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艺术》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大全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汇总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秦及秦以前1.篆书主要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三大类。
2.《石鼓文》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两汉1.“八分书”的特征是什么?(增加了波磔俯仰,字形由长趋扁,体势展向左右两边)2.隶书的风格特点是什么?(谨严规矩、典雅肃穆、雄浑粗拙、散逸纵横)3.文字学家把篆书向隶书的转换过程称作“隶变”,把隶书的定型称作“隶定”。
4.章草是汉代草书的主流,张芝被称为“草圣”。
5.《礼器碑》是汉代谨严规矩类隶书的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
2.草书可以分为小草、大草、狂草。
3.今草书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世称“二王”。
4.“书圣”是指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5.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是《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鸭头丸帖》是其行书代表。
6.《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怀仁集王字而成。
7.《真草千字文》是智永的作品。
隋唐五代1.初唐四大家是指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
2.《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3.《雁塔圣教序》是诸遂良的作品。
4.颜真卿的代表做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而他的《祭侄秀明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5.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6.唐代狂草以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为代表。
7.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被称为唐代三大楷书家。
8.楷书、草书两极的高峰,使唐代书法足以雄视千古。
9.李北海即李邕,为唐代善行书者。
宋元时期1.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2.《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苏东坡的作品,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
3.米芾,人称“米南宫”、“米襄阳”,有《笤溪诗帖》《蜀素帖》等名行书。
4.宋徽宗赵佶所创“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公元1100—1125年在位,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
他政治上昏庸无能,生活上穷奢极欲,艺术上多才多艺,书,画,词皆善。
书法期末复习题答案

书法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书法中的“四宝”指的是什么?A. 笔、墨、纸、砚B. 笔、墨、纸、印C. 笔、墨、砚、印D. 笔、纸、砚、印答案:A2. 书法中“中锋”指的是笔尖运行在笔画的哪个位置?A. 笔尖运行在笔画的中间B. 笔尖运行在笔画的一侧C. 笔尖运行在笔画的边缘D. 笔尖运行在笔画的底部答案:A3. 下列哪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欧阳询答案:A4. 楷书的特点是?A. 笔画简练,结构严谨B. 笔画繁复,结构松散C. 笔画简练,结构松散D. 笔画繁复,结构严谨答案:A5. 书法中“悬针”是指?A. 笔尖垂直向下B. 笔尖水平悬空C. 笔尖斜向上D. 笔尖斜向下答案:D6. 草书的特点是什么?A. 笔画简练,结构严谨B. 笔画繁复,结构严谨C. 笔画简练,结构松散D. 笔画繁复,结构松散答案:D7. 书法中“飞白”是指?A. 笔画中留有空白B. 笔画中留有墨迹C. 笔画中留有飞溅的墨点D. 笔画中留有连续的墨线答案:A8. 书法中“提按”是指?A. 提起笔尖,按下去B. 按下去,提起笔尖C. 提起笔尖,再按下去D. 按下去,再提起笔尖答案:C9. 书法中“回锋”是指?A. 笔锋回转,形成圆弧B. 笔锋回转,形成直线C. 笔锋回转,形成折线D. 笔锋回转,形成曲线答案:A10. 书法中“侧锋”是指?A. 笔尖侧向运行B. 笔尖正向运行C. 笔尖斜向运行D. 笔尖垂直运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书法的三大要素包括笔法、______、章法。
答案:结构2. 书法中的“飞白”技法,可以使作品显得更为______。
答案:生动3. 楷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
答案:欧阳询4. 草书的特点是笔画______,结构______。
答案:繁复、松散5. 书法中的“提按”技法,可以增加作品的______感。
答案:立体感6. 书法中的“回锋”技法,常用于______笔画的结束。
书法艺术等级考试理论知识完整版

书法艺术等级考试理论知识完整版
引言
书法艺术等级考试旨在评定考生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相关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了解程度。
本篇文档将介绍书法艺术等级考试的理论知识的完整内容。
一、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概述
- 中国古代书法流派
- 世界各国的书法文化
二、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 书法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 书法作品的构成要素
- 书法作品的表现技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
- 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的关系
