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宏村心得
宏村游记5篇

宏村游记5篇游宏村宏村在安徽省黄山市,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个周末,我游览了宏村,体会到了她真正的美丽。
路上,遍地开着金黄色的野菊花,异常美丽。
到了宏村,它古色古乡,青灰的瓦、白而泛黄的墙,到处弥漫着一股古老的气息。
听导游说,宏村像一头正在熟睡中的牛,而刚进去最醒目的湖泊就是牛的“肚子”----南湖。
再往前走,穿过"肚子"上的小桥,就到了村民居住的区域。
房子中间的水渠就是牛的“肠子”。
“牛肠子”在当地还有一句俗语:“顺水进村,逆水出村。
”跟着导游走,就来到了学堂,那学堂是供以前的宏村小学生上学的,对姓“汪”的小学生免费教学。
再往里走,我们游览了一些地主,族长,村长的屋子。
地主屋子最大,好似一个让人走不完的迷宫。
地主家有一个巨大的露天平台,原来,在当地村民眼中,下雨等于下金子,下雪等于下银子,这个露天平台一定是“聚宝”用的。
再往里走,可以看见一幅幅木雕雕刻在横槛上,雕刻着人物、马匹,个个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
一些木雕上涂着“金粉”,似乎在炫耀自己的财富呢!族长家里的木窗上,雕刻着许多倒挂着的蝙蝠,就是“福到”的意思,而每扇窗上雕着五只倒挂的蝙蝠就是“五福临门”的意思。
族长家旁边就是牛的“胃”----宏村中心的湖,族长是唯一能住在宏村中心的一户人家,说明族长在宏村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宏村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
形似圆月的湖中桥、高大的银杏树、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我回头望了一眼宏村,湖中桥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让人想起了夜晚的明月。
宏村啊!你的美丽让人久久不能忘记!宏村游记篇(二):游宏村五年级游记作文500字寒假里,我们全家去世界非文化遗产之一的宏村游玩。
走进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如同电视里才能出现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
波光粼粼的南湖上,坐落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玉白色拱形小石桥。
湖面清澈如镜,两边的白墙黑瓦的马头墙和路边的古树倒映水中,相映成趣。
几只小鸭子悠闲地游来游去。
微风吹过,水面荡漾起一圈圈涟漪,好像鱼儿在吐泡泡,这简直是一幅朦胧的山水画,漂亮极了。
宏村心得体会

宏村心得体会我曾经去过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古老村庄——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部,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古代村落”。
这次去宏村的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会。
首先,宏村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古朴和安静。
整个村落坐落在山水之间,四周被池塘和竹林环绕,宛如一幅似曾相识的水墨画。
走进宏村,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
这里的房屋依山傍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古色古香的石板道一直延续到石板街上。
漫步在村落的小巷中,听着脚步声回响在古老的墙壁上,我不禁感到心灵得到净化。
宏村的宁静和祥和让我远离都市的喧嚣和压力,让我重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其次,宏村还给我留下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宏村作为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村中心的牌坊下,有一块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石碑,上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亲撰。
宏村的居民们自古以来就注重文化教育,每户人家都有一间书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在宏村的古街上,还可以看到古老的书法作品和传统的木雕工艺品,这些都是宏村丰富文化底蕴的体现。
在宏村的屋檐之下,我仿佛感受到了祖先的智慧和勤劳,这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宏村还让我领略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宏村位于黄山脚下,四周是群山环抱,青翠欲滴。
每天早上起来,我都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宏村的水系发达,村中有多个池塘,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房屋和竹林,美不胜收。
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我看到了一位老乡拿着竹竿在池塘中垂钓,他的动作慢而稳定,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宏村的山、水、人、物相互依偎,和谐共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与意义。
宏村之行让我收获颇丰,这里的古朴和安静、历史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的美丽和和谐相处的意义深深触动了我。
我希望能够将这种美好的体验带给更多的人,同时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宏村的观后感 -回复

宏村的观后感 -回复
我最近去了宏村旅游,非常喜欢这个古镇。
宏村建筑保存得很好,每个建筑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历史故事。
特别是在宏村古街的两侧,有
许多古色古香的木屋和石屋,让人感受到了五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建筑
风格。
在宏村,除了建筑之外,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最让我难忘的是宏
村的小桥流水和青石板路。
小桥流水是宏村的标志之一,许多人在这
里拍照留念。
而青石板路则是宏村民宿的标配,我住的民宿就是一个
古色古香的青石头房子,晚上出门走在青石板路上,映着微弱的路灯,十分有情调。
总之,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古代中国建筑和生活的味道,宏村是
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推荐大家去那里走走,感受一下这个小镇的
古典韵味。
宏村写生心得

宏村写生心得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传统古村之一。
宏村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文艺青年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写生。
我也有幸到宏村写生,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天,我早早起床,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去宏村的路。
一路上,我看到了美丽的山水和原生态的农田,仿佛进入了一个脱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终于到达宏村,我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
宏村是一个位于山间的村庄,周围被青山环抱,村庄中的每栋房屋都是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犹如一幅古老的画卷。
我选择了一个略微高处的地方坐下来,开始了我的写生之旅。
首先,我选择了一栋具有代表性的宏村民居进行写生。
这栋房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朝河流,四周有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通往村庄的每个角落。
