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分析
大英博物馆设计理念

大英博物馆设计理念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之一,其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将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以便公众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博物馆内收藏了各个时期和地域的艺术品和文物,如埃及古代文明、希腊罗马文化等等。
通过将这些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大英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平台,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展示文物的内涵和外延。
博物馆内的文物不仅仅是艺术品的集合,更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博物馆采用了多种展示手法,如展厅的布置、文物的陈设等,力求将文物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等信息展示给观众。
除了传统的陈列展览外,大英博物馆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和交互式展览等,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物的内涵。
此外,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博物馆的场馆设计考虑了观众的舒适度和参观体验,如提供休息区、咖啡馆和商店等。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全年无休的开放时间,免费入场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等,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参观和学习。
最后,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将博物馆和社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博物馆积极与社区合作,组织各种社区
教育活动、展览和讲座等,以促进社区居民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展示和交流,文物内涵和外延的展示,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以及与社区的联系。
通过这些理念的贯彻,大英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也展示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
伦敦大英博物馆探索

伦敦大英博物馆探索伦敦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英国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区。
这座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收藏了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和文物。
它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的丰富多样性,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和学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深入探索伦敦大英博物馆,了解它的历史、收藏品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一、博物馆的历史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所有者汉娜·奥尔德斯利基夫人决定将她已故丈夫的收藏品捐赠给国家,以免其散失。
她的慷慨举动促成了大英博物馆的建立,使得公众得以欣赏到许多稀世珍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的收藏不断扩大。
如今,它包含了几百万件文物,从埃及金字塔的壁画到中国明代的瓷器,几乎囊括了全球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领域的精华。
二、珍贵的收藏品1. 埃及展区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展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和庞大的。
从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到木乃伊,展区中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埃及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亲眼目睹独特的埃及雕塑和文物,感受这个古老文明的魅力。
2. 古希腊和古罗马展区希腊和罗马是古代世界最为辉煌的文明。
博物馆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展区展示了许多著名的雕塑、陶器和建筑艺术品。
例如,著名的埃尔金马、维纳斯德米洛等雕塑作品皆为此展区的亮点。
3. 亚洲文化展区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亚洲文化展区展示了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丰富文化遗产。
从中国的青铜器到日本的浮世绘,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亚洲多样的艺术和传统。
4. 其他展区此外,伦敦大英博物馆还有非洲、美洲、欧洲等其他地区的展区,展品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品、古代历史文物和中世纪宗教艺术品等。
每个展区都能够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世界各地的独特之美。
三、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伦敦大英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物的场所,它也在全球范围内对文化交流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博物馆为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平台。
无数学者通过研究馆藏文物,揭示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许多谜团。
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学术界的进步和全球文化认知的提升。
从大英博物馆看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

从大英博物馆看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人类历史的丰富多样性,还承载着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的文化价值。
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可以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和魅力。
横向传播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而纵向传承则是指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的过程。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正是这两种传播方式的生动写照。
通过观察这些展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对于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性。
博物馆中的埃及展品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古埃及时期,埃及与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进行了密切的交流,这种横向传播不仅在艺术、宗教、技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这些文明的相互融合和发展。
观赏这些展品,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其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
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也展示了纵向传承的重要性。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代代相传的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历史的沉淀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
这种纵向传承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文明和历史,还能够让今人在传承中找到对于生活的启示和感悟。
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藏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不仅在设计和工艺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风貌,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纵向传承。
观赏这些展品,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对于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
除了展览藏品,大英博物馆还通过一系列举办展览、教育活动等方式,致力于传播和弘扬文化传统,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过程中来。
这种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关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还能够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世界贡献力量。
伦敦大英博物馆导览

