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_影评
亮剑观后感2000字观亮剑有感

亮剑观后感2000字观亮剑有感《亮剑》播出以后,相信大家都深受感触。
以下是作文栏目小编为你带来的《亮剑观后感2000字》,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帮助。
【亮剑观后感2000字:篇一】观完《亮剑》思考了很久,我不敢说这部电视剧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但它确确实实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因为我第一次如此认真的、仔细的思考了一些东西。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自己,不可能像剧中人那样有如此艰难的经历与选择,只希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些东西,比如良心,比如责任,比如真情……尤其是主人公李云龙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令人折服。
在革命事业中,他忠于党忠于人民。
在战场上,他机智骁勇,令敌人胆战心惊。
在生活中,他幽默风趣。
面对困难,他积极乐观。
对待战友,他友爱有加。
对待敌人,他冷酷的似乎残忍。
李云龙,一个正直刚烈,不谄媚、不墨守陈规、敢想敢做的真英雄。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使我想到了许多许多……一、关于责任李云龙说:“如果人人都不敢承担责任,那我们这支部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哪怕剩下一兵一卒,也要誓死保卫阵地”这是对国家负责;在战场上他不会丢下自己的战友,就是亲自杀回去也要从包围圈里抢出受伤的战士,这是对战友负责;就算牺牲自己的部队,也要掩护防区百姓安全的撤离,这是对人民负责。
李云龙他没有文化,不懂理论,但他有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感。
他对部下负责,对防区百姓负责,对自己一个军人的身份负责,而置个人荣辱于度外。
责任感是每个有血有肉的人都应具备的品质,“不患无策,只怕无心。
”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心,就不堪大用。
即使小用,也令人担心。
责任感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有责任感的人,他们决不是个人中心主义者,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总是先于自己的利益。
在家庭生活中,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挑起生活中最重的担子。
在社会生活中,他们负重前行,决不拈轻怕重。
责任感之所以可贵,是因为这种伟大的情怀往往同奉献乃至牺牲联系在一起。
亮剑观后感范文【三篇】

【导语】下⾯是⽆忧考分享的亮剑观后感范⽂【三篇】供⼤家参考! 观《亮剑》有感⼀ 亮剑是⼀部军事⼤⽚,它描写了众多⾰命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主⼈公李云龙把⾃⼰的独⽴团打造成钢铁军队,每个⼈都英勇⽆敌,舍⼰为⼈,所有这⼀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
李云龙可是⼀个胆⼤包天的⼈物,没有他不敢做的事,但他粗中有细,为兄弟两肋插⼑。
最令我难忘的是魏和尚被⼈暗杀,更能体现出,⼀个钢铁军⼈,也是有⾎有⾁。
即使⿊风寨的强盗,投靠了⼋路,但他也带军扫平了⿊风寨,还把副团长关起来,从表⾯看李云龙不顾⼤局,但从长远看,他是为了⼋路军扫平了内。
⿊风寨那些强盗,只会吃喝玩乐,根本就是⼀群怕死⿁,像他们这种⼈,⼀旦被抓,就会出卖⾰命。
所以说他是⾰命除害。
但也可以说是为兄弟,当他默默流出眼泪,就知道,他是多么的重感情。
这些可敬可佩的战⼠,战争给他们⾁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的⼼ 观《亮剑》有感⼆ 前⼏天,我把《亮剑》这部电视剧看了⼀遍。
这次的收获还真不⼩。
我最欣赏李云龙说的⼀句话:“⾯对强⼤的敌⼿,明知不敌对⽅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座⼭,⼀道岭。
”这句话是我感慨万分。
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
⼆战时期苏联⼀个飞⾏纵队涌现出20名王牌飞⾏员。
⽆独有偶,苏军某部飞蛇⼤队涌现了21名特级战⽃英雄。
细细思忖,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拥有⽆畏的战⽃意志。
⽆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都敢于亮剑,哪怕是剩下最后⼀个⼈,也要坚持到最后⼀秒。
因此,⼤到这个团队的整体,⼩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种豪⽓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和强⼤的凝聚⼒,从⽽铸就成这个团体万古长青的⽓质。
亮剑就是⼀种⽓魄。
⼀个有魄⼒的,才能带领团体⽆惧⽆畏,勇往直前。
魄⼒是⾯对困境是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败的信⼼,是锲⽽不舍的品质。
魄⼒让敌⼈望⽽⽣畏,让队友充满信⼼。
具有这种魄⼒的⼈,才是真正的战⼠,真正的军⼈,真正的,是国家、民族、团队真正的不屈的脊梁!亮剑精神讲的就是惊天骇地的⽓魄。
《亮剑》电视剧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亮剑》电视剧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亮剑观后感范文一这是一部宏扬无产阶级革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影片,本片有着较强艺术风格与文学品味,同时又是一部制作精良具有史诗风格和杯具色彩战争题材。
与以往渲染美感和壮烈的战争题材影片不一样,《亮剑》不打算消解战争的真实和残酷,《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
影片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感情交相辉映。
片中刻画出了一个能够媲美“石光荣”、“姜大牙”的军人李云龙,他身经百战,性情暴烈,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的气势。
那里八路军不再是攻无不克的神兵天将,而是打得漂亮说得明白的人间铁军当你翻开中国的历史,最惨不忍睹的一页肯定是清朝末期。
在清朝初期,清兵的铁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一支军队。
那时英国还没工业革命,美国还是“土著”,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可你再看看清朝末期,一会儿八国联军,一会儿日本来侵略。
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一个胡乱的借口烧了,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好好的皇帝陵墓被挖掉一半珍宝,堂堂慈禧太后还被开肠破肚……这些事还不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落后、不思进取造成的。
任何一支团队都要有自我的传统。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
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团队组建时首任长官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
他给这支团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团队灵魂永在。
这就是魂。
中国人此刻太需要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种勇立潮头不倒的精神,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一种铁嘴铜头橡皮肚的精神了。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亮剑当自强。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魂。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们以命相搏,但,英雄主义精神绝不能丢!亮剑,是在金钱权势面前坚持纯洁高尚的情操;亮剑,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猛攻;亮剑,是在国内国际经贸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寸利必争;亮剑,是在思想领域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坚定不动摇;亮剑,就是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艰辛,我们都敢于应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一支军队要有军魂才能战无不克,推而广之,我们国家不正是因为有黄河、长江这两条巨龙的盘绕,这种国魂的存在,五千年来既有汉唐的辉煌也有南宋的积弱,使我们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亮剑》电视剧观后感大全(5篇)

