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说明书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工程师职责说明书

矿井通风工程师职责说明书

矿井通风工程师职责说明书一、职责介绍矿井通风工程师是矿井安全领域中的关键岗位之一,其职责包括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以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矿井中,通风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还能维持矿井环境的良好状态,提高矿石开采的效率。

因此,矿井通风工程师的职责尤为重要。

二、职责细解1.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矿井通风工程师需要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采矿工艺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设计矿井通风系统。

首先,需要对矿井进行勘探和测量,了解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大小,以此为基础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

其次,需要对矿井内的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确定合适的通风工艺和设备。

最后,还需要制定通风规程和标准,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符合安全要求。

2. 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矿井通风工程师需要参与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通风系统的建设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供应商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建设过程中,矿井通风工程师需要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矿井通风工程师需要负责通风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这包括监测和分析矿井内的空气流动情况,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还需要根据矿井的开采进度和工作状况,制定合理的通风计划和措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4.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矿井通风工程师需要定期进行通风安全监测工作。

通过监测和分析矿井内的风速、风压等参数,判断矿井内空气的流动情况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故障,保障矿工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5. 矿井通风技术支持:矿井通风工程师需要为矿井的其他相关岗位提供技术支持。

比如与矿井设计师、采矿工程师、安全监测人员等进行沟通和协作,解决通风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范文

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范文

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范文《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矿井生产安全,提高矿工劳动条件,保护环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国内外矿井。

第三条通风设施包括矿井内外通风系统、通风机、通风管道、通风门窗、通风井等。

第四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运行、有效利用、保障矿工健康”的原则。

第五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矿井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设施规划与布局第六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规划应考虑矿井生产布局、地质条件、环境要求和人员安全。

第七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规划应与矿井开拓、采矿工序、运输布局紧密配合。

第八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布局应确保通风路线畅通无阻,能够有效地保障矿工安全通风。

第九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布局应考虑矿井地质条件,确保通风系统与矿井地质结构相适应。

第十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布局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达到矿井环境治理的目标。

第三章设施建设与维护第十一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应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矿井通风设施的维护应定期检查,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矿井通风设施的维护应制定维护计划,确定维护人员,并进行培训。

第十四条矿井通风设施的维护应记录维护情况,对重要设施进行台账管理。

第十五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通风设施,应立即停用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四章运行管理第十六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第十七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定期检查,对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八条对于存在故障的通风设施,应及时修复,恢复运行。

第十九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超负荷运行。

第二十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存在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对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五章安全保障第二十一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十二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

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

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一、产品简介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是一种集智能化、自动化、智能控制于一体的新型通风设备,适用于煤矿、金属矿山等采掘行业中的矿井风道通风系统。

本产品实现了对局部通风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监控,能够自动调节风量、风速、风向等参数,从而保证矿井工作面通风畅通,保持矿井稳定透气状态。

本产品使用了先进的传感器、运算处理器和人机交互界面,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也保障了矿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产品性能1、智能监测:配备多个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有害气体等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矿井通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自动匹配:商品将监测到的数据与预设的合理范围进行比对,自动控制矿井风机启停、截流阀开关、风道开度等操作,实现自动匹配。

3、多方位控制:可在中央控制室、现场操作台、移动设备上进行实时控制、操作,实现多方位控制。

4、智能预警:产品可进行远程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发出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解决矿井通风故障。

三、使用方法1、安装:将设备按照说明书安装至矿井通风系统中,连接好电源、传感器等设备。

2、开机:将设备接通电源,按照说明书进行开机操作。

3、预设参数: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矿井通风参数的预设设定,包括风量、风速、风向等。

4、监测调整:设备会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智能调整,可在多方位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操作。

5、故障处理:设备自动进行故障预警并发送信息,可在中央控制室或移动设备接收并解决矿井通风系统的故障。

四、注意事项1、使用设备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切勿随意进行操作。

2、设备安装和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切勿操作不可控制的设备。

3、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转。

以上是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如果操作方案出现疑问或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咨询解决。

井下通风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井下通风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井下通风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前言本规程旨在规范井下通风工的安全操作,确保井下通风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井下通风是保障矿井工作面畅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井下通风工作的人员。

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1.1 井下通风工在进入工作现场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1.2 井下通风工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等。

