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理论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是具有另外的特征或状态的物价水平的上涨:它不完全地被预料到;它导致(通过成本上升)物价进一步上涨;它并未增加就业和实际产量;它比某一“安全”速率更加快;它“由货币方面”原因而引起;它根据由间接税和补贴组成的实价来度量;它是不可逆的。

通货膨胀是用外汇汇率,用黄金价格来计量的、或用对黄金过度需求,或用官方汇价来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

通货膨胀如何度量?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即零售物价指数,有些国家也称生活费用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

它是许多种(通常为几百种)消费品和劳务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批发价格指数。

其计算方法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基本相同,不过这里的价格是指批发价而不是零售价,并且所包括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和品种也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不同。

.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与国民产出的循环通货膨胀会造成收入的重新分配。

在通货膨胀期间,一些人的名义收入的增长会低于价格上涨的幅度,这会使其实际收入下降、生活水平下降;但另外一些人的名义收入增长的幅度会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上升、生活水平提高。

所失与所得相抵,总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平均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保持不变。

通货膨胀与收入再分配通货膨胀会降低那些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们的实际收入,使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通货膨胀会使长期储蓄的实际价值降低,损害储户的利益。

通货膨胀也会影响税收,并通过税收影响国民收入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再分配。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其同类产品的价格会相对上涨,导致其出口量减少,进口增大和出口减少会导致一个净增的流向国外的国民收入流量。

如果存在着自由汇率制度,净增的流向国外的国民收入流量会使本国货币贬值,即本国货币的外币价格下跌。

这会阻止国民收入的继续流出,使本国商品的国际价格恢复到以前水平。

需求拉上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或者是“因为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的价格可得到的供给,所以一般物价水平便上涨。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理论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其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分析。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理论,并分析它们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理论的演变1. 经典货币供应理论经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了货币供应理论的雏形。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货币供应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2. 关键观点的出现20世纪初,经济学家欧根·冯·伯克斯坦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货币供应理论中提出了重要的观点。

伯克斯坦认为,货币供应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即货币超发将使物价上涨。

凯恩斯则强调了货币供应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他认为通过调整货币供应,政府可以调控经济的增长。

3. 货币供应理论的发展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货币供应理论也不断演变。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供应理论。

他们认为货币供应会对价格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即货币供应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理论的探讨1.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影响通货膨胀指的是一种普遍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它会导致货币贬值,增加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2. 供给通货膨胀理论供给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物价上涨引起的。

当供应不足时,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一理论强调了供给方面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3. 需求通货膨胀理论需求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过多引起的。

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一理论强调了需求方面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4. 货币通货膨胀理论货币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的增加引起的。

当货币供应超过经济所需时,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理论

通货膨胀的理论

3、成本推动通胀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 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 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 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 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 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 存在因果关系,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 (2)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 上涨。 就像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是工资推动通胀的前提一样,不完全竞争的产 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胀的前提。 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 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 另外, 单纯用需求拉动或成本推动都不足以说明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 应当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说明通胀, 即混合通货膨胀 理论。
5、通胀的持续
通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大多数情况 下,通胀有一种惯性,被称为通胀螺旋。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 到同样的通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考虑到以上情况,无论通胀的原因如何,只要通胀开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 动过程几乎都发挥着作用, 即使通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 去。
蛛网模型
1 、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引进时 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 作用的考察,分析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 实际波动过程。 2 、蛛网模型的基本假定: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通货膨胀的理论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保持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济学家们常用的通货膨胀理论。

首先,我们来讨论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增加引起的。

根据这个理论,当政府或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时,总量的货币增加将导致物价上涨。

这是因为人们持有更多的货币,进而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需支付的货币数量相对增加。

因此,货币供给理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是防止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另一个著名的通货膨胀理论是需求拉动理论。

需求拉动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上升引起的。

根据这个理论,当经济活动增加,需求上涨时,供应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价格就会上涨。

这是因为供不应求会造成物价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需求拉动理论认为控制需求增长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此外,成本推动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通货膨胀的解释。

成本推动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

根据这个理论,当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增加时,企业将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来保持利润稳定。

