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酱油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酱油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酱油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酱油行业概况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

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

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

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

酱油由原来的普通酱油衍化出生抽和老抽,生抽较咸,用于提鲜;老抽较淡,用于提色。

再到目前市面上的多品类酱油(佐餐酱油、烹饪酱油、特色酱油),酱油的人均购买量在逐步提升的过程当中。

尤其随着某些菜色的推广,特色酱油也进入大众视野,例如适合做清蒸鱼的蒸鱼豉油以及虾蟹蘸料的海鲜酱油。

二、酱油行业现状近年来,国内酱油的产量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增速放缓。

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高端酱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但高端酱油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再加上中低端酱油市场趋于饱和,使得需求拉动下的产量下滑。

数据显示:在2016-2018年之间,我国酱油的产量连续三年下降。

2018年我国酱油产量为575.65万吨,较2017年856.7万吨减少281.25万吨,同比降幅达32.81%。

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市场规模达736.5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68%。

三、酱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海天酱油以其优秀的管理模式,持续精益化的销售渠道和生产技术,在我国酱油市场占据领头羊地位。

2018年,海天味业的酱油产品收入为102.36亿元,比2017年同比增长15.85%,市场份额占比达18%左右。

从中国生产酱油主要企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海天味业营业收入达到101.6亿元,同比增长16.5%,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22.3%;中炬高新营业收入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3.66亿元,同比增长8%;千禾味业营业收入为5.94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为0.87亿元,同比下降35.6%。

中国酱油分类、产量、竞争格局及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酱油分类、产量、竞争格局及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酱油分类、产量、竞争格局及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酱油是以大豆粕等所含的植物蛋白,以及麸皮、小麦等所含的淀粉为原料,经过蒸煮处理后利用米曲霉等微生物的发酵形成富含多种氨基酸、醇类以及酚类等物质的调味品。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花生粕作为酱油的生产原料,基本上可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大类。

酱油是我国传统调味品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在科学研究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酱油生产状况改善得到了大量的技术支持,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5年我国酱油产量逐年增长,之后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下降,2018年我国酱油产量为575.65万吨,较2017年856.7万吨同比减少32.81%。

目前中国酱油市场主要是以广东海天、加加、李锦记为主的全国性品牌,以统万、亨氏为主的外资酱油,以北京和天宽、广东致美斋等区域性酱油为主的地产酱油,其中国际酱油市场大多数被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所占领。

《2019-2025年中国酱油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酱油企业中,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二十二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2018年海天味业酱油产量达191.57万吨,中炬高新产量为41.25万吨,千禾味业产量为11.43万吨,较2017年分别增长15.37%、10.52%以及18.59%。

2018年海天味业酱油销量为187.80万吨,连续22年位居第一,中炬高新酱油销量为40.19万吨,千禾味业酱油销量为11.10万吨。

2018年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千禾味业酱油销售收入分别为102.36亿元、25.90亿元、9.11亿元以及6.09亿元,除加加食品酱油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外,其他三个公司销售收入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9-2019年我国酱油出口数量及金额呈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酱油出口数量及金额为15.39万吨和1.38亿美元,较2017年增加15.06%和12.97%2009年以来我国酱油进口数量及金额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8年我国酱油进口数量为 1.34万吨,进口金额为0.21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减少8.59%及10.29%。

酱油市场调研报告

酱油市场调研报告

酱油市场调研报告酱油是中国家庭必备的调味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食材之一。

酱油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

为了更好地了解酱油市场的情况,进行市场调研是必要的。

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酱油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

其中,高端酱油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中低端酱油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提高,高端酱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2. 品牌竞争:酱油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品牌之间。

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品牌,如三鲜、金酱油、老抽神等。

这些品牌都有着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和良好的口碑。

其中,三鲜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约为xx%。

但是,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提高,一些新兴品牌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3. 消费群体:酱油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家庭用户,尤其是年轻家庭。

