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水资源浅析
海原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2016年第15期□姚孟海原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摘要: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必须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上的进步,水资源却面临着巨大的灾难,水资源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危机的加剧成了人类如今面临的严峻又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对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5-0020-01中国图书分类号:TV21文献标志码:A(海原县水务局宁夏海原755200)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6.15.0141水资源管理现状海原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安全尤为重要。
近年来,海原县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了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等制度,水资源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特别是综合开发拦蓄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海原县水安全隐患还不少,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水生态形势更加严峻。
主要表现在河道排洪系统尚未完善,供水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
2解决措施2.1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解决水资源量不足要在群众之间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考核,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要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
要有效加快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雨洪水、中水、矿坑水等非常规水的利用,补充有限的常规水资源。
2.2加大现有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解决水生态安全问题我们要坚持“系统治理”的治水思路,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强化河道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突出河道生态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坡耕地治理,有序推动河道休养生息。
探讨海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特点

1%左右 ,不能 满足 作物需 水量 要 求 ,常 出现春 、夏旱 。 5
22 地下 水 .
海 原 县属 山丘 区 ,其 地 下 水 主要 来 自大 气 降水 的入 渗 补 给 , 然 后 经过 不 同 途 以泉 式地 下 潜 流 的方 式排 泄 于 河 流 。其 总量 为 3 0 万I ,地 下 水 资源 主要 分 布 在 清水 河平 川 、西安 沣 地 以及 南 87 n 华t h、西 华 I 的 【前 洪积 扇等 ,动 储 量3 6 万方 ,占伞 县地 下 水 l J J l I3 的 8%。其 他 分 柿在 各 沟谷 川 台地 动储 量 为6 4 3 4 万方 , 占1%。地 7 下 水 的分 布 规 律 以南 、西华 1 为 中心 ,距 山体 渐远 ,水 量 渐小 , 【 1 水 质 矿 化 度 增 高 。 县 中 南 部地 下 水 最 较 丰沛 水 位 埋 藏 浅 ,水 质 好 ;北部 潜水 少 ,埋 藏深 、水 质差 ,开采 利用价 值 小 。 23 水 资 源总 量 . 海原 县 水 资 源 总量 在 没有 外 来 水 的情 况 下 ,区域 水 资源 总 量 定 义为 当地 降 水形 成 的地 表 和地 F水产 量 ,则 有 :w= + R Q,W为
病” 到底 是 不是 艾滋 病? 我 国是 否 已经 出现 了确诊 病 例 ?
城 镇 及农 村 生活 用 水量 。海 原县 城 镇 人599 . 万人 ,总用 水量 5 2 .万 m ,全 为 地下 水 ,综 合 平 均用 水 定 额 2L人 . ,农 村 人 口 94 3/ 天 3 . 2 人 ,大家 畜57万 头 ,羊只4 . 万 只 ,猪21万 头 ,综合 9 0万 4 6 19 4 .1 平 均用 水 定额 1L人 . ,用水 量20 6/ 天 1万m ,大家 畜定额 3U头 . , 0 天 用 水量 6 万m ,羊 只定 额 8L只 . ,用水 量 1 1 n,猪 用水 定额 3 , / 天 2 万i 3 / . ,用 水量 2 万I ,农村 生活 各类 用水 总 量4 l m 。 5I头 天 J 7 T I 4万 海 原 县 各 行 业 总 用 水 量 为 7 1 m3 其 中 农 业 用 水 量 8 万 7 , 7 2 万 n , 1 乡 ( ) 业用 水量 I万 1 ,城镇 生 活用 水 是 33 , i 业 镇 企 7 1 1 2 万m ,农村 人 畜用水 4 3 9 3 4 万m 。 l 农 业 生产 、城 乡居 民 生 活及 生态 用 水 现状 及 其 年 内变 化 和特 点 :海 原 县 降 雨较 少 ,水 资 源贫 乏 ,生态 环 境脆 弱 ,有 效 水 资源
海原县水资源现状评价及水资源规划平衡分析论证

海原县水资源现状评价及水资源规划平衡分析论证作者:肖生桢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32期摘要:由于海原县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及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本文对海原县地表水、地下水和引客水的现状水量进行了详尽分析,并针对水利发展项目的需水量平衡分析是否满足需要。
