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与HIS数据交换流程的研究

LIS与HIS数据交换流程的研究
LIS与HIS数据交换流程的研究

LIS与HIS数据交换流程的研究

唐慧李晓华张晓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计算机中心(430030 武汉)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医疗信息共享问题,提出制定数据交换流程的目标和原则,并经过调研总结出了三种LIS系统与HIS业务数据交换流程,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对比,制定出合理可靠的业务流程,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关键词】 异构系统集成;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流程;LIS

Research on data communication flow between LIS and HIS

TANG Hui , LI Xia-hua , ZHANG Xiao-xiang . Center of Computer ,Tongji Hospit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ssues in med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during hospital’s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we proposed aims and principles of data communication flow. We also proposed three data communication flows between HIS and LIS, and obtained an applicable and reliable flow through comparison of work flow analysis, which enabled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heterogeneous system.

【Key Words】Heterogeneous system integration; Data communicate; Data communication flow; LIS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医院信息化正由单一的HIS 系统向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科信息系统(LIS)、医学图像存储传输处理系统(PACS)等多系统异构集成过渡。 HIS系统侧重于医疗文书和收费,LIS和PACS则侧重在与医疗设备的通讯,完成检验数据和影像数据的传输、存储、统计和分析,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检验科和放射科。由于这些系统专业性强,功能复杂,早已不是单一开发商可解决的。不同厂商的产品在同一家医院的应用存在着集成问题,而且数据交换与共享也急待解决,系统衔接中合理的业务流程规划是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差错的有效保障。

实现异构系统的数据交换和耦合集成,目前国内已有比较成熟的标准和中间件技术,但是如何合理规划业务流程,让检验样本快速准确送达、结果快速发布并避免差错是各医院和信息化研究机构面临的难题。为此我们调研了全国三十余家三甲医院的HIS和LIS系统间的业务流程、数据交换和接口方法,并加以分类、概括和分析,期望能找出信息化后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下面,本文就LIS系统与HIS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问题,提出LIS与HIS数据交换流程的设计和实现。

一、数据交换流程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1)数据交换流程设计的目标

目前医院的HIS系统正在由财务为核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在HIS系统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步在工作中实现医疗文书电子化。如果医院LIS 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那么从临床医生的检验申请开单、到检验科的申请项目确认,到检验结果的反馈,收费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相当的烦琐,不仅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也容易造成医疗差错。

共享LIS与HIS数据资源的目标,就是实现HIS与LIS的无缝对接,各业务工作环节密切相扣,以减少检验科工作量,降低差错率,为医生的病情诊断提供有效、实时的资讯,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2)数据交换流程设计的原则

数据交换流程设计的原则是在符合医疗规范基础上,突出资源合理共享,整体流程合理可靠。

a. 实用性 数据交换流程应该符合医院现行管理体系的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满足医院的业务流程需求。

b. 安全可靠性 数据交换流程应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保证系统环境、各类操作人员操作维护安全可靠。

c. 灵活性 完成数据交换流程的接口应该可以扩缩增减,模块可合理分解与合并,以便能适应医院用户的现实要求。

d. 开放集成性 接口的实现可以利用现有成熟软件并且提供其他系统利用本系统的接口。

二、数据交换流程分析

我们对所调研的医院的信息传递过程进行研究和分类,总结出三种主要的设计方案,概括如下:

(1)方案一

利用HIS系统的医生医嘱功能开立检验医嘱,LIS系统从医嘱中确定检验项目的数据交互方案。

工作流程:

1) 医生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同时医生手工开立检验申请单;

2) 护士按照医生开立的检验申请单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

3) 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病人标识号、日期、执行单位等信息,LIS 系统利用这些特征信息,从HIS系统中读取相关的电子检验医嘱并显示,检验科将当前检验申请单中的检验项目与显示的电子检验医嘱进行逐一比较核对,确认无误后收费,收费信息返回HIS系统;

4)手工对样本进行登记,手工排样,然后检验样本获得检验报告;

5)LIS系统审核检验报告,同时向HIS系统发送电子检验报告单。

数据流图见图一。

图一

评价:

医院的业务流程是不理想的,因为检验科从数据库中读取的是检验医嘱而不是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人员必须通过人工比对工作确定检验项目,比对工作烦琐、容易出错而且一致性差。由于没有采用条形码作为唯一标识,排样过程是全手工的,并要进行标本的手工登记,这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极易造成差错,而且不容易确定责任; (2)方案二利用LIS系统完成检验申请,排样,报告等检验工作流程,仅在必要时提取HIS系统中的病人信息,并发送收费信息到HIS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案。

工作流程:

1) 医生使用LIS系统提取HIS系统中的病人信息,录入检验申请单,检验申请单存于LIS 系统。

2) 护士使用LIS系统的护士站程序打印检验申请单,打印条码粘贴条码试管,或者使用预制的条码试管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样本送至检验科;

3) 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条码号,从L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检验申请项目并显示,检验科确认后收费,收费信息返回HIS系统;

4)LIS系统对条码试管排样,然后检验样本获得检验报告;

5)LIS系统审核检验报告,医生从LIS系统的医生站中获取报告结果。

数据流图见图二。

图二

评价:

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比较理想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手工开立的,检验科人员也不需要做对比工作,依靠这个操作流程可以保证堵漏费问题,更重要的是采用了条形码管理,通过电脑来排样,取消了手工登记。而且HIS系统几乎不变动,由LIS系统厂商完成所有与检验相关的工作,缺点是病区的医生站和护士站上会使用HIS,LIS两个管理模块,且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存在问题,系统的集成性不好。