我用铅笔描绘了它的整体形状和檐口的各种花纹。
我发现这个村庄的居民非常友善,许多人见到我在写生,都会主动过来问候我,并对宏村的历史和文化做一些介绍。
他们对待这个村庄充满了自豪和热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宏村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护。
接下来,我转移到了宏村的另一边,开始写生一座小桥。
这座小桥横跨在一条被称为“百鸟河”的溪流上,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和青山。
我用水彩和素描的方式把这座小桥的美景表现了出来。
在画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宏村的静谧和纯净。
这里没有繁华的商业街,没有车水马龙的交通,只有清晨的鸟鸣和夜晚的虫鸣。
这种宁静让我感到心灵的净化,让我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写生的过程中。
第二天,我决定到宏村的山间去写生。
我爬到了宏村周边的几座山上,尽情感受山水的魅力。
我用素描和水彩纸记录下了这里的山川美景,同时也用相机拍摄了许多美丽的瞬间。
这里的山林繁茂,有着浓厚的自然气息,而且也没有太多的人造痕迹。
在这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可以尽情地舒展身体和思绪。
除了山间的写生,我也参观了宏村的一些文化景点,比如著名的文昌阁和宏村博物馆。
文昌阁是宏村的地标建筑,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是村民祈求学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圣地。
【参考文档】宏村旅游后感-word范文模板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宏村旅游后感篇一:游宏村有感游宏村有感前几日去黄山旅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这两处村落。
青山绿水掩映着粉墙黛瓦,还有鳞次栉比的马头墙,让人赞叹不已。
然而,它们的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还有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
黄山市原属古徽州,这里地少人多,为了生计人们多外出经商,或发奋读书争取入仕,待功成名就,人已步入暮年之时,便回乡置业,用平生积攒的钱财盖一处院落,安享晚年,教育子女。
其民居极具人文气息,如有户人家的客厅里,一边是书房,门上的花纹为“破冰纹”,寓意需寒窗苦读,正对着的房间门上雕着五只蝙蝠,寓意五福齐天。
而两门之间的距离正好为十步,意为人的一生需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
许多人家客厅里悬挂的对联则更是显示出其为人处世之道。
如:“孝悌乃传家根本,勤俭是经世文章。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等等。
见此情景,同行的朋友不由地大加感叹,若是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育人环境里那该有多好啊!我却想,这样的环境的确很好,但其先辈外出经商,苦读入仕的艰辛历程本身不就是更好的教育事例吗?不是更重要吗?二者相辅相成,才有了人才辈出的古徽州,才有了令人神往的徽州文化。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新世纪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有些失败,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了,但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却越来越严重。
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父母本身没有起到一种示范激励的作用。
许多父母自己早已不再努力,不再奋斗,终日看似忙碌,实则得过且过。
孩子读书时,他在看电视;孩子学习时,他在打麻将。
孩子的成绩稍有下降,他便大加训斥,还说什么“我这辈子已经这样了,你可要努力啊,我辛辛苦苦可都是为了你啊”等话语。
自己明明还活着,可已经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把自己的理想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心想让孩子考重点大学,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安徽宏村观后感

安徽宏村观后感引言安徽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宏村以其千年之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亲身体验了宏村的魅力,下面将向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
一、古朴典雅的建筑一步踏入宏村,我立刻被迎面而来的古朴典雅的建筑所吸引。
宏村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明代和清代的徽派建筑为主,这种风格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精美细致的工艺而著称。
宏村的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都展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宏村的每座建筑都经过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整个村落就像是一幅画卷,每一幢古建筑都是画中的元素,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景观。
二、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外,宏村还因其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宏村周边山水环绕,四季景色各异,既有秋天金黄的田野,也有夏天绿草如茵的山坡。
整个村落被大自然的美景环绕,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宁静的世外桃源。
在宏村的街道上漫步,我可以看到村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艺,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静谧流动。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宏村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这里传承着丰富而独特的徽州文化。
在我游览宏村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村民都在积极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教授年轻一代传统的手工艺技巧,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使得宏村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在一处古庙前,我还遇到了一位老艺人,他正在现场展示传统的剪纸技艺。
他的剪纸作品精美细致,寓意深远,他不仅向游客传授了剪纸的技巧,还向大家讲解了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宏村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宏村作为一处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我游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村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与开发,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宏村西递写生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宏村西递写生心得体会范文自古以来,宏村及西递便是中国传统美景的代表,融合着自然山水、古朴建筑和淳朴民风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
