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常见问题学习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车工培训资料

车工培训资料

车工培训资料一、培训目的车工是机械加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掌握车工技能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员掌握车工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车工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内容1. 车工基本知识1.1 车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2 车刀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3 车工测量工具及其使用1.4 车工常用术语和规范2. 车工基本操作2.1 车工安全操作规程2.2 车工机床的操作和调整2.3 车工刀具的安装和调试2.4 车工常见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法3. 车工精确加工技术3.1 车工精度要求及其检测方法3.2 车工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3 车工加工中的调整和修正技巧4. 车工编程和数控技术4.1 车工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2 数控车床的操作和编程4.3 数控车工加工工艺的优化5. 车工实践操作5.1 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车床操作演示5.2 学员自主操作车床进行加工练习5.3 车工操作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和技巧分享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PPT、教材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员传授车工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实践操作:提供真实的车床设备,让学员亲自操作和练习,加深对车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问题讨论和经验分享,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工件的操作演示,展示车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培训师资和设备1. 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车工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讲师,确保培训质量。

2. 培训设备:提供先进的数控车床和传统车床设备,保证学员能够进行真实的操作练习。

五、培训效果评估1. 知识测试: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测试学员对车工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评估:对学员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工艺调整能力。

3. 培训反馈:收集学员的培训反馈和意见,及时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机械加工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培训资料
B、形位公差的分类、符号及代号
◆形位公差的分类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又可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的符号
分类 项目 符号 分类 项目 符号
直线度
形 平面度 圆度
状 圆柱度 公 线轮廓度 差 面轮廓度
定 平行度 向 垂直度 位 倾斜度
置 定 同轴度 公 位 对称度 差 位置度
切削速度vc:在单位时间内 工件与刀具主运动方向的 相对位移量,单位m/s。 进给量f:主运动单位循环下 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运动 方向的相对位移量(单位为mm/r)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ɑp 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
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
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组成
公称孔径D
≤6
镗孔余量D
/
铰孔余量D
0.05
>6~10 > 10 ~18 >18 ~30 >30 ~50 >50 ~60
0.5-10
0.8-1.4
0.1
0.15
0.2
0.25
0.3
机加工余量一般取0.3~0.5mm。
四 加工质量
加工质量由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项指标: A、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 寸
2、公差与偏差术语和定义 尺寸偏差:指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 线所限的区域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通常零 线表示基本尺寸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2、方滑枕
480×580
3、行程:X14000,Y4000, Z1200 , W1200, V3000, B360°;
4、转台台面尺寸: 3000×4000
5、转台承重: 30吨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精、大、稀、设备简介
昆镗在我公司的应用: 1、昆镗作为我公司的主力设备之一,该设备目前为公司 落地镗类精度最高的设备;承担公司大型结构件的精加工; 各种新产品的整体加工,加工精度高; 昆镗主要加工产品:新产品、绞车架、泵底座、五缸泵机 架精加工、天车架等;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公司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 设备:钻床
摇臂钻床
台式钻床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公司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
工艺特点 1、易引偏 (钻偏)
1)打定心坑;2)钻套、钻模;3)两主 切削刃刃磨对称;
2、排屑困难 1)磨分屑槽 3、散热差
1)使用切削液;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公司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精、大、稀、设备简介
4)数控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加工中心)
1、工作台台面尺寸 2500X4000
2、横梁移动行程(X向)
3、主轴滑板移动行程(Y向)
4000
2500
4、主轴滑板上下移动行程(Z向) 1000
5、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
160~1160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精、大、稀、设备简介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公司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
整体式铰刀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公司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
三、镗削加工 镗削加工原理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 --公司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 设备:镗床
镗床
数控镗床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今天主要是针对检查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应用较多的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进行培训。

一、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零件设计图样下发前,首要先要进行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如果公司设备(含外协供应商)能力不能进行加工,或者加工不经济,应向设计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然前提条件是满足使用(质量)要求。

产品设计质量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应该是“适用”就好,现在公司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设计的产品工艺性考虑不足,总是将设计精度无限提高,如在哈车电机设计时,前曲路环与轴承内盖部分配合尺寸是0.8mm间隙配合,但产品零件图样的尺寸公差却为六级精度(0.03),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检查成本。