然而,这也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成本推动理论主张通过控制成本增长来控制通货膨胀。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种主流理论,还有一种名为结构主义理论的通货膨胀解释。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供需结构失衡引起的。

根据这个理论,当经济中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调时,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实现供需平衡并控制通货膨胀。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通货膨胀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经济中。

在制定货币政策和实施经济调控时,经济学家和决策者需要考虑这些理论,并综合运用它们来稳定价格水平和维持经济稳定。

总结起来,通货膨胀理论致力于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

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增加引起的,需求拉动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上升引起的,成本推动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供需失衡引起的。

第四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四节   通货膨胀理论

14
7
四、瑞典学派的小国开放型通胀
瑞典学派以小国开放经济为研究对象, 瑞典学派以小国开放经济为研究对象,重点讨 论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论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提出结构型通货膨 并建立了全球通货膨胀模型。 胀,并建立了全球通货膨胀模型。 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模型又称北欧模型, 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模型又称北欧模型,是挪 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于1970年提出的, 1970年提出的 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于1970年提出的,分析 开放性小国在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如何因结 构性问题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构性问题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开放型小国分成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 开放型小国分成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在固 定汇率和全球通胀条件下,开放部门价格上涨, 定汇率和全球通胀条件下,开放部门价格上涨, 与该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一起决定货币工资 上涨率,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随之也上涨, 上涨率,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随之也上涨, 最终通胀率取决于两部门通胀率的加权平均。 最终通胀率取决于两部门通胀率的加权平均。
既然存在“自然率” 那么“ 既然存在“自然率”,那么“通货膨胀是致命 的疾病” 解决的办法就是“单一规则” 的疾病”,解决的办法就是“单一规则”,以 此减少货币增长。 此减少货币增长。
12
八、供给学派的理论
供给学派也是反通货膨胀的, 供给学派也是反通货膨胀的,因为其理论基础 是减税,而货币不稳定会影响减税效果。 是减税,而货币不稳定会影响减税效果。他们 认为通胀原因是货币过多, 认为通胀原因是货币过多,相对来说就是供给 过少。 过少。 通货膨胀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通货膨胀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使个人和企业承 受更高的实际税率,降低储蓄的效率, 受更高的实际税率,降低储蓄的效率,投资减 贸易逆差,并进而损害供给, 少,贸易逆差,并进而损害供给,破坏经济结 构的合理性。 构的合理性。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实施增加供给的政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 认为这才是防通胀的根本;实行货币限制, 策,认为这才是防通胀的根本;实行货币限制, 但因“单一规则”并不好把握, 但因“单一规则”并不好把握,所以应恢复金 本位制。 本位制。

经济学如何解释通货膨胀

经济学如何解释通货膨胀

经济学如何解释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学中常见的现象,它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经济学家通过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经济学解释通货膨胀的理论。

首先,货币供应量增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购买力增强,导致物价上涨。

这是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促使人们更多地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活动增加,增加了物品和服务的需求。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就会上涨。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其次,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重要的解释。

根据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当经济增长迅速时,人们的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导致需求上升。

同时,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通常与经济扩张周期相对应,当经济衰退时,需求下降,物价也会下降。

此外,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重要的解释。

根据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率,会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上涨的原因可以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这种通货膨胀通常与供给紧缩周期相对应,当供给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保持利润率。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解释,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通货膨胀的理论。

例如,预期通货膨胀理论认为,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通货膨胀的发生。

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时,他们会提前购买商品和服务,导致需求上升,物价上涨。

这种理论强调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决定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通过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其原因和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等都是解释通货膨胀的重要理论。

在实际经济中,通货膨胀对个人和企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引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货币供应增加、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它是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通货膨胀的研究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为其应对提供指导。

1.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分类通货膨胀的定义相对简单,即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然而,通货膨胀可根据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

常见的通货膨胀分类包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方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市场上的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导致价格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方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生产成本的上涨导致了物价的上升。

•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认为市场结构中的一些障碍导致了物价的上升。

2. 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货膨胀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2.1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

当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求时,通货膨胀就会发生。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政府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扩张等因素密切相关。

2.2 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决定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会导致物价上涨,反之下降。

