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复习过程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在学生间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广大师生要关注并了解该病的一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5-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主讲人:王凤军一、教学目的通过讲解让人们了解和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及肠道病毒EV71防控相关的知识,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3、肠道病毒EV71防控知识问答4、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5、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三、教学过程(一)、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教学课件

2023-10-29contents •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和教育•手足口病防控的未来趋势和展望目录01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如吸入病毒颗粒密切接触也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如接触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手足口病的症状与诊断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如发病季节、患者年龄、生活环境等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疼痛、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以及手足部出现红色斑丘疹02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身体的主要途径。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弯曲的肘部。
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和键盘等。
定期更换牙刷、毛巾和床上用品等贴身物品。
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杯子、餐具和毛巾等。
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接触,特别是不要与病毒携带者共用餐具和杯子等个人物品。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和办公室,保持距离,避免与他人分享个人物品或亲密接触。
如果必须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接触,应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接触患者或病毒携带者03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监测体温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护理饮食调理轻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急救准备。
住院治疗静脉输液对症处理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静脉输液等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等。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患者的康复和心理疏导家庭护理饮食调理心理疏导预防复发04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合作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1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23设计简单易懂的宣传海报和手册,包括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基本信息。
手足口防治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讲座一、基本知识1、手足口病是什么?有哪些症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这些病毒属于肠道病毒,最多见的为C0XA16和肠道病毒EV71型。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以皮疹和口腔溃疡为特征,部分患者伴有低热。
皮疹多分布在四支的远端,如手指、足趾和掌而。
另外还有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多伴有疼痛,患儿由于口腔疼痛,有时会拒绝进食,流口水。
有些患者可能只有皮疹和口腔溃疡。
在夏、秋季,如果儿童出现皮疹或口腔溃疡,家长就应警惕是否是手足口病了。
2.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给孩子的?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大凡为3—6天,平衡4天,手足口病患者、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上述人群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含有大量的病毒。
可以污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FI 常接触可经口感染;接触污水或饮用被污染的水也可经口感染,;患者咽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造成经呼吸道传播。
儿童对各型病毒普遍易感,可以复发或者再感染。
3.手足口病后果危机吗?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不是一种危机的疾病,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多突然起病,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粘膜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多数手足口病病例,包括儿童病例病情均较轻微,甚至不需要治疗,7-10 天就可以自愈。
但极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还是很危险的,并发症包活脑膜炎、脑炎等。
出现并发症时,症状会加重,如出现高烧、激烈头痛、颈项强直、背痛等症状。
如出现上述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预防措施:1.手足口病主要侵犯儿童,对于患儿家长而言,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齐卫生。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后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4.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1.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听起来像是个外星病种,其实它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麻烦。
它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柯萨奇病毒。
得了这病的小朋友,通常会出现口腔内的小水泡,还有手、脚上也会长一些小疙瘩。
没错,这可不是一场小儿科的“盛宴”,看着孩子难受,作为家长,心里那真是一个五味杂陈。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这病可真是“粘人”,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鼻涕、疱疹液等传播。
想想看,孩子们爱分享玩具,爱亲亲抱抱,这可就给病毒提供了大好机会。
你要是看到小朋友们一边玩耍一边用嘴巴撕开零食包装,那真是要警惕了。
这些病毒可像小偷一样,悄无声息地潜伏着,随时准备“出击”。
不过,家长们也别过于紧张,毕竟保持卫生、勤洗手,就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2.1 防治措施那么,我们要怎么防治呢?首先,勤洗手是关键!记得孩子们吃饭前、上厕所后都要洗手,洗得干干净净。
再说,尽量让孩子们少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别让他们“闹场”。
而且,如果家里的小朋友不幸感染了,尽量让他们在家休息,减少与其他小伙伴的接触。
别忘了,保持家里的环境清洁也很重要,定期消毒玩具和生活用品,这可是小细节,做得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机会。
2.2 注意症状如果孩子真的不幸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症状。
起初可能只是发热,接着嘴巴里会长水泡,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烦躁等表现。
这时候,给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补充,能减轻症状。
同时,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
尽量避免让他们吃辛辣或酸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
孩子们的脾气就像小火焰,得了病会更加烦躁,家长们可要耐心陪伴哦。
3. 预防知识最后,家长们要记得给孩子讲讲防病知识。
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能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你可以把洗手变成游戏,比如用洗手歌吸引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在快乐中养成好习惯。
此外,教他们不要用手去摸脸,这个习惯可得从小抓起,毕竟手上的细菌可不想成为他们的小伙伴。
最新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复习课程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 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 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 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 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 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 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2008-2009福建省手足口病疫情
2010年1-4月手足口病疫情
2010年1-4月全国手足口病疫情
二、手足口病的疾病概况
❖ 病原学 ❖ 流行病学 ❖ 临床诊断 ❖ 治疗原则
(一)病原学
❖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 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 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 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 见。
(六)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 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 草转氨酶(AST)、肌酸血糖升高。C反应蛋 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激 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 肌钙蛋白(cTnI)(其它略)
一、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 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 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 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 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培训讲学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主讲人:石锦云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并有周期性流行地趋势.手足口病自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我国自年在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也有过该病发生,年月至月天津市出现手足口病地流行.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组型肠道病毒引起地传染病,该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岁儿童可以出现散发也可以引起局部流行.肠道病毒型早在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后,很快世界各地都有了关于型病毒地流行报告.年我国也分裂到该病毒,这种病毒除侵袭婴幼儿外也可在较大儿童或成人中流行,病人有较重地临床症状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及脊髓灰质炎样地麻痹性疾病等.传染源:手足口病地传染源是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病人在发病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地时间较长,约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既溢出.传播途径: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比如患者地唾液,疱疹液、粪便分污染地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手足口病.