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一、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计算公式p =ρgh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ρ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 98 N/kg;h 表示液体深度,指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m)。

4、应用(1)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举例:水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2)液压机原理:根据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二、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浮= G 排=ρ 液 gV 排其中,F 浮表示浮力,单位是牛顿(N);G 排表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5、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 F 浮> G 物时,物体上浮。

(2)当 F 浮= G 物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3)当 F 浮< G 物时,物体下沉。

6、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和悬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从而依靠浮力升空。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工作。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一、压强1.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通常用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牛顿/平方米。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或压力。

压强大小取决于外加力的大小和面积的大小。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一个针尖上时,由于针尖的面积非常小,所以脚底受到的压力非常大,这就是压强的体现。

1.2 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A,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在面积上的力,A为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知在给定力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

这个公式在工程学、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3 压强的应用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就需要计算地基承受的压强;在飞机设计中,需要考虑机翼的承载能力,也需要计算机翼受到的压强。

另外,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浮力2.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浸没或浸入其中的物体施加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的乘积。

2.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知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当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越大,或者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时,浮力就越大。

2.3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在船舶设计、潜水、气球制作和飞机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船舶设计中,需要考虑船体的浮力,以确保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在潜水中,需要注意浮力和重力的平衡,以保持潜水器的稳定;在气球制作中,需要考虑气球受到的浮力,以确定气球的尺寸和材料;在飞机设计中,需要考虑机翼受到的浮力,以保证飞机能够升空。

三、压强和浮力的关系3.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关于浮力的基本原理,它表明物体置于液体中或气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流体的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流体的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流体的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流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形态之一。

了解流体的性质和行为对于理解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和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流体的压强与浮力两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流体的压强压强是指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大小,对于流体来说,压强是描述流体内部各个点上的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

压强的数学表示为:P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施加在流体上的力,A表示力作用的面积。

1. 海压海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上覆海水的重量所造成的。

根据压强公式,海水的压强可表示为P = ρgh,其中ρ表示海水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距离海平面的高度。

2. 液体压强的传递在静止的液体中,液体的压强是各个点上相互之间相等的。

这是由于液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当外部施加一个点上的压强时,液体能够迅速传递并使得其他点上的压强也相等。

3. 压强与液柱高度的关系当液体高度相同时,底部的液体压强大于顶部的液体压强。

这是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底部受到的液体重量较大,故压强较大。

按照压强公式,可得P = ρgh,即压强与液柱高度成正比。

二、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重力相抵消。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的基本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 =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2. 物体的浮沉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将下沉;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将上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得知,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而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因此,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比较。

三、应用实例1. 潜水潜水员可通过控制体内空气容积来调节浮力,从而实现在水中的上浮或下沉。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施力物体:液体。

4.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

5.液体中浮力的计算方法:(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做液体中的重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见识试点2)6.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采用控制变量法)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2)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结论: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知识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1.2.浮力的应用实例:(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浮。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盐水选种。

(5)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方法:(复习知识点1.5)(1)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漂浮悬浮法:F浮=G物(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小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5.增大压强办法:(1)S别变,F 增大;(2)F别变,S 减小;(3)并且把F↑,S↓。

而减小压强办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别是直截了当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缘故: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淌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别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缘故: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基本上气压减小时落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一般锅煮饭煮别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因此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点,压强越小。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一、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通常用ρ表示。

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ρ=m/V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的特点:1.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受物体大小和形状的影响;2.密度高低可以说明物质的致密程度,密度大的物质相对来说比较紧密。

二、压强:压强是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通常用P表示。

压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F/A其中,P为压强,F为力的大小,A为力作用的面积。

压强的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²)。

压强的特点:1.压强与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有关,力的增大或面积的减小都会导致压强的增加;2.压强越大,物体受力越大。

三、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通常用Fb表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在物体上部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b=ρ*V*g其中,Fb为浮力,ρ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浮力的特点: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排开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2.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与排开液体或气体的方向相反;3.如果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将会下沉;如果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物体将会上浮。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常常同时出现。

1.浮力是由于密度差异而产生的,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将下沉;反之,物体将上浮。

2.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相等时,物体将处于浮力平衡状态,即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此时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3.在涉及到液体或气体的力学问题中,常常需要考虑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例如,船只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浮力的作用,气球能够悬浮在空中也是由于浮力的作用。

总结起来,密度、压强和浮力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物体的浮沉、物体受力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0《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整理

10《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整理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大小:物体在水平面时,F压=G物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2,压力F 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特点:P=ρgh(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4)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7、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8、第一个测量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9、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0、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05Pa=10.3米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11、沸点与气压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12、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3、大气压强随海拔的增大而减小。

14、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5、物体沉浮条件:受力关系:(1)F浮< G物,下沉,最终沉底;(2)F浮> G物,上浮,最终漂浮(3)F浮= G物,悬浮或漂浮密度关系: (1) ρ液< ρ物,下沉,最终沉底;(2) ρ液> ρ物,上浮,最终漂浮。

(3)ρ液= ρ物,悬浮或漂浮16、计算浮力方法有:(1)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压力计算,先算压强,结合压强公式算压力)(3)称重法:F浮= G物—F示,(G物是物体重力,F示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G排;F浮= 液gV排17、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梳理
1.压力:
⑴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不等地重力;
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物体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 =G。

⑶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
G G F+G G–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B、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固体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
(N);受力面积S:米2(m2)。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一本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
F
$ F
F
F
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
⑸应用:
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⑵测量工具: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大气压
⑴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用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
⑵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⑶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吸盘。

⑷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⑵一个标准大气压即:1.×105Pa(76厘米水银柱)
6.大气压的特点:
⑴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
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2000米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⑶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⑷ 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⑸ 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 。

⑹大气压应用:(☆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
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②给钢笔吸水;
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 ④离心式抽水机。

7.浮力
⑴ 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 叫浮力。

⑵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8.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
(2) 公式:
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9.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②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③ 说明:
A .密度均匀的物体切去一块后浮沉情况不变 【 某实心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B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
,则物体密
度为2
3ρ液
分析:F= G
浮则:V g =V g
ρρ
液排物物
2
V
==
V3
ρρρ
⎛⎫

⎝⎭

物液液

C.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

= G 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V物
D.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E.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ρ
物= Gρ

/(G-F)
F.冰化为水后水面高度不变
G.改变物体的浮沉:a.自身重力发生改变 b.受到的浮力发生改变
10.漂浮问题“五规律”:
⑴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⑵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
⑶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⑷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⑸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11.浮力的利用:
(1) 轮船:
①工作原理: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
m
V
ρ
=


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1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
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漂浮、悬浮时:F

=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③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