Abstract: Because of drought, water scarcity,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erious soil erosion of Haiyuan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water status of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lead-off water of Haiyuan County, and explored whether the water balance analysis of water development projects meet the needs.关键词:海原县;水资源;评价Key words: Haiyuan County;water resources;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110-021 基本情况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地处北纬36°46′-37°49′,东经105°9′-106°10′之间,西与甘肃的会宁、靖远两县毗邻,南连西吉、东南接固原市,东北临同心,北靠中卫市,南北最长95km,东西最宽80km,总土地面积6468km2。
少雨干旱、年降水量258-400mm,年平均蒸发量2200mm,为降水量的五倍多。
全县共辖11个乡,6个镇,172个行政村,1184个自然村,有回、汉、东乡、满、蒙5个民族。
截止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43.76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9.66万人,占总人口的70%,农业人口40.16万人,占总人口的92%。
海原县树台乡红井机井高效节水改造工程水资源平衡分析

薯, 详见表 1 。
表 1 灌 区土地利用结构规 划表
配 套灌 区 2 2眼机井 输水 管道 工程 和 田间工程 ,完 成
3 4. 0 6 7 h m 的高效节水改造灌溉任务 ,以提高 田间灌溉设施
2 . 3 灌溉 制 度
2 . 3 . 1 灌溉设 计标准
系数取 0 . 8 5 。
M马铃薯 = 6 6 7 r z ( 0 m a x 一 0 m i n ) p /
式 中, M为设计 灌水 定额 , r 为土壤 干容重 1 . 4 k m3 , z 为 计 划湿 润层深度 3 0 e m, P为土壤湿润 比,为 6 5 %, 是 微喷灌 水利 用系数 0 . 8 5 , 0 ~ 0 分别 为适 宜土壤 含水率上 限 、 下 2 0 1 4年 ・ 第1 4期( 总4 3 9期 )
2 . 1 灌 溉 水 利 用 系数
喷灌和微 喷灌水 。 2 . 3 . 4 灌 溉定额 整个灌 ( 喷灌带 ) , 如下 : A、 设计灌水定额
本工程全部采用管道输水 , 田问采用 喷灌 和微 喷灌水方 式。根据《 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 范》 《 节水灌溉 工程 技术规 范》 的有关规定 , 管道输水水利用系数不宜低于 O . 9 5 , 设计采 用O . 9 5 。微 喷灌 田间水 利用 系数 为 0 . 9 0 , 故微喷灌溉 水利用
B 、 灌水周期 最大 日耗水量 e马铃 薯为 4 mm, 则 T马铃薯允 - m马铃薯 ・ / e
一4 d
式中, 盯为降水有效利用系数,取值 0 . 7 , P 为作物生长期降水量 , 取值 P = 1 8 5 3m m, P o = 0 . 7 ×1 8 5 3 = 1 3 0 m m, 折合 1 3 0 0 . 5 m / h m : 。 ( 2 ) 作物需水量分析 作物需 水量采用 以产量 为指标 的需 水系数 法计算 作物
谈海原县水利发展现状问题及水利发展与改革思路

农 林 科 技
谈海原县水利发展现状问题及水利发展与改革思路
薄晓丽
( 宁夏 中卫 市海原 县水务局 , 宁夏 海原 7 5 0 ) 5 2 0
() 6 水土流失严重 , 生态环境恶化 。 海原县属典 型的黄土丘陵 摘 要 : 原 县位 于 宁夏 回 族 自治 区 南部 山 区 , 资 源 奇缺 , 海 水 而 是我 国水土流失最严重 的地 区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 目前 已开发利 用水资源仅 占地表水和地下水 总和的 3%。 0 海原县 沟壑 区, 4 68i , n 0 %, 4 使 荒山面积大。 降水集中, 洪水 资源相对丰富 , 了水利发展今后应 4 0 .k 2占全县总面积的 8 . 。严重 的水土流失 , 耕地质 为 使耕作层减薄 , 土壤肥力 大幅度下 降 , 使农 田水利基 大 力建 设控 制 性 工 程 , 蓄 洪 水 资 源 。本 文 分 析 了该 县 水 利 发 展 量 明显下降 , 拦 本建设难度加大 , 给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困难 。 存在的主要 问题 。 并且提 出了水利发展与改革思路 。 () 7 水资源匮乏 , 制约了水利发展进程 ,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 关 键 词 : 利 发 展 现 状 问题 改革 思 路 水 海原县人均 占有水量 3 0 亩均 占有 水量 4 分别 占全 国平 3m , 5m , 1 基本情 况 均水平 的 1 , 10 8和 / 。造成海原县 大部分地 区人 畜饮 水困难 , 4 制 约 了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 , 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 海原 县 位 于 宁 夏 回族 自治 区南 部 山 区 ,地 处北 纬 3 。 6 另外草场退化严重 , 载畜量低 , 生态环境恶 化和土地沙化形 4 3 。4 ’东经 15 16 1’ 间 , 6 7 9, 一 0 。9一 0 。 0 之 总土 地面积 6 9 k 89 m 。 严重影 响着农业生产 。 海原县属北 温带 大陆性季 风气 候 ,少雨干旱 、年 降水量 2 8 5— 势严峻等问题加剧 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 4 0 m。 0 r 年平均蒸发量 2 0 r 口径 6e 蒸发器 )为 降水 量的 a 20 m( a 0r a , 3 水 利 发展 与改 革思路 五倍多。全县地表水 89 万 m ,地下水 3 0 36 87万 m ,年总水量 . 1 2亿 r , . 2 n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7 0 .4 m, 3 6 21 万 。