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家养禽学考研大纲及出题思路,考研参考书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862植物保护学考研大纲及出题思路,考研参考书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中国农业大学862植物保护学考研大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5%、"理解"为30%、"应用"为55%。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3:3:3:1.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第二部分考试范围1.绪论1.1植物保护的概念(重点)1.1.1植物保护的定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1.2植物保护的对象、目的和方式1.2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1.2.1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关系1.2.2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关系1.3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重点)1.3.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1.3.2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1.3.3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与措施2.植物病害2.1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重点)2.1.1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基本因素2.1.2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征的概念;植物病害病状和病症的类型2.1.3植物病害的类型: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2植物病原物(重点)2.2.1植物病原真菌:定义、一般性状、分类和命名和主要类群2.3.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定义、一般性状和主要类群2.3.3病毒:定义、一般性状、分类和命名2.3.4植物病原线虫:一般性状和主要类群2.3.5寄生性种子植物:一般性状和主要类群2.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重点)2.3.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定义和侵染过程的四个阶段2.3.2病害循环:病害循环的定义和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问题2.3植物病害的诊断2.3.1柯赫法则的内容和其局限性(重点)2.3.2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要点(重点)2.3.3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3.植物虫害3.1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和学习昆虫知识的必要性3.2昆虫的形态结构(重点)3.2.1昆虫的形态特征3.2.2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和体壁3.2.3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和昆虫的激素3.3.昆虫的生物学特征(重点)3.3.1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胎生殖、卵胎生和幼体生殖3.3.2昆虫的变态发育: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和昆虫的个体发育3.3.3昆虫的世代昆虫的生活史3.3.4昆虫的生物学习性:休眠、滞育、假死性、趋性、多型现象、食性、群集性和迁移性3.4.植物害虫及其危害3.4.1植物害虫的主要类群: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形态特征及习性、重要科及其形态特点(重点)3.4.2吸收式害虫及其危害:种类、危害症状及其特点3.4.3咀嚼式害虫及其危害:种类、危害范围、危害症状及其特点3.5农业害螨及其危害(重点)3.5.1螨类的形态特征:颚体、躯体、3.5.2农业害螨的主要类群:叶爪螨科、叶螨科、跗线螨科、细须螨科、瘿螨科、粉螨科3.5.3螨类的生物学特征:生殖与发育、世代和生活史、农业螨类的食性3.5.4重要农业害螨及其危害:害螨的种类及其危害范围、危害症状及其特点4.农田草害4.1杂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重点)4.1.1杂草的概念4.1.2杂草的适应性:抗逆性、可塑性、生长势、杂合性和拟态性4.1.3杂草的繁殖能力:多实性、繁殖方式多样性、子实传播方式多样性、种子寿命长而且萌发不齐、有性繁殖方式复杂4.2杂草生态学4.2.1杂草个体生态:种子休眠的生理生态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4.2.2杂草种群生态:杂草种子库、杂草种群动态、杂草和作物间的资源竞争、杂草竞争临界期和经济阈值、他感作用4.2.3杂草群落生态:杂草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杂草群落的演替及顶级群落4.3杂草的分类及主要杂草介绍(重点)4.3.1杂草的分类:形态学分类、生物特性分类、植物系统学分类和生境生态学分类4.3.2主要杂草的种类介绍: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苋科、菊科、十字花科、石竹科、藜科、旋花科、菟丝子科、大戟科、豆科、千屈菜科、蓼科、雨久花科、马齿苋科、眼子菜科、茜草科、玄参科5.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预测5.1植物病害的流行(重点)5.1.1病害的流行概念5.1.2病害流行的类型: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5.1.3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感病寄主植物、强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的环境条件和流行主导因素分析5.2植物害虫种群动态5.2.1害虫种群的定义、种群特征、种群结构5.2.2害虫种群消长类型: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种群季节性消长主导因素5.2.3害虫种群的生长型: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模型、种群数量动态基本模型5.2.4生命表在昆虫种群动态研究中的应用5.2.5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5.3植物病虫害预测5.3.1病虫害的调查方法: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型、调查取样的方法、调查的类型、田间病虫情的表现方法5.3.2病虫害预测技术:预测的内容、病害预测的依据和预测的方法、害虫预测方法(重点)5.4杂草群落演替与种群动态预测5.4.1杂草群落演替:杂草群落演替的机制、不同除草剂导致农田杂草群落的演替5.4.2田间杂草群落演替的对策5.4.3杂草种群动态预测6.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6.1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重点)6.1.1植物检疫:定义、重要性、实施内容、特点6.1.2农业防治:定义、主要措施6.1.3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植物抗害性与抗害机制、植物抗害品种选育、作物抗害品种利用6.1.4生物防治:定义、原理、途径、内容、特点6.1.5物理防治:定义、主要措施6.1.6化学防治:农药的开发、农药的种类及作用特点、农药的剂型、农药的使用方法、农药的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特点6.2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6.2.1综合防治的定义和主要特点6.2.2防治策略的演替6.2.3综合治理策略:综合防治的类型、综合防治体系的管理目标、防治体系的构建各论7.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7.1水稻病虫草害综合治理(重点)7.1.1水稻重要病虫害草种类:主要病害、主要虫害、主要杂草7.1.2水稻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稻田杂草防除7.2小麦病虫害综合治理(重点)7.2.1小麦重要病虫害草种类:主要病害、主要虫害、主要杂草7.2.2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麦田杂草防除7.3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7.3.1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2葫芦科蔬菜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3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4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播种育苗阶段防治、生长期防治7.4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7.3.1苹果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2梨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3桃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4葡萄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虫害7.3.5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育苗定植阶段防治、生长期防治第三部分基本题型(样题)一、名词解释症状假死性二、单项选择题蜜蜂的触角形状是:A.丝状B.刚毛状C.棒状D.膝状三、多项选择题植物病原生物有:A.真菌B.蝗虫C.病毒D.细菌 D.家蚕四、简答题植物病理学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五、分析论述题试述植物保护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养禽学》大纲

养禽学(6713)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及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主要内容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其技术指导、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并适应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要求专业基础扎实。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多,基本理论少。
