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的变化规律。

方法所有5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除毒物、应用双复磷或氯磷定、阿托品及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72、96、120 h及出院时抽末梢血测定全血及血清ChE活性,并于同期测定37名均为健康者血ChE活性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全血、血清ChE活性在中毒患者治疗前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轻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恢复较快,至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于治疗后24 h降至最低,于48 h缓慢回升,至出院时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例死亡患者全血ChE活性持续不回升。

血清ChE活性值波动较大,分布较离散,恢复相对较快。

结论全血ChE 活性是对急情有机磷中毒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regular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Methods All of the fifty-one cases of AOPP were given cleaning poison,administrating ujophosan or protopam chloride,atropine and acitively assistant treatment.They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from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before therapy and at the time of 6-12,24,48,72,96,120 h after therapy and discharge.And at the same time thirty-seven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done the same thing to act as normal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in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before therapy(P<0.01).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in mild group recovered quicklier than tha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after therapy and was about normal when discharged.The cholinesterase actvity of complete blood in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level at the time of 24 h and began to increase at the time of 48 h after therapy.But it was abnormal until discharge.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of three cases of death always did not recover.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serum fluctuated greatly,distributed extensively and recovered quickly.Conclusion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is a very important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judging effect and prognosis.It has the directive value in therapy.【Key words】Cholinesterase; Activity ; AOPP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研究总结了我院1997年10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AOPP患者共51例,全部应用改良的EIIman法[1]测定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现报告如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血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力检测意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血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力检测意义
K ONG We i ,W ANG J u n,XI F e n g
( I C U, T a i x i n g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T a i x i n g 2 2 5 4 0 0, J i a n g s u ,C h i n a )
孔 伟 , 王 俊, 奚 峰
2 2 5 4 0 0 ) ( 泰兴市人民医院 重症 医学科 ; 江苏 泰兴
[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血胆碱酯酶( A C h E ) 和丁酰胆碱酯酶( B U C h E ) 活力检测意
义。方法 : 有机磷农药 中毒患者 7 9例于入院 8 h以内、 入院后第 2 、 3 、 4、 5 、 6 、 7 、 8天和 出院前 1 d进行中毒指数评
[ 关 键词 ]急性 ; 有机磷农药; 中毒; 全血;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
[ 中 图分 类 号 ]R 5 9 5 . 4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0 0 0 - 2 7 0 7 ( 2 0 1 5 ) 0 7 - 0 7 6 6 - 0 3
Si g ni ic f a n c e o f De t e c t i o n o f Cho l i n e s t e r a s e Ac t i v i t y i n AoPP Pa t i e n t s’ Se r u m a n d W ho l e Bl o o d
c a s e s s e v e r e .4 0 c a s e s o f h e a l t h y 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 we r e a l s o s e l e c t e d a s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 o i s o n i n g i n d e x e s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和论著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变化汪显祺(安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陕西 安康 725000)【摘要】 目的 探讨血胆碱酯酶(ChE)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90例AOPP患者,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

采用试纸法和速率法分别检验ChE和CPK活性,并观察患者心脏功能改变。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OPP患者血清CP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101),且与中毒程度呈平行关系。