这些家庭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对酱油的品质和口味要求较高。

另外,酱油也在餐馆、酒店等商业场所中广泛应用,这也是酱油市场的一个重要消费群体。

4. 销售渠道:目前,酱油的主要销售渠道是超市和便利店。

超市是酱油的主要销售渠道,其中大型连锁超市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

此外,电商平台也在酱油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酱油。

这种销售渠道具有方便、价格透明等优势。

5. 市场趋势:酱油市场中存在着一些新的市场趋势。

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低盐、低添加的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有机酱油和无添加酱油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特色酱油和地方酱油也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酱油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

高端酱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品牌竞争激烈,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是三鲜。

消费群体主要是家庭用户和商业场所。

销售渠道以超市和电商平台为主。

市场趋势主要体现在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提高以及有机酱油、无添加酱油等的兴起。

酱油市场市场分析报告

酱油市场市场分析报告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供需关系的变化 政策因素的影响 市场竞争的加剧
低价策略:提高市场占 有率,扩大销售量,但 降低了利润率。
高价策略:提高利润率, 但市场份额较小,销售 量有限。
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 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 价格与产品质量之间的权衡取舍
欣和酱油:味道独特,适合西 式烹饪
价格:高端酱油 价格较高,低端 酱油价格较低
原料:高端酱油 采用优质原料, 低端酱油采用一 般原料
工艺:高端酱油 采用传统酿造工 艺,低端酱油采 用速成工艺
口感:高端酱态氮、全氮、无 盐固形物等指标
酱油的认证情况:包括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 华老字号等认证
商超渠道销售占比
电商渠道销售占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餐饮渠道销售占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其他渠道销售占比
线上销售:占比逐渐增大,以电商平台为主 线下销售:以超市、便利店等实体店为主,占比逐渐减少 价格比较:线上销售价格普遍低于线下销售价格 销售渠道比较:线上销售渠道多样,线下销售渠道有限
经销商销售模式:批发销售、区域代理、经销商分级管理
增多
消费习惯:线 上购买逐渐增 多,实体店购
买逐渐减少
购买因素:品 牌、质量、口
感、价格等
消费场景:家 庭烹饪、外出 就餐、食品加
工等
消费者注重酱油的品质和口感
消费者对传统酿造酱油的认知度 和认可度提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对有机、低盐、减糖等健 康酱油需求增加
消费者对新鲜、味美、口感丰富 的酱油需求增加
得市场份额。
比较:差异化竞 争更注重产品或 服务的独特性, 而价格竞争更注 重价格的低廉性。

调味酱油市场调研报告

调味酱油市场调研报告

调味酱油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调味酱油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是中国菜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随着人们对美食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多元化消费趋势的兴起,调味酱油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调味酱油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以及消费者需求等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2. 调味酱油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调味酱油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调味酱油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00亿元,且仍保持着每年约5%的增长率。

市场规模庞大且潜力巨大。

2.2 市场分布调味酱油市场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二线城市,消费市场集中度较高。

同时,一些知名的调味酱油品牌已经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出口销售业务也在逐渐增长。

3. 调味酱油品牌方竞争态势3.1 品牌多样性中国调味酱油市场中存在着众多品牌,包括传统老字号品牌和新兴品牌。

在消费者心目中,传统老字号品牌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和美誉度,而新兴品牌则更具时尚感和个性化特征。

3.2 品牌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调味酱油品牌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才能突围。

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口感、包装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

由于广告宣传的不断加大力度,品牌竞争力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3.3 品牌拓展与合作为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和与市场竞争,调味酱油品牌注重产品线拓展,推出多种不同口味和规格的产品。

同时,一些品牌也与其他食品企业合作,进行联合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以扩大市场份额。

4. 消费者需求分析4.1 健康、安全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健康度和安全性。

调味酱油作为食品的重要调味品,消费者对其成分、生产工艺、添加剂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越来越高。

4.2 品质、口感消费者对调味酱油的品质和口感有着较高的要求。

对于口感细腻、香气浓郁的酱油更受欢迎。

同时,一些消费者对于传统工艺制作的酱油情有独钟,更加追求传统口味和原汁原味。

4.3 品牌口碑消费者在选择调味酱油时,往往会参考品牌的口碑和消费者的评价。

酱油产品调研报告总结

酱油产品调研报告总结

酱油产品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对酱油产品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市场概况:酱油是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