生产实际要求较高:要求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家禽生产技术,较熟练地使用理论知识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灵活使用所学知识。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实用技术课,它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知识前提,以家禽生产实践为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熟练掌握家禽生产有关的理论、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
其主要作用为以后家禽业生产服务。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自学考试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检查考生对家禽生产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服务于家禽业生产实际。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本专业设置的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家畜饲养管理学、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动物遗传育种学、畜牧微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是将以前课程的理论应用于家禽生产的过程。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1、动物化学。
2、家禽解剖生理学。
3、动物学。
重点是:1、家禽孵化技术。
2、家禽的环境及调控。
3、家禽的生产。
难点是:家禽生产的环境调控及禽场综合防疫措施。
疑点是:各种家禽胚胎发育的特殊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1、一般了解:(1)我国家禽业的概况。
(2)世界家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1)家禽业的特点。
(2)现代家禽业的特点及生产水平。
3、熟练掌握: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招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及资料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招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及资料四、血液循环(一)心脏生理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分类1.工作细胞:Ca2+内流的平台期2.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具备自动节律性的基础。
2.心肌的生理特性(一)自律性1.起搏点2.潜在起搏点3.异位起搏点4.自律性的影响因素(二)兴奋性1.兴奋性变化的分期1)有效不应期:很长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2.心肌兴奋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1)有效不应期长2)期前收缩3)代偿间歇(三)传导性心肌细胞都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
1.心脏内兴奋传播顺序:窦房结-房室节-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2.心脏内兴奋的传播特点和意义1)特点高速传导:心房内的优势传导通路以高速度将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迅速传播到两心房,使两心房被同步起搏。
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区出现了延迟。
2)意义:高速度传导性有利于整个心室同步收缩;房室延搁的意义在于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有充分的时间充盈血液,有利于搏出量。
3.心脏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和心率1.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进行一次收缩和舒张为心跳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2.心率(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通常一个心动周期分为3个时期(包括7个时相或时期)。
1.心房收缩期2.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3)减慢射血期2.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2)快速充盈期3)减慢充盈期(三)心音: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舒期(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1)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1)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心输出量。
2)心指数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即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影响搏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2)心肌收缩能力3)后负荷2.心率的影响(六)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1.心率储备2.输出量储备(二)血管生理1.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血流动力学: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1.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积的血量,2.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部分)考试大纲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中国农业大学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动物生理学部分(50分)一、动物生理学概述(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1.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二)机体与内环境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1. 内环境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为细胞外液。
能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代谢的终产物,能保持其中各种成分和pH值、渗透压、各种离子浓度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
从而保证了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2. 稳态指正常机体内环境的成分、各种理化特性以及体温和姿势的维持等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指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理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
(一)调节方式:反射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2.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二)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指机体的某些细胞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或局部扩散,作用于相应细胞上的受体,进而改变其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起效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的调节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的反应过程。
调节特点:调节能力较小,维持局部组织稳态起一定的作用。
(四)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1.负反馈反馈信息可使控制中枢的初始控制信息减弱称为负反馈。
如:排尿,分娩2.正反馈反馈信息可使控制中枢的原始信息加强称为正反馈。
如:血压调节,体温调节3.前馈控制系统:某些条件反射的形成,如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致唾液分泌。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特征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各种蛋白分子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遵循单纯的物理学规律2)易化扩散:须由载体或通道介导3)主动转运:原发性 + 继发性4)入胞和出胞:大分子物质团块由该机制转运(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2.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1)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cAMP2)肌醇信号转导系统:DG+IP33)与酪氨酸激酶直接相连的信号转导系统(三) 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832工程力学考研大纲,考研参考书,考研出题思路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中国农业大学832工程力学考研大纲一、考试性质工程力学考试是工科机械类和土木水利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工科力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程度。