血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中毒程度不相平行。

结论 AOPP患者血清CPK升高越显著,提示中毒程度越重,其预后不良,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血ChE降低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对判断中毒程度仅供参考。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酯酶 肌酸磷酸激酶Changes of seru m choli n estera se and creati n e phosphoki n ase i n pa ti en ts w 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 c i des po ison i n g.WANG X ian-qi.Depart m ent of Em ergency,Ankang City Central Hospital,Ankang Shanxi725000,China.【Abstract】 O bjecti ve T o study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seru m cholinesterase(ChE)and creatine phos phokinase(CPK)in pa2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 phorus pesticides pois oning(AOPP).M ethods According t o the pois oning degree,90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 o milddegree pois oning gr oup(n=30),moderate degree pois oning gr oup(n=30),and severe degree pois oning gr oup(n=30),30healthy pers ons wereselected as contr ol gr oup.Cardiac functi 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monit ored.Results I n co mparis on with healthy contr ol gr oup,the levels of CPK inpatients with AOPP were increased t o vari ous degree(P<0.01)and the increased degrees were parallel t o pois oning degrees.The activities of ChEwere decreased t o vari ous degree,but the decreased degrees were not parallel t o pois oning degree.Conclusi on The more significantly seru m CPKlevels increase,the more severe the pois oning degrees of the patients are,therefore the worse the p r ognosis of the patients is.It has i m portant signifi2cance for diagnosis confir mati on and severity judge ment.The decrease in ChE activities has i m portant significance only for diagnosis confir mati on;when y ou are giving a judge ment on the severity,it is 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 Acute organophos phorus pesticides pois oning;Cholinesterase;Creatine phos phokinase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血胆碱酯酶(ChE)和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可从细胞学指标方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好地估计患者的预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治疗。

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评价

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评价

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评价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活力;评价胆碱酯酶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稳定而无活性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积聚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

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于诊断、临床抢救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1 诊断价值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检测是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异性指标。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磷化胆碱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神经功能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出现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体征[1]。

因此,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根据有机磷农药接触史,结合临床呼出气有蒜臭味、瞳孔针尖样缩小、大汗淋漓、腺体分泌增加、肌纤维颤动和意识障碍等中毒表现,一般可做出诊断,如有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更可确诊。

但在早期轻度中毒患者其活力可不降低。

2 抢救价值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中,快速阿托品化是决定抢救成败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有的医院甚至采用宁多勿少的原则,极易出现阿托品中毒。

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化较易识别,而对于极重型中毒,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细胞中毒和代谢障碍,皮层下中枢失去了对血管神经的调节,影响了阿托品化的正确判断[2]。

长期以来,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中,一直采用阿托品化指标作为抗胆碱药使用依据,由此引起的阿托品使用过量,中毒而致死者并不少见。

由于阿托品化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脑水肿时,瞳孔散大,烦躁不安;合并心衰时,心率快,双肺啰音;合并感染时,体温升高等。

阿托品化指标已不能作为指导抗胆碱药使用的依据。

胆碱酯酶活力(ChE)是诊断AOPP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对中毒程度、疗效判断及预后估计均极为重要,AOPP时活力变化与中毒症状平行,当ChE活力>50%时一般不再出现反跳症状[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进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进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ic 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ing , AOPP )是我国目前中毒发生率最高的化学毒物种类之一, 造成多脏器损害, 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病死率高达 10%以上。

准确、快速诊断,对中毒程度判断在实际临床中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现就近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室观察指标综述如下:1.酶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1 血胆碱酯酶(Ch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胆碱酯酶(ChE)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实验室指标。

传统认为胆碱酯酶活力的抑制与恢复情况与有机磷毒物种类以及中毒程度有关,动态观察乙酰ChE 活力恢复情况, 对于指导治疗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

近几年不断有ChE在AOPP 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报道,发现ChE的变化并不完全与AOPP程度相平行[1,2],其确切的机制仍在探索之中。

有学者[3]认为其原因可能是:①在AOPP 早期,某些患者ChE活性总体受抑制较严重,但出现临床症状的某些组织ChE受抑制尚不严重,导致出现ChE活性下降较严重而临床中毒程度较轻的现象,另一些患者则刚好相反;②AOPP的临床表现是胆碱能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等组织的ChE受抑制所致,而ChE活性的检测不一定能及时地反映该组织(或器官)ChE被抑制的程度;③个体的差异;④临床上各种检验的正常参考值是通过对大批量人群的检测而取得,允许正常参考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相对于某一个人来说,这正常值未必正常,可能与许多人固有的ChE水平有关。

