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亲爱的同学们,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来啦!其中涉及疫情期间如何饮食,如何运动,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购物如何防护,有什么预防药物,如何处理废弃口罩等多方面问题。
快来了解一下吧~Q1: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饮食?答:1.一般人群:食物尽可能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类、瘦肉;少吃肥肉、烟熏肉制品;坚决杜绝野生动物;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提倡分餐,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2.一线工作者: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男性推荐热量摄入2400-2700KCAL/天,女性2100-2300KCAL/天;尽可能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摄入优质蛋白质,清淡饮食,忌油腻;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食物;采用分餐制就餐,做好营养保障。
3.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摄入热量要充足,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摄入优质蛋白质150-200G,蔬菜每天500G以上,水果每天200-350G,摄入必需脂肪酸,尽可能保证饮水量1500-2000ML。
营养较差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给予营养素补充剂,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适量活动。
4.重症型患者:少量多餐,每日6-7次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流质食物,或遵医嘱;病情逐渐缓解过程中,可摄入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物达不到营养要求的,可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对于危重型患者无法口服食物,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对于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的,采用肠外营养,保证基本需求;患者营养方案应根据机体总体情况、出入量、肝肾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情况而制定。
Q2:疫情期间可以出去遛弯透气吗?答:保护良好的情况下,可以。
但是建议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群体聚集活动,如组队打球等,以免因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
如果要到空旷露天、人员稀少的户外场所,如球场进行适度活动,建议佩戴口罩并做好身体准备活动,以免形成运动损伤,时间也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即可。
防疫知识一百问:问题与答案

防疫知识一百问:问题与答案问题 1: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答: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
其他人通过吸入这些飞沫或接触污染的表面再触摸面部,即可感染病毒。
问题 2: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答: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
首先,洗手后,从口罩包装上取出口罩,确保内侧不被触摸。
然后,将口罩放在脸上,覆盖口和鼻子,并确保紧贴面部。
最后,用鼻子和下巴的位置调整口罩,确保没有空隙。
问题 3:如何正确洗手?答: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
首先,用清水湿润双手。
然后,涂上足够的肥皂,并搓揉双手,包括手掌、指间、指尖、手背和手腕,至少持续20秒。
最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双手,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问题 4:怎样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答:如果你出现了新冠病毒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嗓子痛、呼吸困难等,或者你曾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建议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建议。
问题 5:如何正确戴手套?答:手套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要戴。
佩戴手套前,应先洗手。
然后,将手套从袋中取出,确保不触摸手套外侧。
将手套戴在手上并调整好位置。
使用完手套后,应正确脱掉手套,避免触摸外侧,并及时洗手。
问题 6:如何保持社交距离?答:保持社交距离是减少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尽量和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避免亲密接触、握手或拥抱。
同时避免参加人员密集的聚会或活动,特别是在封闭空间。
问题 7: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答:要正确清洁和消毒,应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或含氯的清洁剂。
首先,清洁表面上的污垢。
然后,用消毒剂涂抹表面,确保覆盖整个区域。
让消毒剂在表面上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问题 8: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多长?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14天,这意味着感染后可能需要2至14天才会出现症状。
然而,一些人可能在潜伏期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问题 9: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湿巾?答:使用消毒湿巾可以有效清洁物体表面。
新冠病毒防控健康教育知识

新冠病毒防控健康教育知识(一)疾病基本知识一)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征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三)什么是密切接触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二)个人防护一)个人防护用品通用准则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穿隔离衣。
3、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4、当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后仔细弃置,避免再利用。
二)个人防护用品1、一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患者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
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
3、三级防护:适用于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
疫情防控宣传试题答案

疫情防控宣传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新冠病毒的基本预防措施?A. 经常洗手B. 戴口罩C. 避免聚集D. 增加户外活动答案:D2.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飞沫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A3. 以下哪种口罩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A. 纸质口罩B. 棉布口罩C. 医用外科口罩D. 活性炭口罩答案:C4.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 自行服药治疗B. 去人多的场所透气C. 尽快就医并进行隔离D. 忽视症状,继续日常活动答案:C5. 在家如何进行有效的疫情防控?A. 频繁开窗通风B. 定期消毒居住环境C. 储备大量食品减少外出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佩戴口罩时,应该将口罩的上端紧贴鼻梁,下端覆盖下巴。
(正确)2.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邮件或包裹传播。
(错误)3. 疫情期间,应该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正确)4. 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完全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错误)5. 疫情期间,个人应该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冠病毒的典型症状。
答:新冠病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喉咙痛、呼吸困难等。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头痛、嗓子痛、失去嗅觉和味觉、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等严重病情。
2. 如何正确洗手以预防新冠病毒?答: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首先用流动的水湿润双手,然后涂抹足够量的肥皂;接着双手相互揉搓,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指尖和手腕,至少持续20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双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或空气烘干。