检查员是按设计图样\工艺(检验)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是“符合性”检查。

如不符合就必须提出。

当然在新产品试制期间,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允许现场更改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但检查人员需要记录并督促技术人员正式更改技术文件。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产品设计一旦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

结合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特点,联诚集团项目管理部编制的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内部生产所编制的工艺文件,更接近于工艺路线方案设计,但经各分公司细化的工艺(检验)流程,又兼有工艺过程卡的特点。

机加工培训资料

机加工培训资料

汇报人:日期:•机加工基础知识•机加工操作技巧•机加工质量控制目录•机加工安全与维护•实际案例分析01机加工基础知识机加工定义与分类机加工是利用机械力量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切削、磨削等操作,以获得预定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类机加工可分为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多种类型。

其中切削加工是最常见的机加工方式,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多种操作。

车床是一种基础切削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圆柱形、圆锥形等旋转体零件的加工。

车床铣床是一种通过铣刀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适用于平面、曲面、槽口等多种形状的加工。

铣床钻床是一种基础孔加工设备,通过钻头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

钻床磨床是一种高精度加工设备,利用砂轮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可获得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零件。

磨床常见机加工设备介绍表面处理对零件进行去毛刺、清洗、防锈等表面处理,确保零件质量和外观。

精度检验利用测量工具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精度检验,确保零件符合图纸要求。

切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和切削参数,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工艺准备明确加工要求,准备原材料、设备、工具、夹具等。

零件装夹将原材料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机加工工艺流程02机加工操作技巧在操作前,应对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方式等进行全面了解,确保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熟悉设备每日工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源、传动系统、切削系统、冷却系统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检查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范,避免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操作规范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保养与维护设备操作规范根据加工材料、刀具类型、设备性能等因素,合理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切削参数。

切削参数选择参数调整加工监控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根据加工效果及时调整切削参数,确保加工质量、效率与刀具寿命的平衡。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今天主要是针对检查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应用较多的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进行培训。

一、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零件设计图样下发前,首要先要进行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如果公司设备(含外协供应商)能力不能进行加工,或者加工不经济,应向设计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然前提条件是满足使用(质量)要求。

产品设计质量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应该是“适用”就好,现在公司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设计的产品工艺性考虑不足,总是将设计精度无限提高,如在哈车电机设计时,前曲路环与轴承内盖部分配合尺寸是0.8mm间隙配合,但产品零件图样的尺寸公差却为六级精度(0.03),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检查成本。

检查员是按设计图样\工艺(检验)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是“符合性”检查。

如不符合就必须提出。

当然在新产品试制期间,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允许现场更改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但检查人员需要记录并督促技术人员正式更改技术文件。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产品设计一旦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

结合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特点,联诚集团项目管理部编制的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内部生产所编制的工艺文件,更接近于工艺路线方案设计,但经各分公司细化的工艺(检验)流程,又兼有工艺过程卡的特点。

机械加工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培训资料
工艺规划
根据零件图和工艺要求,制定详细的加工计划。优化加工顺序和路径,提高 生产效率。
工艺改进
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实践经验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通过改 进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刀具磨损
振动和噪声
分析刀具磨损的原因,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和 切削参数,以减少刀具磨损。掌握刀具磨损 的判断方法,及时更换刀具。
了解机床和加工过程的振动和噪声来源。通 过优化切削参数、调整机床和夹具等,降低 振动和噪声。
加工变形
冷却液的使用
分析材料特性和加工过程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通过优化切削参数、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 具等,减少加工变形。
合理选择冷却液的种类和流量,以控制切削 温度和减小刀具磨损。了解冷却液的使用方 法,充分发挥其冷却润滑作用。
机械加工现场安全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禁 止超负荷使用。
机床启动前,应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并按照规 定进行润滑。
操作人员应佩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 护手套等。
操作人员应保持站立操作姿势,禁止在机床运转时离 开岗位。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机床的操作技能和 安全知识。
盘类零件的加工实例
加工步骤总结
盘类零件的加工一般包括车削 、铣削、钻孔和磨削等步骤, 具体操作需根据图纸和工艺要
求进行。
车削加工
盘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包括外圆 、内孔等表面的加工,可使用 卧式车床或立式车床进行。
铣削加工
铣削加工可实现盘类零件的多 面加工,如端面、台阶等,以
提高生产效率。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实例
01

