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2016理解性默写汇集101题(含答案)
2016届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情景默写(高中部分)

-----高中部分
(一)《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 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 中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 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 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小家,对秦统治者 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 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师说》答案 •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 •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默写背诵目录几历年高考真题

高考语文默写第10题共6分2016年25个省(市)适用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云南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南省海南省宁夏省吉林省辽宁省新疆省青海省贵州省广西省西藏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黑龙江内蒙古高考语文历年新课标卷默写考查篇目一览表1.(2015年新课标Ⅰ卷)2.(2015年新课标Ⅱ卷)(1)《离骚》(1)《逍遥游》(2)《使至塞上》(2)《琵琶行》(3)《念奴娇》(3)《赤壁》3.(2014年新课标Ⅰ卷)4.(2014年新课标Ⅱ卷)(1)《离骚》(1)《逍遥游》(2) 《蜀道难》(2) 《行路难》(3) 《春望》(3) 《赤壁赋》5.(2013年新课标Ⅰ卷)6.(2013年新课标Ⅱ卷)(1)《观刈麦》(1) 《劝学》(2) 《阿房宫赋》(2) 《三峡》(3) 《赤壁赋》(3) 《琵琶行》7.(2012年新课标卷)8.(2011年新课标卷)(1)《鱼我所欲也》(1)《论语》(2) 《师说》(2) 《蜀道难》(3) 《永遇乐》(3) 《醉翁亭记》9.(2010年新课标卷)10.(2009年新课标卷)(1)《劝学》(1)《出师表》(2) 《杂说》(2) 《陋室铭》(3) 《游山西村》(3) 《虞美人》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高中14篇)01劝学荀子08蜀道难李白02逍遥游庄子09登高杜甫03师说韩愈10琵琶行白居易04阿房宫赋杜牧11锦瑟李商隐05赤壁赋苏轼12虞美人李煜06氓诗经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07离骚屈原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二.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初中50篇)01论语26 望岳杜甫02鱼我所欲也孟子27 春望杜甫0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04曹刿论战左传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0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06出师表诸葛亮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07桃花源记陶渊明32 观刈麦白居易08三峡郦道元3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09马说韩愈34 雁门太守行李贺10 陋室铭刘禹锡35 赤壁杜牧11 小石潭记柳宗元36 泊秦淮杜牧12 岳阳楼记范仲淹37 夜雨寄北李商隐13 醉翁亭记欧阳修38 无题李商隐14 爱莲说周敦颐39 相见欢李煜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40 渔家傲范仲淹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41 浣溪沙晏殊17 关睢诗经42 登飞来峰王安石18 蒹葭诗经43 江城子苏轼19 观沧海曹操44 水调歌头苏轼20 饮酒陶渊明45 游山西村陆游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6 破阵子辛弃疾22 次北固山下王湾47 过零丁洋文天祥23 使至塞上王维48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25 行路难李白50 己亥杂诗龚自珍新课标卷高考语文历年默写真题汇编1.(2015年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鉴定的表示:“ , 。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新课标(全国卷)★高中部分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3、学不可以已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学不可以已。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逍遥游》(庄子) (10 年11 考)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是:,,。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3)《师说》(韩愈)(10 年16 考)1、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 ;对自身“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阿房宫赋》(杜牧)(10 年18 考)12、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2016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6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 (含解析)

2016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2016〃湖南益阳】按要求填空。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4)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5)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6)《孔孟论学习》中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用“,”表达对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答案】(1)长河落日圆(2)会当凌绝顶(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惟吾德馨(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以及记忆理解能力。
(1)—(5)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默写时,不要添字、漏字、有错别字。
如(1)题“长河落日圆”中的“圆”不要写成“园”;(2)题“会当凌绝顶”中的“凌”不要写成“临”;(3)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竞”不要写成“竟”。
(6)(7)题,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容易出错处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
解答(6)题要抓住孟子论“学思”关系;(7)题,抓住作者篇名以及“离别”“祝愿”这个中心,即可回忆出答案。
【2016〃湖南常德】古诗文默写。
(1),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约客》中写主人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心境的句子是:,。
【答案】(1)此中有真意(2)学诗谩有惊人句(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有约不来过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解答此题,(1)—(3)属于机械性默写,(4)要结合题干中的“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来选择正确的诗句,同时要特别注意正确书写,如“谩”“敲”等汉字易错,要特别注意。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答案篇

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答案】高中部分(一)《劝学》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逍遥游》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阿房宫赋》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8.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五)《赤壁赋》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016年全国卷默写题

2016年浙江卷
(1)__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2)客喜而笑,________。肴核既尽,___________。(苏轼《赤 壁赋》) (3)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 (2)洗盏更酌 杯盘狼籍 (3)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2016年山东卷
(1)《庄子· 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 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 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 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当时 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 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下法,反衬出 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全国卷2016理解性默写汇集101题(含答案)原文档名称:新课标全国卷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背诵编辑:28272288(百度用户)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6.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9、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此句应注意“鹃”字)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
”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此句应注意“渺”字)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此句应注意“箸”字及“拔”字)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
”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16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1.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
”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圣心备焉”可见。
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
”自勉。
2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1、《琵琶行》中的“,。
”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
”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4、《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3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3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3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43、屈原在《离骚》中用“,。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4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6、在《离骚》中,屈原用“,。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47、李白的《蜀道难》中,“,。
”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
”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
”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4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52、《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5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54、《论语》中,孔子说:“,。
”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55、《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
”5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56、《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
”57、《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5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6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56)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57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6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6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6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6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6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6、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
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
”6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68、《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69、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
《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