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达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浅析

合集下载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地质钻探及巷道水文地质测绘 , 岩性 、 构造不 同, 富水性 、 导水 学类型为重氯硫酸钙 钠型低矿化度水, 富水性弱 。 性亦不同。 1 . 1 _ 3构造 裂 隙含 水 含 水 层
1 . 1 含 水层的含水性 1 . 1 . 1 第 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 1 ) 基岩构造裂 隙含水带。基岩构造裂富水性主要取 决于 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构造越发育富水性越强。钻孔岩芯大部
旱面积和受旱程度 , 进行 降雨距平分析、土壤相对湿 度分析 、 情 状态 监测 ,综合模拟各地区受灾情况 ,可辅助抗旱救灾 决 连续 无雨 日分析 、 受旱面积 比率 、 地下水位下降程度等发 问分 策, 为防旱和 抗旱提供及 时可靠 的技 术信 息, 达到防旱、 减灾 析 。经软件模型计算可 自动生成分析 图形 ,根据 受旱面积 以 的 目的 。
表 水体 。内植被较发育 ,多为杂木林 。本区属中温带湿润气 受基岩裂隙水补给, 雨季- ) } 水溢出井 口, 旱季水位埋深 3 . 2 5 m。 候 区, 属大 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 明, 雨量充沛。年最高气温 1 . 1 . 2基 岩 风 化 裂 隙含 水层 3 5 . 5 ℃, 最低气温为. 3 7 . 9 ℃, 年平均气温 6 . 9 ℃; 雨季集 中在 7
3 5 c m, 最大冻土深度 1 . 2 0 m。
别 为+1 6 4 m、 + 1 4 2 m和+ 1 2 0 m。
不同, 但其裂 隙都含有地下水, 并形成具有 一定水力联系 的风
异 。强 风 化 带 深度 一 般 不 大 于 l 0 m。向 下 的 弱 风化 带是 由上
目前矿 山已形成两个竖井、三个 中段 。中段开采标高分 化裂 隙含水层。 由于风化裂隙发育程 度不 同,富水性也有差 1水文地质 条件 向下逐渐变弱, 一般在 1 0 m~ 3 0 m之 间。 据钻孔 Z K0 . 3号孔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5.10•【字号】辽环函〔2018〕118号•【施行日期】2018.05.10•【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你公司《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我厅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2018年第3次会议审查,现批复如下:一、本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镇上堡村,为改扩建项目,开采矿种为铁矿。

本项目为地下开采,设计开采规模为80万吨/年,服务期限16.67年。

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斜坡道、一回风井,新建多个开拓中段;继续利用现有竖井SJ1,回填现有露天采坑作为工业场地,并在场地内建设地面充填站、办公室、机修车间等辅助设施;拆除原有选矿厂生产厂房及办公室,废弃原有竖井SJ2和竖井SJ3。

项目总投资2394.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7万元。

该工程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

辽宁省环境工程评估审核中心以辽环评估函〔2018〕第20号出具项目建设可行意见。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我厅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地点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本项目建设应满足生态红线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及资金保障。

要分年、逐项按照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的内容分别对现有露天采坑、废弃竖井、工业场地、运输道路等地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对于没有完成上一年度生态恢复计划的,要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经本溪市环保局认定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VIP专享]铁矿成因类型及勘探线类型

[VIP专享]铁矿成因类型及勘探线类型

赤铁矿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西文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血”的意思,意指这种矿物常常是红色的。

因此,赤铁矿是经济上最重要的矿物之一。

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赤铁矿有完美的金属闪光菱面体晶体。

可是更多的情况下,晶体常常是偏平的,更有甚者形成薄板状,有些样品板状成簇组成玫瑰花状,叫铁玫瑰。

有时呈鳞片状集合体,称之为镜铁矿。

所有这些结晶很好的赤铁矿变种都是黑色的,但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都是红色的,所谓肾状铁矿就是这种红色,肾状铁矿是一些放射状的集合体,有肾状的表面。

红色是绝大多数没有结晶形态的土状赤铁矿的颜色。

赭石就是这种红色的土状赤铁矿,它一度是作为颜料的。

赤铁矿是广泛地分布在各种岩石当中的副矿物,它以细分散粒状出现在许多火成岩中,在特殊的情况下,在区域变质岩中形成巨大的块体。

在红色砂岩中,赤铁矿是石英颗粒的胶结物,并且将岩石染上颜色。

若要在经济上值得开采,就必须含有几千万吨赤铁矿,这种储量是大量规模的沉积作用造成的,在前寒武系地层中有很多这种铁矿,它们通常含硅的杂质。

在每个大洲都找到和开采大型的赤铁矿床。

在1961 年苏联取代了美国成为最大的生产国。

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法国、加拿大、中国、瑞典和澳大利亚。

在美国,自从19 世纪末以来,矿物的最大产地是大湖区的前寒武系岩石中。

磁铁矿magnetite矿物名。

磁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3O4,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晶体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

