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典型应用场景模型
pon技术

PON在宽带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newmaker随着固网运营商实施业务转型,众多的运营商都在着手改造承载网,以适应这一变化。
开始改造核心网以后,接入网的带宽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ADSL已经成为宽带网络当前的主流接入技术,但是如果要提供高清晰度或交互式视频业务,ADSL则难胜其任,难尽其责。
在接入网环境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可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消除电信网的带宽瓶颈、降低维护费用、易于实现业务融合和提供新业务、提高信息传输和通信可靠性、方便系统扩容、节省建设投资,等等。
接入网宽带光纤化成为必然,而PON技术因其多业务、低投资、易维护等特点,将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网的技术热点。
1、PON技术光纤接入网根据中继光器件的类型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
在光接入网中,如果光配线网(ODN)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含任何有源节点,这种光按入网就是PON,如图1所示。
PON的架构主要是将光纤线路终端设备OLT下行的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经由无源器件Splitter(光分路器)分路传送给各用户终端设备ONU/T。
这样就大幅减少网络机房及设备维护的成本,更节省了大量光缆资源的建设成本。
PON因而成为FTTH最新热门技术。
PON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市场上的PON产品按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APON/BPON(ATM PON/宽带PON)、EPON(以太网PON)和GPON(千兆比特PON)几种。
2、PON与传统网络的比较无源光网络PON与传统网络的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
(1)PON不需要在中心局和用户间安设有源器件,因此会节约更多的初始建设费用和不少的室外设施维护费。
(2)PON由于采用点到多点的接入模式,因此中心局到用户间铺设光纤的基建费用由用户们共同承担,可以提高网络建设投资的回报。
与为每个用户都配置端到端光纤的方法相比,为相同数量客户提供业务的PON设备的体积更小,占用中心局的空间更少。
PON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摄像头和录像设备,实时监控特定区域的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家庭、商业和公共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着线缆布线复杂、安装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而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光纤接入网(PON)技术逐渐被引入到视频监控系统中,为其带来了更高效、更稳定的监控体验。
在过去,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采用模拟摄像头和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方式,存在画质低、传输距离短等问题。
而随着PON技术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高清画质、远距离传输和低时延的监控效果。
PON技术的高带宽、密集程度大大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监控画面更清晰,反应更及时。
本篇文章将从视频监控系统的概述开始,分析PON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应用场景和优势,探讨PON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有所促进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索PON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高视频监控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PON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优势,可以为实际应用中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还可以通过对PON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选型提供指导,推动视频监控系统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深入了解PON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传输视频信号来实现远程监控的系统。
它通过摄像头、视频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将监控区域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用户终端,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实时观察和录像存储。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监控摄像头、传输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
监控摄像头是系统的“眼睛”,负责采集监控区域的画面;传输网络是视频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监控中心是视频信号的接收与管理中心,用于实时监控和录像回放;用户终端是监控系统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观看监控画面、进行操作控制。
