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迹

合集下载

那些感动玉树的人和事

那些感动玉树的人和事

那些感动玉树的人和事:就是累到也要救死扶伤2010年04月26日14:52青海玉树7.1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地震发生以来,灾区人民表现出逆境向上的坚强,救援人员的一举一动又给遭受地震创伤的受灾群众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正在玉树灾区上演,我们也一次又一次被一些人和一些事感动和震撼。

他们舍身救难** 他用生命留下一片光明——追记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玉树抗震抢险队队员杜金玉流星的永恒,是它曾以炽烈燃烧的生命照亮夜空。

42岁的杜金玉,就是这样一颗流星。

这个憨厚、老实、平凡,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的送电工人,在2010年春天骤然黑暗的玉树之夜匆匆划过……他的生命之火就这样静静地熄灭了,为这片灾难中新生的土地留下了灯火辉煌的一片光明。

** 舍身救难大爱永存——追忆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4月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

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感动了众多同胞。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

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新华社发4月18日晚,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为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灵柩从青海结古镇孤儿院辗转回到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举办了庄严简朴的仪式,迎接香港之子英灵归来。

一个平凡的香港市民,抛却安闲生活,为行善捐出所得,四海奔波,直至为之舍身捐躯,表现出的是最不凡的崇高境界。

斯人之逝,神州同悲。

** 姬晓军:“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能放弃”连续工作33个小时不休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青海玉树地震后,武警某部九连连长姬晓军带领官兵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13人。

部队接到抗震救灾预先号令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已经连续3天输液的姬晓军,被上级安排留守。

“这点病算什么!灾区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我必须去,一定要去!”姬晓军把正在输液的吊针一拔,直奔工作岗位。

高三叙事作文:献给最可爱的人 _3000字

高三叙事作文:献给最可爱的人 _3000字

献给最可爱的人 _3000字生活中原本有许多让人感慨动情的故事,但我的内心从来没有如此震撼过,当玉树大地震无情地袭来,悲痛吞噬人们所有美好的情感。

“4。

14”青海玉树人民一个痛彻心扉的日子,云山冰水,草木含泪,我们哭过,但擦干眼眶的泪水,我们又勇敢地挺立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用我们的行动诠释生命的礼赞!为了玉树地震灾区的同胞,为了玉树机场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西部机场人的心凝聚到了一起,西部机场人的情牢牢系于巴颜喀拉山的雪峰、三江源头的涓流,奔着一个目的,确保空中生命线的畅通。

大地震发生后仅20分钟,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总经理程珠祖紧急召开应急救援会议,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

供电中断、通信中断、玉树告急!这位在青海工作了38年的湖南汉子揪心地痛。

必须尽快了解玉树机场88名员工是否有伤亡?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他意识到抗震救灾最要紧的是一个“快”字,打通西宁至玉树空中生命线,此时显得多么重要。

通过辗转多次联系,终于于上午9时10分联系到玉树机场塔台调度,当得知员工没有伤亡时,他悬着的心些许舒缓,随即向玉树机场的领导下达了迅速检查机场跑道和保障设施的指令……正是这位外表斯文、内心却沉着坚定的“掌门人”,带领青海机场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展开了空中生命线的接力。

玉树在哭泣,生命在呐喊!我们从不放弃,我们从不懈怠,当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亲临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带着集团的问候和关爱,让我们的士气倍受鼓舞,油然而生的激情促使广大干部员工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前沿,让我们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元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无情的自然灾害席卷了扎曲河畔这片美丽的大地,一时间地动山摇,巴塘草原在痛苦地颤栗。

上午9时30分,十几名同志在玉树机场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卫国的率领下,冒着余震的危险认真检查了跑道等基础设施,于11时宣布玉树机场对外开放。

来不及擦去失去亲人的泪水,来不及回眸曾给她无数温暖的家园,来不及回味地震的恐惧,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车辆,玉树机场的员工已经在行动!30余名家住重灾区的员工,在无法得知亲人安危的信息,心悸未定,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为确保更多的受灾同胞能搭乘这条空中生命线得到救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典型事故与救援案例

