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甲午年,初秋时节,我来到了安徽宏村,这个闻名遐迩的古村落,准备在这里领略一番独特的山水风光,感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完成一次难忘的采风之旅。

宏村坐落在黄山南麓,是中国最著名的水墨画村落之一,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它是浙西南地区最大的村落型古建筑群,拥有具有明清时代特色的明家民居和宋元时期的池塘、桥梁、石塔等多处文物古迹。

这里景区的建筑风格,气氛浓郁的古韵,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进入宏村,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静谧、宁静的气息,古色古香的明、清中式建筑让我感到仿佛身身身处在古代。

沿着石板路一路向前,我看到了一个美丽得不可思议的国画。

这就是宏村的“南北两河四塘一街两庙”,街道穿越一个花岗岩山谷,两侧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分别称作“春塘”和“秋河”。

整个宏村占地面积400亩,由东、南、西、北四块山地环绕,其中北边山地上的三个池塘尤其引人注目。

这三个池塘分别为“长塘”、“方塘”和“显宁塘”,周围环绕着明朝的桥廊、亭阁、小桥流水,很有江南小桥流水的风光。

在宏村的南边,有一优美的建筑——宏村千古情,宏村民俗文化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展出了宏村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完整版面,通过宏村玉蝉、妈祖等深厚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保全本村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文物、展厅对比等各显东西,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质朴、厚重的宏村文化。

除此之外,余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古文化。

例如,品尝了宏村特色的饼干、喝了宏村酒,大张旗鼓地开展民间舞蹈表演活动,几乎让我进入了古代时期的世界,爽快又清纯。

时至今日,似乎人类ly古文化正越来越远离我们,而宏村的古色古香和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自己的古文化。

总的来说,宏村是中国少有的古老村落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

它优美的景致和瑰丽的建筑群体,是一道绚烂夺目的眼前风景,也是人们的思考和感受的聚集地。

身为一个文化爱好者,来宏村采风的独特体验,给予我返璞归真的感慨,让我更有信心与热情地探寻我祖国的悠久文化。

宏村设计采风 实践小结

宏村设计采风 实践小结

2012 —— 2013学年第一学期设计采风实践个人小结班级:工业设计101 姓名:学号:为期两周时间的艺术写生结束了,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欢乐,感悟了生活。

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

穿梭在高强小巷,踏着石板,,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厚道,感觉一下子从车来人往、拥挤喧闹的城市,回归到了宁静、安详、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种心情无以言表。

经过近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宏村。

微雨中的宏村,白墙灰瓦,颇有一股中国水墨画的感觉,朴实无华。

第二天一早,集体进入宏村,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

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

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

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

村口的两棵古树是牛的两个犄角一棵红扬一棵银杏。

以前村里有嫁娶之事就绕红扬三圈寓意百年好合村里有高寿老人过世就绕银杏三圈寓意子孙后代高福高寿。

沿着卵石小径我们来到了牛刍胃“南湖”。

湖边有著名的南湖书院民国时期的驻英大使汪大婱,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小娟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

牛胃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曰“月沼”。

所谓“花开则落,月圆则亏”汪氏族人追求花未落月未缺的境界始终对美好事物抱有希望。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以及微州的木雕。

速写一开始不是好,平时学校里只画过产品,对于建筑的体量感透视把握不好,不过在老师每天晚上的指导下,逐渐解决了。

除了对于建筑的速写外,还有一些木雕等装饰的速写,再速写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先后去了西递,南屏,参观不同风格的建筑。

这次的外出写生,使我收获颇丰。

对徽式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对外景的速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技巧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宏村采风心得体会【篇一:西递宏村采风报告】西递宏村采风报告作者:专业年级:学号:指导老师:采风地点:西递宏村采风时间:采风目的:通过半个多月的写生采风,加强对自然以及人文风景的感受力,深入体验徽州的风土人情,感受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沉淀与交融。