3. 疫情期间,公众应如何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答:公众应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遵守居家隔离或小区封闭管理的规定;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活动;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疫情防控常识百题解答

疫情防控常识百题解答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的传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本手册旨在解答公众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常见的疑问,为大家提供科学、权威的防控知识。
1. 新冠病毒的基本情况1.1 新冠病毒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内容}1.2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内容}1.3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多久?{内容}2. 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2.1 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内容}2.2 手部卫生对预防新冠病毒有何重要性?{内容}2.3 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哪些典型症状?{内容}3. 新冠病毒检测与诊断3.1 新冠病毒检测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内容}3.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内容}3.3 新冠病毒感染者何时可以进行核酸检测?{内容}4. 新冠病毒的治疗与救治4.1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内容}4.2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救治措施有哪些?{内容}4.3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康复过程是怎样的?{内容}5. 疫情防控政策与法规5.1 我国针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主要政策有哪些?{内容}5.2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公民有哪些义务和责任?{内容}5.3 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内容}6. 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6.1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内容}6.2 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内容}6.3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应对焦虑和恐慌情绪?{内容}7. 复工复产与经济恢复7.1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如何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内容}7.2 政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扶持政策有哪些?{内容}7.3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内容}8. 国际合作与全球抗疫8.1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国际合作有哪些重要意义?{内容}8.2 世界各国如何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内容}8.3 我国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内容}本手册根据当前的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编制,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和指导。
疫情防控常识性问题一百问

疫情防控常识性问题一百问一、基础知识篇1. 什么是新冠病毒?2.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3.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多久?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5. 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感染?6. 新冠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7. 新冠病毒感染后何时会出现症状?8. 新冠病毒的治愈率是多少?9. 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是多少?10.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冠病毒感染?二、防护措施篇11. 戴口罩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吗?12. 怎样正确佩戴口罩?13. 洗手的重要性是什么?14. 如何正确洗手?15. 为什么要保持社交距离?16. 新冠病毒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需要采取哪些措施?17. 居家隔离期间需要注意什么?18.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液?19. 公共场所如何进行消毒?20. 新冠病毒感染后何时可以结束隔离?三、疫苗接种篇21. 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类型?22. 疫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23. 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哪些副作用?24. 疫苗接种后多久可以产生免疫力?25. 疫苗接种后需要定期检测抗体吗?26. 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 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混合接种吗?28. 疫苗接种后可以放松防护措施吗?四、诊疗政策篇29. 新冠病毒感染如何诊断?30. 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31. 我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有哪些政策?32.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何时可以出院?33. 新冠病毒感染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34. 新冠病毒感染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35. 新冠病毒感染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五、国际合作篇36. 各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采取了哪些措施?37. 国际社会如何合作应对新冠病毒?38. 我国在新冠病毒防控方面有哪些国际合作?39. 新冠病毒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有何影响?40. 如何评价全球新冠病毒防控成果?六、防疫知识篇41. 新冠病毒感染与气候变化有何关系?42. 新冠病毒感染与动物有何关系?43. 新冠病毒感染是否会季节性流行?44. 新冠病毒感染会不会消失?45. 新冠病毒感染有哪些潜在治疗方法?46. 如何判断新冠病毒变异情况?47.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有哪些影响?48. 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变异?七、日常生活篇49.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50.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调整作息时间?51.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保持饮食健康?52.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进行锻炼?53.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提高免疫力?54.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应对焦虑?55.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如何保持社交互动?八、返程复工篇56. 返程复工期间如何防护新冠病毒?57. 返程复工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58. 企业如何做好疫情防控?59. 员工返程复工后如何进行健康管理?60.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如何应对经营压力?九、科普辟谣篇61. 新冠病毒感染与大蒜、洋葱有何关系?62. 新冠病毒感染与喝热水有何关系?63.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能否锻炼身体?64. 新冠病毒感染是否可以通过吹风机治愈?65. 新冠病毒感染是否有特效药?66.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是否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C?67.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68. 