(3)方案三 利用HIS系统开立电子检验申请单,使用条码试管采样,在LIS中完成标本的管理和检验报告的数据交换流程。

工作流程:

1) 医生使用HIS系统中的医生工作站开立电子检验申请单, 检验申请单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

2) 护士利用HIS系统的护士站,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使用条码标识,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

3) 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条码号,从H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项目,检验科确认后收费,收费信息返回HIS系统;

4)LIS系统对条码试管排样,然后检验样本获得检验报告;

5)LIS系统审核检验报告,同时向HIS系统发送电子检验报告单。

评价:

医院的业务流程是比较理想的,与方案二类似,通过电子检验申请单和条形码管理,使流程完善可靠,电子病历完整,系统的集成性好。但前提是 HIS系统的医生工作站需具备开检验申请功能,护士站需具备检验单执行的功能;

数据流图见图三。

图三

(4)其它:

在调研中发现,尚有少数医院的LIS系统和HIS系统完全独立,没有数据交换,这样一种落后方式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三、数据交换流程比较

通过对上面三个方案的阐述,可以看出不同的数据交换流程设计,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工作效率。

在方案一中,医生开立检验医嘱而不是检验申请单,检验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比对工作才能确定检验项目,这个工作非常烦琐,容易出错,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效率。而方案二和方案三中,病房产生电子检验申请单,检验人员不需要对比工作,降低差错率,大大提高了检验效率,缩短检验时间。同时,方案一中无法使用条码试管,标本移交,标本管理,标本排样全部使用手工方式,而方案二和方案三中,使用条码管理试管,可以采用粘贴打印条码或者预制彩色条码试管的方式,用计算机实现标本的管理,方便快捷,同时降低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

在方案二中,病区同时使用HIS系统和LIS系统两套系统,加大了病房的工作量,而且数据库维护人员必须为每位用户设置两套系统的认证口令,对大型医院来说,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方案三的数据交换流程是比较完善的,同时也对HIS系统厂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HIS系统需要开发检验部分的功能,HIS系统与LIS系统厂商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数据交换流程的设计。

四、应用实例效果

武汉市同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病床2100张,设19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和19个二级专科,被授予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

我院在1998年开展信息化工作后,先后实施了HIS、LIS、PACS等信息系统,HIS与LIS 系统的数据交换流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我院的HIS与LIS系统的数据交换才采

用方案一,医生开立手工化验单,检验科依据手工化验单从检验医嘱中确定检验项目,手工管理标本,工作量非常大。2003年取消手工化验单,在LIS系统中开立电子化验单,同时引进彩色条码试管技术管理标本,采用方案二的数据交换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检验无纸化,降低差错率,在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了15%的情况下,平均报告时间缩短了0.5天,最快的检验急诊报告从医生开申请到阅读报告只需要10分钟。而此时突显出程序维护方面的问题,所有病区电脑需配置两套系统,增加计算机维护工作量和病区工作的复杂度,因此一年后我院采取方案三的,升级HIS系统,取消了病区两套系统并存的状况,方便了用户,减轻维护人员工作量,也保证了医院病历的完整性。

随着医院的发展,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和对HIS与LIS流程的优化重组,医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益,医院门诊量从2000年的125万增长到2006年的208万人次,检验科的工作量从2000年的每天样本2000例增长到2006年的每天样本3500例,242项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获得了国际互认通行证,在获得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丽华,李初民. 一种面向HIS的检验信息系统设计[J]重庆医学 , 2003, (12) .

2 李包罗,迟宝兰. 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与实践. 计算机世界,2001.

3 席 云,肖 刚.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J ] . 检验诊断与实验室自动化,200

4 ,4 :64.

4 郑万松,金桂秋,胡子荣,等. 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12 : 1072108.

5 周庆利,何剑虎,田慧. 计算机临床检信息管理系统(L IS) 的设计与实现[J ] . 医疗设备信

息,2003 ,18 (7) :30 - 32.

6 张驰, 李辉军. 医院检验科条码化检验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实例. 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

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6

金蝶专业版操作流程完整版

KIS专业版财务系统 培训练习

目录 KIS专业版财务系统 (1) 培训练习 (1) 第一篇:账套管理练习 (4) 练习一:建账 (4) 一、新建公司机构及账套 (4) 二、设置账套参数 (4) 三、添加用户 (6) 练习二:账套恢复与备份 (7) 第二篇:系统初始化8 (10) 练习一:公共基础资料设置 (10) 一、从模板中引入会计科目(新会计准则科目) (10) 二、设置账务处理系统参数 (10) 三、系统资料维护(基础设置) (10) 练习二:账务处理(总账)系统初始化 (25) 一、录入总账初始数据 (25) 二、试算平衡 (28) 练习三: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 (28) 一、设置系统参数 (28) 二、固定资产基础资料 (29) 三、初始数据录入 (32) 练习四:启用财务系统 (36) 练习五:出纳管理系统初始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开设现金、银行存款出纳账 (36) 二、结束初始化 (38) 练习六:应收应付系统初始化 (38) 一、设置系统参数 (38) 二、初始数据录入 (39) 三、结束初始化 (41) 第三篇:日常业务处理8 (42) 练习一:日常账务处理练习 (42) 一、录入记账凭证 (42) 二、制作几张自动转账凭证 (45)