完好单晶形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呈菱形十二面体时,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该晶面长对角线方向的条纹。

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或粒状。

颜色为铁黑色,条痕呈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

因为它具有强磁性,中国古代又称为慈石、磁石、玄石。

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吸引,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司南"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

铁矿矿石资源地质成因

铁矿矿石资源地质成因

生物成因矿床:磷灰石、 硅藻土等
岩浆活动:形成 铁矿的主要地质 条件
热液活动:铁矿 形成的重要因素
沉积作用:铁矿 形成的次要因素
变质作用:影响 铁矿品质和分布 的因素
资源量估算参数:矿石品位、 矿石厚度、矿石面积等
资源量估算方法:地质统计 学、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 探等
资源量估算结果:矿石储量、 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等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 设备,提高开采效率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开 采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铁矿资源的回收利 用,降低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铁矿资源挑战
提高铁矿资源 的利用率
加强铁矿资源 的环境保护
发展绿色矿业, 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加强铁矿资源 的回收和再利

汇报人:
地下水:地下水 是铁矿形成的重 要因素,可以溶 解和搬运铁元素, 形成铁矿床
铁矿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铁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铁矿的形成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 关
铁矿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岩浆岩:玄武岩、花岗 岩等
沉积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片麻岩、大理 岩等
热液矿床:黄铁矿、磁 铁矿等
风化矿床:褐铁矿、赤 铁矿等
铁矿市场需求 稳定,应用领
域广泛
铁矿价格波动 较大,影响开
发前景
制定严格的开采标准和 规范,确保铁矿资源的
合理利用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 和设备,提高开采效
率,降低资源浪费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 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

加强铁矿资源的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废弃 物排放,降低环境污

合理规划开采区域,避 免过度开采
全球铁矿资 源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在 澳大利亚、 巴西、俄罗 斯、中国等 国家。

铁矿开采的地质条件与矿床类型

铁矿开采的地质条件与矿床类型

考虑采矿设备的生产能力, 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考虑采矿设备的可靠性, 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根据采矿设备的性能参数, 进行合理的配置
采矿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与事故预防
制定安全规章 制度,确保采 矿作业的规范 性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采 矿人员的安全 意识和应急处
理能力。
强化设备维护 和检修,确保 采矿设备的正 常运行,避免 因设备故障引
04
铁矿开采的技术与装备
铁矿开采的主要技术手段
露天开采:通过剥离表土和岩石,将铁矿石采出地表 地下开采:通过矿井进入地下,将铁矿石采出至地表 溶浸采矿:利用化学反应将铁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磁力选矿:利用磁场力将铁矿石中的有用成分选出
采矿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根据矿床类型和开采条件 选择合适的采矿设备
矿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矿床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等。 矿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采取绿色采矿技术、加强环境监测等。 矿床开采后的治理措施:如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污染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国家对矿床开采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铁矿开采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增加就业机会:铁矿开采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铁矿开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铁矿开采的需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 提升地方形象:铁矿开采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
地下开采:适用 于深部铁矿,通 过井巷工程进入 矿体,采取崩落 或充填等方式采 矿
溶浸采矿:利用 化学或生物方法 使矿石中的铁矿 物溶解,然后收 集溶液提取铁元 素