因此,经济活动中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

2.3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往往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变动与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等。

3.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3.1 资产负债重分配通货膨胀会对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资产负债关系产生影响。

通货膨胀会让债务人的负债相对减少,而债权人的资产相对缩水。

3.2 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资水平的变化。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如果工资增长跟不上通胀率,就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

3.3 贸易竞争力通货膨胀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竞争力。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导致国内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影响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八章通货胀理论

第八章通货胀理论

第八章 通货膨胀理论例题讲解:例1 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一般指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

可见,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价格的上升,而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2)通货膨胀率: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

其具体含义是价格水平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变动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为:11---=t t t t P P P π,其中πt 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 T 和P T-1分别为t 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3)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来代替增税以支付其开支的做法。

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筹集收入时,可以说是在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

(4)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

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通常用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来表示。

(5)、滞涨: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

(6)货币幻觉: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

例2 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解:设5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50π,则根据已知条件有:%8.27%10054546919501950196050=⨯-=-=P P P π 同理类推:%3.33%10069699219601960197060=⨯-=-=P P P π %5.93%100929217819701970198070=⨯-=-=P P P π 例3 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B通货膨胀通常通过PPI表示
C总体物价持续长期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D在国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B
2. 通货膨胀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温和型
B加速型
C爆发型
D超速型
正确答案: C
3. 关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率较低
B对经济发展没有危害
C阻碍经济平稳运行
D通货膨胀表现平稳
正确答案: C
4. 在日本和欧洲,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 D
5. 关于加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高于温和型通货膨胀
B对人民生活基本无害
C通货膨胀速度不断加快
D政府需对其加以限制
正确答案: B
6. 关于超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B每年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C严重损害经济
D可导致政权更迭
正确答案: B
7. 在中国,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8. 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为零。

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 需求推动、供给推动和货币量发行过多共同作用才会导致通货膨胀。

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需求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就是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

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通货膨胀的概念;
●了解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
●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常用CPI消费物价指数来表示。

首先,通货膨胀并非指单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其次,价格上升指的不是短期上升,而是持续上升。

在国外,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型
温和型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比较稳定。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也不相同。

比如,日本和欧洲的标准是1%,美国的标准是2%,而中国的标准是3%。

各国普遍认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危害,反而可以使经济运行更完美。

因此各国都将温和型通货膨胀称做物价稳定。

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并不代表通货膨胀率为零。

总体来说,温和型通货膨胀不但不影响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人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2.加速型
加速型通货膨胀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是通货膨胀率要突破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二是通货膨胀的速度不断加快。

加速型通货膨胀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各国都十分警惕。

为避免加速型通货膨胀的产生,各国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加以限制。

3.超速型
超速型通货膨胀,也称恶性通货膨胀,它的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超速型通货膨胀不仅严重伤害经济运行,还会导致政权的更迭。

历史上,南斯拉夫的解体就是由于陷入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国家金融体系彻底崩溃。

同样,苏联剧变之后,津巴布韦等国也曾出现过恶性通货膨胀,甚至还出现了以物易物,发行十亿元大面值货币的情况。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推动、供给推动和货币量发行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三大类原因。

这三类原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加剧通货膨胀。

1.需求推动
需求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即需求增速过快,导致供给不足带来的通货膨胀。

1987年到1988年间,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官方统计年通货膨胀率在17%左右,而经济学家统计的数字是40%。

出现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投资过热导致物价迅速上升。

2.供给推动
供给推动产生通货膨胀,就是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

【案例】
供给推动价格上涨
我国的石油50%以上依靠进口,国际油价上涨,导致我国工业领域的多种原材料价格跟着上涨。

铁矿石同样如此,我国的铁矿石产品70%以上依靠进口,国际钢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钢铁价格以及与钢铁有关的所有消费品价格全都跟着上涨。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具有传导效应。

作为主要的猪饲料,玉米价格上涨,猪肉价格必然跟着上涨;同样,大豆价格上涨,食用油价格也会随之提高。

此外,各地工人工资的提高也是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成本上升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3.货币量发行过多
货币量发行过多,导致钱不值钱,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