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法与减法的关系》PPT课件1

第1课时
1
18+17=35(只) 35-17=18(只) 35-18=17(只)
说一说: 你能结合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这三
个算式的意义?
加法各部分关系
18 + 17 = 35 加数 + 加数 = 和 35 - 17 = 18 35 - 18 = 17
得出: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能力提升
( 30 )+20=50
求什么? 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关系
35 - 17 = 18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5 - 18 = 17 被减数 - 差 = 减数
18 + 17 = 35 差 + 减数 = 被减数
(170 )-50=120 求什么? 想:被减数=差+减数
350-(200 )=150 求什么? 想:减数=被减数-差
观察对比:
18+17=35 35-17=18 35-18=17
验算作用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相当于
Hale Waihona Puke 相当于减法是( 加法 )的逆运算。
当堂检测
1.做游戏。 2.写出任意一个加法或减法算 式,由同桌补充两个相关的算式。
自学反思
说出这节课中 学得好的知识点, 还在不明白的地方, 还期待学习哪些知 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同步培优:单位转换1

辅导讲义38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200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9平方米=()平方厘米50平方米=()平方分米二.应用题:1、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18分米,宽是7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2、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3、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巩固练习:一.在( )中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
2222km m dm cm 和、、 上海市总面积约6341( ) 书本封面约235( ) 手帕约4()游泳池占地120( ) 邮票约900( ) 房间面积约18( )二.单位换算。
7平方千米=( )平方米;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4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80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17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223003800cm cm 2dm ( )。
=+2264km km 2m 三.判断。
(1)1平方千米里有10个100000平方米。
( )(2)40平方米比40米大。
( )(3)一个长方形的长6分米,宽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分米。
( )(4)教室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
( )四.计算下面地块的面积(单位:千米)。
6724464433334五.解答题。
(1)有一块2平方千米的麦田,如果一个收割队每天割50000平方米,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2)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从克到吨:例1、填空:8t=()kg=()g.例2、填空: 8127kg-4t=( )kg例3、一桶纯净水重19千克(含桶重),一辆载重4吨的小货车最多可以装多少桶纯净水?巩固练习: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克、千克和吨)。
沪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上 知识汇总(经验,纯手打)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359=213 □×18=0解:□=213+359 解:□=0÷182、巧算:□=572 □=0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结合使用):137+229+263 139+172+128 1629-138+371-772=137+263+229 =139+(172+128) =1629+371-138-772=400+229 =139+300 =(1629+371)-(138+772)=629 =439 =2000-910=1090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结合使用):25×76×4 76×8×125 125×32×25=25×4×76 =76×(8×125) =125×(4×8)×25=100×76 =76×1000 =(125×8)×(25×4)=7600 =76000 =1000×100=100000(易错题)125×(4+8)×25=(125×8)+(25×4)=1000+100 用乘法分配律=1100 (a+b)×c = a×c + b×c(分拆成“连乘”)(4+8)看作(a+b),整个(125×25)看作c125×(4+8)×25 125×(4+8)×25=125×12×25 =(4+8)×(125×25)=125×(3×4)×25 =(4×125×25)+(8×125×25)=(125×3)×(4×25) =12500+25000=375×100 =37500=37500减法运算性质:(加括号,变号) 227-79-121 (去括号,变号)227-(127+69)(+变-、-变+) =227-(79+121)(+变-、-变+)=227-127-69=227-200 =100-69=27 =31乘法分配律:(a+b)×c=a×c + b×c (a-b)×c=a×c - b×c(合并) 23×25+17×25 118×15-18×115 79×99+79 =(13+17)×25 =(118-18)×115 =79×99+79×1=40×25 =100×115 =79×(99+1)=1000 =11500 =79×100=790027×15+12×15+15 125×34-125+125×67=27×15+12×15+15×1 =125×34-125×1+125×67=(27+12+1)×15 =125×(34-1+67)=40×15 =125×100=600 =12500(分拆) 101×76 59×15 18×28+36=(100+1)×76 =(60-1)×15 =18×28+18×2=100×76+1×76 =60×15-1×15 =18×(28+2)=7600+76 =900-15 =18×30=7676 =885 =54025×24 125×56=25×(4×6) =125×(8×7)=25×4×6 =125×8×7=100×6 =1000×7=600 =7000可加括号:37×98÷49 369+787-387 8100÷25÷4=37×(98÷49) =369+(787-387) =8100÷(25×4)=37×2 =369+400 =8100÷100=74 =769 =81同级运算,交换位置(只有+、-或只有×、÷;且符号和数要一起换): 337+169-237 100-150+250 78×56÷39=337-237+169 =100+250-150 =78÷39×56=100+169 =350-150 =2×56=269 =200 =1123、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表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表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的又快有准。
8535÷15+1481= 8421÷21-156= 26520÷26÷12= 1584×25÷132= 6880÷(809-793)= 4386+42×78= 3324+5168+90735+4432= 6198-(13475-8607)= 745×182=2. 解方程。
(1)8a÷4=32 (2)10+5 X=35(3)3 X+5 X=48 (4)3X-1.4=1.6(5)6X-3=27 (6)X-2.4+3.5=43. 脱式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205×(1679÷23) 2574÷(176-98)(2019-192)×85 (1538-1299)×20044. 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
①5.17﹣0.83﹣0.27 ②5.17﹣0.83+0.17③28.06+1.94+2.06 ④5.6﹣0.18﹣1.925. 计算。
490+32×24 42×(365-298)625÷25×32 1680÷14÷154368÷(256-200) (1235+4141)÷84二、根据题意填空。
1. 写出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学校买篮球每个a元,每个足球比篮球少5元.a-5表示:________ 5a表示:________2. 三月份,北京的平均气温为零上2℃,记作(_____);哈尔滨的平均气温为零下12℃,记作(_____)。
3. 修路队修一段长76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80米。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余下的必须在4天内完成,余下的平均每天修(______)米。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1. 加减法1.1 整数加减法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下学期学生将重点掌握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以及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在学习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掌握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19=43,35-18=17等。