已开发利用水资源 31水利发展与改革总体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 , 贯彻 中央治水方针 , 以建设节水型社会 , 实 28 5 0万 r , n 目前 尚有 5 2 3 9 0万 m 水资源待开发利用 , , 其中地 表水 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 处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 的可持 续发展统揽 32 20万 m , 下水 2 0 万 r 。 地 7o n 3 全局。 以人为本 , 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紧密结合海原县的实 际 2 水 利发展 现状及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和 区域经济发展 的要求 ,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 加强 水源工程建设 和保护 , 积极发展农村 和生态水利。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为 21 水 利发 展 现 状 . 工业化 的发展 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 水利支撑 。加强农 为了有效遏制干旱 、 水土流失等 自然灾害 , 改善生态环境 , 在 城镇化、 为解决 “ 三农 ” 问题和粮食安全提供保 障。 上级党委 、 政府 的关怀和支持下 , 截止 2 0 0 4年底全县共建成 中型 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强化水利改革 和法 制建设 , 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 化水价改革 深 水库 6 , 一 ) 座 小( 型水库 1 , 二 ) 5座 小( 型水库 1 , 7座 水土保 持治 建立适应节水型社会 的宏 观调控与市场调 沟骨干工程 2 座 , 8 淤地坝 1 座 , 坝 2 , 7 塘 5座 打机井 36眼 , 8 土圆 和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 建立行之有效 井 28 26眼 , 水窖 1 . 1 5万眼 , 2 建小高抽 1 0处 , 4 扬水站 1 2处 , 人 节相结合 的新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 功能 。 为水利发展与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饮工程 7 , 2处 发展灌溉面积 2 .6 4 万亩 , 6 建设旱作基本农 田 5 . 1 的水利法规体系 , 1 . 万亩 ,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 k 。治理程度达到 4 . 人 32 水 利 重 点领 域 发 展 与 改 革 思路 9 6m! 37 %, 321 防 洪减 灾方 面 .. 均水浇地 06 , . 5亩 人均旱作基本农 田 1 4亩。 . 3 对现有病 险水库进行 除险加 固改造 , 在各流域主河道上兴建 22 水 利发 展 存在 的主 要问 题 . 在红羊 、 蒿川等 乡镇建设乡镇防洪工程 , 提高海原 ( ) 自然灾害频繁 , 1 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 干旱 、 洪涝、 霜冻、 控制性 的水库 , 对河道进行整治, 全面提高 防洪标准。 冰雹 、 风沙五灾频繁发生 , 以旱灾为主 , 尤 据海 原县 四十年来 的气 县城区防洪标准 , 西河流域 、 中河流域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的地 区进 象资料 , 的干旱发 生过 十多次 , 大 每次都造成少则 三、 四十万亩 , 行 整 体搬 迁 。 多则上百万亩的受灾面积。 ( )灌溉工程老化失修 、 2 配套不全, 水资源利用率低。 海原县 3 .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方 面 .2 2 借 鉴园河 流域 、 水河流域 的库坝建设经验 , 苦 在西河 、 中河 、 灌区 主要水利设施大多是七 √ 十年代修建 的 , 国家投入不足 , 主 有效地拦蓄和利用洪水 要是 民工施工完成的 , 工程建设标准低 , 先天不足 。 加之运行 时间 苋麻河流域掀起—个库坝建设 的新高潮 , 资源。 长, 维修资金缺乏 , 老化损坏 严重 , 渠道衬砌完好率不 足 1%。 0 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地下水 , 开发建设曹洼井灌区 , 控制西安 、 ( )节水灌溉面积小 , 3 水资源利用率低 。现灌 区田块面积大 树 台井灌 区发展速度与规模 。 多为 0 — 亩 , . 1 田块 面积大且不平整 , 5 同时由于灌溉技术粗 放等 原因 , 灌区 田间水利用 系数仅 为 08 08 , 合灌水定额 3 0m / 323 水 资 源 变化 和水 环 境 治 理 方 面 . . 综 — 5 3 3 .. 初步建立 以全县初始水权分配为基 础的水资 源管理制度 , 建 亩左右。
谈海原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谈海原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摘要:海原县水资源奇缺,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解决饮水安全困难是帮助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
关键词:海原县;干旱缺水;饮水安全1海原县缺水情况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中卫市的东南边缘,南连西吉县,东靠原州区,北临同心县,西接甘肃省的靖远和会宁县,为中卫市所辖三县之一。
全县总人口43.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40.16万人,占总人口的92 %;回族人口26.70万人,占总人口的61 %,是典型的回族居住地区。
海原县深居西北内陆,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南北最长76 km,东西最宽95 km,在册总土地面积6 468 km2。
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7 mm,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南部为450 mm,中部为397 mm,北部为262 mm,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9 133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70 %;地下水资源3 933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30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年内变化大。