- 书法中常见的文化符号与意义
- 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名家与经典作品
-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 名家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现代书法艺术与创新
- 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方式
- 当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 现代书法艺术的特点与趋势
六、书法艺术的欣赏与鉴赏
- 书法艺术的欣赏方法与技巧
- 书法作品的鉴赏标准与要点
- 书法艺术鉴赏中的注意事项
结论
通过对书法艺术等级考试的理论知识完整版的介绍,希望考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在书法
艺术等级考试中的表现。
同时,通过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可以更好地体会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艺术价值。
书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书法基础 --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人们常用地名或官职来指代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参考答案:正确2、初学平正,渐追险绝,复归平静是一个书法家的必经之路。
参考答案:正确3、宝盖头在草书中,左边的点可写可不写参考答案:错误4、《伯远帖》是文征明发现的。
参考答案:错误5、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寓润雅是欧阳询的风格参考答案:正确6、“蚕不二设,雁无双飞”是指隶书只有一个波画参考答案:正确7、《灵飞经》是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参考答案:错误8、草书就是将行书快写参考答案:错误9、《枯树赋》是褚遂良的行书代表作参考答案:正确10、蚕头燕尾是隶书的特点参考答案:正确11、刻苦学书,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也被人称为铁门槛的书法家是王献之参考答案:错误12、怀素的草书主要是由张旭传授的参考答案:错误13、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是卫铄参考答案:正确14、《孔子庙堂碑》是虞世南的代表作参考答案:正确15、《神龙兰亭》是由欧阳旭摹写的二、单项选择题1、开宋人尚意书风先河的是( )。
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李阳冰D. 杨凝式参考答案: D2、行书、楷书早在( )时也已萌芽。
A. 秦B. 汉C. 三国D. 西晋参考答案: B3、 ( )的特点是圆润均匀,结构匀称。
A. 秦大篆B. 秦小篆C. 秦隶书D. 汉隶书参考答案: B4、隋唐五代中,篆书成就最高的是( )。
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李阳冰D. 杨凝式参考答案: A5、《张迁碑》的风格是( )。
A. 端严俊逸B. 雄浑古拙C. 典雅肃穆D. 散逸张开参考答案: B6、被称为“六朝集成之碑”的是( )。
A. 《龙藏寺碑》B. 《龙门二十品》C. 《郑文公碑》D. 《泰山金刚经》参考答案: A7、将诸遂良称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的是( )。
A. 刘向B. 刘熙载C. 文征明D. 赵孟頫8、“尚法”的主要标志是( )。
A. 两晋行书B. 汉代隶书C. 隋朝楷书D. 唐代楷书参考答案: D9、隶书传为秦官吏( )在狱中所创。
书法鉴赏考试范围

复习题(2013.10.)1、文房器具①“文房四宝”介绍(历史概况、产地、主要产品)。
②其它文房器具名称及用途。
③文芳器具与文人雅趣。
2、汉字形体的演变①汉字形体总的演变趋势。
②汉字字体发展两大阶段。
3、“读帖”的意义4、汉字各主要字体(小篆、隶、楷、行、草。
)①掌握有关概念。
②能够辨识各种字体。
5、小篆①小篆的结构特点。
②学习小篆的意义。
6、隶书①隶书的结构特点。
②隶书经典范本主要汉碑,如《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礼器碑》、《乙瑛碑》、《西狭颂》、《石门颂》等等(各碑主要风格特点、临习要点)。
7、楷书①学习楷书的意义。
②魏碑的经典范本,如《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等。
③分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风格、临习要点。
④赵孟頫楷书风格。
⑤试诠释“永字八法”。
8、行书①行书的特点。
②经典范本,如《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蜀素帖》等等(各帖主要风格特点、临习要点)。
9、草书①历代草书大家及名帖,如王羲之《十七帖》,张旭,怀素,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王铎等等。
②试诠释“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
10、时代书风①先秦尚象,汉人尚势(气),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隋唐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②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探讨,如“魏晋书法所表现的时代风尚”,“从书法看盛唐气象”等等。
11、近现代书家(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①列举几位你所喜爱的书家。
②他们的书法风格、书法渊源、书法所反映的文化精神等等。
12、书法的字外功夫13、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要点:①书法依然具有实用价值;②修身养性;③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④构建心灵的精神家园;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14、我与书法①我的学书历程。
②经验与教训。
③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感悟。
④我生活中的书法艺术。
(综合、多方面谈谈)。