1.2 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血清心肌酶主要存在于心、脑、肝及骨骼肌中。

当这些脏器受损时,血清心肌酶即出现升高。

当发生AOPP时,由于有机磷农药是亲神经毒剂,可直接引起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极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有研究[4,5]表明,AOPP患者发病2d内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1周后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升高程度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强度、中毒剂量和中毒程度呈正相关。

有机磷中毒时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有机磷中毒时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cln ̄-Ci cl no g, 1. (7:7—7 . oo [ J li tl y 002 2)2 224 n aO o 2 9
有机磷 中毒时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陈 鑫
( 漯河市 中心 医院检验科 ,河南 漯河 4 20 ) 6 0 0
【 摘要】 目的 有机磷 中毒时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 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测定 9 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并和 3 例 5
L H,C D K,C )检测结果 比较 ,见表 1 KMB 。
表l各 中毒 组 与对照 组的血 清 心肌 酶酶检 测结 果比 较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9例均为2 0年1 4 0 8 月至2 1年8 01 月我院急救中心确诊的急性有机磷
的临床价值 ,现 报道 如下。
上各测试项目每 日质控高 、中、低值均符合要求,仪器 测试结果
重复 性 良好 。
1 . 4统计 学方法 采用S S 1. P S 3 软件对 相关数据进 行处理 ,检测数 据均采用 ( ± 0 S 示。 )表 2结 果 急性 有机 磷 不 同程 度 中毒 组与对 照 组的 血清心 肌酶 酶 ( S , A T
析 [ . 医药 , 1, () 9 - 8 J 河北 ] 2 03 6: 76 . 0 2 6 9
[] 叶颖江,o ebre王杉. 8 手 术的趋 势【 . J 中国实 用 医学 杂 志, 1,1 ) 7.7 . 】 2 1 ( : 042 0 3 64
21 0 1年 1 月第 9 第 3 2 卷 5期
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C 的提 出时 ME 间并不是很长,但该术式对于治疗结肠癌临场床疗效显著,因而应用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4-07-30T10:39:07.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艳娜[导读] 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后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后者比较稳定,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活力。

李艳娜(西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4666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清8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3例,并设健康对照 43例。

采用BM6010/C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有机磷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结果急性有机磷患者血清中ALT、AST、CK、CK-MB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肝功能及心肌酶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有机磷中毒早期治疗时对肝脏及心肌的保护。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肝功能心肌酶【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64-02 有机磷是目前生产和农林使用最多的农药,经常由于管理不当、使用不慎、防护不好,或因自杀或误食喷洒过农药的蔬菜、水果未经充分清洗而引起中毒。

有机磷中毒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有机磷类(主要指农业用药)误服误用、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由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往往出现肝功能及心肌等损伤,通过对4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中的的8项生化指标的进行检测,以了解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3例,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14~70岁。