典型事故与救援案例

典型事故与救援案例200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地震强度达到8.1级,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这场地震造成了数千人死亡、上万人受伤、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大量房屋、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预案,组织了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队伍,第一时间赶往玉树展开救援工作。

国际社会也向中国提供了紧急救援援助。

在玉树地震灾害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救援案例,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典型救援案例。

一、医疗救援地震发生后,医疗资源成为最为紧缺的物资之一。

为了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治,大批医疗队伍迅速驰援玉树,包括骨科、外科、眼科等各个专业的医护人员。

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奋不顾身地前往灾区,开展紧急救治工作,对伤者进行救护和手术,力争做到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将医疗救援工作做到了淋漓尽致。

二、消防救援地震发生后,因为大面积建筑倒塌和火灾引发的救援工作异常紧张。

消防员奔赴灾区,克服了种种困难,尽最大努力救出被困群众和火场伤员,并积极参与灭火和物资救援工作,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心理援助受地震影响,许多灾民遭遇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特别是失去亲人、家园的孩子们。

心理医生、社工人员迅速组成心理援助团队,前往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他们用温暖的语言和深情的目光,帮助灾民树立起重建信心,使他们尽快度过心理阴影期。

四、物资援助国内外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各种物资如帐篷、食品、饮用水、毛毯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

救援队员们清点物资、分发物资、搭建临时帐篷,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及时获得食品和住处。

军队和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组织调派物资运输飞机、陆运车辆,抢运帐篷、帐篷布、毛毯等急需救援物资。

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国内外众多抗震救灾力量在第一时间紧急集结,积极投入灾区救援,全社会呈现了一片以人民为中心的紧迫救援状态。

平凡榜样 精神脊梁

平凡榜样 精神脊梁

平凡榜样精神脊梁作者:许籍尹陈奇来源:《党的生活·青海》2015年第10期山崩、地裂,柱塌、房倒,残垣、断壁……2010年玉树的春天,猝不及防的强震灾害,给这片高原大地带来危难、恐慌和悲伤;然而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凝聚起党心、军心、民心,不同领域的英雄群体用生命和赤诚,用果敢与实干谱写了属于他们的英雄赞歌。

已故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原副局长、交警支队原支队长王成元便是这一英雄群体中的佼佼者。

若说临危不惧是他的人生态度,勇伸援手是他的做人准则,埋头苦干是他的工作作风,赴汤蹈火是他的信念使然,公正执法是他的忠诚使命,临危不乱是他的职业操守,那么这些品质合并起来就是玉树这个城市的脊梁,是无数个奇迹的创造者。

越平凡,越不凡,越简单,越伟大。

讲不出再见秋天的玉树,短暂而美丽,色彩缤纷的植被装点着重建后的高原小城。

新建的214国道高速公路工程穿城而过,从地震废墟里走出的“重生之路”带来了人气,更带来了朝气,衍生出许多阡陌纵横的大街小巷,平坦宽阔的公路上人车畅流各行其道。

就是这条路,迎来了第一批专业救援队;就是这条路,迎来了第一批救援物资;就是这条路,送走了第一批危重伤员;也就是这条路,见证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原副局长、交警支队原支队长王成元绝症缠身却毅然抗震救灾,打通生命线,灾后重建,坚守岗位搏击雪雨保畅通的一腔挚热深情。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特大地震。

出于职业本能,王成元和政委马上想到:路,先通路。

路不通,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然而机场道路受灾情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地震破坏了机场路旁的西杭电站水渠,雪水裹着泥沙、杂草漫过了道路,工程车、救护车、抢险车和各种大小机动车“抱成一团”动弹不得。

