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认证与管理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这包括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督部门审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营养和卫生标准,以及特定的包装、标签规定。

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包装贮运标准。

预包装产品应使用注册商标(含授权使用商标)。

生产中投入品使用应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企业应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方可受理申请。

申请认证产品条件:按国家商标类别划分的第5、29、30、31、32、33类中的大多数产品均可申请认证;以“食”或“健”字登记的新开发产品可以申请认证;经卫生部公告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产品可以申请认证;暂不受理油炸方便面、叶菜类酱菜(盐渍品)、火腿肠及作用机理不甚清楚的产品(如减肥茶)的申请;绿色食品拒绝转基因技术。

由转基因原料生产(饲养)加工的任何产品均不受理。

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且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方可受理申请。

认证申请要求:《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和《种植产品调查表》;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绿色食品认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食品的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进行认证和监督管理,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健康和环保。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的依据,是指对绿色食品认证所需符合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的规定。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环境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等方面。

土壤要求无化学污染,水源要求无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空气要求无污染气体。

此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也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农田轮作、间作,保护水源地和湿地等。

二、生产过程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生产过程的要求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

种植要求不使用化肥、农药,采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等绿色种植技术;养殖要求不使用激素、抗生素,提倡放养、散养,保护动物福利;加工要求不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采用物理方法或天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三、产品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营养成分、食品安全等方面。

要求产品富含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要求产品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无放射性污染等,保证食品安全。

四、管理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管理的要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要求建立健全的生产档案和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和流通,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通过认证标准的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食品中的化学残留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也有利于推动食品生产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作者:张芳婷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2年第11期摘要:标准化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农业转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标准化绿色食品及食品质量安全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要点,探讨了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控制措施The Key Points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tandardized Green FoodZhang Fangting(Baoji Jintai District Food and Drug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Baoji 721000,China)Abstract: Standardized green foo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reate high-quality and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een food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een food, and probes into the relevan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hope to be able to standardize the quality of green food security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Keywords: standardized green food; quality safety; key points; control measures隨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大众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种形势下,“标准化绿色食品”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

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

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绿色食品标准是一种专门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制定的标准,具有以下特点:强调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标准强调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这包括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和渔业实践、减少对农药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依赖、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等。

严格的生产条件: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卫生条件,如生产设施、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都需要符合规定要求。

此外,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性。

权威的认证机构:为了保证绿色食品标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常需要由权威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和监管。

这些认证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完善的审核流程,能够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

科学的风险评估:在制定绿色食品标准时,需要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包括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这种风险评估需要基于科学的数据和实验,能够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要求。

严苛的质量检测: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进行严苛的质量检测。

这种质量检测需要覆盖食品的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成品包装、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全过程的追溯管理: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追溯到绿色食品的来源和相关信息,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的追溯管理。

这种追溯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记录,包括生产记录、加工记录、检验记录等,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追踪到食品的相关信息。

全球性的共识: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食品标准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食品标准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共同关注着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等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在生产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的保护要求,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用品的使用限制,以及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摘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在加工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包装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再者,在流通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要求和追溯体系的建立,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到二次污染。

最后,在消费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和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要求,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信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巩固产业基础,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要求实施生产与管理,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基地管理体系,具有一定规模,并经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部绿办)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审核批准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

第三条基地建设原则上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以提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所需的优质原料为目标,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手段,结合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坚持“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相对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基地+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强化产销对接能力,逐步成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或养殖企业的原料供应主体。

第四条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创建、验收、续报与监管等内容。

农业部绿办和中心负责基地的审核认定、基地监管工作的督导;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地创建、验收、续报申请的受理、初审,并负责基地建设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基地建设单位负责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相关制度规范基地生产行为,接受省级工作机构监督管理,保证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并对基地原料产品质量及信誉负责。

第二章创建第五条创建基地是经农业部绿办和中心批准,进入创建期至验收合格阶段的基地。

创建基地不具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资格,其原料产品不得作为绿色食品原料对外供应。

第六条申请创建基地基本条件:(一)申请创建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对县域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有规划、措施和经费保障。

绿色食品认证及申报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及申报要求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二〇〇六年三月大纲: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1、绿色食品概念2、绿色食品分类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3、绿色食品标准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2、申请书及调查表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5、其他材料6、外购原料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1. 绿色食品概念1、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