近日,我也有幸前往宏村和西递进行写生,亲身感受了这两个古村落的美丽与韵味,让我受益匪浅。
宏村,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素有“秀水佳山、众神归依”的美誉。
宏村以古建筑和水系著称,它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为主,追溯到这里的历史源远流长。
宽敞的街巷和古老的房屋,无不散发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气息。
在宏村的街头巷尾,我见到了古色古香的石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建筑物,每个细节都带给我强烈的视觉享受。
尤其是宏村有着独特的“墙贴”文化,这些彩绘的墙壁描绘着传统的农村生活场景,让整个村庄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而西递,则与宏村相似,同样是一座以古建筑为特色的古村落。
座落于黄山背山面水之间的西递,被尊崇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在西递,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每栋古民居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故事。
透过这些古老的建筑,我不仅看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更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
而西递的“古代工地博物馆”,更是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使我触摸到了这些古老建筑的真实质感,令我深深着迷。
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捕捉美景,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古村落的人文底蕴。
宏村和西递都融合了自然山水和古建筑之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宏村的几天里,我每天早上都起个大早,去村里的湖边欣赏日出的美景。
温暖的阳光洒在湖水上,映照出树、亭、楼、桥的倒影,美得让人陶醉。
而夜晚,无论是在宏村还是西递,我都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欣赏着满天的星星和古村落的夜景,沉浸在宁静和祥和的氛围中。
在这两个古朴村落里,我还结识了一些热爱写生的艺术家和摄影师。
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分享感受,互相激发创作的灵感。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写生是一种用心去感受和表达的过程,不仅仅是用笔描摹,更是一种体验和思考。
宏村写生心得

四、宏村的艺术氛围
宏村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也是艺术的殿堂。在宏村写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不仅可以欣赏到当地的传统工艺品,还能和一些当地的艺术家交流学习。这种艺术的氛围让我在写生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也为我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
五、宏村的饮食体验
除了写生,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品尝当地的美食也是我这次旅行的重要内容。宏村的饮食以徽菜为主,清淡爽口又别具特色。在村口的小饭馆里,我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感受到了徽菜的独特魅力。这些美食也成为了我写生灵感的来源,让我的作品更具地域特色。
六、宏村的人与事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的也是艺术家,有的是文学青年,我们一起交流创作,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这次旅行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友情和感动,这些珍贵的情感也成为了我创作的动力和灵感。
宏村写生心得
作为一名喜欢写生的艺术爱好者,最近有幸前往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进行了一次写生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宏村的独特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写生心得。
一、宏村的自然美景
宏村位于黄山风景区附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澈的小溪、古朴的石头房屋、蜿蜒的乡间小道,都成为了我笔下的素材。在这片自然美景中写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更加懂得珍惜自然环境。
七、宏村写生的收获与感想
这次前往宏村进行写生之旅,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感悟和成长的旅程。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加深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回顾这次旅程,我收获良多,也更加坚定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这次写生的经历将成为我艺术创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期待着有更多的机会能前往宏村这样的地方,继续深入创作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宏村心得今年暑假短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没出过浙江的我对此感到非常新鲜。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三日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
感受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
其中,最后一日的宏村一游最是让我感慨。
宏村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的感觉,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这样清澈的水在城市实不多见。
宏村民居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她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
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
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
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
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在一旁导游解说下,我了解到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我们参观了整个宏村。
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
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
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
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
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
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
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