四、凭证其他相关操作及账簿查询 (账务处理系统) (54) 五、往来核销 (59) 六、期末处理 (60) 练习二:报表系统练习 (61) 一、查看当月广东非凡工业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64) 二、制作一张自定义内部报表并设置报表取数公式 (66) 三、选做题:以批量填充的方式制作一张货币资金表 (82) 四、特殊功能介绍 (85) 练习三:现金流量表系统练习(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练习四:现金管理系统练习.. (87) 一、现金处理 (88) 二、银行存款处理 (90) 练习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练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日常业务处理 (96) 二、减少固定资产: (96) 三、固定资产其他变动: (97) 四、利用“凭证管理”功能制作增加、减少固定资产的记账凭证。 (98) 五、查看固定资产清单等各种账表。 (105) 六、期末处理 (106) 练习六:工资管理系统练习 (109) 一、建立工资类别方案 (110) 二、系统参数设置 (110) 三、设置 (111) 四、工资业务 (122) 五、职员变动 (129) 六、查看各种工资报表 (131) 练习七:应收应付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练习各种单据的制作 (132) 二、往来核销 (142) 三、凭证处理 (143) 四、查看往来对账单及账龄分析表等有关账表。 (146) 第四篇:期末结账2 (148)

业务流程分析

5. 业务流程分析p83 流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各个业务流程的过程,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每个业务处理的意义,为业务流程的合理化改造提供建议,为系统的数据流程变化提供依据。 业务流程分析的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1)通过调查掌握基本情况。 (2)描述现有业务流程—绘制业务流程图。 (3)确认现有业务流程。 (4)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知识和经验支持。 (5)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提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6.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 BPR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效率等,获得巨大的提高。 企业流程再造(BPR)应遵循以下原则: ·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启发性的目标,即共同远景。 ·充分考虑顾客的价值。 ·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充分做好横向及纵向沟通。 ·认识流程再造的两大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人员组织管理。 ·树立典范、逐步推进,充分利用变革的涟漪效应。 流程再造方法一般有两大类:全新设计法(Clean Sheet Approach)和系统改造法(SystematicRedesign),前者遵循“推倒重来”的主张,从根本上抛弃旧流程,零起点设计新流程;后者继承逐步改善的思想即BPI的思想,辨析理解现有流程,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系统渐进地创造新流程。 7. 数据流图DFD p87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软件分析方法,适合于开发一些数据处理类型的软件的需求分析的方法。 采用数据流图的方式进行数据流程分析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明确系统边界。 ·在总体上遵循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原则 ·在局部上遵循由外向里的原则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以及决策树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以及决策树练习 1.业务流程图 (1)、请绘制图书借阅业务流程图。 系统说明:读者将索书单交给借书员,核实之后,书库管理员取书并修改书库文件、登记借阅台帐,接着把书递给借书员。还书员接受读者的还书条后核对借阅台帐、修改书库文件。(2).成品库保管员按车间的入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科送来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他按此出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别送销售科和会计科。试按以上业务过程画出业务流程图。(3).储户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送交分类处理处。分类处理处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存折不符或存(取)单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直接退还储户重新填写;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送交存款处理处。存款处理处取出底帐,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户;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交取款处理处,该服务台取出底帐及现金,记帐后将存折与现金退给储户,从而完成存(取)款处理过程。试按以上过程画出业务流程图。 2.数据流程图 EX1:请根据以下销售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用户将定货单交给某企业的业务经理,经检验后,对不合格的订单要由用户重填,合格的订单交仓库保管员做出库处理,即:查阅库存台帐,如果有货则向用户开票发货,如缺货,则通知采购员采购。 EX2:请根据以下定货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后立即进行定货处理,即,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定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单,否则,填写定货单送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运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 EX3:请根据以下储蓄所存款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储户将填写好的存款单、存折和存款交储蓄所,查对储户帐,将不合格的存款单退给储户重填,合格的存款单交存款处理,处理时要修改储户帐,并将存折交还储户,而将存款放入现金库。 EX4:某仓库管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信息处理,试画出数据流程图。 (1)保管员根据当日的出库单和入库单通过出、入库处理去修改库存台帐。 (2)根据库存台帐由统计、打印程序输出出库日报表。 (3)需要查询时,可利用查询程序在输入查询条件后,到库存台帐去查找,显示查询结果。EX5、请绘制某商场供销存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数据业务测试流程