均为口服有机磷中毒病例。

健康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7~50岁。

有机磷农药中毒胆碱酯酶测定

有机磷农药中毒胆碱酯酶测定

实习报告
• 本次实验的名称、方法、原理 • 实验测定的结果 • 实验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 本次实验操作采用某生物工程公司生产 的“血清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测定。
• 具体的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 书”进行。
• 酶活性的计算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注意事项
• 注意血量、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保温 时间等;
• 注意个体间胆碱酯酶活性的差异; • 由于实际工作中对比较接触毒物前后酶
活性的改变不易办到,应采用对照和正 常值作参考。
按照测定原理分类
• 测定酶作用产物生成量的方法:主要测 定乙酸,采用溴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 测定酶作用后剩余底物的方法:如羟肟 酸铁比色法(羟胺三氯化铁法);
• 利用特殊底物做测定:如用乙酰硫代胆 碱(DTNB法)或乙酰萘做底物的测定 方法。
按照具体操作可分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光电比色法 • 纸片法 • 便携式测定仪
胆碱酯酶测定的意义
• 胆碱酯酶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 • 真性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分布在神
经细胞和红细胞,对于乙酰胆碱有特殊作用,
其主要对神经传导起作用;(有机磷抑制此酶)
• 假性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主要分布于血 清、唾液腺及肝脏,分解丁酰胆碱作用强,也 可以分解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作用较弱)。
• 全血胆碱酯酶(特异性胆碱酯酶)降低 主要见于有机磷农药和神经性化学毒剂 中毒。血清胆碱酯酶(非特异性胆碱酯 酶)降低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肝细胞 严重损害。
胆碱酯酶测定的意义
•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检验是有机磷农药中 毒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之 一。
测定方法
• 按照2002年发布的职业病职业性急性有 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82002),胆碱酯酶活性的检验有硫代乙 酰胆碱-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法(GBZ52)、 便携式胆碱酯酶测定仪法和纸片法等,但 是对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不作统一 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的变化规律。

方法所有5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除毒物、应用双复磷或氯磷定、阿托品及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72、96、120 h及出院时抽末梢血测定全血及血清ChE活性,并于同期测定37名均为健康者血ChE活性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全血、血清ChE活性在中毒患者治疗前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轻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恢复较快,至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于治疗后24 h降至最低,于48 h缓慢回升,至出院时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例死亡患者全血ChE活性持续不回升。

血清ChE活性值波动较大,分布较离散,恢复相对较快。

结论全血ChE 活性是对急情有机磷中毒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regular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Methods All of the fifty-one cases of AOPP were given cleaning poison,administrating ujophosan or protopam chloride,atropine and acitively assistant treatment.They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from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before therapy and at the time of 6-12,24,48,72,96,120 h after therapy and discharge.And at the same time thirty-seven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done the same thing to act as normal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in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before therapy(P<0.01).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in mild group recovered quicklier than tha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after therapy and was about normal when discharged.The cholinesterase actvity of complete blood in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level at the time of 24 h and began to increase at the time of 48 h after therapy.But it was abnormal until discharge.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of three cases of death always did not recover.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serum fluctuated greatly,distributed extensively and recovered quickly.Conclusion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is a very important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judging effect and prognosis.It has the directive value in therapy.
【Key words】Cholinesterase; Activity ; AOPP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研究总结了我院1997年10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AOPP患者共51例,全部应用改良的EIIman法[1]测定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AOPP患者共51例,男16例,女35例,年龄8~75岁,其中敌敌畏中毒患者24例,对硫磷中毒者11例,甲拌磷中毒者6例,稻瘟净中毒者3例,内吸磷中毒者2例,甲胺磷中毒者2例,辛硫磷中毒者1例,水胺硫磷中毒者1例,乐果中毒者1例,均为口服中毒,服毒量为20~350 ml,中毒至就诊时间为20~180 min。

参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2]进行诊断和病情分级,51例患者中轻度中毒8例,中度中毒12例,重度中毒31例,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均无心、肺、肝、肾、脑病,无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结缔组织病。

1.2 正常对照组共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9~74岁,均为经体检健康者。

1.3 方法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时立即采末梢血,之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清除毒物、应用双复磷或氯磷定、阿托品及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再于治疗后6~12、24、48、72、96、120 h及出院时采末梢血(轻度患者96 h与出院时相同),由本院检验科采用改良的EIIman法,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ChE活性。

37例健康人同期采集末梢血测定ChE活性。

1.4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x±s表示,以t检验作数据间的统计处理。

2 结果
48例存活患者全血及血清ChE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

轻、中、重中毒患者全血ChE活性在治疗前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各治疗组在治疗后72 h ChE活性在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中、重度患者在入院时ChE 活性已经明显下降,分别于治疗后24 h显著降低,至48 h则开始缓慢回升,但出院时仍未恢复正常水平(P<0.01);血清ChE活性波动较大,且较离散,恢复相对较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