伦敦大英博物馆导览伦敦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位于英国伦敦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英国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
博物馆的馆藏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
下面将为您介绍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些亮点展品和参观须知。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展区>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展区,您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杰作。
例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将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绘画作品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繁荣和创新。
<古埃及展区>大英博物馆的古埃及展区是该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
您可以在这里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历史、宗教和文化。
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的古埃及文物,例如木乃伊、金字塔模型和壁画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埃及人的生活和他们对死亡的观念。
<亚洲艺术展区>亚洲艺术展区收藏了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的艺术品。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不同风格和时期的亚洲艺术作品。
博物馆的馆藏包括陶器、绘画、雕塑和装饰品等。
通过这些艺术品,您将更深入地了解亚洲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腊与罗马古代艺术展区>希腊与罗马古代艺术展区展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反映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雕塑和壁画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例如,卡里亚忒琴雕像和巴尔达科斯之冠等都是该展区的瞩目之作。
参观须知:1. 入馆时间:伦敦大英博物馆每天上午10点开馆,下午5点闭馆(周五延长至晚上8点)。
请提前规划好您的参观时间,以充分利用您在博物馆的时间。
2. 入场费用:大英博物馆入场免费,但部分特殊展览可能需要额外费用。
3. 包裹和背包:为了保护博物馆的文物,不允许携带大型背包和行李进入博物馆。
请将您的物品放置在指定的存放处。
4. 拍照和录像:大英博物馆允许游客拍照和录像,但禁止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
请尊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
在您游览伦敦大英博物馆时,请您注意保持文物的安全和整洁,遵守博物馆的规定和指示。
大英博物馆设计理念

大英博物馆设计理念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其设计理念旨在展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进步。
以下是关于大英博物馆设计理念的700字解读。
大英博物馆建造于1753年,其设计理念是将世界上各个文明的宝藏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展示。
这种设计理念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将全球各地的文化遗产汇聚在一个地方,以便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和空间里欣赏和学习不同文明的成就。
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它的外观石柱、立柱和雕刻都展示了希腊和罗马建筑的风格。
这种设计选择表达了对欧洲古典文明的敬意,并将大英博物馆置于这些杰出文化传统的传统继承者的地位。
大英博物馆的内部设计秉承了整体主义的理念。
这意味着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整个建筑的布局和结构,以便使各个展示区域相互关联和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该博物馆的中心大厅,被称为大花园室,作为一个纽带连接着各个不同的展示区域。
这种布局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导航博物馆并沉浸其中。
大英博物馆特别注重展示和展示文化物品。
与许多其他博物馆不同,大英博物馆不仅展示艺术品和建筑作品,还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考古遗物、科学仪器、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等。
这种广泛的收藏范围体现了博物馆的综合性,也反映了欧洲文明中各个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除了展品本身,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展览与观众互动交流,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还包括展示多样性和推动跨文化对话的目标。
博物馆致力于展示来自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展品,以促进人们对其他文化和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展示一系列展品,包括来自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文化艺术品,博物馆希望人们能够体验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之美,并激发对其他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国际展览、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术合作。
综上所述,大英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旨在展示和推动全球文明的多样性和进步。
通过整体主义的布局、广泛的收藏范围以及多样的展示手段,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和传统的魅力,并促进跨文化的对话和理解。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分析

大英博物馆的成立是 由Sir Hans Sloane在 1753年愿意捐出他个人 71,000的收藏品和 书籍给予公众, 因之而 成立. 大英博物馆在 1759年便在现址成立。 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立 博物馆。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分析
博物馆简介 历史背景 发展历史 建筑概况 建筑特色
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1753年6月7日,国会法案(Act of Parliament)批准建立英国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 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 志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 (Old Royal Library)的藏书。
简介: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 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 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 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 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 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 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 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 之一。
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 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 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 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 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 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 能公开展出
内部展示
人性化:展厅内都 有座椅,可供 游客休息
展厅
展廊
发展过程
1997
1824 1857 1753
建筑概况
大英博物馆的带四翼的四边形 大楼是现今的主体建筑,建于 19世纪,包扩古典雕刻品和亚 述文物的展馆以及员工宿舍。 其他重要建筑包括圆形阅览 室及其穹顶和诺曼~福斯特设
计的大中庭。
大英博物馆是一座艺术 与历史博物馆、图书馆。 建筑是古典主义复兴风格。
从大英博物馆看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