进一步的提高对形体的把握能力,在绘画过程中的取舍能力等。

徽州采风记东方和西方,江南与塞北,人类的活动促成了不同文化的相逢,文化的离合也见证了人的聚散。

然而究竟人改变了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了人,大山中的一草一木,古楼上的青砖白瓦,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的一一道来。

西递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写生实采风。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这一周多时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

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西递,位于安徽省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清晨,薄雾朦朦,远看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们去探索。

一、粉墙青瓦马头墙古民居建筑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粉墙青瓦,色彩明快,然而岁月的痕迹会使粉墙逐渐斑驳,远看与山水融合在一起反而增添了几分写意。

两侧山墙厚重,因有抵御火灾功效,又称“封火墙”。

墙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下,轮廓分明,形似高昂的马头故又被叫做马头墙,马头墙层层叠叠远看就如同群马昂首奔跑,十分壮观。

二、建筑的走向一般都是朝着东、西、北三个方向,不但民房建筑不敢朝正南开门,就连一些大姓的宗祠也不敢门向正南。

偶尔有些房屋受地基局限,不得不朝南开设大门时,也要设法偏一偏,宁可开成一扇斜门,让人感到颇有些不伦不类。

后来经了解得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法是从封建制度来解释:在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之分,连区分方向的东西南北左右也不例外。

宏村心得体会

宏村心得体会

宏村心得体会我曾经去过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古老村庄——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部,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古代村落”。

这次去宏村的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会。

首先,宏村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古朴和安静。

整个村落坐落在山水之间,四周被池塘和竹林环绕,宛如一幅似曾相识的水墨画。

走进宏村,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

这里的房屋依山傍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古色古香的石板道一直延续到石板街上。

漫步在村落的小巷中,听着脚步声回响在古老的墙壁上,我不禁感到心灵得到净化。

宏村的宁静和祥和让我远离都市的喧嚣和压力,让我重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其次,宏村还给我留下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宏村作为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村中心的牌坊下,有一块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石碑,上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亲撰。

宏村的居民们自古以来就注重文化教育,每户人家都有一间书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在宏村的古街上,还可以看到古老的书法作品和传统的木雕工艺品,这些都是宏村丰富文化底蕴的体现。

在宏村的屋檐之下,我仿佛感受到了祖先的智慧和勤劳,这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宏村还让我领略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宏村位于黄山脚下,四周是群山环抱,青翠欲滴。

每天早上起来,我都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宏村的水系发达,村中有多个池塘,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房屋和竹林,美不胜收。

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我看到了一位老乡拿着竹竿在池塘中垂钓,他的动作慢而稳定,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宏村的山、水、人、物相互依偎,和谐共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与意义。

宏村之行让我收获颇丰,这里的古朴和安静、历史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的美丽和和谐相处的意义深深触动了我。

我希望能够将这种美好的体验带给更多的人,同时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标准

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标准

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标准宏村是中国著名的古村落,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

这个古老的村庄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而闻名于世。

在2023年的旅行中,我有幸来到宏村进行写生,亲身体验了它的魅力和美景。

宏村的写生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体验,以____字的篇幅,来谈谈我对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的体验和思考。

首先,我要说的是,宏村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房屋呈马蹄形,由砖木结构组成。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写生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每幢房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有的房屋保存完好,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髓;有的房屋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仍然透露着岁月的沧桑。

这些独特的建筑给我的写生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其次,宏村的自然景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宏村周围环绕着山水,它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写生过程中,我发现村庄中的河流清澈见底,且有着丰富的水生生物。

这一切都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除了河流,宏村周围还有许多山峦和自然景观。

我走进山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给我的写生作品增添了洞察力和生动感。

再次,宏村的人文景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宏村,我看到了许多热情好客的村民。

他们乐于向我介绍村庄的历史和文化,给我提供了很多写生的素材。

村民们的生活简朴而充实,他们之间相互扶持,彼此关爱。

这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让我深受触动,也给我写生作品注入了温馨和人文关怀。

最后,我想说的是,宏村的写生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描绘美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大自然、人文与心灵的交融。