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矿 区表 面 的露 …来 的地 层 比较单 一 ,除 去第 四 系残 Ilr以构成 一 组 ,断 裂构 造 的 整 体规 模 约 为 1.5m~2.0m,构造
的 岩石 积 层 之 外 ,士 包括 叠 系 上 面 艮 口群 当 中第 柑 生 要岩 石类 型是碎 裂岩
性 段 以及 第 段 (I)第 1JLj系残 坡 积层 :主要 分 布 111
:()l8年 第二 期 基 础 地 质
面部
铁矿床地质特征 与成矿规律
程 志洋 广 东 省地质 局第 八地 质 .人队 梅 州 514089 摘 要 :铁 矿床 所 处的 地 质结 构 多数 是 比较 复 杂的 ,地 层 内的 岩浆 活动 也 非 常频繁 ,并且 具有 多期 性 ,地 层 内部 的 热液 活 动 比较 明显 ,对岩 石 矿体 的侵 蚀作 用比较 强烈 ,成 矿物 质 的 来源 比较丰 富 ,具有 矿床 开 采的前景 与 价值 关键 词 :铁 矿 床 ;地 质特 征 ;成 矿规 律
3.成矿 规律
坡 地 段 的地 表 ,一般足 I}1黄 色 褐红 色 的砂 质 黏土 、砂 以
(1)矿 体遭 受 来 门 背 体 町的 压 力 ,挤 形 成 的穹
及 岩 石 碎脶 等 所组 成 的 , ,r 衷层 由于 受 到腐 殖质 的影 响 , 雠 岩石 构造 ,局 部 }fI现 进 去 控 制 ,矿 体 的基 本 形 态 、产 生
1.引 言
次 生 蚀 变矿 物 质 通 常包 括 :绢 、绿 泥 石 、高 岭 石 以及 碳
广 东 省铁矿 J术的 行 果彳丁助 于 当地社 会 发展 以及 济 建 酸 盐 ;金 属矿 物 质主要 包括 少 {l±微粒 磁铁矿
没。矿 床 的l丌采 是 铘 K 建设 项 日,需 要 进 行 全 【fI『规 划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尚佳楠;王长凯;朱文慧【摘要】铁矿的成因有很多,并且铁矿的成因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从地质特征上窥见一斑,因此这对于我国找矿技术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阐述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入手,对于铁矿找矿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年(卷),期】2016(023)003【总页数】2页(P93-93,95)【关键词】铁矿成因;地质类型;找矿技术【作者】尚佳楠;王长凯;朱文慧【作者单位】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地质类型、构筑特征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铁矿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找矿人员只有在对铁矿形成的影响因素有着足够的了解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以更加全面的找矿技术来促进找矿效率的有效提升。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有很多,以下从岩浆运动明显、碳酸盐岩形成、地台地槽铁矿、铁矿成因种类等几方面,对铁矿成因地质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

1.1 岩浆运动明显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首先表现在明显的岩浆运动上。

我国许多地区的地质勘测机构在进行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分析时,首先会根据地质构造上的运动如岩浆的运动和沉积的作用来进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变质的作用和成矿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并且十分重要的。

其次,在对岩浆的作用进行分析时,找矿人员还应当对于不同地区的南北、东西之间的差异考虑在内。

例如我国辽宁省东部为吉黑褶皱系,在这一区域内由古海底的火山喷发并且沉积。

并且经过了长时间的区域的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了的由片麻岩和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这就是岩浆运动造成的影响和特征。

1.2 碳酸盐岩的形成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还和碳酸盐岩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许多地区的铁矿都是由海相陆源碎屑岩构建的,例如我国古元古界集安群的早期存在着基性和中酸性的火山构建。

而在这之后的中期和晚期则存在着含有硼和镁材质及碳酸盐形成的岩石和含铁和磷的岩石。

铁矿成矿理论分析

铁矿成矿理论分析

铁矿成矿理论一、成矿条件和地层岩浆岩构造三者关系密切1.层位与岩性对铁矿的控制1)稳定的层位2)含矿层位往往是大范围分布, 一般沿走向延展数千米至数百千米, 沿剖面矿体厚度数米至数十米;3) 铁矿层的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4) 矿层顶底板围岩岩性与铁矿体富集存在明显依存关系, 当矿层底板为含砾砂岩时, 矿层稳定, 且延展较大, 若为砂质板岩或二者交替出现时, 矿体则延展较小, 多为透镜体, 从而反映了海水深度的变迁及环境对铁质的富集有着直接的影响。

2 岩相古地理对成矿的控制一个地区强烈的上升造陆运动,容易造成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接触,运动强度的不同又使得方向的改变。

3 古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地台与褶皱带的结合地带,容易发生构造运动。

4 变质作用对成矿的控制1)变质作用的影响: 当在动力活动强烈的挤压部位, 由于动力变质热液的影响, 有机硫( H2S) 和处于还原环境中赤铁矿, 在还原剂( H、HS) 的作用下, 还原为磁铁矿。