1.3 在进入工作现场之前,井下通风工必须对工作用具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通风设备的操作2.1 在通风设备操作前,应按照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井下通风工在操作通风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3 当发现通风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不得擅自修理或继续使用。

3.通风系统的检修与维护3.1 井下通风工必须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在对通风系统进行检修与维护时,必须先切断通风设备的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3 检修与维护作业完成后,必须将通风系统恢复正常,并在使用前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井下通风工作面的监测4.1 在井下通风工作面进行通风工作前,必须对气体进行监测,确保工作面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4.2 井下通风工必须定期监测工作面气体浓度,每次监测前应仔细阅读气体检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正确使用。

4.3 当发现工作面气体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通风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5.应急处置措施5.1 在发生突发情况时,井下通风工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撤离现场,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5.2 在面对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时,井下通风工必须按照应急预案和救援程序进行操作。

5.3 在紧急情况下,井下通风工必须保持冷静,不能盲目行动,必要时可以通过呼叫装置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范本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范本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安全和通风条件的合理优化,提高矿井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保障矿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通风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矿井通风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矿井通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监督和检查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2. 矿井通风管理人员负责通风系统的运行调度、矿井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并组织开展通风系统的检测和测试工作。

3. 矿井生产、安全等相关部门负责配合矿井通风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通风系统的运行要求1. 通风系统的设计、建设、改造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通风系统应保证矿井内的空气新鲜,矿工工作面的通风量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 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设备的完好。

4. 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异常情况,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通风系统的管理制度1. 通风系统监测和测试(1) 通风系统应具备可靠的监测和测试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测试矿井内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指标。

(2) 监测和测试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监测和测试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应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通风设备的维护(1) 通风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

(2) 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

(3) 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巡视和检测,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3. 通风系统的异常处理(1) 通风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矿井内的通风状况恢复正常。

(2) 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应根据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3) 异常情况处理完毕后,应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矿用风动风机风机说明书

矿用风动风机风机说明书

FQ矿用气动压入式塑料叶轮轴流局部通风机使用说明书目录1.概述 (1)2.适用范围 (1)3.型号命名与分类 (1)4.工作原理: (1)5.工作及贮存条件 (1)6.主要技术参数 (2)5.产品型式、结构概述 (2)6.维护使用说明 (3)7.安装及注意事项: (3)9.随机附件 (4)FQ矿用气动压入式塑料叶轮轴流局部通风机使用说明书1.概述FQ矿用气动压入式塑料叶轮轴流局部通风机(以下简称通风机)适用于含有爆炸性气体(甲烷)混合物的煤矿井下,是用途广泛的新产品,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通风机采用压气驱动气动马达,从而带动叶轮旋转。

其适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浓度较高的环境作抽出式局部通风机使用。

3.型号命名与分类3.1 型号命名塑料叶轮机号(叶轮直径分米数)气动通风机标注示例:FQ№5.0(S) : F表示通风机;Q表示气动; 5.0表示叶轮直径为5dm;S表示塑料叶轮。

4.工作原理:通风机是由集风器、叶轮、机壳和气动马达等部件组成。

通风机的机壳、集风器等结构构件均用低碳钢板焊接而成,气动马达则用螺栓与机壳联接,叶轮采用具有煤安证的塑料叶轮,叶轮与气动马达输出轴直接联接。

气动马达为齿轮马达,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压气由下气管道供给,用胶管和气动马达进气口联接。

压气管道中引出的压气通过胶管与通风机外壳上的气动马达进气口联接后,开启阀门,压缩气驱动马达转动,带动风叶轮旋转,叶轮对空气作功,使空气具有能量后以一定的速度排出通风机,由风筒引导或直接压出。

5.工作及贮存条件5.1 通风机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a)海拔不超过2000m;b) 工作温度:+4℃~+40℃;c) 相对湿度:不大于90﹪RH(+25℃时);d)无强烈振动和腐蚀性气体等;e) 安装在有瓦斯气体爆炸性危险的煤矿井下所需的工作场所。