本大纲遵照教育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指导小组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工科各专业对机构与结构的受力、运动和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的知识要求制订。
本大纲力求反映专业特点,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尺度去测评考生的力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判断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理论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
(2)材料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
(3)理论力学基本方法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4)材料力学基本方法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工程力学试卷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个部分。
考试的核心在基础理论和最基本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含有一定的代数、数值计算工作量,需要准备计算器。
(一)理论力学部分1.1静力学静力学基本概念,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画法。
汇交力系与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计算。
平面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求法。
空间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的计算,空间力系平衡问题(单一物体)的解法。
1.2运动学刚体的平行移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基本概念。
点合成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分析图绘制,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刚体平面运动速度分析的基点法、投影法和瞬心法。
平面运动刚体加速度分析的基点法。
平面机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综合问题的绘图与计算。
1.3动力学动量、动量矩、动能、功、功率等基本物理量的计算。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招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及笔记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招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及笔记九、神经系统(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传导4.不衰减性5.相对不疲劳性(二)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周围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一)、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其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的受体,导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些化学物质。
(二)受体递质的受体一般指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某些特殊的蛋白质。
(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中的一部分(如支配汗腺的纤维和骨骼肌舒血管纤维)及躯体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均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
这些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总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受体有毒蕈碱型受体(M型受体)和烟碱型受体(N型受体)两类。
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在外周神经系统中,除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外,其他的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这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类型有α和β两类。
(三)突触传递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突触后膜除极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具有局部电位特点。
EPSP经过总和,在轴突始段首先达到阈值,产生动作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表现抑制效应。
3.突触传递的过程、特点和原理(一)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末梢时,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促使突触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通过胞吐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产生EPSP或IPSP,从而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招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笔记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招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笔记十一、生殖与泌乳(一)雄性生殖生理1.睾丸的生理功能1)睾丸的生精作用生精作用精原细胞发育成为精子的过程称为生精作用2)睾丸的内分泌功能雄激素:睾丸间质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合成雄激素。
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双氧睾酮和雄烯二酮的生物学作用较差。
间质细胞膜上有腺垂体LH的受体,LH促进睾酮的分泌。
雌激素: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形成双氧睾酮,芳香化酶使其转变为雌二醇。
抑制素:抑制素是支持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能选择性的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FSH,从而影响精子的生成。
LH促进间质细胞合成分泌睾酮。
2.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一)生理作用1.维持生精作用。
2.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3.刺激副性征的出现、维持和性行为。
4.促进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钙磷沉积以及红细胞的生成。
(二)分泌调节下丘脑GnRH和垂体FSH、LH调节睾丸功能,睾丸合成分泌的雄激素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
在睾丸内也有复杂的局部调节机制。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节(二)雌性生殖生理1.卵巢的功能1.生卵作用2.排卵1)概念卵巢内卵子从成熟卵泡中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2)自发排卵和诱发排卵自发性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后,可自行破裂而排卵称为自发性排卵诱发性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后必须通过交配才能排卵称为诱发性排卵。
猫、兔、骆驼(包括羊驼)、水貂等动物属于此类。
3)排卵的机理4)黄体排卵后卵泡内残留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迅速生长,腔内充满脂肪呈现黄色,这一过程称为黄体化,这些细胞群则称为黄体。
黄体主要分泌孕酮。
卵巢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及抑制素2.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1.雌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卵巢雌激素由卵泡的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参与合成的类固醇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
内膜细胞在LH作用下产生雄烯二酮并可扩散到颗粒细胞内,FSH促使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即为雌激素分泌的“双重细胞学说”。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解析及笔记讲解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生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解析及笔记讲解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动物遗传学考试是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动物遗传学考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动物遗传育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动物遗传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动物遗传学相关基础知识和动物遗传原理的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动物遗传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动物遗传原理和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绪论动物遗传学概念、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分子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核酸的结构、基因和基因组。