数据业务测试流程 单站数据业务验证的目的是验证单站的HSPDA、HSUPA、PS384上传、下载业务速率是否满足要求,主要是通过数据卡和手机拨号,在DOS环境下从指定的FTP服务器下载和上传一定大小的文件来统计相应的速率,再核查该速率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工具:QXDM测试软件一套、DU Meter软件、ZTE测试手机一部、数据卡一部、实验网SIM卡一张、简易型GPS一部、车载逆变器一部、电源插排一条、笔记本电脑一台、香港最新版 数字地图一份、车辆一部 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测试站点的信息收集 出去测试前首先要了解测试站点的基本情况,数据来源于TSSR和参数规划表,包括该站点的位置、周围环境、测试站点的数据配置以及语音业务的测试截图(RSCP和Ec/Io渲染图)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的找到符合要求的测试点 2,出发前站点告警核查 出发前站点核查主要是向后台OMC中心核查计划测试站点的工作情况,包括目前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中、有无影响功能测试的告警等相关信息,只有在确认站点正常之后才能出发 3,出发时的设备检查和联调 出发前检查手机、手机数据线、数据卡以及实验网的SIM卡是否齐备,并进行联调测试,确保手机及数据卡能正常工作 二,测试 1、测试环境及要求 定点测试(要求CPICH RSCP > -70dBm,CPICH Ec/Io > -3dB);DOS环境(单线程下载) 测试数据量大小:HSDPA:50MB、HSUPA:5MB、PS384下载:3MB、PS384上传:3MB HSDPA采用两种测试方式,一种是在开启QXDM软件下进行测试,另一种是关闭QXDM软件的条件下测试:HSUPA和PS384上传和下载在关闭QXDM软件的条件下测试 2、测试地点选择 连接数据卡和笔记本电脑,开启QXDM软件,核查接入小区是否为测试小区,寻找CPICH RSCP > -70dBm,CPICH Ec/Io > -3dB的地点,如符合条件则在此点测试,不符合则重选寻找,可以根据语音业务测试的RSCP和Ec/Io渲染图来大致确定方位再确认测试点 3、HSDPA测试 确认测试点后(QXDM未关闭),连接数据卡和笔记本电脑,开启ONAD软件,设置APN:https://www.360docs.net/doc/0b506029.html,,拨号上网,如下图.如果这种方式无法接入网络,可以打开拨号连接,在调制解调器的高级设置中设置AT命令:AT+cgdcont=1,"ip","hkcsl",拨号号码为:*99#、无用户名和密码。

业务数据管理制度.doc

业务数据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数据管理工作,降低数据被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数据是指信息系统中的各种业务数据。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 第二节数据保存管理 第四条对于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数据,须保存7年。 第五条重要的业务数据要保证物理上的安全,存放数据的介质必须放在安全的地方,非授权人员不得访问。 第六条关于数据备份的管理,参见《备份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 第三节数据导入和修改 第七条数据导入指信息部应数据拥有部门要求,通过后台数据库,将数据导入运行环境的操作。对于发生在批处理中的自动数据导入,请参 见《操作管理制度》中批处理操作管理的相关内容。 第八条数据修改指信息部应数据拥有部门要求,对公司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在后台数据库中进行的修改。数据修改包含数据内容的修改以及数 据库结构的变更。 第九条数据导入/修改必须遵循统一的数据导入/修改申请流程,具体流程参见《数据导入/修改流程》(附件一)。任何人不得在未经授权的

情况下对应用系统数据库进行数据导入/修改的操作。 第十条数据导入/修改流程中的申请、审批、操作工作需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数据导入/修改操作只能由指定的信息部人员执行,导入/ 修改权限须按照规范通过系统设定分配给指定人员。 第十一条数据库中的数据操作日志、《数据导入/修改/提取申请表》(附件三)、《数据导入/修改/提取汇总表》(附件四)须保存三年。信息 部负责人每半年委派人员将数据操作日志、《数据导入/修改/提取 申请表》和《数据导入/修改/提取汇总表》进行核对,确保所有数 据导入/修改均经过了有效的审批以及数据导入/修改是准确的。 第四节数据提取和发放 第十二条数据提取指信息部应数据拥有部门要求,对公司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从后台数据库中进行的提取。 第十三条数据提取和发放须遵循统一的数据提取申请流程,参见《数据提取流程》(附件二)。任何人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应用系统数据 库进行提取和发放操作。 第十四条数据提取中的申请、审批、操作及检查工作需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 数据提取的操作只能由指定的信息部人员进行,提取权限应按照规 范通过系统设定分配给指定人员。 第十五条数据库中的数据操作日志、《数据导入/修改/提取申请表》(附件三)和《数据导入/修改/提取汇总表》(附件四)须保留三年。信息部 负责人每半年委派人员将数据操作日志、《数据导入/修改/提取申

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案例

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案例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书商采购单/新 书采购员 入库单退书单 编目员 合格新图 书 库管员 入库单 入库台帐 进书数据流程:

采购单审核 P3.1编目处理 p3.2入库单处理 p3.3供应商 F3.1采购单 F3.2不合格采购单 F3.3合格采购单F10入库单 F3.4不合格入库单 S2 图书库存情况存档 管理员 F9入库够书清单 F3.5合格入库清单 售书业务流程: 顾客 新书 收银员 收费单销售台帐 保安 未收费的 书 收费单/书 售书数据流程: 收费处理P1.1审核处理 P1.2E1顾客 F6购书单计划F1.1收费单 F1.2不合格收费单 S02S01S03S04图书库存情况存档 F4销售清单 图书销售存档 顾客需求图书情况存档 顾客基本情况存档 F4销售清单 F5顾客需求图书清单 F3顾客基本情况

档案数字化基本工作流程

档案数字化基本工作流程 一、术语和定义 1、数字化 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2、纸质档案数字化 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3、数字图像 表示实物图像的整数阵列。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在矩阵(或其他)网络上采样——连续函数,并在采样点上将值最小化后的阵列。 4、黑白二值图像 只有黑白两级灰度的数字图像。它对应于黑白两种状态的文字稿、线条图等。 5、连续色调静态图像 以多于两级灰度的不同浓淡层次或以不同颜色通道组合成的静态数字图像。在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灰度扫描和彩色扫描两种模式。 6、分辨率 单位长度内图像包含的点数或像素数,一般用每英时点数(dpi)表示。 7、失真度 对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数字图像与档案原件在色彩、几何等方面的偏离程度。 8、可懂度 数字图像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9、图像压缩 清除图像冗余或图像近似的任一种过程,其目的是对图像以更紧凑的形式表示。 二、纸质档案数字化基本要求 1、基本原则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2、数字化对像的确定原则 应当对所要进行数字化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确认,只有符合一定要求的纸质档案文献才能进行数字化。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必须符合国家档案开放规定以及有关规定。 2)价值性原则 属于归档范围且应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社会利用价值高的档案可列入数字化加工的范围。 3、基本环节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 4、过程管理 1)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 2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 三、档案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图及数据流图 例题

