生领略朱自清朴实而又细腻的文笔,在头脑中留下优美的语言,留下美好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匆匆》散文赏析篇2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
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
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
”(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毁灭》)以求得“段落的满足”。
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匆匆 匆匆朱自清原文

匆匆匆匆朱自清原文匆匆匆匆朱自清原文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篇幅约1000字。
以下是文章的原文内容:“匆匆”是一个字,它的形状很奇怪。
两个人,一个大,一个小,很像是男孩牵着一个大人的手。
上半部分是一个“缸”字,下面用两个“折”字连起来。
有人说,这是两只手抓紧一个坛子,象征人们匆匆忙忙的生活。
生活啊,匆匆忙忙,没有一丝的停留,没有一刻的空闲。
我们都深受其害,忙得喘不过气来。
你看,每天早晨,人们起床后就神经紧张地忙着洗漱吃早餐,然后奔赴工作岗位;中午忙着找吃的地方吃个饱,然后纷纷返回工作。
晚上下班了,忙着赶回家,准备晚餐,忙着陪孩子做作业,忙着收拾屋子,忙着准备明天的工作,累得筋疲力尽。
一天天,一年年,忙碌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
我们有时候甚至都忘记了生活的乐趣,忘记了与家人朋友一起共享的美好时光。
忙碌带给我们的是压力和疲惫,没有时间放松身心。
当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和生活时,压力会不断累积,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伤害。
无论是突然发生的工作变动,还是个人生活的琐事,都会让我们感到无处安放的疲惫。
我们需要停下来,放松一下,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
当我们把忙碌的脚步放缓,我们会发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
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告诉我们,时光匆匆,我们不应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忙碌中。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我们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快乐,品味生活的美好。
我们可以把握每一个珍贵的瞬间,与家人共度团聚时光,让生活充满温情和欢乐。
所以,不妨放下忙碌的工作,停下脚步,与家人一起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不妨拿出一本书,静静地品味文字的韵味;不妨与朋友一起聚会,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生活就是这样,享受每一个瞬间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忙碌的生活,匆匆过去的时光,朱自清用他深沉的笔力描绘出这个忙碌的世界。
我们要学会停下忙碌的脚步,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找到生活的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
朱自清散文《匆匆》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散文《匆匆》原文及赏析《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朱自清散文《匆匆》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匆匆》原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赏析:一、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是一篇短小优美的散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散文诗,但是从作者将此文收录于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其诗歌与散文集《踪迹》看,作者是将此文作为散文作品的。
经典散文《匆匆》-朱自清

匆匆---朱自清燕子yànzi去qù了le,有yǒu 再来zàilái 的de 时候shíhòu;杨柳yángliǔ枯kū了le,有yǒu 再zài 青qīng 的de 时候shíhòu ;桃花táohuā谢xiè了le,有yǒu 再zài 开kāi 的de 时候shíhòu。
但是dànshì,聪明cōngmíng 的d e ,你n ǐ告诉我,我们w ǒm e n 的d e 日子r ìz ǐ为什么w èi s h én m e一去不复返y īq ùb ùf ùf ǎn 呢n e ?——是s h ì有人y ǒu r én 偷t ōu 了l e 他们t ām e n 罢b à?那n à是s h ì谁shuí?又y òu 藏cáng 在z ài 何处h éc h ù呢n e ?是s h ì他t ā们m e n 自z ì己j ǐ逃t áo 走z ǒu 了l e 罢b à?现xiàn 在z ài 又y òu 到d ào 了l e 哪n ǎ里l i 呢n e?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quèhū是shì渐渐jiànjiàn 空虚kōngxū了le 。
在zài默默mòmò里li 算suàn 着zháo,八千bāqiān多duō日子rìzǐ已经yǐjīng 从cóng 我wǒ手中shǒuzhōng 溜liū去qù;像xiàng 针尖zhēnjiān 上shàng 一yī滴水dīshuǐ滴dī在zài 大dà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课文《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下面还是店铺带来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课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课文赏析一、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是一篇短小优美的散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散文诗,但是从作者将此文收录于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其诗歌与散文集《踪迹》看,作者是将此文作为散文作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优秀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朱自清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
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作品简介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
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梅雨潭的绿》、《荷塘月色》。
4、作品评价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于1922年3月28日创作的散文《匆匆》,作为短短600余字的散文,题为《匆匆》,却非“匆匆” 之作,饱含着深刻的文学意蕴。
从历史内容层面读《匆匆》,掠过“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追求进步的匆匆身影;从哲学意味层读《匆匆》,饱含时间流逝的思辨;从审美意蕴层读《匆匆》,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丰富的意象。
这是一篇耐人导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