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8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1课 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8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鸦片战争》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1课。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给后世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课标要求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签订《南京条约》三个子目的内容。

这样的安排遵照了鸦片战争的开端、经过和结果的完整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时序和逻辑性。

(三)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五大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鸦片战争。

2.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在清朝的时间背景下和鸦片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中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和存在的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和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努力重现真实历史的态度,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4.历史解释简述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南京条约》的签订等基本史实;了解《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鸦片战争对于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理性分析能力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5.家国情怀感受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时反抗的斗争精神、林则徐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直面中国曾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使学生对于振兴中华的原因和概念更加透彻,培养学生爱国、努力奋斗的精神。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 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 鸦片战争

目的
英国为了改变在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向中国大量
走私鸦片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
概况
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1)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危害
(2)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
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
原因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
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
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
(2)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 香港岛。消息传到北京后,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过程 (3)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 定海、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
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背景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2)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 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原因 (1)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
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 (2)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3)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持下进行的虎门销毁,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领导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当之 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 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 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上承七年级历史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

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本课分为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这三目,呈现的是天朝上国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挑战,最终落败的这一段历史。

从结构上看,这三目内容前后时序衔接,又具有因果关联,可分为背景、过程和影响这三个部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他们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也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思维较为活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

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加全面的去学习这一课。

但是毕竟才八年级,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

其次,从本课开始,即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这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初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2.知道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战败的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从《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运用表格,梳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从多个角度探讨鸦片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爆发、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悟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是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变为其附庸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进行抗争、探索富强的伟大开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优秀课件(37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优秀课件(37张PPT)

《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 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中国政府无权处理)、“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 权利时,“亦准英人一体均沾”) 等特权。
林 则 徐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 月3日定 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 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 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 ”的林则徐。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 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 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 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 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 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 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 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 (《安德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一 八 二 ○ 年
一 八 二 四 年
一 八 二 五 年
一一 八八 二三 九○ 年年
一一 八八 三三 四五 年年
一一 八八 三三 八九 年年
中 国 白 银 外 流 大 约 三 四 亿 银 元 以 上
鸦 片 战 争 前 40 年 :
“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 要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欧洲人的肉体, 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 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 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 腐蚀、败坏和毁灭、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 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了他们的肉体。 ——英国人蒙哥马利· 马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共23张PPT)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受阻) 陷定海 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 职查办。 琦善谈判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香港岛 关天培 三元里 攻厦门、定海、宁波 进吴淞 陈化成 到南京 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思考:为什么会失败?
瞠目结舌的数字 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人,英国远征军18000
经济上: 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 ; 吸食鸦片 人民负担加重 的中国人 政治上: 清政府更加腐败 白银外流 财政危机
军事上: 削弱军队战斗力
生活上: 摧残体质
政治腐败 战斗力削弱
摧残体质
读史识人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 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 1838 年底,受命钦差 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人。
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 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 11人,正一品到正三品。英军无一高级将领死 亡。
——摘编自田秉锷《大国无兵》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 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 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探究:失败原因
统治者昏庸愚昧 对内敌视人民 1、中国方面: 对外妥协投降 ④经济落后 ⑤军备陈旧 清政府 的腐败 无能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4、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A 武器落后 B 兵弱将寡 C 战略失误 D 国立衰弱
当堂检测
4.“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应是哪位大臣给 皇帝的上书?(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5、《南京条约》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影响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课 鸦片战争(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课  鸦片战争(共29张PPT)

1839年初,林则徐以“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的气概前往广州赴任。到 广州后,他立即要求外国烟贩 上缴鸦片并保证不再向中国贩 卖鸦片,否则,“货尽没官, 人即正法”。他还表示:“若 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 止之理。”
虎门销烟
(1839.6.3—6.25)
战争中,清军涌现出关天培等一大批爱国将士。 当英军进攻虎门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兵奋起抵 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涌上炮台时, 关天培拔出腰刀进行搏斗。他受伤十余处,最后战死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领土主权被破坏。
②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人民负担。
资料 义律(被迫缴烟的同时)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 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 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 产(注: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 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摘编自《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信》
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 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英国迫切要 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并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这是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 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 扩大对华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战争爆发的 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虎门销烟广场
1.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说说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 鸦片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尚,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导致
国库空虚,影响军队战斗力,严重危害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评价林则徐的言行。 虎门销烟反映了林则徐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大公无私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钱乘旦《英国通史》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情况
中国
(严重滞销) 呢绒、布匹
英国
茶叶、生丝、瓷器
(很畅销) 背景(3)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划书) 英国通过正常的商品贸易能否打开中国市场?为什么?怎么办?
不能; 中国自然经济排斥;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东机构)
国人之殇,百年耻辱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P2划书)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英国
(1)鸦片战争爆发 前,清朝统治下的中 国危机四伏。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影响和危害(补充)
便利了列强经济输入,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破坏了领土主权
赔款
2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议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思考: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 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划书)性质: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在当时,每箱(约 1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而走私到中国出卖,竟 可获利100倍以上,达到2000至3000卢比的高价。
【预习释疑】1.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鸦片的危害(P3划书) 1.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2.政治上: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3.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 4.身体上: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共29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共29张)(2024版新教材)