5. 2贮存温度:-15℃~+40℃6.主要技术参数表5.产品型式、结构概述5. 结构概述5..1 通风机由集流器、叶轮、气动马达、机体、出风筒等部分组成。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武家塔煤矿(60万吨/年)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吴福喜号: 1172135208 业:安全工程级:安全2011-2班指导教师:任玉辉刘进才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开拓设计1.1.1地质条件1.1.2煤层条件1.2.1开拓方案1.2.2通风系统介绍第二章计算和分配矿井总风量2.1计算总风量3.1.1容易时期的确定3.1.2困难时期的确定目录1.1 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条件1...3...1.2 开拓设计.5...5....6..1.3 通风系统方案比较.8...2.1.1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8.2.1.2 按采煤、掘进、硐室等处实际需风量计算8.2.2 风量的分配 1..4.2.2.1 风量的分配 1..4.2.2.2 风速的校验 1..5. 第三章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173.1 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 1..71..71..73.2 计算矿井通风阻力 1..7.3.3 3.2.1 选择通风路线3.2.2 计算矿井通风阻力内容3.2.3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矿井通风难易程度评价3.3.1 等积孔计算3.3.2 通风难易程度评价第四章通风设备的选型4.1 通风机的风压风量计算.1..7 1..7 1..9 .2..1 2..1. .2..1 22 .2..2第五章 通风机的安全高效运转5.3 停机处理及设备检查 参考文献5.1 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场所要遵循规定 .2.6 5.2 矿井主要通风机司机岗位责任制要求.2.6 26 .2..7 28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开拓设计1.1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条件1.1.1地质条件1)地理位置武家塔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煤田北部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 09' 57〃〜110° 11' 11〃;北纬: 39° 16' 27〃〜39° 17' 17〃。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镇雄县沙湾煤矿四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姓名欧尼酱指导老师班级通风13--1学号时间2017年1月成绩摘要通过对镇雄县沙湾煤矿四采区的煤层地质赋存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采区布置方案,运用适当的煤炭开采方法,提高煤炭产量和煤炭回采率,减少地质危害对煤矿生产的威胁。

此外,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分析,确定通风网络,合理分配风量,选择适宜通风设施,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矿生产效益。

关键字:采区布置;通风系统;分配风量;安全;提高效益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mining area in the Fourth of Zhenxiong Shawan mine, choose the right layout scheme mining area, using the appropriate method of coal mining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oal production and, reduce the threat of geological hazards to coal production .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mine's ventilation system is to determine the ventilation network,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air volume, select the suitable ventilation faciliti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underground work.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 improving coal production. Keywords: Mining Area Layout; Ventila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of wind Security; Improve efficiency1、矿井概况 (1)1.1 含煤地层 (3)1.2 煤质 (1)1.3 矿井瓦斯 (2)1.4 水文地质 (2)1.5 煤尘爆炸性 (2)1.6 煤的自燃倾向性 (2)1.7 工程地质 (3)1.8 其他开采 (3)2、采区煤炭储量及服务年限计算 (3)2.1 采区煤层倾角 (3)2.1 采区煤炭储量 (3)2.1 采区服务年限 (3)3、采区情况介绍 (3)3.1 采区的基本情况 (3)3.2 采区巷道布置说明 (4)3.3 采区内工作系统的介绍 (4)4、轨道断面选取 (4)5、回采工艺 (6)5.1采煤方法 (6)5.2开采方法及采煤设备的选择 (6)5.3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9)5.4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10)5.5劳动组织形式 (10)6、掘进工艺 (11)6.1掘进通风方法选择与比较 (11)6.2掘进通风设备 (11)7、风量计算 (12)7.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12)7.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13)7.3硐室风量 (14)7.4其他风量 (14)7.5总需风量 (14)7.6风量分配 (14)7.7风阻计算 (15)参考文献: (17)1采区概况1.1含煤地层从钻孔揭露的资料看: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2l)与长兴组(P2c),地层总厚度177.45~187.92m,平均184.99m,含煤11~14层,平均12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矿井通风与安全 (2)1.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2)1.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2)1.1.2 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3)1.1.3 选择矿井通风方式 (4)1.2 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其分配 (5)1.2.1 矿井风量计算原则 (5)1.2.2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5)1.2.3 风量分配 (10)1.2.3 风速验算 (10)1.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11)1.3.1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11)1.3.3 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计算 (15)1.4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16)1.4.1 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16)1.4.2 选择主要通风机 (16)1.4.3 选择电动机 (18)1.5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 (18)1.5.1 预防瓦斯事故措施 (18)1.5.2 火灾防治措施 (19)1.5.3 预防煤尘事故措施 (19)1.5.4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9)1 矿井通风与安全1.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1.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矿井通风系统,要结合井田开拓方式和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要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合理、经济,投产快等总原则。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1)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各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如果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还要有井田边界附近设置安全出口。