信息管理系统作业(业务流程图及数据流图)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某工厂人事管理业务如下: 1)由厂长批准的《调入人员通知》连同《职工登记卡》由调入人员一起交给人事科,人事科将《职工登记卡》的信息登记到《职工档案》,其数据项有:职工代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职务、职称、最后学历、固定工资、入厂日期、所在单位。《调入人员通知》存档,为统计调入人员时使用。 2)由厂长批准的《调出人员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将其在《职工档案》中的信息取出,另外记入《调出人员档案》,其数据项在《职工档案》基础上,增加一项“调出日期”。 3)由厂长批准的《离退休人员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将其在《职工档案》中的信息取出,记入《离退休人员档案》,其数据项在《职工档案》基础上,增加一项“离退日期”。 4)由厂长批准的《职工工资变动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修改《职工档案》中的职工的固定工资数据。 5)本厂职工把各大专院校颁发的《学历证明》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修改《职工档案》中的最后学历数据。 6)随时都有本厂各级管理人员来人事科查看人事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调出人员档案信息。 7)每到年末,人事科需编制《职工统计表》和《职工学历统计表》、《职工工资统计表》、《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交给厂长。 下面给出《职工统计表》和《职工学历统计表》的格式,其他表的格式请自己设计。 职工统计表 现计划开发一个人事管理系统,以完成以上各项业务。 要求完成: (1)画出现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2)设计出新系统的数据流图(包括顶层图和各级细化图)。

业务流程图

TOP图 一级细化图

业务流程图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1 图2.3 业务流程图 分配房间 交费单 房间号 历史水电费总账 学生 住宿单 房间号 前台接待员 催费 收/退款员 发票 开发票 结算单 退房 学生详细资料 住宿费用总帐 交费单 入帐 空房查询 房间资料 退房单 换房单 修改 管理员 汇总 每月水电费 入帐 抄水电表员工 修改水电费 详单 删除人员 余额单 金额单 退房 超限 查帐 签署协议 交费 换房 欠费单 资料登记

2 数据流程图(DFD 图)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 合的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这个模型不涉及硬件、软件、数据结 构与文件组织,它与对系统的物理描述无关,只是用一种图形及与此相关的注释来表示系统 的逻辑功能,即所开发的系统在管理信息处理方面要做什么。因此,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 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也是所有后续工作,如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数据流程图由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① 外部项:指本系统之外的人或单位,它们和本系统有信息传递关系。 ② 加工:描述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逻辑功能。 ③ 数据存储: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环节。即系统信息处理功能需要的,不考虑存储 物理介质和技术手段的数据存储环节。 ④ 数据流:表示流动着的数据,可以是一个数据,也可以是一组数据。 它们的符号表示如下: 图3.1 数据流程图图例 此外,为了规范化系统开发流程,有必要给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元素编上相应的编号, 并在编号之前冠以大写字母,以此来区分不同的元素。 F ……数据流 D ……数据存储 P ……加工 S ……外部项 根据上一章对学生宿舍管理的业务流程图的描述,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 际营运的可行性角度出发,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解,导出了学生 宿舍管理系统的系统关联图、系统顶层图和系统一层图。 3.1.1 系统关联图 本系统管理的核心模块是水电费管理和房间管理,在此基础上,所涉及到的外部实体有 三个:学生、管理员;涉及到的数据流有六个:住宿协议、个人交费单、水电费单、发票、 退房单、结余清单。 确定了整个系统的外部实体和数据流后,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环节,由此绘制出学 生宿舍管理系统的关联图。如下页图3.2所示: 加工 外部项 数据存储 数据流

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比较

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得比较 一、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得区别 1、描述对象不同 业务流程图得描述对象就是某一具体得业务; 数据流程图得描述对象就是数据流。 业务就是指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得、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得一系列相关得活动。在系统调研时, 通过了解组织结构与业务功能, 我们对系统得主要业务有了一个大概得认识。但由此我们得到得对业务得认识就是静态得, 就是由组织部门映射到业务得。而实际得业务就是流动得, 我们称之为业务流程。一项完整得业务流程要涉及到多个部门与多项数据。例如, 生产业务要涉及从采购到财务, 到生产车间, 到库存等多个部门; 会产生从原料采购单, 应收付账款, 入库单等多项数据表单。因此, 在考察一项业务时我们应将该业务一系列得活动即整个过程为考察对象, 而不仅仅就是某项单一得活动, 这样才能实现对业务得全面认识。将一项业务处理过程中得每一个步骤用图形来表示, 并把所有处理过程按一定得顺序都串起来就形成了业务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就就是某公司物资管理得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就是对业务流程得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得物