机加工培训资料

机加工培训资料
175~225
17
合金低碳钢(0.12~0.25C)
175~225
21
合金中碳钢(0.25~0.65C)
175~225
15~18
马氏体时效钢
275~325
17
不锈钢(奥氏体)
135~185
17
不锈钢(铁素体)
135~185
20
不锈钢(马氏体)
135~185
20
不锈钢(沉淀硬体)
150~200
15
工具钢
钻头直径:应根据工艺尺寸赖取值,尽可能一次钻出所要求的孔,当机床性能不能信任时,才采用其他的钻孔方式,需要扩孔时,一般孔钻的直径取孔径的50%-70%。合理修磨与刃磨,能够有效的降低进给力,也能扩大钻孔的直径范围
后附《钻削用量参考表》
钻削用量参考表---高速钢钻头
钻孔的进给量(mm/r)
钻头直径do(mm)
最适于高硬度材加工・高精度加工或高进给切削
后角大,切削性能提高能够抑制切削发热,与被切削材料的摩擦小,不过切削刃的强度较差
最适于切削抵抗小的铝系 銅・塑料的切削
前面:刀具切入材料,和将切屑排起的面。
前面
前角:前面与切屑卷起的夹角。这个角度越大,切削越锋利。
前角
切削刃
前面・前角
钻削加工—钻头切削基础
刃带磨损
原因1:导向套或钻模尺寸过大
措施1:修改导向套或钻模的尺寸
刃带的粘结屑
原因1:刃口摩擦力大或切削液供给不足,使刀具发热过大
措施1:钻头端刃参数重新修磨增大切削液流量或更换合适的切削液
原因2:被加工材料过软,排屑困难
措施2:修改钻头的设计参数
断屑不利缠屑
原因1:钻头的断屑性不适合被加工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LJ465Q曲轴箱前端面销孔位置尺寸不合(加工中心)
标准:位置尺寸公差±0.03,实测:最大超差约0.03
• 曲轴箱前端面孔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尺寸波动在公称值的同一侧, 判定为编程数据和实际值有微误差造成。
• 根据实际测量值调整编程数据。
图1
● 案例2:LJ465Q曲轴箱侧面销孔位置尺寸不合(专机) 标准:位置尺寸公差±0.20,实测:最大超差约0.15
● 缸盖铰摇臂轴孔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测出平行度最高点在第三摇臂轴 孔,且不合格都出现在进气侧,判定为工装精度造成加工误差偏大。
●测量工装钻套孔与基准面的平行度为0.007,超出工装设计0.004的要求,调合 工装。
图1
• 同轴度不合 影响同轴度的因素有:机床各轴的直线度误差,导轨的直线度,定位夹具
案例:LJ465Q曲轴箱后端面平面度不合 标准:后端面平面度要求0.05,实测0.05-0.07
● 曲轴箱前后面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平面度测量出的最高点都落在同一位 置,且在毛坯壁厚的最薄处(见下图A点)。判定为零件结构造成加工误差偏大。 ●调整加工余量,由原来的0.6-0.8降至0.3-0.5
图1
• 平行度不合 影响平行度的因素有:机床各轴的直线度误差,导轨的直线度,
刀具的长度、刚性,刀具的磨损,切削余量是否均匀,夹具的刚性、 精度,零件本身的刚性,基准面的平面度,基准和零件的清洁度,环 境温度等 。要根据测量、比较、试验和分析,找出平行度不合的真正 原因。
案例:2A缸盖摇臂轴孔与底面平行度不合 标准:摇臂轴孔对底面平行度要求0.025,实测0.025-0.045
图1
• 位置度不合
影响位置度的因素有(孔与孔) :机床的回转误差,机床各轴的 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机床X、Y、Z各轴相互垂直度,机床主轴的 跳动,刀具的重量、长度、刚性,刀片的磨损,刀具的跳动,切削余 量是否均匀,夹具的刚性/变形,零件的压装变形,零件材质疏松/硬 度,零件恒温时间,切削液脏/切削液浓度底,环境温度,基准面的平 面度,基准孔的圆度/粗糙度,被评定孔的圆度/粗糙度,编程错误, 钻套磨损等要根据测量、比较、试验和分析,找出位置度不合的真正 原因。
的精度,零件本身的刚性,环境温度等 。要根据测量、比较、试验和分析,找 出同轴度不合的真正原因。
案例:LJ469Q曲轴箱主轴孔同轴度不合 标准:主轴孔同轴度为Φ0.008,实测:不合格
• 曲轴箱精镗主轴孔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不合格件的个案,同轴度检 具放不进,排除基准面清理不干净因素,观察夹紧位置,发现夹紧位痕迹异常, 存在夹紧时有异物留下的印记,判定工件夹紧异常造成加工误差偏大。