当井田一翼走向较长,矿井发生灾害不能保证人员安全撤退时,必须掘进井田边界附近的安全出口。

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至少都要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通,要保证有一个井筒进新鲜空气,另一个井筒排出污浊空气。

2)进风井口必须布置在不受粉尘、灰土、有害和高温气体侵入的地方。

进风井筒冬季结冰对工人身体健康、提升和其他设施有危害时,必须设置暖风设备,保持进风井以下的空气温度经常在2℃以上。

进风井与出风井的设置地点必须地层稳定,施工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占地少,压煤少而且要在当地历年来洪水位的最高标高以下。

3)箕斗提升井或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若兼作风井使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箕斗提升井兼作回风井时,井上下装、卸载装置和井塔架都必须有完善的封闭措施漏风率不得超过15%,并应有可靠的防尘措施。

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回风井时,井筒中的风速不得超过6m/s,且必须装设甲烷断电仪。

(2)箕斗提升井或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进风井时,箕斗提升井筒中的风速不得超过6m/s,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中的风速不得超过4m/s,并都应有可靠的防尘措施,保证粉尘浓度符合工业卫生标准。

井筒中必须装设自动报警灭火装置和铺设消防管路。

4)所有矿井都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主要通风机(供全矿、一翼或一个分区使用)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设备,其中一套备用,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通风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必须装有符合《煤炭安全规程》的反风设施。

5)每一个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不宜把两个可以独立通风的矿井合并成一个通风系统;若有几个出风井,则自采区流到各个出风井的风流需保持独立;各工作面的回风在进入采区回风道之前,都不能任意贯通;下水平的回风流和上水平的进风流必须严格隔开;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尽量使总进风早分开,总回风晚汇合。

6)采用多台主要通风机分区开采时,为了保持联合运转的稳定性,总进风道的断面不宜过小,并尽可能的减少公共风路的风阻;各分区主要通风机的回风流、中央主要通风机和每一翼主要通风机的回风流,都必须严格隔开。

7)矿井通风系统中,如果某一分区风路的风阻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足够风量时,可在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但必须供给辅助通风机房新鲜风流;在辅助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必须打开绕道风门。

严禁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安设辅助通风机。

8)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

回采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在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可采用串联通风,但必须符合《规程》第114条、116条的有关规定。

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并符合《规程》第127条、128条、129条的规定。

9)煤层倾角大于12°的回采工作面,都应采用上行通风,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回采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10)井下火药库必须有单独的进风风流,回风风流必须直接引入矿井的总风道或主要回风道,并符合《规程》第130条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矿实际,选用分区式通风系统。

1.1.2 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1)抽出式采用抽出式通风,是把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附近,工作时使井下整个通风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当矿井与地面间存在漏风通道时,漏风从地面漏向矿内;当塌陷裂隙通向废旧小煤窑时,会把小煤窑内积存的有害气体抽到井下,并使工作面的有效风量减少;一旦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井下的风流压力提高,有可能使采区内瓦斯涌出量减少,比较安全,而压入式通风正好相反。

2)压入式采用压入式通风,是把主要通风机安装在进风井口附近,工作时使井下整个通风系统处于正压状态。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矿井地面漏风是从矿内漏向矿外;在垮落裂隙通达地表时,矿井采空区煤炭自燃生成的有害气体难以检测到,使自燃征兆不宜发现。

一般认为,压入式通风适合于开采水平低,小窑多,顶板跨落裂隙直通地表、瓦斯低的矿井,由于采用压入式通风必须在矿井总路线上设置若干个构筑物,而其中有些是交通要道,人员、车辆或提升容器来往频繁,使风门易受损坏,漏风较大,通风管理比较困难;尤其是深水平矿井,采用压入式通风更不适宜。