从大英博物馆看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世界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是人们了解世界各个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这个庞大而宏伟的博物馆里,展品之间的联系和传承也是一个极具意义的话题。
从大英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和文物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寻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的奥秘。
一、横向传播横向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英博物馆中,许多展品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文明,它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横向传播的重要性。
大英博物馆收藏着大量来自古埃及文明的珍贵文物,例如木乃伊和古埃及王子的墓室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古埃及与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古埃及的宗教、艺术和建筑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横向传播的重要表现。
大英博物馆还收藏着大量来自中国的文物,如青铜器、陶瓷、绘画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与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道等元素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横向传播的重要体现。
二、纵向传承大英博物馆中还收藏着大量来自现代和当代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现代科技的发展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现代和当代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同时也反映了这些时期与古代和中世纪文明之间的传承和影响。
现代和当代的科学、艺术、技术等成果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纵向传承的重要表现。
大英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和艺术品之间的联系和传承,这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在今天的现代社会,纵向传承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了解历史与现在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连续性和发展。
历史博物馆游览英国大英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游览英国大英博物馆一、博物馆介绍英国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位于伦敦市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由医生和科学家汇集而成的一大批藏品组成。
如今,它不仅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博物馆之一,还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它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博物馆建筑大英博物馆的建筑壮观,采用了希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
中央的环形大厅是独特的特色之一,拥有一个巨大的圆顶,给人以宏伟的感觉。
这座建筑的美丽和典雅深深吸引着游客,使他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建筑艺术的魅力。
三、馆内藏品大英博物馆具有丰富多样的藏品,从各个时代和文化的艺术品到历史文物,无不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罗马帝国壮丽的雕塑、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和丝绸等。
这些藏品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让人们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四、参观体验游客在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观的区域。
博物馆内提供了详细的地图和参观路线指引,方便游客了解每个展览区的藏品和展示内容。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多种语言的参观导览,并且举办定期的讲座和展览活动,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加深对藏品的理解和认识。
五、互动体验大英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的项目,给游客带来全新的参观感受。
例如,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古代庙宇和宫殿,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还可以通过触摸屏电脑对藏品进行深入了解,了解更多关于文物的背后故事。
这些互动体验项目使参观更加生动有趣,让游客更好地融入到文化的世界中。
六、文化交流大英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还致力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博物馆定期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各国专家学者来讲解和研讨,让参观者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与其他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合作,举办世界各地的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项目,推动各国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埃尔金大理石雕塑
• •
中国馆藏品
埃及文物馆
希腊罗马文物馆
画品现状
• 《女史箴图》现有两个绢本,一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专家认为是南宋摹本,艺术性较差;另一本艺术性较 强,更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专家 认为可能为唐人摹本,为大英博物馆收藏。 •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中国唐代的摹本, 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 它曾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项 子京题记,唐弘文馆“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 瘦金书《女史箴》词句11行。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 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 鉴藏印。 • 唐本的《女史箴图》于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 之际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后存大英博物馆。
历史背景
据周新国、周波先生所著《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 史文化图说》考证记载“《女史箴图》 原画作于东晋时期。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 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 典型的昏庸无能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吃喝 玩乐,不务正业,大权尽落皇后贾氏之手。贾氏为人 心狠手辣,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张华便 收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女史箴》, 以示劝诫和警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文章分段 配画,画面形象地提示了箴文的含义。虽然《女史箴 图》来自张华的《女史箴》,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名气要大得多,这是由顾恺之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 地位决定的
• 罗塞塔石碑
• 1798年到1801年,拿破仑征战埃及, 随军带了100多名研究埃及文化的科 学家和考古学家。1799年,在尼罗 河三角洲的一个名叫罗塞塔的小村 庄里,士兵们在修筑工事的时候, 无意中挖出了一个高1.14米,宽 0.73米的黑色断碑。石碑上的字清 晰可见,是三段分别以不同的文字 刻下来的话。 • 随军的考古学家断定,这块石碑不 同寻常,准备运回法国慢慢研究。 但法国人还没来得及动手,拿破仑 的军队就被英军打败了。根据战争 协议,法国无条件交出了在埃及发 掘的所有文物。最终,罗塞塔石碑 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至今,石碑的 题签上还写着“不列颠军队的战利 品”的字样。
大英博物馆
•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 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 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 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 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 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 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 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 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拥 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 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1、保持馆藏的永久性和完整性; 2、向一切愿意欣赏和学习馆藏的人开放; 3、馆藏由专职的专家负责保管。
