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电大《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电大《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 分}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A.孙犁B.赵树理C.丁玲D.刘白羽2.在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中,知侠创作了著名的A.《铁道游击队》B.《战斗在淖沱河上》C.《烈火金刚》D.《敌后武工队》3.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蚕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A.杨沫B.冯德英C.梁斌D.欧阳山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A.谢小山B.叶和甫C.杨显之D.王和卿5.在20 世纪60 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A.牛汉B.绿原C.曾卓D.唐提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A. 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7.《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A.曹荆华B.梁倩C.钟雨D.柳泉8.中国“西部文学”的代表诗人是:A.舒婷B.顾城C.江河D.昌耀-9.20世纪$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A.《西线轶事》B.《高山下的花环》C.《金色叶片》D.《雷场相思树》1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A. 颂莲B 毓如C.卓云D米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要求: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边城》的作者、主编《文学杂志》的著名美学家,以及在沦陷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等,他们是:A.沈从文B.郁达夫C.张爱玲D.朱光潜12.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A.《白雪的赞歌》B.《一个和八个》C.《深深的山谷》D.《严厉的爱》 13.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撤》D.郑洞天的《邻居》14. 孙甘露语言实验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主要有A.《访问梦境》B.《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C.《信使之函》D.《我是少年酒坛子》15. 王安忆 90 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纪实与虚构》B.《香港的情与爱》C.《叔叔的故事》D.《岗上的世纪》三、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0分}要求 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填空题&选择(单/多)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内容;大会听取周恩来的政治报告、郭沫若的《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结构。

大会期间,茅盾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

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

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

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这些讲话\报告连同其他有关的发言和专文,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

这是一次全国范围之内的文艺队伍的大会师,标志着文艺界的空前大团结和大统一。

②:这次大会,明确了建国后文艺的方针、任务、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

③: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虽表明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已经建立,新的文艺领导体制已经建立,但它并不意味着文学自身内部思想斗争的结束。

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了全体代表。

周恩来作了题为〈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

周扬的主报告题为〈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报告中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确定为整个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强调作家必须首先写光明、写正面人物,认为“当前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同时反对人民的敌人…创造正面的英雄人物,是为了以这种人物去做人民的榜样,以这种积极的、先进的力量去和一切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落后的事物作斗争。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卷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卷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4份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科 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A 〕卷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系别、班级: : 学号:一、填空题:15分〔10×1〕1、1954年〔 〕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2、“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的〔 〕是台湾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作家。

3、白先勇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4、林道静是长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小说的作者是〔 〕。

5、徐迟的〔 〕是当代报告文学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作品,作者热情讴歌了数学家〔 〕的感人事迹。

6、刘心武的〔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伤痕文学” 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卢 新华的短篇小说〔 〕。

7、十七年文学史 中的“三红一创”是指长篇小说:〔 〕〔 〕 〔 〕和《创业史》。

8、“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朦胧诗人 〔 〕的诗作( )。

9、沙叶新的话剧《陈毅市长》大胆创新,采用了所谓〔〕结构。

二、名词解释:20分〔5×4〕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2、新写实小说3、双百方针4、丙崽三、简析题:20分〔10×2〕1、以《百合花》等小说为例,简析茹志娟小说的风格。

2、结合《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简述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特色。

四、论述题:30分〔15×2〕1、老舍的话剧《茶馆》为什么能够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2、金庸的新武侠小说“新”在哪里?五、作品赏析题:15分仔细阅读舒婷的诗作《神女峰》,然后写一篇文学赏析和评论文章。

神女峰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了眺望天上来鸿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沿着江峰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于长江附参考答案或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5分〔15×1〕1、梁羽生2、高阳3、《孽子》4、《青春之歌》、杨沫5、《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6、《班主任》、《伤痕》7、《红日》、《红岩》、《红旗谱》8、顾城、《一代人》9、“冰糖葫芦式子”二、名词解释:20分〔5×4〕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完整word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完整word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两份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1、《青春之歌》的故事发生在()。