PON技术在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办公园区规模的扩大,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灵活和可扩展的通信网络技术,在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ON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通信网络技术,它通过使用被动光分配器(Passive Optical Splitter)来实现多用户共享一根光纤的传输。
这样一来,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在建设时只需要布设光纤主干线路,而不需要为每个用户单独布设光缆,大大减少了网络的布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1. 高速宽带接入: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需要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以满足用户对于高带宽的需求。
PON技术可以提供高达10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用户对于高速宽带接入的需求。
2.多业务传输: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不仅需要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还需要支持多种业务的传输,如语音通信、视频会议、数据传输等。
PON技术可以提供多业务的传输,且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在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的同时,保障业务之间的互不干扰。
3.可靠性和安全性: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对于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PON技术使用光纤传输数据,光纤具有抗电磁干扰和抗窃听的特性,能够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PON技术采用了被动结构,没有主动设备,避免了主动设备故障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4.灵活和可扩展性: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办公需求。
PON技术可以灵活地调整网络拓扑结构,添加或删除用户终端,减少了网络改造的成本和工作量。
同时,PON技术支持链路聚合和光分复用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光纤数量或提升单个光纤的传输速率,轻松实现网络的扩展。
总之,PON技术在办公园区通信网络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提供高速宽带接入、多业务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灵活和可扩展性等多种优势,为办公园区提供快速、高效、可靠和安全的通信服务。
弱电智能化工程常用的四种计算机网络系统组网方案解析

弱电智能化工程常用的四种计算机网络系统组网方案解析弱电智能化工程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大数据量传输: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大量使用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同时人脸识别在门禁控制系统中应用普及,视频数据传输数据量大,占用带宽较高,且在复杂场景中的数据流量会突增。
1、摄像机--视频数据流。
2、人脸门禁(网关)--人脸数据。
以200万像素摄机为例带宽点用预算:单路码流:4Mbps;双路码流并预留派出所查看所需码流:12Mbps。
人脸门禁设备建议预留带宽: 2Mbps。
200万像素图片以JPG中等压缩约300KByte, 300Kbyte数据在2Mbps带宽下传输需要1.5~2秒。
网络传输可使用带宽保守标准为80%,即:100Mbps网络建议带宽预算不超过80Mbps (以太网交换机实测可使用94.5Mbps)。
1000Mbps网络建议到款预算不超过800Mbps (以太网交换机实测可使用942Mbps)。
窄带数据采集:各种传感器、楼控、能耗监测、电力监控、电梯、垃圾桶、井盖、地磁、消防栓、路灯等,占用流量低,但出于对数据采集的需求,要求可靠性高,要求数据采集成功率达99%以上。
弱电智能化工程常用组网方式一、光纤以太网以太网:网络连接的基础结构,小到家庭网络,大到 Internet 都是基于以太网架构。
光纤以太网组网特点:高效传输:设备发出的数据包,只作地址判断即刻发送,转发延迟小于1ns;以太网交换机作数据转发,没有带宽损耗。
成熟稳定:经多年发展,各种应用场景的都有相应设备。
设备可靠:针对楼宇安防专门开发的设备,多重保护、多重冗余设计,经多次改良达到高可靠性、组网灵活。
网格架构、线路、设备、安装等都极其灵活。
三层网络结构:三层网络结构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经典的网络模型,由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及相应的综合布线设备组成。
1、核心交换机:网络系统核心设备,为所有设备提供大数据量交换。
核心层由于是整个网络的核心,从设备上来讲,需要在考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同时,充分考虑设备引擎、业务线卡、电源、风扇等的冗余,同时需要具备的一定的抗攻击能力,如中央处理器保护能力,基础网络保护能力。
PON的发展及应用

EPON/GEPON技术
• EPON和GEPON的基本差别就是标准化,前者 往往指非标设备,后者指符合IEEE802.3ah规 范的设备技术的核心部分采用以太网技术。 • 在EPON/GEPON中,根据IEEE802.3以太网协 议,传送的是可变长度的数据包。由于以太网 适合携带IP业务,与APON相比,极大地减少 了传输开销。 • EPON/GEPON能够提供高达1Gbit/s的上下行 带宽。 • 传输距离最大10-20KM。支持的光分路比大于 17 16。
PON技术概述
相同的拓扑——P2MP光纤
APON
FSAN提出,ITU-T标 准化;
EPON
IEEE EFM工作组标准化, 编号802.3ah;
GPON
FSAN提出,ITU-T标 准化 G.984.x; ATM、GEM封装; 标准已经完成; 支持厂家极少。