A
A 图1
• 圆柱度不合 影响圆柱度的因素有:主轴线与导轨平行度超差;床身导轨严重
磨损;固定螺钉松动,致使车床水平变动;工装夹紧变形;加工余量; 加工参数;刀具,温度,零件结构,零件材质等。要根据测量、比较、 试验和分析,找出圆柱度不合的真正原因。
案例:LJ376Q缸体缸孔圆柱度不合 标准:缸孔圆柱度要求0.008,实测0.015-0.025
案例:LJ276Q摇臂轴直线度不合 标准:直线度要求0.03,实测0.02-0.05。
经对连续生产的零件测量分析,测量件有合有不合,判定为精车外圆时夹 紧力不均衡,有的零件夹紧力过大造成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偏大。
• 垂直度不合 影响垂直度的因素有:(平面与孔)、机床X、Y、Z各轴垂直度,
机床的回转误差,机床各轴的直线度误差,刀具的长度、刚性,刀具 的磨损,切削余量是否均匀,工装夹具的刚性、精度,零件本身的刚 性,零件的压装变形,零件材质疏松,基准面的平面度,基准孔的粗 糙度,环境温度等 。要根据测量、比较、试验和分析,找出垂直度不 合的真正原因。
案例:LJ465Q曲轴箱缸孔垂直度不合 标准:缸孔对底面垂直度要求Φ0.04,实测0.050-0.075。
● 曲轴箱精镗缸孔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零件测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零 件同一部位,且不是偶发件,判定为工装定位面精度造成加工误差偏大。
● 测量工装基准面的平行度为0.045,超出工装的设计要求,调合工装。
● 曲轴箱珩磨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缸孔孔径最大都在中部, 最小径在顶部,按正常珩磨后测量缸孔符合标准要求,过了24小时后 测量超出标准范围。判定为零件变形造成加工误差偏大。 ●调整精镗缸孔的加工余量。
图1
• 直线度不合
影响直线度的因素有: 机床各轴的直线度误差,刀具的长度、刚 性,刀具的磨损,切削余量是否均匀,工装夹具的刚性、精度,零件 本身的刚性,零件的压装变形,零件材质疏松,基准面的平面度,环 境温度等 。要根据测量、比较、试验和分析,找出直线度不合的真正 原因。
机械加工常见问题与分析
第一部分 机械 加工零件的几何精度
• 机器零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零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方 面是几何精度,它包括:
• 1、尺寸精度 包含深度、长度、宽度、厚度、外径、内径等。 • 2、形状精度 包含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
廓度。 • 3、位置精度 包含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
● 曲轴箱侧面孔加工见图1。经测量统计分析,尺寸波动没有方向性,判定钻套 孔偏大引起的加工误差。
● 更换新钻套。
图1
• 粗糙度不合
影响粗糙度的因素有: 机床精度差或调整不当;主轴径向跳动大;尾座 线与主轴轴线偏移;刀具移动方向与主轴不平行;端铣时主轴与进给方向不 垂直;工件刚性差,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刀具前角小值、后角过小、刃倾 角为负,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前角小值塑性变形增大,过小的后 角将增大摩擦,表面粗糙度也将增大)。刀具材料软和刃磨质量差,刀具磨 损;车刀、车刀架松动;轴向进给速度过快; 进给量过大;铣削进给时,中 途停顿,产生“深啃”;刀安装不好,跳动过大,使加工不平稳;圆柱铣刀
度、圆跳动、全跳动。 • 4、表面粗糙度 包含Ra Rz Rmax Rk Rpk Rvk Mr2 等析
• 平面度不合 影响平面度的因素有:设备系统的刚性,设备主轴、导轨的静态
精度,设备振动,定位夹紧变形、加工余量,加工参数,刀具,温度, 零件结构,零件材质等。要根据测量、比较、试验和分析,找出平面 度不合的真正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