艺术书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艺术书法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书法的定义和历史1. 书法的定义书法是汉字形体和结构规范,以笔墨为工具,以情思为载体,以线条为表现方式,以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形式。
书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2. 书法的历史书法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象形文字,随着历史的进程,汉字逐渐演变成了简体和繁体,书法也经历了古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艺术。
二、书法的艺术特点1. 线条的美感书法是以线为表现主体的艺术形式,其线条的运用直接影响作品的美感。
书法线条的曲直变化,粗细轻重等因素,将直接反映作品的审美效果。
2. 意境的表达书法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意蕴,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和布局,书法作品能够表现出深刻的意境和艺术内涵。
3. 色彩的运用虽然书法作品以黑白为主,但在传统书法艺术中,对纸张的墨色、水墨的浓淡以及笔墨的干湿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不同的书法表现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
4. 情感的抒发书法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形式,将情感表达作为重要的目的之一。
只有在书法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情绪,才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三、书法的分类1. 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的标准字体,也是最受欢迎的书法体裁之一。
楷书字形端庄、秀美,线条多直,给人以庄重、严谨之感。
2. 行书行书是楷书之后的一种隶属体裁,是一种草率的书写形体。
行书虽然笔法简练、呈披毛式作画,但刚柔相济,有书法的美感。
3. 草书草书是书法中最富有神韵、最独具风采的一种字体。
它充分地释放了书法家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
4. 篆书篆书是中国古代传统书法的主要字体之一。
篆书字形古朴、端庄,是中国书法中最为古典的一种书体。
5. 隶书隶书是书法艺术中比较古老的一种字体,在临摹班里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书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蚕头雁尾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
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如蚕虫之头,随即将笔稍为提起,使笔毫平铺向右运行,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收住的处理。
写挑脚时还要注意,应釆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就舒展自然;不要扭甩出去,扭甩则摇摆、轻浮,有做作感。
2、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
其间作诗37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270年间在民间珍藏,后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赚进御府,他死后又殉葬昭陵。
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
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
又有唐人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此本墨色最活,被视为珍品。
此外还有“薛稷本”、“赐潘贵妃本”、“颖上本”、“落水本”等等3、二王二王是指王伾、王叔文。
王叔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善棋;王伾,杭州人,善书法。
唐德宗时,二王以其所擅侍候太子李诵。
4、有行无陇书写的结构,在竖向的行列上要保持整齐(即竖直),但在横向的行上并没有要求要对齐。
5、指实掌虚指实,就是每个指头发挥的作用必须力得其所,实实在在。
掌虚,就是掌心空虚,古人写字要求掌心虚而宽。
6、中锋毛笔锋毫的近尖处有一段透明或发青的部分,这就是笔锋。
运笔时。
若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画之中,叫“中锋”。
7、永字八法8、运笔毛笔的“运动”,书写时用笔要注意力度以及执笔高低。
落笔包括顺落、逆落、截落三种。
艺术常识之书法艺术(讲义+笔记)

艺术常识之书法艺术(讲义)文字和书法字体的演变著名书法家(一)字体演变1.甲骨文甲骨文: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善的文字。
字形:柔弱纤细,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甲骨四堂”:甲骨四堂,郭董罗王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
2.金文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字形:较甲骨文更为粗壮、浑圆质朴小篆秦李斯简化大篆得小篆,字形瘦长,为秦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标准文字。
4.隶书隶书是汉朝主要字体,东汉末年达到顶峰。
其字字形扁平,呈现出肥瘦方圆、结字紧密的特点,较篆书更易书写。
5.楷书楷书亦称真书或正书,其书体表现出横平竖直的特点。
三国时期钟繇为楷书之祖。
到了唐代,楷书已成为官方文字,并沿用至今。
三国演义剧照6.草书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天下第一草书”为唐代书法家怀素《自叙帖》章草始于汉初今草始于汉末狂草7.行书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行书: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二)著名书法家二王:王羲之(书圣)、王献之。