ATM封装;
目前标准化最完善; 没有得到市场认可。
以太网封装;
国内标准正在制定中; 产品开始在市场上迅速 应用。
封装协议不同
14
APON技术
• APON技术的核心部分采用ATM技术。 • 利用ATM的集中和统计复用特性,提供从 窄带到宽带等各种业务,不仅支持可变速 率业务,也支持时延要求较小的业务,具 有支持多业务多比特率的能力。 • 对称速率(155.52Mbit/s)和非对称速率(下行 622.08Mbit/s,上行155.52Mbit/s)。 • 传输距离最大20KM。支持的光分路比在 32-64之间。
23
PON发展趋势
• APON最成熟,但业务提供能力有限、性价比低, 无法满足长远的发展,不建议大力发展,仅满足 某些特定区域的接入需求。 • EPON/GEPON简单、高速、成本低、用户面广, 技术、产品相对GPON成熟,是中近期可以大力 发展的无源技术。 • GPON透明传输、高速高效、电信级服务,是发 展的趋势,但成本相对高,商业化程度低,是中 远期大力发展的无源技术。 • GPON的市场定位与EPON不同,两者相互补充 24 的。
昆明移动宽带接入典型场景配置规范-试行V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宽带接入典型场景配置规范(试行)昆明移动宽带接入典型场景配置第一章术语和符号1.1术语1.无源光网络系统(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终端(ONU/ONT)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系统。
ONT位于用户端,适用于FTTH/O场景,ONU由多个用户共享,适用于FTTB等场景。
本规范中ONU/ONT统一用ONU表示。
2.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由OLT与ONU之间的无源光器件和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3.光分路器(Optcal Fiber Power Splitter)光分路器是ODN的关键部件,是一种可以将一路或两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
光分路器靠近业务网络侧、用户侧的端口分别称为合路侧、支路侧端口。
4.光缆分纤箱(光缆分纤分光箱/光纤分配箱)/盒(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Box,ODB)用于室外或楼道内连接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或者连接楼内垂直光缆与水平光缆的接口设备。
光缆分纤箱/盒内可以安装光分路器;可以包含光纤活动连接器;也可以只包含光缆熔接盘/机械接续保护单元。
安装光分路器的光缆分纤箱/盒称为光分路箱或分光分纤盒。
5.竖井/弱电井(Riser)竖井又称上升通槽或通道,是楼房内用于布放上升线缆的通道。
如弱电井等。
1.2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FTTH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ODF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光配线架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络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第二章建设模式城镇区域宽带采用PON以FTTH和FTTB接入方式建设,FTTH为昆明移动城镇宽带的主要接入方式,个别已经布有5类线且不能新接入皮线光缆的楼栋才可采用FTTB方式接入。
工业互联网PON解决的方案

工业互联网PON解决的方案一.方案描述1.方案建设目标本方案建设目标是结合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改造要求,建设智能制造车间的高速信息网络,实现车间内OT层和IT系统层有机融合,打通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通道,实现信息统一。
同时也是为企业整体信息化打造高速、万物互联的通信,从而实现广连接、大数据、高安全的最佳智能制造基础网络。
2.方案规划思路本方案规划思路,是建立智能制造车间信息高速;实现车间中各类加工设备和数据采集、MES等信息系统有机连接;实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无线设备、物联设备统一采用全光网络PON承载;实现加工高清可视化监控信息高速传输通道建设;从而保障智能制造车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降低使用成本,节省统计生产数据的时间,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为管理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监管系统,及时了解掌握车间生产的执行情况及设备的运行情况。
3.工业PON的工作原理PON技术的基本概念是指一定的物理(光纤资源)、带宽限制条件下,让尽可能多的终端接入设备来共享局端设备和主干光纤。
信号从上端的OLT到用户端的ONU称为“下行”,反之信号从ONU到OLT称为“上行”。
PON采用点到多点结构,多个ONU共享主干光纤和前端OLT的光接收机。
PON下行采用统计复用方式,数据报文以“广播”形式下发是“一发多收”。
但是数据报文的上行方式却不一样,各个ONU共用一根主干光纤进行回传,因此回传必须采用时分复用(TDMA)技术,也就是要“多发一收”,前端OLT配置一个光接收机,在同一时刻只接受仅仅一个ONU发送的信号,各个ONU单元按照分配的时间片轮流发送信号,从而实现光纤以及回传光接收机的资源共用和共享。
PON技术最基本的工作特征如下:(1)单纤双向技术:PON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承载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因此接收和发送的光波长是不同的。
为此在光器件中需要合成一个WDM模块,用于将接收和发送光信号合成并在一根光纤上传送。
(2)上行信道复用技术:上行的复用技术严格的说是PON技术的核心技术,采用的是TDMA的复用技术。
中国移动PON网络维护优化案例