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
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我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
学校安排这次考察是为了锻炼我们: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总而言之,正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
我非常喜欢这次宏村之旅,使我受益匪浅。
课后的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
虽然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
篇二: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
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
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
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
四环青山黛峰。
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
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
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
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总觉得西递的大路小巷更有规则,易于亲近,而且西递的水道稀疏,不象南屏关路水道纵横,整个村落流于安闲,角角落落都有写生的学生,手里的画笔飞速摆动,却丝毫影响不了环境的宁静,整个村庄都似这般,动静之宜,别有一番风味。
西递的建筑大多大同小异,高门窄户,内部架空,梁檐具深,不论何时走进都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虽然有四方的天井用于采光,但是阴影下常常静坐着一个老人,面无波澜地看着过往的游人,惶惶忽忽就生出隔世的感觉。
西递的祠堂多,楹联便多,这里的对联脱离了附庸作雅的范畴,多为祖上经验之谈,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班驳的红漆见证着当年胡家的辉煌。
无论为商为官,先重家教,守道方能立世。
西递楹联是一件取有趣的见闻。
据考证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提倡下,发展迅速。
到清代相当普及。
并成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志。
西递楹联我们看到古楹联一般挂在厅堂左右和厅堂两侧对应的园柱上,全部是优质木料刻制。
楹联内容大都是以理学思想为主导,有表明对生活态度的,例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对人生的理念,有写景、言志、抒情的雅趣。
例如:“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有对治家、处世、诚实的告白,例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又例如:“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等等都是灵活、鲜明、雅俗共赏。
这些楹联吸引了许多游客,字体秀丽,风格迥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启迪,精美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到南屏,我们看到了很多祠堂之类的,有一个说是当年拍《菊豆》的地方,墙上有很多《菊豆》的相片,还有从前染布织布的工具,让我觉得很有趣。
其实感觉南屏比宏村要小一些,不过自然风光倒是不错,自由走动的时候逛到了一片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在阳光下甚是好看。
在之后的几天我们依次去了关路,打鼓岭,木坑竹海。
关于关路的连体民居,我觉得很有趣,这个不大的村落里书屋之多出人意表,印象最深的是临溪书屋,问渠书屋,还有那间著名的“吾爱吾庐”,我不知汪家是什么样的一个家族,然而既然重习儒,经商必然与人无缺,为长久之道。
徽商几乎都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为儒商,所以在明清开辟了他们的江南盛世,而后那些盐商大族,多是徽商后代。
路是一个过于安静,文化趋于淡薄的村落。
说到打鼓岭,可以说这是我们玩的最开心也是最累的一天。
山峦重叠、涧流飞泻、林木繁茂,生态绝佳。
分布有大小六处飞瀑,四处深潭,瀑布最高的落差达30余米,低的也有10余米。
瀑布从莽莽丛林和群峰间飞来,犹如一道道白练,在悬崖峭壁间飞珠溅玉,蒸云腾雾,美不胜收;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
好似少女粉颊上的一缕刘海,秀丽拘谨,又似壮士悬鼓抡槌,豪情万丈。
打鼓岭与打鼓村之间,至今还保留成片的珍稀阔叶林,其中不乏桂皮、石楠、粗榧、南方铁杉、天竺、巨紫荆、兰果树等名贵树种。
于是,阔叶林广了,不知名儿的飞禽走兽也多了;打鼓瀑宽了,打鼓潭深了,那叮叮咚咚的千锣万鼓,也敲得更明朗,更有信心了。
从踏入竹海景区的那刻,眼睛见到之处都是绿:深绿、翠绿、墨绿......恍如走在电影的场景中,淡漠了人世浮华。
在这里我们爬的很累很累,石阶陡峭.笔直上去的.爬到一定高度.往下看,让人眩晕。
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虽然没有太大的趣味性,但让人心旷神怡。
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
卧虎藏龙中的周润发和章子怡在竹子上打斗的场面据说是来自这里.我想还是很喜欢竹海的宁静和安逸的。
从来这里我就发现这里的人都起得很早,老人喜欢在自家门前安静的坐着,劳动的人挑着担子往田地里走,田地里的农民在劳作,还有水牛,马拉着车,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又劳累的生活,但没有半句怨言。
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他们不像城里的人拥有过多的欲望,他们不像城里的人喜欢抱怨,相反,虽然生活条件很朴素,但我也能看到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
有一天下午,我和同学遇到一个老人,他毫无保留地给我们讲了宏村的历史,偶的时候,他说得很激动,就像他也生活在那个年代。
看到这些人,我反思我们自己,现在我们的生活反方式,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吗?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但平时除了学习就是上网,作业多了还整天抱怨,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少停下脚步好好的感受生活。
在宏村这几天,我们闲暇时就去购物游玩之类的,无时无地不感受到“三雕”艺术的魅力。
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上,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把融砖、木、石雕为一体,与木柱梁结构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
形成了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雕刻艺术风格。
其造型和图雕表现出徽商大贾骄奢浪漫的心态和儒雅恬淡的情趣,又通过栩栩如生和山川风物,历史故事的雕饰,寄寓着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希翼。
“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我很喜欢宏村这里古旧的带有历史痕迹的建筑,在儿时住过中式厅堂,住起来固然没有今天的单元小区舒适、方便,但每次看到老屋,却总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因为从中我不仅看到了前辈们的身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历史绵延的过程。
对我来说,宏村就是一个适于怀旧的地方,过去时代的那种精致、细腻的闲雅生活,消融在这些粉墙青瓦与亭阁水榭之间,虽然已不是那么真切,却仍然散发着一股朦胧、唯美的诱人气息,荡人心扉,让人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