3)压抽混合式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是在进风井口安装一风机作压入式运转,在回风井口安装一风机作抽出式运转。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副压均不大,采空区连通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综合考虑各种通风机工作方式的优缺点和本矿的生产实际,确定本矿井为抽出式通风。

1.1.3 选择矿井通风方式1)中央并列式的适用条件煤层倾角大、埋藏深、但走向长度不大(井田走向长度小于4km),而且瓦斯、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是较合理的。

2)中央分列式(边界式)的适用条件煤层倾角较小、埋藏较浅,走向长度不大,且瓦斯突出、煤层自燃比较严重的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较合理,它与中央并列式相比,安全性好,通风阻力较小,内部漏风小,这对于瓦斯、自然发火的管理工作较有利,且工业广场不受主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

3)两翼对角式的适用条件煤层走向长度超过4km,井型较大,煤层上部距地面较浅,瓦斯和煤层自然发火严整的矿井,采用两翼对角式比较适宜。

4)分区对角式的适用条件煤层距地表浅,或因地表高低起伏比较大无法开掘浅部的总回风道,在此条件下开采第一水平时,只能用这种小风井分区通风的布置方式。

5)混合式的适用条件井型大、走向长,为了缩短基建的时间,在初期采用中央式通风系统,随着生产的发展,当开采到两翼边界时,在建立对角式的通风系统。

由于本矿井倾角小,走向长度大,故可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

优点是:安全性好,通风阻力较小,内部漏风小,这对于瓦斯、自然发火的管理工作较有利,且工业广场不受主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

1.2 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其分配1.2.1 矿井风量计算原则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中的最大值: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供风量不得小于4 m3/(人·min);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实际需风量之和进行计算。

1.2.2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1)回采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按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得超过1℅的要求计算。

即:Q ai=100×Q gai×K gai(1-1)式中:Q ai——第i个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³/minQ gai——第i个回采工作面瓦斯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³/min;K gai——第i个回采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它是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比。

生产矿井可在各个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时,进行至少5昼夜的观测,取其最大值。

通常机采工作面取1.2~1.6,炮采工作面取1.4~2.0,水采工作面取2.0~3.0。

本工作面为机采工作面,取1.4。

回采工作面日产量:9512.2t则瓦斯绝对涌出量Q gai=1.915×9512.2/(60×24)=12.65m3/min工作面需风量Q ai=100×12.65×1.4=1771.0m³/min,取1800m3/min。

(2)按工作面气温与适宜风速的关系计算回采工作面应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其气温与风速的关系应符合表1-1要求:表1-1 回采工作面温度与风速关系表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回采工作面的风速V ai/ m/s<15 0.3~0.515~18 0.5~0.818~20 0.8~1.020~23 1.0~1.523~26 1.5~1.8回采工作面平均空气温度为23℃,回采工作面的风速取为1.5m/s,因此,工作面所需风量可按下式计算:Q ai = 60×V ai×S ai×K ai(1-2)式中:V ai——第i个回采工作面的风速,1.5m/s;S ai——第i个回采工作面的有效通风面积,对于综采工作面可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式近似计算:S ai = 3.75(M-0.3)(1-3)式中:M——煤层开采厚度,3.5m;S ai = 3.75×(3.5-0.3)= 12m2K ai——第i个回采工作面的长度风量系数,可按表9-2取1.4。

Q ai = 60×1.5×12×1.4= 1512m3/min(3)按工作人数计算Q ai=4N ai (1-4)式中:4——以人数为单位的供风标准,即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³/min;N ai——第i个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ai=4×30=120 m³/min表1-2 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取值表回采工作面长度/m 回采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K ai<50 0.850~80 0.980~120 1.0120~150 1.1150~180 1.2>180 1.3~1.4 (4)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各个回采工作面的最小风量为:Q ai≥60×0.25×S ai(1-5)按最高风速验算各个回采工作面的最大风量为:Q ai≤60×4×S ai (1-6)式中:S ai——第i个回采工作面的有效通风面积,综采工作面可按下式近似计算,m²;则:Q ai≥60×0.25×12=180 m³/minQ ai≤60×4×12=2880m³/min通过以上的各种计算及验算,可确定本工作面的通风量为1800m3/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