质, 只剩下数据得流动、加工处理与存储;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得角度来瞧, 业务流程图描述对象包括企业中得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 数据流程图则主要就是对信息流得描述。此外, 数据流程图还要配合数据字典得说明, 对系统得逻辑模型进行完整与详细得描述。 2、功能作用不同 业务流程图就是一本用图形方式来反映实际业务处理过程得“流水帐”。绘制出这本流水帐对于开发者理顺与优化业务过程就是很有帮助得。业务流程图得符号简单明了, 易于阅读与理解业务流程。绘制流程图得目得就是为了分析业务流程, 在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得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产生新得更为合理得业务流程。通过除去不必要得、多余得业务环节; 合并重复得环节;增补缺少得必须得环节; 确定计算机系统要处理得环节等重要步骤, 在绘制流程图得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 分析不足, 改进业务处理过程。 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得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得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得目得就就是要发现与解决数据流通中得问题, 这些问题有: 数据流程不畅, 前后数据不匹配, 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得解决形成一个通畅得数据流程作为今后新系统得数据流程。数据流程图比起业务流程图更为抽象, 它舍弃了业务流程图中得一些物理实体, 更接近于信息系统得逻辑模型。对于较简单得业务, 我们可以省略其业务流程图直接绘制数据流程图。 3、基本符号不同 (1)业务流程图得常用得基本符号有以下六种, 见图 2 所示。 (2)数据流程图得基本符号见图 3 所示 对数据流程图得基本符号解释如下: 外部实体表示数据流得始发点或终止点。原则上讲, 它不属于数据流程图得核心部分, 只就是数据流程图得外围环境部分。在实际问题中它可能就是人员、计算机外设、系统外部得文件

医院信息系统常见操作规范流程图

一、病区护士工作站操作规定 病区护士工作站的数据信息,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工作站人员必须做到操作熟练准确、细致认真。 1.住院患者先由住院处按病案书写要求录入信息,经网络进入病区工作站,在病区护士安排床位后,方可输入病区医护工作信息;治疗终结时由病区护士按医嘱停止全部处置,并核实费用无误后做出院处理,并打印出院通知书和结算通知单,再次住院按原病案号输入。2.为确保护士工作站信息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个人的口令密码保密制度,防止他人盗用,无密码者系统不予登录;严格落实第四版医疗护理工作常规,进修、实习护士的医疗文书必须由带教老师审签。计算机系统配置及网络中各种参数不得随意更改。 3.医生提交的医嘱,正课时间由办公室护士在工作站提取和打印当天新医嘱单。非正课时间由值班护士完成上述工作。 4.严格检查、校对、录入、确认、执行医嘱。 (1)所有医嘱必须在计算机中下达、执行。紧急抢救的医嘱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补录。医嘱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可下达单条或成组医嘱,可单条或成组停止,必要时(如分娩、手术、转科等)也可一次停止全部长期医嘱;可删除刚下达但未确认的医嘱,作废尚未执行的医嘱;浏览未停的长期医嘱及当日下达的医嘱。 (2)护士执行医嘱前应查对医嘱格式、内容的正确性及开始执行时间,区分临时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必须在规定时间(15分钟)内执行,要求先处置、后打印签名和时间。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各班应交待清楚,建立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在临时医嘱本上用特殊符号标明。 (3)各种过敏试验医嘱,必须先处置,待观察结果后再输入试验结果并执行。试验结果及时报告经治医师。 (4)护士执行医嘱应认真审核计价项。执行转抄医嘱后,对于“毒麻限剧药品、不可分割药品免费病人的贵重药品”等要逐条进入单病人医嘱的医嘱框内,调整计价项目,即变为“不摆药”。对于特殊开处方取药的病人,在该计价项目上应注明“不摆药”。对于需要输入多组液体的病人,应注意输入顺序,必要时与经治医生取得联系。而且要注意使用“静脉续滴”命令。 (5)手术前需全停全部术前长期医嘱,手术后按序执行新医嘱。 (6)护士应随时查阅有无新医嘱,及时提取转抄执行。医师下达临时医嘱后护士应立即执行。 (7)护士在校对医嘱时,在医嘱执行者时间栏内必须填写执行时间,不管是长期或临时医嘱,此栏不能为空。护士长对所有医嘱本、各类执行单每周总核对一次。 (8)对于特殊检查的预约项目,应及时查找执行时间,通知并帮助病人进行检查前的准备,督促病人按时完成检查。 5.医嘱本要于转抄后进入单病人医嘱的该项医嘱框内,查看医生说明,如使用时间等,明确后方可执行。若对医生所下达的医嘱有疑问时,应通知医生对医嘱进行修改或校对,不得在护士工作站中擅自修改。 6.在规定时间内测定的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次数由值班护士录入,即可形成患者的体体温、脉搏、呼吸曲线。必要时可复测体温,再次录入并记录,复测的体温数据会自动修改体温曲线,所有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对于病危、病重及转科病人的诊断情况应查看医生的首程,及时调整诊断,确保综合信息的准确性。 7.随时核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住院押金及欠费信息。 8.出院病人须提前一天在出院通知一项中做预计出院,出院日期应准确录入。病人出院前,按医嘱下达时间用F4停止所有医嘱。并将医嘱打印出来,请经治医生查看后在长期和临时医嘱单最后一页亲笔签名后,放人病历归档。 9.病历首页有关诊断项目在病人出院前及时录入,项目应详细全面,不得遗漏。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共10分)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共15分)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

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书商 采购单/新 书 采购员 入库单 退书单 编目员 合格新图 书 库管员 入库单 入库台帐 进书数据流程: 采购单审核 P3.1编目处理 p3.2入库单处理 p3.3供应商 F3.1采购单 F3.2不合格采购单 F3.3合格采购单F10入库单 F3.4不合格入库单 S2 图书库存情况存档 管理员 F9入库够书清单 F3.5合格入库清单 售书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比较知识讲解