在市场上,主要有传统酱油和现代化酱油两类产品,消费者对于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需求逐渐提高。

2. 产品特点:传统酱油通常采用天然发酵的制作工艺,口感醇厚、香气扑鼻,但生产周期相对较长。

现代化酱油则采用工业化生产,速发酵工艺,生产效率高。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口味和使用习惯。

3. 品牌分析:在酱油市场上,有一些老牌酱油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这些品牌通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制作工艺,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同时,一些新兴品牌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4.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在选购酱油产品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寻找高品质的酱油产品,而且更加注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此外,消费者对酱油的健康营养价值也有较高的关注。

5. 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低盐、低糖、无添加剂或有机酱油等新型产品。

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探索酱油产品的多样化应用,如调料、调味汁等,以拓宽产品的市场空间。

总结而言,酱油市场需求稳定,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有较高要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老牌品牌通过传统制作工艺和较高的知名度保持市场优势,而新兴品牌通过创新的设计和营销策略不断进入市场。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盐、低糖、无添加剂或有机酱油等新型产品,同时也出现了酱油在各种调料和调味汁中的应用。

酱油市场调研报告

酱油市场调研报告

酱油市场调研报告酱油市场调研报告一、报告背景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之一,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酱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了解目前酱油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进行了本次市场调研。

二、调查方法本次市场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90%。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消费者。

三、市场概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酱油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大:近年来,酱油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酱油的需求逐渐增加。

2. 品牌多样: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品牌的酱油产品,消费者有多种选择。

3. 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对酱油的需求有所差异,北方消费者偏好浓香型酱油,而南方消费者则更喜欢酱油的甜味。

4. 价格敏感:消费者对酱油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多数消费者会优先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

四、消费者需求1. 品质与安全性: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酱油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更高。

2. 味道与口感:消费者对酱油的味道和口感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的消费者喜欢浓郁的香味,有的消费者更偏爱酱油的鲜甜味。

3. 品牌信赖度:消费者在购买酱油时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保证的产品,对于品牌的信赖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4. 新产品创新:消费者对于新颖的酱油产品有一定的兴趣,希望能够尝试不同口味的酱油。

五、市场竞争环境目前,酱油市场的竞争环境较为激烈,主要的竞争因素包括:1. 价格竞争:产品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

2. 品质与安全: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品质较高且安全可靠的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3. 品牌竞争: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度要求较高,知名品牌通常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

六、市场发展趋势1. 酱油市场将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发展,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性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年产酱油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酱油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酱油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酱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餐饮中的调味品,其用途广泛,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传统酱油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建立年产酱油的生产线,对于提高酱油的供给能力、丰富市场的品类需求、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年产酱油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生产成本分析、市场竞争分析等,为企业在生产年产酱油方面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三、市场需求分析1. 酱油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酱油市场规模巨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饮食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酱油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口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 酱油市场结构逐渐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酱油市场的结构也在逐渐丰富。

除了传统的酱油产品外,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酱油产品,如低盐酱油、鲜酱油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也为企业生产年产酱油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生产成本分析1. 原材料成本生产酱油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大豆、小麦、盐、水等,其中大豆和小麦的价格波动较大,对生产成本有一定影响。

但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稳定。

2. 劳动力成本生产年产酱油需要一定的工人,包括原料处理、发酵、烹制等环节,需要具备一定的工艺技能。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3. 生产设备成本生产年产酱油需要相应的生产设备,包括发酵罐、蒸煮设备、烹制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选购和维护成本较高,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五、市场竞争分析1. 行业竞争激烈随着酱油市场需求的增加,各家酱油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