馆藏品最初来源于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古玩家汉斯· 斯隆爵士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 和标本。1823 年,英王乔治九世捐赠了他父亲的大量藏书。开馆以后的200多年间,继 续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 古埃及艺术品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 数东方艺术文物 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 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 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 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 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的 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的瓷酒壶,底座 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 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 波特兰花瓶
• 罗马宝石玻璃制品,作与西 元1世纪;现藏大英博物馆。 • 制作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 在深蓝色玻璃上饰以白色图 案的古罗马花瓶(1世纪),是 现存最精美的古罗马宝石玻 璃制品。18世纪时属波特兰 公爵所有。在维多利亚时代 有很多的仿制品。其中以威 基伍德和诺思伍德仿制的最
为逼真。
画名简释
•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 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 西晋惠帝司马衷不务正业,国家大权为 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 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 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 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 “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 甚广。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 段为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 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 称《女史箴图》。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 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
这幅画作为陪葬品放在亚尼的墓中,全长二 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 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本 书截取亚尼在死者之国接受生前善行和恶性 审判的一段,为整卷画作中最精彩的部分。 收藏家佛里斯班士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克 索西岸的墓室中发现,是众多以草纸记录的 《死者之书》当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 称为古埃及美术中至于极致的作品,也是古 埃及生死观的明白表现。所谓《死者之书》, 及记载死者为获永生所必经的各种磨练、审 判、所需的咒文以及到最后获得永生的画卷, 通常以草纸绘成。 埃及死者在通向复活之路时,必须于棺木中 置放《死者之书》。死者之书大部分以纸莎 草写成,记录死者生平好恶,以及奥西里斯 的审判等情节。 “死者之书”的基本历程为:离开肉体的 “卡”或“巴”,在阿努比斯带领下,通过 地狱及黑暗的试炼,来到诸神及审判官前, 通过冥界之门,来到“冥神”奥西里斯面前, 进行“秤心仪式”,随后搭乘太阳船,航向 复活之路,并在来世过著与今生一样的美好 生活。
•
埃尔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是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 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存大英博物馆, 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 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 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 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 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 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 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 品之一。 1982 年,时任希腊文化部长的梅利 娜·迈尔库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 议上提出一项议案,要求大英博物馆将埃 尔金大理石雕塑归还给希腊,这一要求得 到大多数与会国代表的支持,但投票结果 对英国没有约束作用。从那时起,希腊一 直要求英国将这些大理石雕塑完璧归赵, 但遭到英国的拒绝。
亚尼的死者之书
• 「死者之书」通常为长卷形式,依财富多寡,分成数十个,甚至更多 的段落。流传至今最有名的为「亚尼的死者之书」,最有名的段落则 是「秤心仪式」。死者(以亚尼为例)穿著洁白的亚麻布衣服,和妻 子来到奥西里斯前,进行审判。奥西里斯前有一具天平,天平两端, 一边放著亚尼的心脏,一边放著代表正义公理的「羽毛」。阿努比斯 正在调拨著天平,检查是否平衡? • 如果天平平衡,表示死者生前善良公正、没有截断尼罗河水、没有偷 窃他人财物等等。死者将可通过正义之神「玛特」的审判,取得奥西 里斯的信任; • 如果心脏一端沉重,不能平衡,代表死者贪婪多欲,作恶多端,他的 心脏将被取出,丢给在一旁等候的怪兽「阿敏」吃掉。阿敏的造型是: 鳄鱼的嘴、狮子的上半身、河马的下半身。这三种动物是非洲最凶猛 的动物。死者心脏被吃,便不能复活。 • 秤心的过程,一旁的书记官,也是「智慧神」陶特会手持墨水笔和陶 板,记录下来。奥西里斯根据秤心结果,判决死者是否能够复活。 • 一般说来,因为法老的权势,贵族的财富,今日所见的「死者之书」 上的天平都是平衡的,说明「造假」是各民族有权有钱者,共通的行 为。
著名藏品
•
• • • • • •
•
•
• • • •
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 贵的一个) 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刻(1816年获得,希腊人要求归还) 法老阿孟霍普特三世头像(Amenhotep)(1823年购得) 特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 弗兰克斯首饰盒(Franks)(1867年获得) 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 英国国家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英国博物馆藏元代鳜鱼图案青花瓷盘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16年通过割地赔款获得,希腊人要求归还, 但英国人不还) 拉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是割地赔款时拿 的) 夏洛蒂·勃朗特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追求教授写的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当家教时追求有妇之夫的教授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谩骂简奥斯丁的信笺原稿 夏洛蒂·勃朗特在报纸上与众三流写手对骂的照片
女史箴图
• 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 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 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 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 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 24.8厘米、横348.2厘米。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 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 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 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 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 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 绵,色彩典丽、秀润。故宫 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 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 2段,亦有研究价值。
大英博物馆是什么。。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位于英国伦敦。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 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的战争中掠夺得来,主要 受害国家包括希腊、埃及及中国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馆>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筑, 十分壮观。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大英博物 馆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后来兼收历史 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其中不少是仅存的珍本。 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 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数量之多,大英博物馆盛不下,只得分藏于 各个博物馆。目前,埃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有7万多件古 埃及各种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物馆、东方 文物馆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腊罗马、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