二王父子美名传,天下第一兰亭序。
2.颠张醉素:张旭,代表作有《古诗四帖》《草书心经》《肚痛帖》;《古诗四帖》《草书心经》《肚痛帖》怀素,代表作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
《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颠张醉素在唐代,肚痛写诗书心经自叙吃鱼加苦笋,二人对饮到颠狂。
初唐四大家:欧、虞、储、薛。
前三者也被称为“初唐三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孟法师碑》)薛稷(《信行禅师碑》)欧虞褚薛唐四家,除去薛稷唐三家4.颜筋柳骨:颜真卿,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柳公权,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冯宿碑》《李晟碑》颜真卿像柳公权像颜家多宝祭贤侄,柳公策军玄秘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四大国粹中国的汉字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
2、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1、中国的文武二圣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关羽,与孔夫子并称为中国的“文武二圣”。
2、书法《兰亭集序》的诞生过程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收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
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潇洒而成。
这篇序文行书,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被宋代书法家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3、简答“一字千金”典故李世民曾亲自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述了玄奘和尚西天取经的盛事。
皇帝的文章当然应该流传千古,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按照当时的办法只能是刻在石头上。
可是又有谁的字能与天子的文章相匹配呢?只能是书圣。
只有书圣的字才能与圣上的文章相得益彰。
可是书圣王羲之作古已经250多年了,怎么办呢?由于取经是一件佛教盛世,于是长安诸寺院便委托弘福寺的怀仁和尚来办这件事。
怀仁和尚从内府借得王羲之书迹,从中逐字寻找,然后描摹下来,以求丝毫不差。
据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
不得已,他奏请朝廷昭示天下,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
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
4、魏晋时期的“二爨”碑是指南朝《爨龙颜碑》与东晋《爨宝子碑》,为历代书家所重,世称“二爨碑”。
5、简答“退笔成冢”典故南北朝书家僧智永,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智永还在屋内备了数支大筐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筐子里。
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筐。
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冢,称之为──退笔冢。
此乃后人所讲“退笔成冢”的典故。
6、简答中国书法“初唐四家”及其代表作“初唐四家”指欧虞褚薛,即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为最著名;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等为最著名;褚遂良,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为最著名;薛稷,楷书《杏冥君铭》、《信行禅师碑》等为最著名;7、狂草的代表人物唐代书法高峰是楷书,另一方面的表现在于狂草的成就。
代表人物有张旭和怀素。
8、论述题:阐述《祭侄文稿》的诞生过程颜真卿中年的时候遇上了“安史之乱”,在河北二十四郡俱已沦陷,大唐江山岌岌可危之际,平原太守颜真卿率先起兵,举起讨逆大旗,在“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一家有三十多个亲属在战乱中殉国,其中他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堂侄颜季明的牺牲最为壮烈。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颜真卿满怀悲伤地设酒祭奠死难的亲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颜真卿用喷涌而出的激情,把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奠文字写得奇崛雄健、浩气充塞,达到了超神入圣的境界,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震烁古今的《祭侄季明文稿》,简称《祭侄稿》。
9、颜真卿书法创作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颜真卿的一生活了七十七岁,后人按颜体楷书的发展变化和与之对应的年龄将颜真卿的书法创作划分为小颜、中颜和老颜三个阶段。
《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44岁时的成名之作,直到他五十岁的颜氏书体,被后人称为“小颜”时期书法;“中颜”是指颜真卿五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
他63岁所书写的《麻姑仙坛记》这个碑,颜体楷书“中颜”已经完全成熟;“老颜”一般是指颜真卿六十五岁以后的书法创作,《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代表。
10、中国书法“宋四家”及代表作“宋四家”是指宋代“苏黄米蔡”四位书法大家,即苏轼,其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蜀中诗》、《醉翁亭记》等,其中《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黄庭坚,其主要作品有:《松风阁》《花气熏人帖》、《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等;宋四家中以米芾行书成就为最高,其行书以《蜀素帖》、《苕溪诗卷》流传最广;“苏黄米蔡”之“蔡”,原指的是奸臣蔡京,因蔡京祸国殃民,而以蔡襄代之,他的传世书法有《澄心堂帖》、《自书诗卷》等。