因此,铁矿体中磁铁矿含量明显增多, 粒度加粗( 由微细粒变为中粗粒) , 常形成厚度较大的磁铁矿体, 且磁铁矿石中普遍出现大量的黄铁矿, 硫含量也略高于赤铁矿。

故动力变质作用是使赤铁矿变成磁铁矿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热液变质作用的影响: 在空间位置上,当铁矿层呈现出愈靠近岩体或岩脉, 铁矿石磁性率愈增高的趋势, 故岩浆热液活动是该区磁铁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变质作用又有使矿层铁质变贫的趋势, 当磁铁矿形成以后, 大量的饱和SiO2 溶液, 在磁铁矿形成斑晶的空间停留, 重结晶再形成石英、绿泥石等, 而磁铁矿又进一步被石英、绿泥石交代, 使磁铁矿变得残缺不全, 而使原有的矿石铁质变贫, 故磁铁矿品位一般要比赤铁矿品位低些。

所以变质作用只能促使磁铁矿的生成和铁矿物粒度加大, 却并未使铁质富集。

3)的赋矿地层存在, 是铁矿富集的基本条件之一。

4)具导源于岩浆,而岩浆岩及其接触带,一向被认为是成矿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达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浅析
源达铁矿位于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镇上堡村,根据源达铁矿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的产出,矿石类型、矿物成分特点等,综合区域地质条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硅铁建造型(鞍山式)铁矿床。

标签:铁矿成矿条件鞍山式铁矿
1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辽阳~本溪凹陷的南西侧。

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区域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分布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北东向主要为石桥子~西高堡和朝仙岭底下~哑巴岭断裂,北西向主要为石桥子~花山断裂,均呈压扭性。

区域内无较大的岩浆岩体出露,只有零星脉岩分布。

如辉绿岩、闪长岩、煌斑岩脉等。

2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本溪市中心北西方向19.5km处,距离火连寨镇5公里,矿区距沈~丹铁路火连寨火车站4.5km,距沈丹高速公路6km,距沈丹路3km,有乡级、村级公路与其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为鞍山群茨沟组(Arcg),厚度大于600m,地层整体走向北东40~60°,倾向南东,倾角45~65°。

主要岩性为混合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磁铁石英岩。

斜长角闪岩地表仅在露天采场内有小范围出露,钻孔中见有多层斜长角闪岩,岩石呈黑绿色,细~中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或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组成。

混合花岗片麻岩在地表大面积分布,呈粉红色,中至粗粒变晶结构,片麻状~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组成。

磁体石英岩即为铁矿体。

工作内区内构造不发育,未见有大的断裂,仅在ZK1-1号钻孔中见有层间破碎带,宽约1.5m。

对矿体无破坏作用,不影响矿床开采。

工作区内岩浆岩出露较少,仅见一条伟晶岩脉,分布于露天采场中,出露长150m,宽10~20m,岩石呈浅红色,伟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粒径0.5~3cm,钾长石呈自形晶状分布。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礦体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底部层位斜长角闪岩中。

原岩以中基性—中酸性火
山岩为主,夹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及少量碎屑岩,并遭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

从矿石粒度、矿物成分、清晰的条带状构造等特点上来看,区域变质作用使铁矿进一步富集。

3.2矿石质量
(1)矿石类型与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

脉石矿物以石英、长石、角闪石为主。

铁矿石为中细粒变晶结构。

构造主要为条纹-条带状构造,少量为致密块状。

全矿区矿石mFe 品位一般20.01%~30.87%,平均品位27.73%。

未发现其它共(伴)生有益组分。

有害组分硫、磷含量微量(S:平均为0.02%;P平均为0.04%)。

矿石自然类型以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为主,其次为角闪质磁铁石英岩型。

工业类型为需选磁铁矿石。

矿区内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

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化)带中夹石岩性与围岩岩性基本相同。

(2)化学成分
根据本次取样化验和2008年《扩界核实报告》及2010年《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取样化验,该矿山矿石品位较低。

全矿区矿石mFe品位一般在20.01~30.87%,全矿区平均品位为27.73%。

3.3矿体围岩
矿区内矿体顶、底板岩石较简单,其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

矿体与围岩两者界线清楚,矿(化)带中夹石岩性与围岩岩性基本相同,夹石厚度二~十几米不等。

4结论
经分析认为,该矿床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底部层位斜长角闪岩中。

原岩以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及少量碎屑岩,并遭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

根据其矿石粒度、矿物成分、条带状构造等特点,区域变质作用使铁矿进一步富集。

综合区域地质条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硅铁建造型(鞍山式)铁矿床。

参考文献
[1]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矿床学[M].地质出版社,2008
[2]黎爱国,王艳平,刘伟.鞍山式铁矿富矿的成因[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
[3]候德义.找矿勘探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