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比较

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比较 一、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区别 1. 描述对象不同 业务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某一具体的业务; 数据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数据流。 业务是指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在系统调研时, 通过了解组织结构和业务功能, 我们对系统的主要业务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但由此我们得到的对业务的认识是静态的, 是由组织部门映射到业务的。而实际的业务是流动的, 我们称之为业务流程。一项完整的业务流程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项数据。例如, 生产业务要涉及从采购到财务, 到生产车间, 到库存等多个部门; 会产生从原料采购单, 应收付账款, 入库单等多项数据表单。因此, 在考察一项业务时我们应将该业务一系列的活动即整个过程为考察对象, 而不仅仅是某项单一的活动, 这样才能实现对业务的全面认识。将一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图形来表示, 并把所有处理过程按一定的顺序都串起来就形成了业务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就是某公司物资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是对业务流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 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安东尼金字塔模型的角度来看, 业务流程图描述对象包括企业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 数据流程图则主要是对信息流的描述。此外, 数据流程图还要配合数据字典的说明, 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和详细的描述。 2. 功能作用不同

业务流程图是一本用图形方式来反映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流水帐”。绘制出这本流水帐对于开发者理顺和优化业务过程是很有帮助的。业务流程图的符号简单明了, 易于阅读和理解业务流程。绘制流程图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业务流程, 在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产生新的更为合理的业务流程。通过除去不必要的、多余的业务环节; 合并重复的环节;增补缺少的必须的环节; 确定计算机系统要处理的环节等重要步骤, 在绘制流程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 分析不足, 改进业务处理过程。 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 数据流程不畅, 前后数据不匹配, 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通畅的数据流程作为今后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数据流程图比起业务流程图更为抽象, 它舍弃了业务流程图中的一些物理实体, 更接近于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对于较简单的业务, 我们可以省略其业务流程图直接绘制数据流程图。 3. 基本符号不同 (1)业务流程图的常用的基本符号有以下六种, 见图 2 所示。 (2)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见图 3 所示

售后部业务操作流程

售后部业务操作流程 一、人员结构图 二、岗位说明 售后主管兼增值负责人 1、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 2、负责维修部日常营运工作的管理; 3、完成公司增值指标(负责产品设计与开发); 4、负责市场拓展和维护,与销售渠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5、负责团队建设及管理干部培养、储备; 6、负责周边城市的网点建设和规范; 7、完成下级站点及厂家相关考核指标,负责厂家异常数据的处理及回复; 8、负责组织下级站员工业务技能(服务规范、三包、现场运作常识)培训及执行; 9、负责设计公司活动及下级站月度活动的方案与实施,并跟进实施效果; 10、负责处理厂家反馈的用户投诉和现场不满意升级的投诉; 11、负责维修部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完善; 12、负责监督工程师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培训效果 13、负责监督备件的相关指标(周转率、利用率、现场满足率) 14、负责公司各部门间沟通。 基础负责人兼商务 1、负责维修部的业务正常开展和各项业务的实施进度; 2、负责对所有送修用户信息真实性、满意度、维修周期、客户送修周期的的抽查并对 其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对每个用户要求有3次以上的通话,一次是维修站接到机器

时的通话,第二次是离开维修站的通话,第三次是用户拿到机器时的通话) 3、评定标准是5分制。5分为很满意;4分是满意;3分为一般,1到2分为不满意; 0分为非常不满意;对于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客户要进行安抚并对相应责任人、 下级站进行适当处罚; 4、负责维修部的日常操作规范、三包、现场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及下属站的电话 抽查; 5、监督各岗位的工作进度并根据工作进度时时调配; 6、按周、月将抽查情况汇总及向相关负责人反馈并通报; 7、每周、月数据的总结与通报; 8、负责实施每周站内各岗位考试、考核结果的反馈与通报; 9、负责厂家在规定时间内的、维修数据、劳务费数据的结算工作并配合公司财务完成 劳务费的帐务清算; 10、定期总结与回顾; 前台接待 1、负责接待(维修、取机、咨询)用户、经销商、送修商,确保实物的准确性; 2、负责填写客户信息登记表(只能用电子单); 3、对公司操作系统的数据准确性负责,一旦产生的垃圾数据应该及时处理,否者垃圾 数据产生的后果由其责任人承担。 4、负责将所有机器按照天数、修复、未修复进行整理归类存放; 5、负责所接收机器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收、发工作,非常特殊的机器和附件必须在3 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库; 6、负责完成基础业务负责人下达的基础、增值指标; 7、负责前台运作规范的执行; 8、负责前台接待环境维护; 9、负责经销商机器发货工作,每天下午5:30点前完成;超过5:30点所接机器须在当 天拆包但维修工作务必在次日完成维修和发货; 10、负责监督工程师的维修进度; 11、负责增值附件的电话营销,电话营销的价格需统一定价; 10、负责每天收入报表的完成并以邮件的形式发给相应部门(财务、商务、维修部负 责人); 11、负责当天所有机器的具体情况(接机数量、维修情况、待料情况、发货情况)报表 的完成并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公司总经理、商务、维修部负责人); 12、及时参加部门组织的各项技术培训及考试;每周一次 维修工程师 1、负责维修检测前台接待和经销商送修机器;须在当天四点中前完成 2、负责公司和渠道来的机器翻新工作及归还时间,须在当天四点中前完成 3、负责每天待料情况以书面形式报给配件,以便配件依据具体情况时时调节库存结 构,在每天下午5点前完成; 4、当天未修复的机器工程师必须归还前台以便统一保管; 5、对于当天未修复的机器以书面形式将具体原因报给基础负责人和维修部负责人; 6、协助基础负责人完成公司、厂家下达的各项指标;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则编制相应的 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货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采购部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交送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账和库房账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根据仓库数据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 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如果不合格则仓库主管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