遗传物质的特征、DNA 的结构、RNA分子类型、基因的概念、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部分细胞遗传学基础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细胞分裂、胚胎肝细胞。
第四部分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连锁与互换、重组率和交换值及其测定、两点测验、三点测验、伴性遗传及其应用、从性遗传。
第五部分遗传信息改变的分子机理及应用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分子标记、基因突变的应用、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遗传信息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第六部分群体遗传学基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平衡群体、哈代—温伯格定律、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七部分数量遗传学基础数量遗传学的观念、数量性状概念和特征、多基因学说的要点、表型值、三大遗传参数。
QTL、分子数量遗传学等。
第八部分非孟德尔遗传母性影响、基因组印迹、哺乳动物X染色体随机失活、核外遗传。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中国农业大学养禽学考研大纲养禽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养禽学是养殖和渔业领域的专业硕士生考生入学考试选考科目之一。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生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家禽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要求考生具有家禽养殖技术知识,具备初步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求考生了解行业动态和现状。
三、考试内容养禽学考试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我国家禽产业概况及国际地位2、家禽生物学特征3、家禽主要品种及育种方法和技术4、家禽孵化技术5、蛋用、肉用家禽的饲养技术及管理措施6、家禽饲养设备及环境要求(一)我国家禽产业概况及国际地位1、熟悉我国主要家禽的饲养量、产量及国际地位2、熟悉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历史(二)家禽生物学特征1、掌握家禽的解剖学特点2、熟悉鸡蛋形成的过程和机理(三)家禽主要品种及育种方法和技术1、家禽品种的分类及特点、现有主要品种,家禽繁育体系2、家禽选育性状及特点、育种方法(四)家禽孵化技术1、孵化设备类型2、孵化条件3、影响孵化的因素4、胚胎发育过程(五)蛋用、肉用家禽的饲养技术及管理措施1、蛋鸡、肉鸡的主要营养物质及需要量2、人工授精技术3、断喙等技术措施的应用4、不同方式、不同阶段的饲养密度5、生产性能指标的衡量及常规数据6、评定鸡群质量的指标7、家禽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及管理办法(六)家禽饲养设备及环境要求1、家禽的主要饲养方式及设备2、家禽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养殖和渔业领域的考生。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养禽学、养猪学、养牛学、养羊学等课程中选择两门相关科目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占75分(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75分。
其中基础知识30分,应用能力45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基础知识30分判断题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选择题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名词解释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应用能力45分简答题3题,每题5分,共15分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
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
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
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
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
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
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
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
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
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
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
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
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
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考前一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搜集答案了。
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
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
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
最主要的策略——历年试题、笔记、热点问题考研不同于其他的考试,它有着独特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因此复习也应该有相应的方法和节奏。
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分析出题方向和特点,这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
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分析试题这项工作要提早,因为这对你看各种考研书籍和资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不仅要思考,还要动笔,要认认真真把每一道考研题落实到字面上,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
同时,这种训练可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因时间仓促和心理压力带来的表达上的不成熟。
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样真题就更为重要了。
真题不是拿来做完了事的,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
考生复习时,每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其核心期刊总会反映年度热点问题)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
事实证明,考生对专业真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考生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
专业课的真题,要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不要打腹稿(这样有时候感觉自己给分点都答到了,实际上却相差很远),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如果有的话)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历年题是专业课的关键,而融会贯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考研的专业课考题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性质的考题,另一种是理解与应用型的,而且以后一种居多。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绝不能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应该看清条条框框背后所包含的东西,并且加以灵活运用。
在复习时,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然后要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和理解。
由于专业的各门功课之间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如果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无论对于理解还是记忆,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完全可以根据历年的考题,在专业课本中划出历年涉及的重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
针对笔记、真题以及热点问题,下面的提纲可能会比较快速地让考生朋友掌握以上的内容:1专业课笔记一般来说,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都是不开设专业课辅导班的,这一点在05年的招生简章中再次明确。
因此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区考生,也就是那些几乎不可能来某高校听课的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
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
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法宝一定要志在必得。
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
笔记的搜集方法,一般来说,有的专业比较热门,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它的出版物;有的专业笔记在网上也可能搜集到,这需要考生多花一些时间;还有的专业由于相对冷门,那么考生就需要和该专业的同学建立联系,想办法把笔记弄到手。
2专业课历年真题真题是以前的考试题,是专业课的第一手资料,它更是法宝中的法宝。
对于真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