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水资源奇缺,属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26 m3,低于全国人均水量的1/8,亩均水资源占有量40 m3是全国亩均水量的1/40,是全国水资源量最低和群众生活最贫困地区之一,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
严重的水资源匮乏,是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表1可知,据海原县历年灾害统计,以1953年后为基准,通过在各乡镇实地调查、查阅县气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档案,调阅县民政局救灾统计资料,从上年度9月至本年度6月降水量小于300 mm的干旱年份发生过24次,频率为46 %,而降水量小于180 mm的特大干旱年份共发生过8次,频率为12 %。
从2004年9月份以来,海原县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旱情大于有历史记录的1953年,特别是2012年1至5月县境内降水量仅为50.40 mm,平均气温达3.7 ℃,较历年同期降水偏少25.70 mm,气温偏高0.9 ℃,持续干旱造成农田土壤水分散失严重,土壤含水率下降,干土层增厚,出现了大面积的人畜缺水状况。
宁夏海原县水利改革形势及存在问题

(六)水利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虽然上级部门对海县的水 利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海原县属 贫困县,底子薄,地方财政对水利基础 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海原 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初步统计,“十二五”时期,海原县财 政水利投入约 300 万元,平均每年 60 万 元,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 要求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 求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要求相比,县 财政水利投入远远不够。 三、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及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 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 展的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 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积极践行可 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以节水型社会建 设为总揽,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民生水利,着力构建水利科学 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配置和合 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促进全县经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节水优先,高效利用 坚持节水优先方针,以观念、制度、 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强化节约用水, 切实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 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全面建设节水型社 会,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方 式的根本性转变。 2. 以水定需,因水制宜 要树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
谈海原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谈海原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摘要】海原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500-5000t/(Km2•a),土地总面积4991.9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745.58Km2。
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关键词】海原县;水土流失;生态建设;治理Talk sea original county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Zhang Zuo-quan(HaiYuan Water duty bureau HaiYuan NingXia 755200)【Abstract】Sea original county soil erosion severity, the ecosystem environment be weak, year all soil erosion mold few 3500-5000 t/(Km2 • a), total area 4991.96 Km in the land 2, among them the 2745.58 Km of the soil erosion area 2.To this, have to height value, practical take in to solve.【Key words】The sea original county;Soil erosion;Ecosystem construction;Manage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中部干旱带,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海拔高程1322-2955m,年均气温70C,多年平均降雨量341.23mm,68%的降水集中在7-9月。