《亮剑》电视剧观后感大全(5篇)《亮剑》电视剧观后感大全(篇1)前些日子去黑石礁,不经意间看见《亮剑》这本书,我放假在家已经看过翻拍成的电视剧,因为很喜欢,所以我还是买下了这本书。
回到寝室便迫不及待的开始看,那个周末就是在寝室看《亮剑》度过的,一口气读完,现在还觉得意犹未尽。
李云龙,是一个集果敢,冷酷,敢爱敢恨等个性于一身的人物。
我觉得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便是对李云龙这个形象的完美的塑造。
在李云龙身上闪耀着诸多人性的光芒,1.对农民的热爱:出身农民的他对农民有着特别的亲情,他的部队走到哪里都会和当地的农民打成一片,所以他的队伍才会不断壮大受到更多人的拥护。
2.对赵刚的战友之情,赵刚在独立团被日军特种部队的偷袭之中受伤住进医院后,李云龙在去看望他时流下了男儿不轻弹的眼泪,让人不得不为之触动。
3.对楚云飞既是敌人又惺惺相惜之情,在战场上从来不给对方留余地,而私下里又是很好的朋友。
4.对日本人的无比憎恨:自己受伤,生命垂危被救醒后却抱怨给自己做手术的是日本人;他抓到的日本俘虏一律斩立决,从来不考虑上级的命令。
5.对士兵的爱惜,魏和尚被谢宝庆一伙杀害时,他哭了,缴了孔捷的手枪,不顾一切为弟兄报仇。
6。
对田雨的爱情:当自己追田雨遇到情敌时勇敢的站出来……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解放以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小规模战争,到后来在__中被迫害自杀。
整本书是沿着这条线发展的。
书的后一半写的是国民党逃到台湾以后与大陆摩擦不断,以及中国最黑暗的十年__期间的事。
这段时间,赵刚和冯楠这对恩爱的夫妻受到迫害自杀了,李云龙和田雨最终也没能逃脱自杀的结局,他的几个老战友都遭到了同样的下场。
看完之后还真有再看一遍的冲动,可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就让它留在无尽的回味与思考之中吧!《亮剑》电视剧观后感大全(篇2)在寒假期间,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这样一本好书《亮剑》。
它使我受益匪浅。
李云龙虽是粗人,常说粗话,但面对强大的对手,用头脑做战,善于观察,果断做出决定,那种自信让人为之震憾,尊重战友,视下属为兄弟,在危险面前不放弃最后一名兄弟,就是这样一个团体,才能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勇不退缩,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亮剑》倡导的精神,也是我们应当秉承的优良传统。
《亮剑》观后感