3、若库房里的货品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而破损,且不可用的,需进行报损处理,即这些货 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由库房相关人员定期按库存计划编制需要对货物进行报损处理的报损清单,交给主管确认、审核。主管审核后确定清单上的货品必须报损,则进行报损处理,并根据报损清单登记流水账,同事修改库存台账;若报损单上的货品不符合报损要求,则将报损单退回库房。

4、“生产资料出库”主要指生产部门员工到仓库中领取生产原料和各种生产工具等产品,其流程描述如下: 首先由生产部门员工向仓库主任提交原料提货单,然后仓库主任根据当前库存情况和用料计划对提货单进行审核,将不合格的提货单返回给生产部门员工,并将合格原料提货单交给库管员,库管员根据合格原料提货单更新库存台账并记录出库流水账。 (1)根据以上描述,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业务流程图。(10 分) (2)根据上题的业务流程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数据流程图(5分)

信息工作管理操作流程

信息工作管理操作流程 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息工作管理操作的流程及控制要点,旨在推动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考评机制,增强信息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本行信息服务、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行信息工作管理活动。 定义、缩写与分类 定义 信息工作:是指对本行改革、发展、管理活动中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料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传递、发布等过程,目的是为本系统互通情况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缩写 无 分类 无 职责与权限

原则与基本规定 原则 )真实性原则。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可靠,防止以偏概全。具体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名称、计量单位、专业术语等要确保准确。 )时效性原则。要快速、及时地收集、整理和传递信息,涉及的情况、数据要有时效性和可比性。 )规范性原则。信息要主题鲜明,文题相符,言简意赅,用词规范,力求用简练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适用性原则。根据本行的工作重点和特点,结合上级定期通报的信息报送参考要点,有针对性地报送信息。 )保密性原则。在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处理、送审等各个环节中,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确保工作质量和信息安全,对涉及国家和本行秘密信息的处理,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要求办理。 基本规定 )本行综合办公部门是本行信息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承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日常工作,负责研究制定信息工作计划和调研计划,并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评比本行各机构的信息工作。 )本行应切实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本行信息工作网络,完善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渠道快捷畅通,工作高效运转。 )本行应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信息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工作,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信息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国家政策尤其是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大政方针和本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善于把握大局,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及时发现、捕捉、反映各类重要信息; )掌握信息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热爱信息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 )实事求是,作风正派,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 的需求,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货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采购部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交送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账和库房账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库管 员 采购收 货单 发货 库存信息和 用户需求 采购 部查询 订货单供应 商 验货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审核流水账 合格 主管 库存账目

合格的货物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根据仓库数据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 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 P5 货物入 库存 D3 流水账和 库存账目 P2 按照订 单发货 采购验收单 D2 库存信息 采购的货物D1 用户需 求 P1 采购部采购订货单 编制采 购订单 编制完成的 采购订货单 供应商 P3 采购的货物采购部 验货 验收不合格货物 审核不合格 验货合格的货物 P4P6 库管员 审核 不合格的货物主管确 认

库管员 员。如果不合格则仓库主管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 3、 若库房里的货品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而破损,且不可用的,需进行报损处理,即这些货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库存清单 仓库数据 库管员 编制 盘存报表 仓库 主管 查询 盘点流水 账 合格盘存 报表 审核 提交 合格 存盘规定 返回不合格 报表 不合格 不合格盘 存报表 提交 P1 P2 D2 盘点流 水账 编制 存盘报表 仓库 主管根据盘点规定审核 合格 D3 库存 清单 D4 存盘 规定 不合格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区别.

一、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区别 1. 描述对象不同 业务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某一具体的业务; 数据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数据流。 业务是指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在系统调研时, 通过了解组织结构和业务功能, 我们对系统的主要业务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但由此我们得到的对业务的认识是静态的, 是由组织部门映射到业务的。而实际的业务是流动的, 我们称之为业务流程。一项完整的业务流程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项数据。例如, 生产业务要涉及从采购到财务, 到生产车间, 到库存等多个部门; 会产生从原料采购单, 应收付账款, 入库单等多项数据表单。因此, 在考察一项业务时我们应将该业务一系列的活动即整个过程为考察对象, 而不仅仅是某项单一的活动, 这样才能实现对业务的全面认识。将一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图形来表示, 并把所有处理过程按一定的顺序都串起来就形成了业务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就是某公司物资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是对业务流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 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安东尼金字塔模型的角度来看, 业务流程图描述对象包括企业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 数据流程图则主要是对信息流的描述。此外, 数据流程图还要配合数据字典的说明, 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和详细的描述。 2. 功能作用不同 业务流程图是一本用图形方式来反映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流水帐”。绘制出这本流水帐对于开发者理顺和优化业务过程是很有帮助的。业务流程图的符号简单明了, 易于阅读和理解业务流程。绘制流程图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业务流程, 在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产生新的更为合理的业务流程。通过除去不必要的、多余的业务环节; 合并重复的环节; 增补缺少的必须的环节; 确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