全县总人口4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7万,人口密度91人/Km2,总耕地面积1537.8Km2,境内干旱、洪水、霜冻、冰雹、风沙五灾频繁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海原县水资源浅析
摘要院宁夏海原县取用水总量呈现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局面。
水资源成为制约海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节水型社会
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可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
Abstract院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of Haiyuan County in Ningxia has presen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atershortage, engineering water shortage and water quality-induced water shortage.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Haiyuan County.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society,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关键词院水资源;平衡;节水型社
会Key words院water resources;balance;water-saving society中图分类号院
TV2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31-0102-02
0 引言海原县隶属宁夏中卫市,西与甘肃省的会宁、靖远两县毗邻,南连西
吉县、东南接原州区,东北临同心,北靠中卫市沙坡头区,南北最长95km,东
西最宽80km,国土面积4989.5km2。
当地有扬黄灌区和库井灌区,现状灌溉面积35.4 万亩,其中扬黄灌区22.8 万亩,库井灌区12.6 万亩。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57.4m3,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全区人均占有
量的2/5。
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214.8m3,是全国人均可利用量的1/5,全区
人均可利用量的3/10,呈现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局面。
1 水资源现状分析1.1 大气降水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属西
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北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
由于季风气候的时空分布
不稳定性,主要靠西北干燥气候控制,造成了“风大、沙多、干旱、少雨”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7益,最高温度39.2益,最低温度-24.0益,无霜期156 天,最大
冻土层深度1.5m。
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在420-280mm 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约
355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耀9 月,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
水量的70豫左右,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开发利用难度大。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
量1120mm(E601 型蒸发皿),由南向北变化在1000耀1240mm 之间。
水面蒸
发的年际变化较小,一般不超过20豫。
年内变化大,其随各月气温、湿度、日照、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11 月至次年3 月为结冰期,水面蒸发量小。
海原县干旱指数为3.2,属于干旱区。
1.2 水资源状况根据2009 年《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分
配给海原县的水资源总量为1.21亿m3,可利用量1.01 亿m3,其中黄河水资源
量为0.76 亿m3(生活用水0.04 亿m3,工农业及生态用水0.72 亿m3),当地水资源0.25 亿m3。
淤当地水:该县境内主要为清水河水系,祖厉河水系及内陆河水系。
水资源
总量是6830 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830 万m3,地下水2950 万m3,地下
水是地表水的重复计算量。
当地水75%保证率可利用量1750 万m3。
于扬黄水:海原县扬黄灌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益于高崖、李旺、
七营和三河4 个乡镇,灌区有固海扬水系统和固扩扬水系统,建有泵站7 座。
在
扬黄水取用方面,根据当年黄河来水量,坚持“丰增枯减”的原则,由固海扬水管
理处下达取用水指标。
每年分配的水指标均小于初始水权,2011-2013 年由6200.71 万m3 下降到5790.08万m3。
1.3 水资源利用近3 年来,全县取用水总量均值为9456.58 万m3。
在农业取
用水方面,扬黄灌区年均分配水量指标5841.92 万m3,年均实际取用水量
6396.45 万m3,年均超固海管理处分配水量指标554.53 万m3,库井灌区年均取
用水量2410.43 万m3;生活取用水约为569.6 万m3;工业取用水约为80.4 万
m3。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水污染形势严峻加剧了水资源的短
缺目前,海原县城区年污水排放总量达到268 万m3,但污水处理率仅为68%,