新冠病毒感染是否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灯治愈?十、未来展望篇69. 新冠病毒感染后,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如何改革?70. 新冠病毒感染后,各国如何加强国际合作?71. 新冠病毒感染后,我国如何提高防疫能力?72. 新冠病毒感染后,我国如何加强疫苗研发?73. 新冠病毒感染后,如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74. 新冠病毒感染后,如何提高公众防疫意识?75. 新冠病毒感染后,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附录76.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术语解释77.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政策法规78. 新冠病毒感染防护指南79. 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方案80.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81.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常见问题解答82. 新冠病毒感染心理调适指南83. 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训练指导84.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国际经验85.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科普宣传资料86.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宣传视频87.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网络课程88.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问答手册89.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宣传画册90.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宣传资料电子版91.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书籍推荐92.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研究报告93.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学术文章94.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网站推荐95.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APP推荐96.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微信公众号推荐97.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微博账号推荐98.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专家推荐99.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医疗机构推荐100.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热线电话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题库(1~100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题库(1~100道)1.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来源尚不明确,但是具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A 对B 错正确答案:A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A 对B 错正确答案:A3.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临床症状以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
A 对B 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4.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人群易感性,老人、青壮年和儿童均有发病,目前以老年人发病多见。
A 对B 错正确答案:A5.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双手遮掩口鼻。
A 对B 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洗净双手。
6.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在家应该紧闭窗户防止脏空气进入室内。
A 对B 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应定期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
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要使用正规的口罩。
7.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戴多层口罩可以更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A 对B 错正确答案:B8.盐水漱口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A 对B 错正确答案:B9.虽然野生动物通常会携带很多致病微生物,但只要食用前高温多煮一会就不会得病。
A 对B 错正确答案:B10.感冒、普通流感和禽流感都是感冒,如果患病,服用一些抗生素就能有效治疗。
A 对B 错正确答案:B11.人类一旦感染狂犬病毒,致死率达到100%。
A 对B 错正确答案:A12.野生动物是很多未知致病微生物的携带者,对人类存在很大的威胁,应该将它们全部扑杀。
A 对B 错正确答案:B13.消灭病毒的自然宿主(如蝙蝠),就能避免病毒蔓延。
A 对B 错正确答案:B14.在人类传染病中, 有许多是以动物作宿主将疾病传播给人, 造成的人类疾病。
A 对B 错正确答案:A15.一些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会传染给人类,但人类的传染病不会感染动物。
防疫知识问答百题全解

防疫知识问答百题全解1. 什么是?(Novel coronavirus)是一种以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
它可引起冠状病毒病(COVID-19),这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传染病。
2. 新冠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可以将病毒含在飞沫中传播给其他人。
此外,近距离接触也可以导致传播。
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传播。
3. 如何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包括:-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3英尺)的距离。
-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 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如果无法洗手,可以喷洒酒精消毒液。
-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 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并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
-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
-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 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建议。
4. 新冠病毒的症状有哪些?新冠病毒的症状包括:- 发热- 干咳- 疲劳- 呼吸困难- 肌肉或关节疼痛- 喉咙痛- 头痛- 寒战或身体发冷- 丧失味觉或嗅觉- 恶心或呕吐- 腹泻5. 如何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基于实验室检测,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抗原检测。
PCR检测可以确定病毒遗传物质的存在,而抗原检测可以快速检测病毒蛋白。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和暴露史进行临床诊断。
6. 如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目前尚无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的,包括:- 提供充足的休息和水分。
- 控制发热和症状。
- 维持呼吸功能,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可能需要氧疗或呼吸机。
- 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和血栓。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7. 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目前已有多种新冠病毒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或正式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亲爱的同学们, 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来啦!其中涉及疫情期间如何饮食, 如何运动, 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外出购物如何防护, 有什么预防药物, 如何处理废弃口罩等多方面问题。
快来了解一下吧~
Q1: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饮食?