1、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 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2、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 更加腐败。 3、削弱军队战斗力。 4、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 的危害归纳成几条, 写出来。看谁写得
多哦。
2.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B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3.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
大——协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
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
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形式上独立, 但受外国列强 控制,丧失部 分主权
保留封建主义, 但一定程度上发
展了资本主义
正走
英国
当私
(资本主义强国) 贸 鸦
易片

中国

(落后的封建王朝)




战《
争南

战 败 求 和
条 约 》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中 国 近 代 史 的 开 端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 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 开始。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 撤职查办。改派琦 善为钦差大臣,同 英军谈判。
第二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 源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大量白银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 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2.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地点 广州虎门海滩

经过
禁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并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日 影响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销烟
点击图片播放
问题探究: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 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 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目标导学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原 因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
2.经 过
——直接原因 (战争借口)
直逼天津
查办林则徐 与英国议和
烟台


黄海

汉口 九江
南京
长 江
镇江
上上海海
宁波
宁波东
福福州 州

淡水
广广州州
厦厦门门
汕头
台湾
澳门
九龙司
(萄占)
香港(英
占)
琼州
开 放 的 五 处 通 商 口 岸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割地 香港岛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 赔款 2100万银元) 加剧人民负担加重


条 约
五口通商

我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形式上独立, 但受外国列强 控制,丧失部 分主权
保留封建主义, 但一定程度上发
展了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战前
战后
社会 封建社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
主要 阶级的矛盾(即阶级 义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
矛盾 矛盾)
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革命 任务
反封建
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 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2.内容和危害 割地 香港岛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赔款 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入超)

中 茶叶、生丝等(很畅销)

国 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
贸易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出超地位)
正常贸易
鸦片俗称大烟、烟土、阿片或阿芙蓉,
是一种毒品。本为医学上的一种麻醉性镇 痛药,是从一种草本植物――罂粟中提炼 出来的。
罪 恶 的 鸦 片 膏
美丽的罂粟花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通商是不是平 等互利的?
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新界
九龙半岛
香港岛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1个银元约合0.73两白银
2100万银元约合1533万两白银
相 当 于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赔款加重谁 的负担?
置五 上处 有通 何商 特口 点岸 ?在
地 理 位
北京
营口
危害:黄 我国天东津 南沿海门户大开!
林则徐 (1785 —1850 ) ,福 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1838 年 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 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被
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英国
中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 动经过,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能简单分析其影 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
攻陷定海
进攻厦门 封锁珠江口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 1841年8月
逼近南京
进吴淞, 占镇江
厦门 定 海宁 波失守
第二阶段 1841年秋— 1842年8月
鸦 片 战 争 的 经 过
点击图片播放
3.结 果 想 一 想
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 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广厦福宁上
1842
协定关税
破坏了关税主权;有利 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
1843年,中英《虎 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 条约》、中法《黄埔 条约》
领事裁判权
美国和英国除享受
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国在华取得的各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种权益外,还扩大 了侵略权益
3.影 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近史 的开端。
1
0.9
0.8
35445
0.7
0.6
0.5 0.4
20331
0.3
12576
0.2 0.1
4000 7889
0 1795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40200
1838年
吸毒人数:约200万
鸦片烟馆里的烟民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 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
A 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材料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
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 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2)资料图: 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了解英国工业革命, 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并思考英国为 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中国
英国
总体状况
处于封建社会末 迅速崛起 期,危机四伏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 率先完成工业革 经济占统治地位 命,迫切需要广
阔的海外市场和
具 体 政治 表 现 外交
廉价原材料
专制主义中央集 确立了先进的资
权制度达到顶峰 本主义制度
闭关自守
对外扩张,加紧 殖民侵略
中英贸易状况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
(正当贸易) (出超)
既反封建, 又反侵略
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1949年)
课堂小结
起因
鸦 片 经过 战 争 结果
影响
为了扩大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爆发 (1840.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战败 《南京条约》的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堂训练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
A 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