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1、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

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

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绿色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不添加激素、抗生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的农产品。

为了保障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以规范生产、加工、流通和认证管理,保障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一、生产环境标准。

1. 农田选择,绿色农产品生产应选择远离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源和化工厂、垃圾场等对环境有害的区域,周围环境应清洁整洁。

2. 土壤环境,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的土壤pH值应适宜,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不得使用含有重金属超标的土壤进行生产。

3. 水源环境,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的水源应清洁,不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生产管理标准。

1. 种子选用,应选用无化学处理的优质种子,不得使用转基因种子。

2. 施肥施药,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施肥应采用有机肥料,施药应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制剂。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4. 农药残留检测,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测,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残留。

三、产品加工标准。

1. 加工设施,加工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加工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2. 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化学添加剂,保持产品的天然原味和营养成分。

3. 包装标识,产品包装应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必要信息,确保产品追溯和消费者知情权。

四、流通销售标准。

1. 产品质量检验,对绿色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

2. 运输储存,产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与化学物质接触,保持产品的原有品质。

3. 销售管理,销售环节应明码标价,不得虚假宣传,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五、认证管理标准。

1. 认证机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构应具备相关资质,对生产企业进行认真审核和抽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认证与管理绿色食品标准、认证与管理。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应注意的投入品问题。

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先介绍三个概念,再介绍一下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现状。

(一)绿色食品概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二)绿色食品标志1、概念:是指绿色食品图形以及“绿色食品”中文、“Green Food”英文字样。

它是用以标识食品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等特殊品质标记。

2、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整个图形为正圆形,意为安全和保护。

3、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注册形式有: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绿色食品、Green Food及中英文字与图形组合共四种形式。

4、绿色食品的标志形式:标志的使用采用“一品一号”、“身份证”制度的原则。

绿色食品认证中心对每一批准用标的产品实行统一编号,每一个被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都有其独有的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以确定其“身份”。

所谓“一品”是指一个认证产品,它是商标名称和产品名称的组合体;“一号”是指一个绿色食品标志编号。

5、绿色食品标志编号的形式及所代表的含义如下:LB一* * 一* * * * * * * * * * A↓↓↓↓↓产品类别年份月份省份当年序号分级(三)绿色食品标准1、概念: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2、绿色食品标准的属性:对于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来说,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3、绿色食品标准的重要性:A:是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B:是开展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技术、行为规范C:是维护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

D: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及食品加工生产水平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E: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及食品质量,促进产品出口创汇的技术目标依据。

F:是开展国际平等贸易技术保障依据。

4、绿色食品标准的分级: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

5、AA级和A级的根本区别: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物质。

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下面讲的内容主要指A级绿色食品。

6、A级绿色食品质量标准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有关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使最终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7、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现状:有四大标准体系结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包装、贮运准则,目前颁布标准124项,其中通则类标准14项,产品类标准110项。

重点讲一下有关农业方面通则类标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农药、肥料、食品包装、贮运、食品添加剂准则。

也就是绿色食品生产中要注意掌握的标准内容,具体内容农业部门网上发布,可以下载,我这里主要讲注意事项。

(1)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是空气、农田灌溉水、土壤质量三方面内容。

空气:要求达到国标二级以上,具体是农业区或轻工业区空气质量水平,一级为自然保护区,三级为重工业区。

水:农灌水,十几样指标: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汞、砷、铅、镉、铜、钠、锌、按发酚、石油类、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氮、磷、类大肠菌类等。

加工用水十几样指标。

土壤:PH值;重金属:汞、砷、铅、镉、铬、铜等;农药残留:六六六、DDT等。

讲一下六六六残留期长和DDT对鸟类蛋的危害,累积遗传性。

(2)农药:注意6点A:物理方法、生物农药优先,化学农药品为次原则。

B:禁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及具“三致”作用的农药和限用的化学农药(附禁用农药目录表)。

