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地图表示方法
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全)

C
B A D
村庄B的
正北 方向。
(2)图中公路CD的
走向大致是
.
西南→东北,西→东
例题:A处潜水的流向为 ( C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南向北
图中河流流向为: 自东向西
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数字和文字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绝对高度(海拔) 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4.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
A.1.2℃
B.1.2℃--2.4℃
C.2.4℃--4.8℃
D.0℃--2.4℃
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读图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P-Q两地间有 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 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 C 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 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 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 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B C、丙 D、丁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基本地形单元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缓坡、陡坡、峡谷等 (2)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判断地貌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上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D)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B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按方位角+距离表示地理位置的步骤

方位角和距离是表示地理位置的常用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方位角和距离来描述某个地点的具体位置,比如在导航、地图标注、野外探险等情景下。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步骤。
一、理解方位角和距离的概念1. 方位角:指的是某一方向与参考方向(通常为北方)之间的夹角。
在大地测量中,通常以0°指向北方,90°指向东方,180°指向南方,270°指向西方。
2. 距离:是指两个地点之间的空间间隔长度,通常以米、千米等单位进行表示。
二、确定参考方向在使用方位角表示地理位置时,需要先确定一个参考方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图上的正北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在野外探险或者使用指南针时,也可以通过指南针确定方位角。
三、确定方位角1. 在地图上:如果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位置,可以使用图例或者经纬网格来确定方位角。
找到目标地点所在的位置,然后以参考方向为基准,测量目标地点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即可得到方位角。
2. 在野外:在野外探险或者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位角。
将指南针指向目标地点,然后读取指南针上的刻度,即可得到目标地点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
四、测量距离1. 在地图上:在地图上测量距离通常可以使用比例尺来进行,根据比例尺上的标注,将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行测量。
2. 在野外: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测距仪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五、表示地理位置在确定了方位角和距离之后,就可以使用方位角+距离的方式来表示地理位置了。
通常的表示方法为“XX方向,距离XX米/千米”,例如“东北方向,距离2公里”。
六、注意事项1. 在使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地理位置时,需要确保参考方向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以免造成错误的标注和误导。
2.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地图、指南针、测距仪等辅助工具来进行测量和标注,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使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地理位置是一种常用且实用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方位角和距离的概念,确定参考方向,测量方位角和距离,最终准确地表示出地理位置。
第八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 GB 12342-90
海岸的表示:
加拿大温哥华 1:5万地形图
NTS 92G/6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1/50 000 Scale
④岸上地带(沿岸地带):
-等高线 -地貌符号
⑤沿海地带:
-岛礁 -海底地貌:等深线
②说明符号:指在植被分布范围内用符号说明其
种类和性质,如稻田、竹林等
③底 色:是指在森林、幼林等植被分布范围
套印绿色底色
④说明注记:在大面积土质和植被范围内加注文字
和 数字注记以说明其质量和数量特征。
土质和植被的表示
图8-18
GB 12342-90
§8.1.5 居民地的表示
居民地是人类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中 心场所。包括居民点的位置、居民点的类 型、居民点人口数量、行政等级。
种类:直照晕渲,斜照晕渲、综合光照晕渲 优点:a.生动直观
b.立体感强
缺点:a.不能量测其坡度
b.不能明显表示地面高程的分布
四、等高线法
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
水平面上的投影。用等高线来表现地面起 伏形态的方法叫等高线法。
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在大、
中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固定的,根据 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形的变化情况
-等高线高程注记:为迅速判断等高线高程而加 注。
说明注记:
说明物体的比高、宽度、性质等。
地貌名称注记:
包括山峰、山脉注记等。
§8.1.4 土质和植被的表示
土质:泛指地表覆盖层的表面性质。 植被:是地表植物覆盖的简称。
表示土质、植被的方法 ①地类界: 是指不同类别的地面覆盖物的界线,
地形图及坐标表示方式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河北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一.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主要是研究地图的实质(性质、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发展、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获取各种类型的、高速优质的地图。
是制作地图的科学。
地形图中各种代号表示什么

DGX ——等高线
DLDW ——独立地物
GCD ——高程点
GXYZ ——管线设施
JJ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
JMD ——居民地
JZD ——界址点
SXSS ——水系设施
ZBTZ ——植被
测量控制点 KZD
行政区 XZQ
等高线 DGX
高程点 GCD
地类图斑 DLTB
线状地物 XZDW
零星地物 LXDW
14(brown)
5.5.1-5.8.8
7
DLSS
交通及附属设施
4(cyan)
6.1.1-6.9
8
GXYZ
管线及附属设施
2(yellow)
7.1.1-7.5.4
9
SXSS
水系及附属设施
5(blue)
8.1.1-8.6.8.4
10
JJ
境 界
2(yellow)
9.1.1-9.2.2
11
DGX
等高线
2(yellow)
10.1.1-10.1.3
12
DMTZ
地貌和土质
14(brown)
10.3.1-10.6.9
13
ZBTZ
植 被
3(green)
11.1.1-11.6.2
14
BOUND
框架线
7(white)
15
AXES
轴 线
7(white)
16
VALUE
骨架线
7(white)
17
LABEL
Label(线)
7(white)
地类界线 DLJX
项目区界 XMQJ
第二节 地图 地图三要素

(4)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是比值的大小。在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 围愈小,表示内容愈详细,选用比例尺应 愈大 ;反 之,选用比例尺 愈小。
3
(5)比例尺的缩放:
放大到5倍
原比例尺的5倍 原比例尺的6倍 原比例尺乘以4/5 原比例尺乘以1/5
4
“放大 了”5倍 “缩小”1/5
“缩小到”1/5
(7)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 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 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 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 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 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方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 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无指向 标无经纬网的 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 标的地图
适用于有经纬网 的地图
23
(2012·上海十三校联考)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 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 线。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6
(2011· 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
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3.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 C 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EF间实际距离 短于CD
15
【解析】甲、乙两图幅除比例尺不同外,其
第 6 章 地图表示法

质底法
概念:
对于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类型及其分布地域,可以用面状符号表示。
面状事物的类型是按某种指标划分的,分类不能重叠,各类是彼此毗连的。
用线划表示分类界线,用不同底色或晕线、注记等表示质量差别。
质底法可用于有较精确界线的各种类型图,如地质图、土壤图、植被图等。
可以用点状符号表示的地理数据
通过点状符号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出其定性特征的空间分布差异,这种符号组合配置方式即定位符号法。
二、用定位符号表示定量数据
表达地图信息的强度或排序
表达地图信息的数量差别
顺序量表
间隔/比率量表
尺寸变量,辅以亮度、彩度和网纹变量
尺寸变量为主
非比率符号
定位比率符号
(一) 绝对比率符号
坐标统计图
(二)点状符号的定位处理
使点状符号的重心或底点与地物位置(坐标)相重合。
通常进行定位处理的点状符号有:地形图上的控制点、居民点、独立地物(庙宇、守林屋、瞭望台、敖包)。
以易读性为出发点,只有少量点状符号能进行定位处理。
第2节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显示线状分布要素的方法
一、线状要素
在地面上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的事物,如交通线、河流、境界线、地质构造线等。
–1、范围法
– 2、质底法
•(二)面状地理数据的定量表示
量底法
对于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地域,可以用面状符号表示。
量底法的概念
一般将面状事物的数量分为5至7个等级,用线划表示各个等级的界线,用不同浓淡色调或晕线疏密表示数量级别,通常用浓色调或密的晕线表示数量大的级别,浅色调或稀疏晕线表示小的数量。
地形图的坐标表示方式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河北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一.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