A.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B.从“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这一历史时期C.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历史时期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新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的作家是()。

A.牛汉 B. 穆旦C.绿原D.周涛()3、《茶馆》中王利发的处事哲学是()。

A.“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 B.“实业救国”C.“积德行好” D.“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4、标志着小剧场运动复兴的事件是( )的上演。

A、《茶馆》B、《陈毅市长》C、《绝对信号》D、《野人》()5、下列诗歌中讴歌了“文革”中被害烈士张志新的是()。

A、《将军三部曲》B、《小草在歌唱》C、《致橡树》D、《一代人》()6、被誉为“台湾的鲁迅”的作家是()。

A、张我军B、白先勇C、赖和D、余光中()7、将改革文学推向高潮的作品是()。

A、《沉重的翅膀》B、《乔厂长上任记》C、《浮躁》D、《新星》()8、标志着新时期文艺界全面“解冻”的一个重要事件是()。

A、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B、天安门诗歌运动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9、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是()。

A、《中国姑娘》B、《哥德巴赫猜想》C、《中国的“小皇帝”》D、《祖国高于一切》()10.标志王蒙从社会反思进入文化反思的小说是()。

A、《春之声》B、《蝴蝶》C、《活动变人形》D、《青春万岁》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1、陆文夫的小说----------通过对食客朱自冶的描绘,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井》则通过-----------的悲剧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无主名杀人团的罪恶。

2、台湾作家白先勇的长篇代表作是-----------,刘以鬯的-----------则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4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红楼梦》的作者所著?-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儿女英雄传》- D. 《红楼梦》答案:D2.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A. 鲁迅- B. 孟樸- C. 杨绛- D. 老舍答案:A3. 以下哪部作品是《许渊冲自传的故事》的作者所著?- A. 《骆驼祥子》- B.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C. 《边城》- D. 《许渊冲自传的故事》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 A. 王安忆- B. 余华- C. 高晓松- D.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名著?- A. 《卧底苏联》- B. 《狼图腾》- C. 《活着》- D. 《白鹿原》答案:D二、简答题(60分)1.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

答案:鲁迅(1881年-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犀利的批判和讽刺风格着称,对当时社会和人性的现实问题发出了强烈的声音。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封建制度、旧文化等的批判和关注。

2. 简述巴金的创作特点和他的代表作品。

答案:巴金(1904年-2005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特点包括深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社会真实性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揭示。

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这些作品既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挣扎,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3. 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请简要介绍她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答案:(1958年-)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问题,并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洞察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她的代表作品有《红字》、《云在青天上》、《殷海雪》等,这些作品引人深思,触动了读者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题七一、单项选择题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中,《我是谁》的作者是(B)。

A.王蒙B.宗璞C.张洁D.茹志娟2.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C)。

A.《冈底斯的诱惑》B.《虚构》C.《拉萨河的女神》D.《西海无帆船》3.《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B)。

A.格非B.洪峰C.苏童D.余华4.曾引起广泛关注先锋小说还有格非的(D)等。

A.《妻妾成群》B.《罂粟之家》C.《访问梦境》D.《褐色鸟群》5.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C)。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6.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B)。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8.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D)。

A.《一九八六年》B.《难逃劫数》C.《四月三日事件》D.《鲜血梅花》9.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D)。

A.《在细雨中呼喊》B.《兄弟》C.《许三观卖血记》D.《活着》10.大致从90年代中期开始,余华陆续写下了一系列文学笔记。

其中主要有(A)等。

A.《内心之死》B.《虚伪的作品》C.《死亡叙述》D.《许三观卖血记》二、多项选择题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主要有茹志娟(ACD)等。

A.王蒙B.宗璞C.张洁D.余华2.王蒙“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老六篇”是指《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ABC)等。