C:一种作物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一种农药。

D:用法、用量、休药期以农业部《农药公告》为准。

E:在蔬菜上禁止使用各类除草剂(蔬菜上可用于土壤处理与芽前处理)。

禁止使用各类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激素。

F: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

举例盱眙龙虾烹制使用金龙鱼转基因大豆食用油问题及其绿色食品品牌使用混乱问题。

(3)肥料:注意点A:有明确的指定三原则:一是保护和促进作物和生长及其品质的提高,不造成作物产生与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二是有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生物活性;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B:有明确的实施措施一是限量使用部分化肥,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讲一下为什么)二是以有机肥为基础、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路子,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至少为1:1归纳讲:一是主施家杂肥为主;二是要限量使用化肥;三是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四是不同作物施用氮、磷、钾比量不同。

盱眙稻作区家杂肥以一吨以上为宜,适当增加磷肥的使用量,特别像桂五镇这一带土壤磷含量普遍偏低。

(4)食品添加剂、包装贮运准则(略)讲一下目前农村粮食贮藏农药防虫二次污染问题。

二、绿色食品认证程序1、认证申请:要求企业有营业执照,有注册商标,一定规模、生产一年以上,有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企业质量管理手册、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操作规程等。

2、受理与文审:省绿办收到申请材料后,登记编号、审查,并向申请人发出《文审意见通知书》。

材料不全的,要求补充材料;材料不合格的,本生长周期不再受理申请。

3、现场检查、产品抽样:委派检查员2名以上,按《绿色食品检查员工作手册》和《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进行,5个工作日完成。

4、环境检测:省绿办收到调查员调查报告2个工作日,通知定点环境监测机构检测,40个工作日完成。

5、产品检测: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机构检查,20个工作日完成。

6、认证审核:组织有关专家及审查人员审核材料,20个工作日给出结论。

7、认证评审:国家绿色食品证审委员会评审,10个工作日内进行。

8、农业部颁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60个工作日内与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书》后,中心主任颁证。

三、标志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标志商标管理、质量管理、收费管理;标志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法律手段是指绿色食品的商标管理模式,就是对生产者和市场依法检查;技术手段是指年检和抽检的管理措施。

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标志管理既是质量证明商标的管理。

它有两种内涵,一是依法实施注册和有效续展,以保证企业商标的合法性;二是依法实施许可并对许可使用标志的企业进行监管,使其合法,按规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1995年绿色食品标志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进行了注册申请,1996年获得批准,成为我国每一例质量证明商标,取得了产品质量证明商标的合法地位。

现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不仅在国内进行了注册,而且还成功地在日本、香港等地进行了注册;现又正在进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的准备工作。

尽管中心在标志管理上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在标志商标的使用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用标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后未使用标志和编号;(2)未按要求不规范使用标志;如个别企业在包装标签上仅使用标志或文字;申报多个产品,但在所有获标产品上只使用其中一个产品编号;在产品包装上标志、编号、文字与《设计手册》要求不符。

(3)超范围使用标志;如将获标产品的编号用在其它未申报的产品包装上(即一个标多用的现象);超出核准的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申报量与使用量不符。

(4)超期使用标志,如续展完成后仍使用老编号,未及时更换新编号;或到期未续展但仍沿用过期的标志编号。

(5)将标志使用权私自转让许可给第三方使用。

这些现象的产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疏于管理,关键在提高认识和对绿色食品管理制度的掌握和理解。

标志商标管理是绿色食品管理的法律手段,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标志商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应高度重视违规用标给事业带来的危害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以及违规用标行为所掩藏的质量安全隐患,正确认识证明商标所有人所处的法律地位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积极配合国家执法部门,做好对用标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指导、监督其生产过程;依靠农业、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查检测;配合执法机构对市场流通领域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质量管理主要依靠年检和抽检的手段来完成。

年检是指部中心及其委托管理机构对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一个标志使用年度内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状况及标志使用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考核、评定等措施,主要采取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和企业实地检查方式进行。

收费管理:收费管理是标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合同法》、《收费管理办法》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相关企业的行为责任进行的监督管理。

收费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也关系到各委托管理机构工作的开展,绿色食品基本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以及绿色食品的事业发展。

认证与标志费收费标准:非系列产品认证费,每个8000元;系列产品认证费:其中初级产品每个产品1000元,加工产品每个2000-3000元。

使用费收费标准,非系列产品一般为1000-3000元(除酒类),系统产品为100-1000元(除酒类)。

省级技术指导服务费3000元/个。

产地检测费5000元左右,总之,一个绿色食品申报下来,大致需要2万元以上。

以上讲了绿色食品生产、认证程序与标志管理中的一些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