1.3 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不仅要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需要理解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2. 乘法2.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乘法,重点是通过口诀和计算方法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乘法表,并能计算各个乘积。
2.2 乘法的应用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围墙的周长等。
3. 除法3.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除法,重点是通过算法和口诀,掌握小学除法表,并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2 除法的应用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均数、计算人均年收入等。
4. 分数4.1 分数的概念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意义等。
并能比较大小、化简分数、相互转换等。
4.2 分数的应用学生还需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计算体积等。
5. 几何5.1 几何图形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5.2 几何测量下学期学生将继续学习几何知识,包括长度、角度、周长等的测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6. 统计与概率6.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调查问卷等,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
6.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还需要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6.3 概率学生还需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一、整数的比较与排序1.整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数轴进行比较。
2.整数的正负性比较,正整数大于零,负整数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3.多个整数的比较,可以通过线性比较法或逆序法进行排序。
二、整数的加减1.整数的加法,可以通过数轴和数线表示,同号两个整数相加,不同号两个整数相减。
2.整数的减法,可以通过数轴和数线表示,正整数减去负整数等于加法,负整数减去正整数等于减法。
3.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表示相反数、计算温度差等。
三、数字和算式1.数字的表达,从个位到千位有十个数字:0、1、2、3、4、5、6、7、8、92.算式的表示,由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和数字组成,可以通过计算器、抽认卡及口算等进行练习。
3.数字的读写和读数法,包括阿拉伯数字法和中文数字法。
四、实际问题1.分析实际问题,理解问题含义和思路。
2.选择合适的运算、计算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
3.检验解答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分数与小数1.分数的表示,由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种形式组成,可以通过分数线和分子、分母表示。
2.分数之间的比较,可以通过等式和分数线进行比较。
3.小数的表示,可以通过小数点和小数位数表示。
六、长度与质量1.长度的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
2.长度的换算,可以通过倍数和分数等方式进行换算。
3.质量的单位,包括千克、克和斤等。
4.质量的换算,可以通过倍数和分数等方式进行换算。
以上是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掌握整数的比较与排序、整数的加减、数字和算式、实际问题、分数与小数、长度与质量等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沪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 几何初步知识点

几何初步知识点1.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直径。
4.经过圆心而且两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6.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d=2*r),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r=d/2)。
8.圆规画圆的方法:1.定圆心2.定半径3.画圆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2.射线:有1个端点,能向一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3.直线:没有端点,能向两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4.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5.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6.过2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角1.一个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角的计量单位叫做“度”,用“。
”表示。
4.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6.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有关。
8.量角的方法:(1)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点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叫的一条边重合。
(边边重合)(3)读出角的另一端在量角器上的刻度。
(看另一条边,读出度数)9.1平角=1/2周角1直角=1/2平角=1/4周角。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1. 数的认知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数的认知。
他们需要:•掌握四位以内数的认读、写法、比较大小和表示方法;•认识数的不同表达方式,如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和罗马数字等;•掌握数的分段、分解和合成的方法,理解数的更多性质。
2. 精确数的运算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掌握基本的精确数运算和算术规律。
他们需要:•掌握加法、减法的基本算法和原则。
能够使用精确的算法计算两位之间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特性,例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封闭性;•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的方法;•学会带余数的除法计算和整除判断;•掌握简单的运算顺序和符号。
3. 分数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初步了解分数。
他们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包括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和分式的定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约分方法,能够简化分数;•了解分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将分数转换为带分数或整数;•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能够使用分数的算术方法进行运算。
4. 时、空、量的认知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进一步认识时、空、量等概念。
他们需要:•认识和掌握时、空、量的表示方法和读法;•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标准坐标系表示简单的图形;•学习时、空、量的分类和应用。
比如学习时间、长度、重量、容积等量的单位和换算。
5. 数据统计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初步了解数据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他们需要:•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类和展示的方法;•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掌握常见的数据统计方法,如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了解和掌握数据的应用方法。