A.《蝴蝶》B.《春之声》C.《布礼》D.《我是谁》3.马原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作品主要有(BCD)等。

A.《现实一种》B.《拉萨河的女神》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4.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ABC)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第一部分:鲁迅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离婚---》。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旧事重提---》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D)。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B)。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D)。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B)。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他的杂文集主要有(BC)A、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感情和对人生进行哲理思考的《野草》B、包括27篇“随感录”在内的风格热烈的《热风》C、收有早期在日本写作的长篇论文的思想深刻的《坟》D、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特点又包蕴着中年人思考的《朝花夕拾》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

A、吴晗B、孟超C、曹禺2、《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A、钟台妹B、钟平妹C、刘淑华3、《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A、柯岩B、刘心武C、宗福先4、宋宝琦是刘心武小说()中的人物。

A、《我爱每一片绿叶》B、《班主任》C、《立体交叉桥》5、《白鹿原》的作者是()。

A、陈忠实B、张炜C、张承志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张炜创作的有()。

A、《九月寓言》B、《心灵史》C、《家族》D、《古船》2、沙叶新的剧作有()。

A、《马克思秘史》B、《报春花》C、《陈毅市长》3、陈奂生系列包括()。

A、《李顺大选屋》B、《陈奂生上城》C、《陈奂生转业》D、《陈奂生包产》4、台湾的现代派诗歌团体有()。

A、现代诗社B、蓝星诗社C、草根诗社D、龙族诗社5、下列人物中属于《创业史》的有()。

A、梁生宝B、姚世杰C、郭振山D、郭世富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突出”2、新体验小说3、《白玉苦瓜》4、《随想录》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特色是什么?2、新时期启蒙文学主潮的标志是什么?3、新时期军事文学有何突破?4、举出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者及代表作。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2、朦胧诗的思想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一)一、1、B 2、B 3、C 4、B 5、A二、1、ACD 2、AC 3、BCD 4、AB 5、ABCD三、1、正面人物、英雄人物、主要英雄人物。

2、亲历性、体验性、纪实性、叙事性。

3、余光中的抒情诗。

以《白玉苦瓜》象征意象,表现对祖国文化的赞美。

4、巴金的散文集,说真话的大书。

四、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纪实性品格,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
()1、台湾诗坛上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的是()
A.郑愁予
B.洛夫
C.余光中
D.杨牧
()2、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出自()。

A.《一代人》
B.《感觉》
C.《远和近》
D.《昨天,像黑色的蛇》
()3、白先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A、《台北人》
B、《纽约客》
C、《孽子》
D、《玉卿嫂》
()4、高行健的戏剧()明显受到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影响。

A、《野人》
B、《车站》
C、《觉得信号》
D、《彼岸》
()5、小说()是新时期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A、《红高粱》
B、《高山下的花环》
C、《射天狼》
D、《西线轶事》
()6、《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等市井小说是()创作的。

A、邓友梅
B、冯骥才
C、陆文夫
D、高晓声
()7、“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是谌容的小说()中创造的人物。

A、《减去十岁》
B、《人到老年》
C、《万年青》
D、《人到中年》
()8、《燕山夜话》的作者是:()。

A、邓拓
B、夏衍
C、唐弢
D、吴晗
()9、不属于蛤蟆滩“三大能人”的是:()。

A、郭世富
B、姚士杰
C、郭振山
D、高增福
()10、朱老忠是()的一个人物形象。

A、《红日》
B、《红岩》
C、《红旗谱》
D、《铁道游击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
1、“双百方针”全称为-------------------------,它是毛泽东于----------年提出来的。

2、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3、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指---------------------、-----------------------------和《太阳出世》三篇小说。

4、1954年----------------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5、“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的-------------是台湾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作家。