当我用画笔捕捉到一瞬间的美丽时,我能够感到自己与大自然的共振。

这种感受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的真谛,也使我更加热爱生活。

总的来说,2023年宏村的写生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仅是一个旅行的过程,更是一个人自身成长与艺术追求的过程。

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宏村写生心得体会范文作为一位热爱艺术与旅行的人,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景名胜情有独钟。

对于画家来说,写生是锻炼自己观察力和技巧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宏村作为我的写生目的地。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宏村写生心得体会。

宏村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誉为“明代古民居博物馆”。

来到宏村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些古老的建筑,宏村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布局恢宏,雕梁画栋,别具一格。

尤其是那些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更是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造诣。

我找到一处靠近村口的位置坐下来,凝视着这些古老而庄重的建筑,让自己沉浸在时光的长河之中。

宏村的古建筑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品,更是生活的载体。

我看到一些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一边织着布,一边与邻居闲聊。

他们的身影与宏村的古建筑融为一体,仿佛是这个村落中历史的见证者。

我远远地看着他们,想象着他们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感受到了这里充满生命力的气息。

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画家,我不仅要画出建筑的形象,更要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历史的沉淀。

除了古建筑,宏村的自然风光也是我写生的重要对象。

宏村周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相依,景色秀美。

我爬上了一个小山丘,眺望远处的群山和村庄。

这里的景色仿佛被一个巨大的画框所包裹,美轮美奂。

远处的山峰一片苍翠,近处的田野一片丰饶。

我拿出画笔,尝试着将这个美景记录下来。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要表达出山水之美并不容易。

要捕捉到山与水的细微变化,需要耐心观察和熟练的技巧。

我反复尝试,最终,我画下了一幅山峦起伏的画作。

尽管与实际的景色有所差距,但我意识到写生不是单纯地复制现实,更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将自己对景色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观众。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还结识了一些当地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他们对于宏村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对于艺术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我参与了他们的艺术交流活动,与他们交流绘画技巧和艺术理念。

宏村写生心得

宏村写生心得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也有幸观赏到了当地村民的民风民俗。他们朴实、热情,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乐趣。在写生作品中,我尽可能地将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让观者通过我的作品感受到宏村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四、宏村的艺术氛围
宏村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也是艺术的殿堂。在宏村写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不仅可以欣赏到当地的传统工艺品,还能和一些当地的艺术家交流学习。这种艺术的氛围让我在写生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也为我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
五、宏村的饮食体验
除了写生,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品尝当地的美食也是我这次旅行的重要内容。宏村的饮食以徽菜为主,清淡爽口又别具特色。在村口的小饭馆里,我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感受到了徽菜的独特魅力。这些美食也成为了我写生灵感的来源,让我的作品更具地域特色。
六、宏村的人与事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的也是艺术家,有的是文学青年,我们一起交流创作,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这次旅行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友情和感动,这些珍贵的情感也成为了我创作的动力和灵感。
宏村写生心得
作为一名喜欢写生的艺术爱好者,最近有幸前往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进行了一次写生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宏村的独特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写生心得。
一、宏村的自然美景
宏村位于黄山风景区附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澈的小溪、古朴的石头房屋、蜿蜒的乡间小道,都成为了我笔下的素材。在这片自然美景中写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更加懂得珍惜自然环境。
七、宏村写生的收获与感想
这次前往宏村进行写生之旅,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感悟和成长的旅程。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加深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回顾这次旅程,我收获良多,也更加坚定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这次写生的经历将成为我艺术创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期待着有更多的机会能前往宏村这样的地方,继续深入创作与探索。

宏村旅游心得

宏村旅游心得

宏村旅游心得宏村旅游心得(优秀5篇)宏村旅游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宏村旅游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宏村旅游心得(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宏村旅游心得篇1宏村,一个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自然风光的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进宏村,就被它古朴的建筑和浓郁的徽州文化所吸引。

古老的房屋依山傍水而建,白墙黛瓦,犹如一幅水墨画。

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魅力,老人们的传统手艺,以及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对这种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宏村的自然风光也是独一无二的。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漫步在村中,不时可以看到悠闲的鸭子在水中游弋,绿色的稻田在阳光下摇曳,让人心旷神怡。