《亮剑》观后感《亮剑》观后感(精选18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亮剑》观后感(精选1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亮剑》观后感篇1“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
天空,很晴,晴得一望无际。
亮得刺眼的阳光艰难地撑开天际一两片略带血色的云彩,淡化了晚秋的寂静与清冷。
巍峨的山脉绵延不绝,在九州大地上延伸开去;一块匀称的平原被巧妙地置放在它们中间,广阔而平坦。
密密的枫树林里静静地躺着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全体将士的尸体――凌乱而悲壮。
电视剧《亮剑》中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壮烈的场面感天地、泣鬼神,那个动荡的年代,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将沾满鲜血的魔爪伸向了华夏大地,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片文明而古老的大地上蔓延。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在这部片子中,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有血有肉的军人李云龙。
他没有文化,性格粗暴,但极为豪迈,善于指挥,他的部队在他这个将领的带领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样的一种亮剑精神,使得我们的部队在面对装备、人数等多方面均优于我军的敌人时能够不畏强敌、不断取胜。
这支英勇的骑兵仅是庞大的抗日队伍中的一小部分。
但他们是一个铁的印证,印证了中华民族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的坚强不屈,印证了中华儿女勇于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大义凛然,更印证了华夏子孙是决不会向罪恶的入侵者屈服!即使对手很强大,甚至明知是以卵击石,也一定要舍命一搏,毫不迟疑地亮出自己的宝剑。
《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百姓与部队的顺利转移,即使在装备、人数等都与敌军相差甚巨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这条壮烈成仁的道路。
亮剑观后感(分享7篇)

亮剑观后感(分享7篇)总结是指对已经告一段落或者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形成的一种书面总结材料。
通过对过去一定时间内的的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及分析,并做出的客观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学会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总结,写出一份好的总结。
下面我整理的《亮剑观后感(分享7篇)》,一起来看看!亮剑观后感篇11、刚开始正面歼灭日寇精锐板田联队,彪悍机智的作战风格和骄人的战绩,得到了广泛的好评2、师失利,国军80万部队损失殆尽。
3、清晰记得初二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低到谷底。
这现实让我无法承受。
4、看完《亮剑精神》的短片中,有一个情节是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那就是李云龙在演讲中所说的:任何一支部队的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确实一个团队的组建更重要的在于领导人。
5、有点长哦,600字。
6、一个团队的氛围是靠这个领导人带出来,作为领导人要懂得适当的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不管自己多苦多累,能够让同事看到,但是不能够埋怨。
7、医院政治处主任罗万春张罗着给护士田雨介绍对象,田雨不从,赌气离开部队要过江。
赵刚放心不下李云龙,送来两箱汾酒为其解苦。
8、这精神不仅仅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才存在的,在学习这么激烈的战场上也存在着。
它行如空气般无形让人忽略。
但却以无形的形式永恒的存在于每一个角落。
9、这种感悟,建立在两个生死战友对于一件事的共同讨论之中产生,而双方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暴露无遗。
10、就算失败了。
也问心无愧就好。
敢于亮剑的人才是真的男人(真汉子)11、亮剑这部作品,我没有完整的看过,是在头条视频上断断续续看的剧情。
12、品三国看亮剑论金庸武侠呵呵,这是和几个老伙计没事出来喝酒必定讨论的话题,【新亮剑-铁血军魂】观后感。
新亮剑开始上映我并没多少关注,这两天有空就看了一遍。
《亮剑》观后感

《亮剑》观后感1. 引言《亮剑》是一部描绘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电视剧,自2005年首播以来,受到了广泛好评。
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坚定信仰的英雄形象,展现了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观看这部剧,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1 电视剧《亮剑》概述《亮剑》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北某分区的一支独立团,在团长李云龙的带领下,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全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线索,如百团大战、太原保卫战等,生动展现了我国军队在艰苦条件下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面。
1.2 观看《亮剑》的初衷与期待我一直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充满好奇,想要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和战斗的。
因此,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观看了《亮剑》。
期待从这部剧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理解他们的信仰与坚守。
同时,也希望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亮剑》中的英雄形象2.1 主人公李云龙的英勇形象《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位充满英雄气概的军事将领。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展现了一位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信仰和英勇无畏。
在战场上,李云龙屡建奇功,率领独立团战士们奋勇杀敌,敢于亮剑,成为民族的脊梁。
他的英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战斗中,还表现在对战友的关爱、对敌人的蔑视以及对革命的忠诚。
李云龙英勇形象的背后,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守在战场第一线。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共患难。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2.2 其他角色英勇事迹的感悟除了李云龙,剧中还有很多其他英勇的角色,他们的英勇事迹同样令人感动。
如:政委赵刚,他文武双全,既有坚定的信仰,又有卓越的战斗能力;张大彪、魏和尚等战士,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些角色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生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亮剑》观后感