年中水利用量仅35.5 万m3 左右,中水利用率不足20%,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
就被直接外排,严重损害了区域水环境。
此外,由于大量接纳城镇污水,县内部
分河道水体污染较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形势。
2.2 用水需求旺盛,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目前,海原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县
域用水以农业为主,用水比重高达93%,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工业的发展。
随
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初步预测,2020 年海原需水总量将达到1.10 亿m3,到2030 年,全县需水
总量将达到1.21 亿m3。
2.3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在扬黄灌区,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5,玉米等作物毛灌溉定额超过作物实际需水量。
大
水漫灌还引起了土壤的盐渍化,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库井灌区
虽然建成了一批高效节灌工程,由于土地未能落实集约化经营,致使工程运行管
理水平低下,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
群众节水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节
水宣传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水价偏低,不能发挥水价杠杆作用,不
能促使人们对节水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在用水上不加节约、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4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机构不健全目前海原用水管理粗放,没有制
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标准体系。
灌区计算收费只是按支斗渠计量平均分摊到灌溉
面积上。
由于支斗渠控制的灌溉面积较大,用户实际上仍然是淌“大锅水”,这是
导致用户节水意识不强,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
同时,没有完善的取水许
可制度、水价动态调整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与流转制度以及供需双方互相制约
的合同制,对用水、节水的监督、评估与奖惩没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
行依法治水。
3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策略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因为海原是农业大县,要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必须在农业灌溉上做好工作。
通过政府推动积极落实“配水到户”政策,落实“四卡两帐两公示”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有力改变大水漫灌,实行按需定额灌溉。
同时,大力推广小畦灌、喷灌、滴灌等节灌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在库井灌区,在建成高效节灌项目的同时,一是积极
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管理,二是制定实施政府地面微喷灌材料更新补偿机制,确保高效节灌项目正常发挥效益,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2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农业节水上,继续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
0.47 提高到0.56。
在工业节水上,要杜绝高耗水企业,落实新建涉水企业节水设
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在城市节水上,要通过加
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中水利用等,提高用水循环效率。
使全县城市供水管网漏
损率低于1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再生水利用率超过18%,城市生
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超过85%,并在服务行业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
3.3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依法严格管理水资源,加快建立水资源
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标体系,抓紧制定
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保护等法规。
推进行政审批,规范行政
行为,加强水行政执法,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
严格实行地
表水用水总量、地下水可开采总量、排污总量和取水户取水总量“四个总量”控制,实现全县水资源供需总体平衡。
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 强化
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参考文献院[1]钱易等主编.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02.[2]沈国舫主编.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哈建强.大浪淀水库水量平衡分析初步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