人群易感性:幼儿对手足口病地各型病毒普遍易感,但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底.患了手足病地潜伏期一般为天,平均天.治疗期最短天,长者天.在患者患病期间,其口鼻分泌物、粪便及其皮肤疱疹都具有传染性.临床特征与诊断: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天,一般症状较轻地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地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天既出现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控制措施:人与人接触是手足口病地主要传播方式.家庭和托幼机构地传播是本病社会传播地主要机制.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物资地抗病毒药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患者,是行之有效地控制本病不发生继发感染地有力措施.因本病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但要口腔内、手、足等处地疱疹破溃时,要防止细菌地继发感染.卫生部门要做好手足口病地监测和预测工作,控制儿童集体机构地暴发,减少各种并发症.通过卫生宣传教育、早期就诊、早期诊断,减少传播.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机构,坚持检诊制度,注意观察幼儿体温,口腔和手、足等处,同时做好日常用具地消毒.手足口病患者应隔离治疗至主要症状消失.密切接触病人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这样可减少发病或减轻症状.医疗单位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实行预诊,分诊或设专门诊室.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地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地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本病地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地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青朗侗族苗族乡卫生院年月日。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1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手足口病的概述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病情轻微,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脑炎和肺炎。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和直接接触具有病毒的鼻涕、口水等方式进行传播。
这种疾病也可以通过接触带有病毒的物品和表面进行传播,如玩具和把手等。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
•口腔和舌头周围的小红斑点
•口腔和喉咙内的疼痛
•发烧
•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指、手掌、脚趾和脚心)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3-7天内出现,病程一般持续5-7天。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所以避免这种病传播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
•经常洗手
•保持个人卫生,包括洗澡和换衣服
•避免与已感染的人接触
•避免共用酒杯、餐具等物品
此外,及时与已感染的人分开以避免传染是非常重要的。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常,病人的症状在排出病毒后会自然消失。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止痛药、发烧药和其他药物来缓解症状。
总结
手足口病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可以对一些人造成一定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乡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非常
重要。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已感染的人接触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好方法。
治疗手足口病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缓解症状和等待身体自然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特别重要。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预防
2020/6/22
• 切断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经 • 保护易感人群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字防病口诀
•洗净手、喝开水、
吃熟食、勤通风、 晒衣被”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 足、口、臀四个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 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2020/6/22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 不结痂、不结疤。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皮疹
2020/6/22
安仁县排山卫生院
2020/6/22
⑨ 用自来水冲净
⑩ 冲干净手后双手捧水
⑪用捧的水冲洗水龙头
2020/6/22
⑫用干净卫生的干毛巾擦干手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
• 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
的感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 居服,并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 切记,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 或因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 但在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 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 病毒传染给孩子。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 不典型、散发型病例
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 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 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 清检查。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将转为重症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
吐、精神差、易激惹、嗜 睡、肢体无力、共济失调、 肌阵挛、抽搐或急性弛缓 性麻痹等。
可 防
手
可足
控 可
口
治病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科学家长期研究发现
➢造成患儿死因的是:延误了时机
死亡儿童无一例外,都是在高烧2至4天后才被送入医院, 一般入院不足24小时就会死去。解剖尸体发现,EV71病毒 已经侵入患儿的大脑,这时候,再高明的医生也已无回天 之力。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这种疾病不了解, 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而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其他 国家和地区。
手足口病处理流程
•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 •重症病例应收住院,重点救治
•危重症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将转为重症
• 心肺衰竭: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病人
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发绀、面色苍白、 出冷汗、心率快、呕吐咖啡样物、吐 泡沫样痰、出现肺部啰音、一过性高 血压继之低血压、高血糖、频繁的肌 阵挛、抽动和意识障碍加重等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孩子应多多洗手
,勤用流动水洗
手,不仅饭前便 后洗手,每次进 食前都要洗手。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确洗手法
① 用水湿手
③ 搓手掌
② 打肥皂
④ 擦手背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确洗手法
⑤ 擦指缝
⑦ 抓抓手心
⑥ 转转大拇指
⑧ 擦擦手腕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确洗手法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治疗知识
• 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但也无需
过分担心,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左右痊愈。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无 菌性脑膜炎。曾经感染手足口病后还可能 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目前很多地区均发现该病,由于迄今对手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
2020/6/22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 ,发热,一般为38℃左右,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掌 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 ,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 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 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 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 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2020/6/22
廊下镇社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 典型病例
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 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 多数在38℃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 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部 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 等等。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口腔黏 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天左右 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 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手 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 痕迹。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可怕吗
•手足口病只是一种轻度
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不可怕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
★什么是手足口病?
2020/6/22
•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 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 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 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 展快,导致死亡
• 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
的儿童,幼儿发病最多。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是一组症候群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不是口蹄疫
➢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罕见疾病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2020/6/22
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一般表现
• 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以发热起病,在患者
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部 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