6、----------------被戏称为20世纪中国文体的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的小说------------和《大淖纪事》发表时,人们惊呼:“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
三、名词解释题(15分;5×3)
1、第一次文代会
2、丙崽
3、《干校六记》
四、简答题(20分;10×2)
1、刘心武的《班主任》述评。

2、简述莫言《红高粱》的美感特征。

五、论述题(30分;15×2)
1、结合实例,论述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及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你对小说《白鹿原》的史诗性品格的理解。

六、阅读分析题(15)
余光中《乡愁》。

附:原诗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1年
试卷(二)答案要点:
一、1、A 2、A 3、C 4、B 5、D;
6、A
7、D
8、A
9、D 10、C。

二、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
2、《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3、《烦恼人生》、《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4、梁羽生;
5、高阳;
6、汪曾祺、《受戒》。


1、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

毛泽东到会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作政治报告。

会议听取了郭沫若、茅盾、周扬等的报告。

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以《延安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全国文联及下属各协会。

本次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2、这是韩少功的寻根小说《爸爸爸》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1分)丙崽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小老头,他只会讲两句话:“爸爸爸”、“×妈妈”,(1分)丙崽这个艺术形象作为一种意象或人生的象征,(1分)是人性中的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

(1分)韩少功将丙崽进行变形的夸张与放大,其目的是想引起疗救的注意。

(1分)
3、《干校六记》是杨绛80年代发表的散文作品,叙写“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插曲”。

作品总体风格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它从文化与人性的层面,展示了在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中和之中藏有冷峻的理性批判,成为80年代散文的精品。

四、
1、《班主任》是刘心武发表于1977年11月《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它主要通过两个中学生谢惠敏、宋宝琦心灵被严重戕害和扭曲的事实,揭露了“文革”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心灵所造成的毒害,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①该作中交织着悲剧与反讽的复合美感,即它写的是一出悲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悲剧美学原则。

②它不是在最悲恸之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和“崇高”的美感,从而达到教化之目的;而是采用“反讽”的技巧,给人一种新鲜的美学感受。

③写到最惨烈之处,作者往往笔锋一转,以轻松甚至幽默调侃的笔调将读者从本来的悲剧审美轨迹中拉出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世界,使之富有多义的审美意蕴。

五、
1、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及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第二、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第三、秦牧散文具有情趣性与幽默性。

(如《不老》)
第四、秦牧散文的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直面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具有“林中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

秦牧散文的缺陷:
一、知识性的材料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

二、罗列材料过多有冗长拖沓之感;浓重的说教气与哲理失之肤浅。

2、试述你对小说《白鹿原》的史诗性品格的理解。

(1)把历史事变、历史思潮落实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层面,形成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

小说既充分显示了历史的宏阔性、复杂性,又表达了作者对“本质”历史的怀疑。

其历史感性饱满、有血有肉。

小说中白鹿两家几代人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而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话剧。

(2)浓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其人物设置和意象描写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

朱先生是小说中最具文化深度的人物,被喻为济世苍生的白鹿(圣人)。

“白鹿村”这一地名则与原始人类文化中的自然神灵和神话传说相连。

“白鹿”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型,作为原始的神话意象。

(3)丰满鲜明的人物群像,且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白嘉轩是着墨最多的人物。

作者从文
化着眼,对这个人物做了新开掘,使之成为由小农经济与儒家文化共生的、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

他同时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4)艺术探索的气魄和力度。

小说总体上体现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又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

几乎被神化了的朱先生,更是似真似幻,仿佛是天地之神能先知先觉,甚至算计到几十年之后红卫兵会挖他的坟。

六、余光中《乡愁》阅读分析。

该诗表达了浓重的思念家乡的爱国之情。

四个意象既是心灵的表征,又是乡愁的象征。

邮票使人想到两地分离;船票暗示着隔海隔水;坟墓是阴阳两隔的标志;海峡使家土分离。

它们概括了诗人从童年、青年直到老年的大半生经历:糼年思母,青年思妻,中年丧母,老年思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