一方面,传统的酱油生产企业实力较强,产品口碑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酱油生产企业也在崛起,通过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逐步占据市场份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一、餐饮回暖助增长,人均消费与行业集中度有望双升 (5)
1.1调味品增长稳健,餐饮回暖+消费升级助力行业复苏 (5)
1.2 调味品人均消费量偏低,未来有望提升 (7)
1.3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低,龙头市占率存在提升空间 (8)
二、酱油消费升级明显,龙头市占率提升 (9)
2.1酱油行业增长稳健,消费升级带动产品提价 (9)
2.2 酱油行业集中度偏低,龙头市占率提升 (12)
三、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有望改善,企业盈利可期 (14)
3.1竞争格局良好,企业转嫁成本能力强 (14)
3.2产品结构改善促进上市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 (15)
3.3 上市公司费用率存在下降空间 (16)
3.4 销售净利率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持续改善 (20)
四、投资建议 (20)
五、风险提示 (21)
图表目录
图表1:调味品行业超3千亿体量,近年增长稳健 (5)
图表2:2017Q1、Q2调味品上市公司营收增速持续提升,复苏势头强劲 (5)
图表3:调味品消费结构 (6)
图表4:调味品使用渗透率 (6)
图表5:调味品下游消费渠道 (6)
图表6:餐饮业增速影响调味品行业收入增速 (7)
图表7:餐饮业弱复苏有望带来调味品消费增长 (7)
图表8:我国调味品人均销售额逐年递增 (8)
图表9:我国调味品人均消费与其他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8)
图表10:我国调味品市场格局极其分散 (8)
图表11:我国调味品市场集中度低 (8)
图表12:我国调味品CR5不断提升,大品牌强者恒强 (9)
图表13:酱油近年保持中速增长,增速稳健 (9)
图表14:2017H1公司收入增速大幅提升,达到高点(收入单位:亿元) (10)
图表15:12年以来,酱油产量增速显著放缓,16年增速处于低位 (10)
图表16:老抽与生抽对比 (11)
图表17:生抽占比不断提升 (11)
图表18:各品牌鲜酱油情况 (11)
图表19:各品牌零添加、有机酱油情况 (12)
图表20:消费升级趋势下,酱油价格带上移 (12)
图表21:我国酱油集中度偏低 (13)
图表22:日本酱油集中度显著高于我国 (13)
图表23:广东省酱油产量占比极高 (13)
图表24:16年初至今,白砂糖价格大幅上升 (14)
图表25:16年下半年来,瓦楞纸价格大幅上涨 (14)
图表26:上市公司近期纷纷进行产品提价 (15)
图表27:酱油海天、中炬、千禾酱油吨价近年有所提升 (15)
图表28:13年以来,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逐年提升 (16)
图表29:伴随提价及产品结构改善,今年一、二季度上市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 (16)
图表30: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处于高位 (17)
图表31:2017H1,中炬、千禾广告宣传推广费占比有所下降 (17)
图表32:海天广告费、促销费占比目前处于高位 (18)
图表33:2015年以来,中炬广告费占比有所下降 (18)
图表34:2017H1中炬高新销售费用各部分同比增幅 (18)
图表35:千禾促销宣传广告费占比偏高 (19)
图表36:2017H1千禾味业销售费用各部分同比增幅 (19)
图表37:海天、中炬、千禾管理费用率对比 (19)
图表38:2017H1,海天、中炬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9)
图表39:海天、中炬、千禾近年销售净利率稳步提升 (20)
图表40:2017H1三家公司净利率提升显著 (20)
一、餐饮回暖助增长,人均消费与行业集中度有望双升
1.1调味品增长稳健,餐饮回暖+消费升级助力行业复苏
调味品属于必需消费品,近年增长稳健。

根据wind的统计,2015年1-10月,我国调味品行业收入达2303亿元,同比增长8.94%。

前几年调味品行业基本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增长,近两年调味品增速有所放缓。

此外,根据三胜咨询的测算,2016年调味品行业的收入规模为3132.15亿元,我们预计未来行业整体将呈现稳健增长的格局,有望保持10%左右的增速。

图表1:调味品行业超3千亿体量,近年增长稳健
调味品行业经过前两年的低迷,今年开始复苏。

我们选取A股8家调味品上市公司(海天、中炬、恒顺、千禾、加加、安记、莲花健康、佳隆股份)的季度营收数据,发现从2016Q1到2017Q2,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同比增速呈现递增趋势,增速从8.10%提升至16.72%。

2015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调味品行业增长受阻,16年来行情逐渐回暖,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速高于15%,复苏势头强劲。

图表2:2017Q1、Q2调味品上市公司营收增速持续提升,复苏势头强劲
资料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和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调味品统计数据,目前调味品的消费格局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