在游玩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旅游的意义。

旅游不仅仅是欣赏美景,更是了解文化、感受生活的方式。

在宏村,我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更深入了解了徽州文化的内涵,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总之,宏村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它的美丽和魅力会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期待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古村落,感受它的魅力。

宏村旅游心得篇2宏村旅游心得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悠久的古民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这次我有幸前往宏村进行了一次自驾游,下面是我的旅游心得。

一、宏村的建筑风格宏村的建筑风格以“仿明、清”为主,整个村落布局严谨,建筑布局合理。

宏村内的民居大多为二层楼房,采用砖木结构,青砖黑瓦,小窗半圆,门枕石鼓,马头墙高,墙头斜着大红砖或瓦片,颇具特色。

在游览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的布局、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二、宏村的人文景观宏村的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湖春色”。

南湖位于宏村的南侧,湖水清澈,四周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在南湖边,我欣赏到了“南湖春色”的美景,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四周的青山绿树与南湖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村采风心得体会【篇一:西递宏村采风报告】西递宏村采风报告作者:专业年级:学号:指导老师:采风地点:西递宏村采风时间:采风目的:通过半个多月的写生采风,加强对自然以及人文风景的感受力,深入体验徽州的风土人情,感受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沉淀与交融。

进一步的提高对形体的把握能力,在绘画过程中的取舍能力等。

徽州采风记东方和西方,江南与塞北,人类的活动促成了不同文化的相逢,文化的离合也见证了人的聚散。

然而究竟人改变了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了人,大山中的一草一木,古楼上的青砖白瓦,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的一一道来。

西递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写生实采风。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这一周多时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

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西递,位于安徽省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清晨,薄雾朦朦,远看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们去探索。

一、粉墙青瓦马头墙古民居建筑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粉墙青瓦,色彩明快,然而岁月的痕迹会使粉墙逐渐斑驳,远看与山水融合在一起反而增添了几分写意。

两侧山墙厚重,因有抵御火灾功效,又称“封火墙”。

墙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下,轮廓分明,形似高昂的马头故又被叫做马头墙,马头墙层层叠叠远看就如同群马昂首奔跑,十分壮观。

二、建筑的走向一般都是朝着东、西、北三个方向,不但民房建筑不敢朝正南开门,就连一些大姓的宗祠也不敢门向正南。

偶尔有些房屋受地基局限,不得不朝南开设大门时,也要设法偏一偏,宁可开成一扇斜门,让人感到颇有些不伦不类。

后来经了解得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法是从封建制度来解释:在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之分,连区分方向的东西南北左右也不例外。

古代把南称为至尊,宫殿、庙宇都朝正南,帝王座位也是坐北朝南,叫做“南面称尊”。

正因为南向如此尊荣,所以民间造房,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向,都得偏东或偏西。

另一种说法是从风水州沦解释流传黟县的风水理论中关于住宅选址的要求为“巽山乾向”。

根据周易文王的后八卦推算,巽为东南、乾为西北,就是说好的住房应该是坐东南,朝西北。

宏村在西递待了一个星期之后,我们来到了宏村。

宏村距西递虽不是很远,但却给我们另一种感觉,无论是风景,建筑,还是人文。

宏村镇位于黄山南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 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

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

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距今860余年历史宏村资源丰富,是黟县优质木材毛竹、名优茶产地之一。

2001连5月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村地形犹如一头卧牛,亦称牛形古村,有举世无双的环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及串起的池、塘、窑、坑、涧、榭等水系艺术设施。

村中有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

有保存完整全省仅存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历史设施。

三、“三雕” 即木雕、石雕、砖雕,三雕融为一体,技艺独特、登峰造极。

木雕主要装饰于建筑内部构件上,如梁枋、梁架、斗拱、雀替、窗扇、门扇、栏杆等,例如承志堂的厅堂梁枋雕饰“百子图”,画面生机盎然、惟妙惟肖;石雕主要体现在门罩、漏窗、抱鼓石、石牌坊等处;砖雕多装饰于门罩、贴墙牌坊、屋脊上的人字封檐、庭院明窗等处,多与石雕配合使用。