中国移动PON网络优化案例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4)第一章PON网络组网模型 (5)1.PON网络上联IP城域网组网模型 (5)1.1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 (5)1.2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 (6)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 (7)1.4通过PTN网络SNCP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 (8)1.5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 (8)2.PON网络组网模型 (9)1.6无保护方式 (9)1.7TYPE B方式组网 (10)1.8TYPE C方式组网 (11)第二章网络优化的目标和范围 (13)2.1网络优化的目标: (13)2.2优化的范围: (13)第三章网络优化的原则及典型案例 (15)3.1 PON网络优化原则与建议 (15)3.1.1组网优化原则 (15)3.1.2驻地网优化原则 (15)3.1.3光缆网优化原则 (15)3.1.4设备配置优化原则 (16)3.1.5 VLAN、IP地址优化原则: (16)3.1.6GEMPORT流限速与QOS规划建议 (17)3.1.7 PON网络用户接入要求 (17)3.1.8网管系统的优化建议 (18)3.2PON网络优化应用案例 (18)第四章软件管理办法 (19)第五章PON网络备件配置原则 (21)第六章维护人员技术要求 (23)第七章应急方案的制定与演练 (25)前言中国移动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对宽带上网提出更高的需求。
中国移动为顺应这些需求,推出了以为PON网络接入为主的宽带接入业务,目前业务在快速发展之中。
各地的网络发展迅速,组网方式千差万别,如何让这些网络尽量的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如何让我们的PON网络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一定的前瞻性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维护的高效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对网络及维护进行优化,指导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优化宽带接入网,力争做出精品网络,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口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采用EPON,单PON口的有效带宽按980M计算,单PON口可接入 的用户数约为980/10/0.33=297个,10000/297≈34个OLT的PON 口,1:16分光比。 (三)典型应用场景三
ONU部署在楼内,通过POTS、LAN、E1等接口为多个用户提供数据、语
音和视频等业务。ONU到用户的5类线距离在100米以内,在用户侧提供
LAN/WLAN接入。
(二)FTTH/O
局端部署OLT,集成IAD/AG功能的ONU部署在家庭/集团客户室
内,通过POTS、LAN、WiFi、E1等接口为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
3、 不同覆盖范围下应用场景 (一)覆盖5km
此场景GPON/EPON均可满足传输需求,根据具体用户分布情况部 署光分路器,GPON可选择1:64分光比的光分路器,EPON可选择1: 32分光比的光分路器。 (二)覆盖5-10km
此场景GPON/EPON均可满足传输需求,但考虑传输功率受限的因 素,应降低PON系统分光比,GPON应选择1:32分光比的光分路器, EPON应选择1:16分光比的光分路器。
若采用GPON,单PON口的有效带宽按2300M计算,可接入的用户数 约为2300/10/0.33≈697个,使用单PON口即可接入300用户,1:32 分光比。
附件2:PON典型应用场景模型
1、 FTTB、FTTH/O应用场景
根据需求的不同,可选择FTTH/O或FTTB方式接入用户:主要采用
FTTB方式部署PON系统,通过LAN、WLAN、E1等接口接入用户;当用
户分散、单用户带宽需求较大时,可选择FTTH/O方式。
(一)FTTB+LAN/WLAN
FTTB+LAN/WLAN场景下,局端部署OLT,集成IAD/AG功能的
4、 典型应用案例 (一)典型应用场景一
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目标用户为3000户,覆盖范围为5km,平均 每用户规划带宽为10M(并发率为0.33),可选择使用GPON或EPON接入
用户。 优先推荐使用GPON,GPON单PON口的有效带宽按2300M计算,可
接入的用户数约为2300/10/0.33≈697个,3000用户需要使用 3000/697≈5个OLT的PON口,1:64分光比。
等业务。
OLT 光分路器
ONU
FTTH/O
光纤 光纤
ONU 终端
大楼
用户侧
LAN
FTTB+
LAN/WLAN
LAN/WLAN
OLT 光分路器
终端
2、 不同用户规模下应用场景
对于不同规模的用户密度情况,可构建不同的PON网络结构适应各
类场景:
(一)高密度用户群的接入
当单小区/大楼的用户密度较高时,可将光分路器放置在小区内。 (二)中等密度用户群的接入
(三)覆盖10km以上 此场景对PON系统影响较大,单PON口所能承受的分光比大大降
低,应通过拆分综合业务接入区,缩小综合业务接入区面积,缩短PON 系统传输距离。如无法缩短传输距离,应根据光缆实际衰减合理规划光 分路器分光比,使其满足光通路的光功率预算,此场景建议使用 GPON,光分路器分光比选择1:16或更低。
某一具体区域内目标用户为300户,分布较为集中,传输距离为 5km,平均每用户规划带宽为10M(并发率为0.33),可选择使用EPON 或GPON接入用户。
以EPON为例,EPON单PON口的有效带宽按980M计算,可接入的用 户数约为980/10/0.33≈297个,300用户需要使用300/297≈1个OLT 的PON口,1:32分光比。
若采用EPON,单PON口的有效带宽按980M计算,000用户需要使用 3000/297≈11个OLT的PON口,32分光比。 (二)典型应用场景二
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目标用户为10000户,覆盖范围为10km, 平均每用户规划带宽为10M(并发率为0.33),由于传输距离较远,建 议优选GPON。
当单小区/大楼的用户密度中等时,可将光分路器放置在几个小区/ 大楼的中间区域,通过末端光缆将PON网络延伸至附近小区/大楼的用 户,每个小区/大楼可根据用户数配置相应数量的ONU。 (三)低密度用户群的接入
当单小区/大楼的用户密度较低时,可根据实际网络情况将光分路 器放置在基站附近,覆盖较大区域的用户,每个小区/大楼可根据用户 数配置相应数量的O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