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国学在初中思品课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8 卷 第3 期 2 0 1 4年 6月
廷边教育学 院学报

V0 L 2 8 NO . 3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b i a n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i f o n
J u n e . 2 0 1 4
缺失社会公德… …凡此种种,见闻之,让人 内心 非常痛楚。
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 闻其臭 . ”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 。可见 ,环 境育人的重要性. 这就要 求我 们教育工作者 ,要 营造 良好育人
环境,这样才能塑育学生优秀品行。
二 、用国学滋养学生心灵 国学经典文 化是 中华文 明传 承数 千年的重要 载 体,内容 博大 精深 ,其中承载的 “ 仁义忠恕孝 悌 礼信 的道德伦理观 ,构成中华传统文化 的核
格,开启未来智 慧的火 花,从而奠定一生 良好 的
人 格基础 。
生 ,大则败坏社会风气 ,甚至影 响国家 的安定 。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 不闻其香 ,与 收稿 日 期 :2 0 1 4 —0 4 — 1 O
・71・
廷边教育学院学报
2 0 1 4 年
三、重新构建 思品课 的特色 文化氛圈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 ,思品 课文化氛 围的构建也是在长期的实践 中积淀 、提
良好的品行.
关键词:传统国学;案例;事例;良好品行
中图分类号;G 6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1 6 7 3 - 4 5 6 4( 2 0 1 4 )0 3 . 0 0 7 1 - 0 2
在 日新 月异 飞速 发展 的今天 ,人们 因为过于 追 逐物质 生活的丰富,而忽视 了对孩子 品行 的教 育 ,致 使一 部分 中小学生滋养 了许 多不 良的品德 习气 。如: 自私 自利 ,唯我独 尊,精神 空虚 ,沉 迷 网络 ,铺张浪费 ,厌学恶劳 ,不懂尊: 老爱幼 。
向善 爱田.可 以说 ,它是开启孩 子们 心灵智慧的 把 钥匙 .

四、具体措施
1 . 将传统 的国学经典纳入思品课教学
走 向犯罪 的第一步 。并能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来解 决实际 问题 ,培养 了学生 自 理能力 .
( 2 )子日:“ 朝 闻道 ,夕死可矣
每 周可 以在 正常 的教学 中安排 一节 国学课 , 将《 三字经》 、 《 弟子规) 、 《 论语》作 为学生的 “ 经 典诵读 课,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 点进 行国学课教
的本质逐渐蜕变 ,形成各种恶 习。小则: 影响其 一
地表现 出浮躁 、 自私 、好逸 恶劳等不 良心态 。让
他们在本 国传 统文化的滋养 中成长,健全人格 ,
培育 民族 精神 ,非常有必要 。 在初 中时期进行经典诵 读,这时期接触最具 智慧和价值的经典 ,会 在学生的心灵 中产生润 物 无声、潜移默化 的效果 ,可 以培养学生高 尚的人
பைடு நூலகம்

营造 良好育人环境,塑育学生优秀 品行
过 学习优秀国学 ,让这 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少年 幼
小的心灵 ,提 高他 们的人文素养 ,孕育纯 朴的 民 风,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如今 ,外来文 化、 网络文化等所谓 “ 流行 文 化 ”对孩子们 的影响越来越大 ,不少孩子 不但在 文化素养方面 出现 严重 “ 营养不 良” ,还不同程 度
浅谈传统 国学在初中思品课 中的运用
尹希燕
( 敦化市第五 中学 ,吉林 敦化 1 3 3 7 0 0 )

摘要:《 三字经》 、《 弟子规》 、《 论语》等传统国学典籍是中华民族珍贵遗产.( 《 三字经) ) 、《 弟子规》 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 论语》则记述了学习的方法、态度 ,做人的修养、德行 等.它们是学生不可不知的精神养料. 在初中思品课 中 运用好它们,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
炼 、培育而成 。用 国学 、传统经典文化重 新构建
敝聪明 ,坏心 志,勿 自 暴 ,勿 自弃 ,人 不学 ,
不知道.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节 ‘ 特殊 的保 护 特殊 的爱》 时, 教师可 以设计类似如下 的案例: 学生某某 ,由于父母离异 ,他平 时没人管 ,
上课纪律差 ,经 常不交作业 ,学习越来 越差 ,于 是他经常旷课 ,多数 时间沉迷 电子游 戏之中 .不 久 ,他又结识 了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 “ 朋 友” ,
思品课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尝试。
因为,传统 的团学经典能营造 良好 的育人 氛围.
可 以培养孩子们 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 情怀 。它
能让孩子变得谦让有礼 、孝亲尊师 、重德厚学、
多次在一所 小学 附近抢劫 小学 生的钱物 ,殴 打小 学生 ,被公安机关拘 留。
通过这一案例教学 ,使学 生在分 析讨论过程 中轻松地掌握知 识,同时更深刻 地认识到厌 学是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以孝 为先 , 尊 老爱幼 , 这是我们 民族传统 的美德 。而今天这一切似 离我 们渐行渐远 了。所 以现阶段对学生进行 I 晶行 的教 育与培养就显得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了。

心价值体系 。对于我们 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 、
人 与 自然的关系 ,至今 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通
《 三字经 》中有句话 : “ 人之初 ,性本善。性
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
这句话 说明了一个道 理:即人 的本 性,生来 都是善的, 但 由于后天环境的差 异与教育 的不 同,
才形成了各 自 不 同的性格 、品行 。 古语云:“ 近朱者 赤,近墨者 黑。 ”好的成长 环境可 以让人远离不 良的习气 ,并逐渐养成 良好 的品行;而污浊不 良的成长环境会腐蚀人 ,使人
学。
子 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 贤而 内 自省也 . ” 充分利用报纸 、杂志 、电视 、网络等搜集 、 寻找一些与课本 主题 相关 的事 例、重大时事 、政 治事件 、社会热 点、焦 点新 闻等,不仅能使学生 透过这些 “ 窗口”了解 国内外 大事 ,而且能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