11、述题:阐述《黄州寒食诗帖》的诞生过程公元1079年,对苏轼早就心怀不满的一些人摘取苏轼诗词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后上奏皇帝,说苏轼“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很快苏轼被捕,押解京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好在京城替苏轼说话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也亲自出面求情,苏轼这才获赦出狱,发配黄州。
在黄州3年后的暮春季节,面对连绵不断的淫雨,外面到处是一片泥泞,一片萧瑟,书家病后初愈,面对空灶湿柴,冷清之极,遥望家乡,云路隔断,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苏轼便拿笔写下了两首诗,该作品因其第一句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诗帖》,这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12、简答近代书法的特色近代书法最显著的特色是:书法不再象前朝一样,仅仅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专利,而是进一步“泛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政治界、军事界都有不少书法好手;书法教育也由过去师徒相授式渐渐向社会化教育转变;特别是建国以后,书法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开创了“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13、“三希堂”中的三希是指谁所书的哪件作品北京的紫禁城内的养心殿西暖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匾额“三希堂”高悬在门楣之上。
在这里,珍藏着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就是有千多年历史的纸本书法作品“三希堂”中的三希。
14、“天下第一、二、三行书”是分别指谁所书的哪件作品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苏东坡所书《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三部分)1、简答“文房四宝”的最有名代表分别是什么?毛笔中最有名的是浙江省湖州市产的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黄鼠狼毛制成的“湖笔”;墨中最有名的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为中心的“徽墨”;安徽宣城所产“宣纸”最为优良,其中玉板宣为最名贵;最有名的砚是产于广东省肇庆市的“端砚”。
2、中国“四大名砚”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3、正确的坐姿标准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
(第四部分)1、简答甲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位置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2、简答小篆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小篆的特点概括为字形偏长,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上紧下松,重心上移。
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等距同斜。
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
4、简答隶书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隶书其特点一般归纳为:字形扁扁,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提顿结合,粗细兼备;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由篆而来,残余篆味。
5、简答“永字八法”的专用名称及其含义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的八种笔画,研究笔法的规律。
点为“侧”,是说写点时应欹侧不平。
“勒”,是说写横时,首尾应带有收势,好比牵缰勒马。
竖为“努”,亦作“弩”,是说竖不应写得太直,要直中寓曲势,像满弓待发的样子。
钩为“趯”,是指钩的末笔出锋应写得像人跃起将足踢出,出笔快且有力。
挑为“策”,是说写“挑”应像左手扬鞭策马的样子。
撇为“掠”,是说撇画要像燕子掠水一样,起始用力稍大,未端力减而不飘。
短撇为“啄”,短撇画如小鸟啄木,笔意快但行笔涩,力度较大。
捺为“磔”,是指写“捺”就像握刀划肉,要涩而有力。
“永字八法”未标明折画,这是不足之处,折画取势是方中带圆,骨力内藏。
6、简答草书的三种类别历史上的草书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隶书的快写的“章草”,另一类是王羲之、王献之一路的“二王草”,后继者有孙过庭、智永等人;再一类是“今草”,也称“大草”,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它是的草书极端形式。
(第五部分)1、临摹书法注意的三个方面临摹结合,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先入后出,向古人学习,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读帖善悟,读帖从一点一画一字入手,然后再到全篇。
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
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第六部分)1、简答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主要表现为: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书法的空间结构协调统一;书法与文学交映生辉;书法作品整体气韵生动。
2、简答怎样欣赏书法书法欣赏: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