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读后感
中国文化读后感

中国文化读后感中国文化读后感通用13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化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文化读后感1“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01本书的书名是很“诱人的”,“中国文化”本身意味着广度和深度,至于“深层结构”,作者解释为“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
如此看来,本书着重要阐述的是中国文化外在表现形式背后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
这“东西”理应是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
02通读全书,作者耗字40余万,主旨为两点,一是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称之为“人”的拆字新解读来解释中国的人情社会,作者认为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句话,个人的“压抑”,集体的“权威”。
全书围绕“二人与一人”的关系列举了种种社会现象来佐证上述观点。
对于作者提出的各种中国社会现象,如“对外客‘尊而不亲’,对自己人‘亲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容易被感情化,对持有不同见解者视为‘不友好’”、“一个人‘做好人’仍比‘有个性’更受人欣赏”、“存在‘亲民’姿势,而不是‘亲民’制度的情况”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3然而本书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则,未见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
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读及众多自古有之的俗语来论证国人如何“抑制个性、臣服权威”有穿凿附会之嫌;再则,作者序言写“本书特点并非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看似要彻头彻尾的“解剖”,读来却更像是一箩筐吐槽,不成系统,更遑论明心见性。
如此吐槽需洋洋洒洒40余万字?最后,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为吐槽而吐槽的情况。
关于书法的读后感

关于书法的读后感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不仅是一种文字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内心的体现。
在阅读了有关书法的资料后,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修身的方式,通过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在书法的过程中,需要专注、细心、耐心,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修养和性格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书法是一种思想、情感和精神的表达。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抒发。
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通过书法作品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最后,书法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书法家都在书法艺术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精神风貌,这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有关书法的资料,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一种思想、情感和精神的表达,以及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我会继续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让书法的魅力影响我的生活和情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终于结束了一段时刻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刻全身心完全的放松,而思想能够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受真是美妙,因此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别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妨碍,尽管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别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漫步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忽然眼晴一亮,靠着对书法的爱好,对如此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因此带回家一气拜读完。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青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别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异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尽管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说了汉字的形体构造,要紧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说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
说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要紧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说了怎么执笔运笔的办法,说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思考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穿,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别能藐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说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伙儿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伙儿铲述书法是怎么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要紧经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别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具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运气放在第一位,这个地方的运气也算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说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算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如此也为那些归隐者和别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不少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妨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不少朝代里,甚至浮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因此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关于书法的读后感

关于书法的读后感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我所
向往的艺术形式。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书法的书籍,让我对书法有了
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书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
过练习书法,可以让人心静如水,情绪平和,专注力也会得到提高。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需要细心和耐心,每一笔每一画都需
要精益求精,这也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心和耐心。
在书法的世界里,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通过练
习书法,我也开始慢慢感受到了每一个字的韵味和美感,这让我更
加热爱书法这门艺术。
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心灵的
表达和沟通,每一笔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阅读关于书法的书籍,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
加热爱这门艺术。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去练
习书法,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更是为了修身养性,让
自己变得更加优雅和内敛。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
种修炼心灵的方式。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谈谈“字如其人”儿时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感情,暑假偶得清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前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谈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现在我就书中的一个部分书法与人文的“字如其人”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请教于各位。
在我很小的时候,祖父便对我的书写要求很高。
他常激励我:“字如其人乃古训,胸怀正气之人写字自然端正,胸怀大志之人写字自然大气,奸恶佞邪之人写字自然如鬼画符。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儿时的我孜孜不倦描红、临摹的动力。
多年后,每每提笔练字时,当时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难道从一个人的字迹真的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操守吗?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感性的民族,写字本是一种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的手段,中国人却把它发展成书法,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并赋以美好的理想,把一个人的字迹直接与该人的人品联系起来,即通常所说的“字如其人”。
在古代就早已有字如其人、识人不如相字之说。
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
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可见通过字迹来分析人品的好坏古已有之。
最完美的诠释“字如其人”的说法就不得不提两个人。
一个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官至尚书,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把伟大的人格融入雄迈遒劲的书法之中。
其所创“颜体”端庄雄伟、遒劲有力,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宛如其人一样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他的代表作之一《颜勤礼碑》,之所以成为后人临习、效仿的范本,我想不仅是学习他的字,更是通过他的字来学习他那种高风亮节的品质吧;另外一个是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此君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
从书法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

从书法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通过笔墨纸砚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艺术形式。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通过学习和欣赏书法,可以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
书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到今日的新书体,每一种书体都承载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意义。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墨宝、名人手迹等历史文献,了解历代书法家的风采和创作成就,从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精髓内涵。
在学习隶书时,我们可以了解到战国时期的隶书,这正是中国书法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从中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
通过汲取书法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进而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自信。
中国书法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国际友人前来探寻。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审美领域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自信,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欣赏书法,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书法,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渊源,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自信,提高个人修养和气质魅力。
从书法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

从书法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字艺术的高峰之一,被誉为“东方美术的瑰宝”。
从汉字的演变到不同书体的形成与发展,再到书法家为人类的文明传承提供了无穷的力量和思考,无论是从艺术性角度或文化价值角度,书法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从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来看,书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书法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邃。
中国的书法有“以形写神”之说,通过笔画的组合之美,表现出情感、意境和思想,反应出了书法家深邃而敏感的思想、修养和情感。
书法家在注重规矩、法度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自由度和个性特质。
正是书法家这种和谐的艺术和思想的结合,使得书法艺术具有无限的魅力和感染力。
古人有云:“书法不是艺术,而是文化。
”在这个时代,书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载体。
通过书法艺术,人们可以汲取到深厚的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蕴含着许多历史和文化的经验和教训。
书法家通过笔墨、纸张的运用,把自己感受到的传统文化,表现在笔画上,传递给后人,使书法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媒介。
书法家的作品不仅具有美术的魅力,更有一种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包括思想、哲学、历史、政治和社会等方面。
传统文化的精华被深刻地表现在书法中,成为了国之重磅的文化继承、教育,向所有对文化感兴趣的人强烈推荐。
因此,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书法,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感,也能够深刻地领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文化。
这是一种丰富自己的方式,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观看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后感

观看《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后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在学习继续教育课程中,观看《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后,这门课程让我受益非浅.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体会和今后怎样付诸行动的计划。
书法自古就被视为中华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倍受中华人民的喜爱与推崇。
它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
流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书法的发展离不开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发展分线条化、图象化、笔画化。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
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
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
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楷书最为难学难掌握,但是楷书是书法规律的基础典范,所以从目前学习者绝大多数是从学楷书开始。
当你感觉怎么写也写不好的时候,一方面是楷书难写,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断地进步,你感觉写的不好,就会努力地去写好,因为你看到了差距。
我们在学习楷书时候也可以练习着行书、隶书、篆书等,这样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练习楷书,也可以减少练习中的疲劳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
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
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
影响,虽然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
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
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
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
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
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
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
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
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
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
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读
后感《《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
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
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
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
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
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
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
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
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
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
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
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
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
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
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
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
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
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
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
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
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
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
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
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