《亮剑》观后感《亮剑》观后感(通用16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亮剑》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亮剑》观后感1令我深思的是剧末李云龙的那段“亮剑精神”的精彩演讲,使我突然心里有个疑问:亮剑精神与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精神是否是如出一辙呢?我给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认为:亮剑精神应该与现在的团队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这么说,你们可能不明白是为什么。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
这就是亮剑精神。
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
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的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空军第16航空团—P39飞蛇战斗机大队就产生了20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某部,施罗德飞行中队产生了21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模范飞行员。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
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
我们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的就是我们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
纵然是敌重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摘自《亮剑》读到这里你们应该找到答案了吧!在这段语录里,我总结是讲了两个要点:亮剑精神与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_影评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_影评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亮剑》这部经典的电视连续剧,自从这部戏2006年在央视上映就好评如潮,不知获得了多少观众的赞赏,深受观众的喜爱,创了当年的电视收视记录,堪称当时电视界一个不可多得的奇迹,从而推动影视界创作很多类似《亮剑》这种风格题材的革命电视剧,激发很多观众朋友的爱国热情。
《亮剑》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根据都梁的同名的小说改编,由张前,陈健导演,李幼斌、童蕾、何政军、张光北等演员主演。
它主要描写了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带兵打仗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有血有肉的军人的故事。
李云龙在剧中是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他的形象个性鲜明,特点突出,非常符合观众的口味。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乎没有文化,性格粗暴,爱说脏话;但又极为豪迈,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般的作战想象力;他很会带兵,提高士气,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向来要求自己的士兵要像野狼一样,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用‘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这句话激励士兵,部队在他这样的精神影响下,形成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不论是什么样的部队到了他手里都会成为386旅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打了一个
又一个胜仗。
比如说,在第一集里面说到为了掩护八路军总部首长撤退的任务中,李云龙所部被数倍日军包围,李云龙做出了令日军将领不解的举动——实施反冲锋,一炮炸掉敌人的指挥部,从正面突出重围。
这一战使晋绥军358团的团长楚云飞(张光北饰)不禁肃然起敬,不得不佩服李云龙的指挥才能。
李云龙直率,粗糙,无矫饰,心底透亮,有一颗赤子之心;血气方刚,男人气十足,打起仗来诡计多端,方法千奇百怪,很有创造性思维。
比如说,在剧情进行到第四集的时候,在战友屡攻日军战地不下而伤亡惨重的时候,李云龙带领部队,施行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挖战壕,依托掩体工事投掷手榴弹,打得山崎大队全军覆没。
在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要压倒一切的豪气。
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亮剑”精神,就是我军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敢于胜利、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和作风。
这就是李云龙的形象,让人不得不感叹!在我看来里面的演员把剧中的人物形象表演得很成功,能够把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尤其,我非常佩服李幼斌的演技,李幼斌把作品中的主人公李云龙表演得很形象,很充分。
李幼斌把李云龙的喜怒哀乐表演得非常到位,
包括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丝心里的波动,都活灵活现,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相信看过《亮剑》的观众都会被李幼斌的军人形象折服,深入每一个观众的内心。
李幼斌也凭借在《亮剑》扮演李云龙这一角色的成功,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而获2006年第23届金鹰奖最受欢迎男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奖,2007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
#p #副标题#e#《亮剑》这部戏除了演员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之外,剧中的台词也是出奇的经典,能把人从心底逗乐,虽然有点通俗,但是很经典。
比如说“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要我自己搞武器,行啊,你不能限制我的自由啊,总要点自主权吧!又要我当乖孩子,又要我自己想办法搞武器,又限制我的自主权,这叫不讲道理!”“就是地上两只蚂蚁打架,他都要分出个公母来。
”(形容赵刚)“我看上的,就是我的”……还有李云龙在离开医院向田雨示爱时所说的话至今让我忍俊不禁“同意就两个字,不同意,就三个字”“我给你5分钟考虑”这些话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让人不仅获得听觉上的感受,还获得语言带来的快乐,同时这些语言也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轻而易举地看到了。
比如说李云龙向田雨求爱时的话既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又有趣,同时又表现了李云龙的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的豪爽性格,而且又凸显了李云龙霸道的特点,让人感觉好像田雨非他不嫁
的想法,让人不笑都不行。
这部戏的台词真是酝酿得太经典了。
在剧中那个主题曲更是把军人的气质与精神都刻画在里面了,让人听着不禁肃然起敬:主题歌曲—中国军魂词曲作者:李海鹰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成最美的花,撒在我的胸膛上,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中国军魂!虽然《亮剑》的各方面都获得很成功,但是还存在一些瑕疵,就是出现镜头穿帮。
比如说:“在第一集中,为了回去救突围被困的张大彪,李云龙说:“咱独立团从成立就没有落下过一个兄弟。
”这时他指挥的部队是386旅的新一团,而不是独立团。
总而言之,《亮剑》这部戏虽然有穿帮镜头的瑕疵,但是它却不能掩盖《亮剑》的光芒!不会忘记亮剑精神的内涵: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我们也要敢于亮剑,敢于战斗到最后。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同时“亮
剑”精神也激励与教育我们年轻的一代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管是遇到挫折还是挑战,都要勇往直前,坦然相对,豪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