答:
1.一般人群:
食物尽可能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类、瘦肉;少吃肥肉、烟熏肉制品;坚决杜绝野生动物;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提倡分餐,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2.一线工作者:
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男性推荐热量摄入2400-2700KCAL/天,女性2100-2300KCAL/天;尽可能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摄入优质蛋白质,清淡饮食,忌油腻;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食物;采用分餐制就餐,做好营养保障。
3.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
摄入热量要充足,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摄入优质蛋白质150-200G,蔬菜每天500G以上,水果每天200-350G,摄入必需脂肪酸,尽可能保证饮水量1500-2000ML。
营养较差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给予营养素补充剂,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适量活动。
4.重症型患者:
少量多餐,每日6-7次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流质食物,或遵医嘱;病情逐渐缓解过程中,可摄入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物达不到营养要求的,可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对于危重型患者无法口服食物,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对于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的,采用肠外营养,保证基本需求;患者营养方案应根据机体总体情况、出入量、肝肾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情况而制定。
Q2:疫情期间可以出去遛弯透气吗?
答:
保护良好的情况下, 可以。
但是建议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避免群体聚集活动, 如组队打球等, 以免因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
如果要到空旷露天、人员稀少的户外场所,如球场进行适度活动, 建议佩戴口罩并做好身体准备活动,以免形成运动损伤,时间也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即可。
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 给自己和老人孩子做好口罩、手套防护。
活动地点建议避开人流, 选择人少、通风良好的地方。
但注意在外不
要乱摸东西、注意口鼻卫生。
见到熟人时, 也不要脱下口罩, 建议保持1 米以上的距离打招呼, 不要太靠近说话。
Q3:疫情期间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出行时, 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答:
出行前, 保证无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 方可正常出行。
合理安排行程, 确保佩戴口罩, 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离开站点。
保持手卫生, 推荐戴手套。
勤洗手, 洗手时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清洗, 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与管理。
自身出现可疑症状应尽量做好防护, 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主动报告就医。
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 及时报告。
建议记下自己的行程, 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 以备查询。
Q4:疫情期间外出购物, 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
在疫情传播期间,尽可能不外出或减少外出。
1.出发前准备
先自测体温,按要求佩戴好口罩,尽量自备购物袋;
2.在路上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乘坐时尽量分散就坐;
3.选购时
不要直接用手拿,可戴手套或将购物小袋套手上抓取;避免直接接触生鲜产品;避免接触垃圾废水;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不购买不食用野味;
4.称重结账时
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减少公共平台的接触;
5.回家后
用流动水和洗手液立即洗手,对外套、鞋子、购物袋、门把手立即消毒;建议将外套挂于通风处;
6.选购食材的处置
及时清水冲洗,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水果尽量削皮,生食、熟食使用的菜板刀具要分开;
7.减少外出次数
列好购物清单,尽量选择人流少不拥挤、物品充足、一站式购买齐全的市场或超市,减少逗留时间;外出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Q5:请问有哪些药物可以预防?
答:
目前网络上有消息称双黄连口服液、维生素C、抗生素、板蓝根口服液、乳酸菌素片、抗流感药物如莲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据国家卫健委专家表示,以上药物并没有足够的医学证据证明对新型冠状病毒有预防作用。
因此,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滥用药物反而会伤害身体健康。
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预防该病毒,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做好科学防护是关键。
综合回答
Q6:如何处理废弃口罩?
答:
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
但正确的规范处理使用过的口罩也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不当,反而会成为传染疾病的途径。
1. 普通市民,在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时,使用过的口罩,可直接投放到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内。
2. 普通市民,在伴有发热或有咳嗽等症状者,建议把使用过的口罩在开水中(至少要高于56℃)浸泡30分钟以上;或者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后,再密封,然后投放到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内。
3.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口罩,应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执行。
Q7:武汉来的快递能收吗?
答:
可以放心收取。
应国家要求, 如今邮政及各大快递网店都需要严格消毒及通风, 病毒在物体表面不可能长期存活, 由此可见, 收快递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几率微乎其微。
如果非常担心, 也可以使用75%医用酒精喷撒表面, 外包装不要带回家。
收完快递后一定要及时洗手甚至可以带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收拆快递包裹。
Q8:开窗通风病毒会飘进来吗?
答:
不会。
其实, 开窗通风反而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 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
室外的空气经过「稀释」, 几乎不可能把病毒带进室内。
如果家中有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通风时开窗不开门, 也不要使用新风系统, 避免患者所处区域的气体进入干净区域。
Q9:疫情期间, 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答:
一般来讲, 只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于飞沫传播的距离就是相对安全的。
因此, 1.5-2米左右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但最好能更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