三雕的图案题材丰富多彩,多以吉祥福禄寿禧的图像为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民间娱乐、风俗民情等,以花卉果木、飞禽走兽为题材的也不少,寓意各不相同。

石雕砖雕木雕【篇二:宏村考察报告】一:考察时间:2013年7月4日—7月7日二: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三: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

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

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

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

要求大家在考察中遵守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四:实习内容:实地考察,拍照,写生;五:实习过程:七月四号早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苏州出发,踏上了去往宏村的路途。

当然,作为一个北方人,对于南方的山水派系建设有着天生的好奇。

令人高兴的是,我终将踏足过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

经过近好几个小时的长途车程,我们进入了山水之间的目的地——宏村。

一路的颠簸让我们十分疲倦,下车后便直奔旅社安置行李。

虽然最初觉得住宿环境不是十分舒适,但一想到我们此行的目的,便觉得其他都无关紧要了。

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宏村的梦幻之旅。

宏村古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位于黄山南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 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

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距今860余年历史。

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

对于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

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

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

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这里你所看到的建筑与环境非常的和谐没有一丝突兀,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

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

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

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绝”,开《仿生学》之先河。

有“民间故宫”佳誉的清代民居“承志堂”(导游讲这是一个地主的老宅,所以装饰的非常精美)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筑,巧夺天工的“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图》奇美绝伦。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赞叹道:“黟县宏村建筑文物是国家的瑰宝”。

承志堂内木雕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除了出色的自然环境以外他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优越的,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

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

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

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是幅溶于山水之间的徽派小筑静态雅致的图画。

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除了建筑形式以外令我感兴趣的还有这里的风水学的应用。

风水先生何可达的事迹史料上记载不多,只是在设计宏村时,他竟费了10年时间。

据说在这10年时间里,他前后在宏村仔细考察了三次,几乎把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都走遍了,最后认定,这一带的地理风水是一个卧牛形,于是他就着手进行卧牛型的整体规划。

但是规划只是纸上的东西,要改造它却要花大笔金钱。

而当时汪氏家族出现了多个分支,这钱由谁来出就成了问题。

据说到了明永乐年间,时任山西粮运主簿的汪辛,汇来白银一万两资助家乡进行牛形村改造:将村中一泉扩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开掘出一条400米长的水圳(村中水渠)作为牛肠;牛肠曲折地连上牛胃,最后流向南汇入南湖形成牛肚;又在村边的山溪上建起了四座木桥作为牛腿——从山上望去,整个村庄就像是一头悠闲地卧在溪边的青牛。

我跟随导游在村里转来转去,“牛肠”“牛胃”地走了一圈,感觉真的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在月塘(牛胃)处,游人一群一群地聚在池边交口称赞。

这时,一位摇旗呐喊的女导游说:“宏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仿生学原理,整个村子背靠雷岗山向南倾斜,是一头牛的造形: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桥为牛腿、塘为牛胃、渠为牛肠、湖为牛肚。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牛胃是牛胃,可别小看了这个牛胃,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能调解村中的气候,炎夏经风一吹,可解暑气;二是可做消防用的水源,因为它位于村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取水相当方便;三是防旱,因为它本身是一处泉水掘成的大池子,所以发生干旱时,村中仍可储存一池水备用。

”于是我明白了,原来“风水”并不神秘,它也是一种实用的东西。

末了,这位小导游还说出了月塘的神秘作用有“聚财”的象征,因此,宏村出了大批商人,而且都是儒商。

在宏村靠湖边的南湖书院,我看到令人凄苦的另外一幕。

五六岁的孩子被送进书院读书,那书堂可不是华丽的殿堂,而是最外面一间,窗子上镶着冰棱一样窗格子的透风的屋子,冷板凳硬梆梆的,取意是“寒窗”——只有通过十年寒窗,才能成为人上人!寒窗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