6. 图形认知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需要:•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定义和特征,比如正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等;•学习如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了解如何使用图形的坐标系表示和描述位置关系;•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一、加法和减法(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 +加数=和②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 =差②被减数 =差+减数③减数 =被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二、乘法与除法(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 =积②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 =商②被除数 =商×除数③除数 =被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三、分数(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第二章数与量一、大数的认识一)整数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 (十进制计数法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题目举例:( 100)个千万是十亿。
一亿是100 个(一百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每级最多读两个 0。
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读写法练习(1)读数: 230 在万级上与在个级上有什么不同?(万级上表示多少个万,个级上表示多少个一)(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 23002―― 2300230―― 230023000(3)一亿五千万写作: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 0 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 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 4 或者比 4 小(≤ 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 5 或者比 5 大(≥ 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边长是 1 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四、吨的认识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1 吨( t) = 1000 千克( kg)= 1000000 g五、从毫升到升1 L(升) =1000 mL(毫升)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一、分数的大小比较1 3 1、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9 91 12、分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7 9(1)整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2)分子为 1 的分数,分母越大的分数就越小。
121233、相等的分数43692二、分数的加减计算1、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34 9992、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431 999三、小探究:分数墙1、利用“分数墙”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计算进行整理,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计算的统一模型2、对相等的分数进行进一步探究。
第四章整数的四则运算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是:(1)工作效率 = 工作量÷工作时间(2)工作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工作时间 = 工作量÷工作效率2、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树状算图分析问题,这样能更快地发现问题的解法。
典型例题:例1 王叔叔每天工作 8 小时,送出 648 份报纸。
李叔叔每天工作 7 小时,送出 560 份报纸。
平均每小时谁送的报纸多?分析可以分别算算他们平均每小时送了多少份报纸。
再比较多少。
王叔叔每小时送的份数叔叔每小时送的份数64885607÷÷8180解答:648÷ 8=81 (份)560÷7=80 (份)81(份) >80(份)答:平均每小时王叔叔送的报纸多。
例2 化肥厂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 48 万吨,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 54 万吨。
两年上半年的产量相差多少万吨?分析方法一:可以分别算算这两个上半年共生产了多少吨化肥。
再求两个总数的相差数。
去年上半年共生产的化肥吨数今年上半年共生产的化肥吨数486546××2883245方法二:也可以先求出每个月相差的产量:(54-48=6吨),再乘半年有6个月。
解答:方法一: 54×6-48×6=324-288=36(吨)方法一:( 54-48)× 6=6×6=36(吨)3、树状算图与算法流程1、认识树状算图,初步体会树状算图的作用。
(树状算图、线段图、流程图可以辅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2、结合树状算图表达和理解思考的过程,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从条件出发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列综合算式解答含有三个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例题:小胖、小巧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
小胖游了600 米,比小巧多游 200 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 2 倍。
小亚游了多少米?思考:出现哪些信息?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先算出小巧游的米数,才能算出小亚游的米数。
A、2004002600-×400800 B、600200-算式:600-200=400 (米)400×2= 800 (米)算式:(600-200)× 2= 800 (米)4002×800二、三步计算式题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
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3、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例题: 2×6=123+12=1515+9=24将例题用文字描述是:“先算 2 乘 6 的积,再算 3 加上 12 的和,最后算 15 加 9 的和。
”进一步概括为:“3 加上 2 乘 6 的积,再加上 9 的和。
”将三步算式题转化为综合算式: 3+ 2× 6+ 9三、正推正推是一种常用的思想方法。
借助滚动的数球,通过计算通道来反映数球上数的变化,最后从计算盒中输出结果,为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做准备。
四、逆推逆推也是一种常用的思想方法。
课本上通过计算通道来反映数球上数的变化,最后从计算盒中输出结果。
与正推正好相反,“逆推”已知的是数球进入计算通道后输出的数,要求的是数球进入计算通道前输入的数。
逆推的思想方法不仅后面进一步学习文字计算题、解决三步计算应用题做了铺垫,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做准备。
五、文字计算题区分“除”、“去除”、“除以”、“被⋯⋯除”A除 B:(B÷A)A去除 B:(B÷A)A除以 B:(A÷B)A被 B 除:(A÷B)六、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a+b)+ c=a+( 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 c=a×( b×c)乘法分配律:(a+b)× c=( a×c)+( b× c)七、解决问题应用题要多读题,读懂题目。
第五章几何小实践一、圆的初步认识圆上所有的点到固定的点O 都有相等的长度r。
固定的那一个点O 叫做圆心, r 叫做圆的半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且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且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即 d= 2×r二、线段、射线、直线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 或线段 BA 。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AB (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 或直线 BA 或直线 a。
1、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
如:直线长 4 厘米。
是错误的。
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三、角1、角的概念。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 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 (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 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3、角的分类直角:等于 90 度的角叫做直角;平角:等于 180 度的角叫做平角;锐角:小于 90 度(直角)的角叫做锐角;钝角:大于 90 度(直角)小于180 度(平角)的角叫做钝角;周角:等于 360 度的角叫做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