此时的王成元身患胃癌,胃已切除三分之二,他毅然拖着做了8次化疗的病体,站在没过脚踝寒冷刺骨的泥浆中疏导过往车辆。

“让工程车、抢险车和救护车优先通过。

”王成元一遍遍地往来穿梭于车辆间大喊着、指挥着。

玉树地震熊宁的感人事迹

玉树地震熊宁的感人事迹

玉树地震熊宁的感人事迹熊宁, 青海, 天使, 感动中国, 地震西安市民争相为玉树捐款捐物—— "那里物资一定匮乏, 我们应帮助受灾同胞"熊宁去世后, 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 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

玉树发生地震后, 昨日一整天, 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 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 问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

"那里现在还挺冷的。

"得知玉树地震后, 牛华打算将家里的厚衣服整理一下, 给玉树灾区寄过去。

"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有钱出钱, 有力就出力吧。

"牛华说, 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县房屋倒塌很严重, 很多部队都赶去救援, "这个时候, 那里的物资一定非常匮乏, 民众在物资和心理上都特别需要支援。

我们更应该发扬大家庭的温暖, 去帮助那里受灾的同胞。

"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打算立即号召员工和身边的亲友为灾区募捐。

熊宁去世后, 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

"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方, 也是她人生的最后驿站, 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 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

"李瑞斌说, 他们打算举行捐款仪式, 呼吁员工和亲友捐款, 帮助灾区购买急需物资。

熊宁长期以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关心孤残儿童, 募集善款善物, 发动和带领朋友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当义工, 为孤残儿童联系收养人士, 并多次到青海省西宁市、玉树州孤儿学校捐款捐物。

XX年初, 玉树州发生了特大雪灾, 熊宁得知这一消息后, 前往青海省玉树州灾区捐送救灾物资。

XX 年3月10日遭遇车祸, 不幸遇难。

"没有惊天动地, 一切都很普通;一个女孩儿用自己的善良, 感动了一座古城;不是大智大勇, 一切都很淡定, 一个青年用自己的生命, 让两个民族为之动容……"如今, 熊宁的汉白玉雕像耸立在霸陵墓园新区"名人天堂", 雕像旁边一块黑色的墓碑上镌刻的诗文, 高度概括了这位"爱心天使""西安最美女孩"熊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玉树地震的感人事迹 地震中的硬汉_300字

玉树地震的感人事迹 地震中的硬汉_300字

玉树地震的感人事迹地震中的硬汉_300字
抗震救灾现场出现的感动人物也来到《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特别节目现场,包括在地震中失去母亲的藏族基层干部才哇。

玉树扎西大同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才哇家里三口人在地震中遇难,而才哇没有顾上料理自己家中的事情,一直在为村里的事情奔波忙碌。

几天以来,才哇和村里的干部、党员一直在物资发放点忙着为村民分发物资,安顿受灾群众,基本上没有休息过。

在特别节目现场,才哇说,地震到现在他一共睡了五六个小时,自己的亲人失去了都没有时间流泪,哪还有时间睡觉呢。

才哇说,要先把村里的事安排好了,再去祭奠亲人。

这次来北京,他向晚会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导演组能为他订到最早回去的票,这样我就能早点回到村里投入工作。

才哇淳朴的语言牵动无数人的心,而他在台上不停地鞠躬,对各界捐助单位表示感谢时,现场许多嘉宾流下了眼泪。

1973年底,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

班主任让全班同学都写日记,要求写出心里话。

9月7日,黄帅这天的日记令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

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黄帅的班主任看了这篇日记后说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

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不要跟着她跑,要和她划清界线。

汶川地震救援故事(3篇)

汶川地震救援故事(3篇)

汶川地震救援故事(3篇)中学生关于玉树地震救灾的今日听到消息, 玉树地震了, 震级7。

1级。

听到消息的, 我愣了好久, , 两年前的, 我去过玉树, 四月中旬, 并且, 在玉树也结交了朋友。

有隆宝镇的副镇长更阳, 干部巴桑, 有玉树县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有财, 玉树电视台的女记者拉猛。

那年我去玉树的, 早上是早上六七点从西宁的, 一两点才到达玉树的, 路上没停, 老实说, 从西宁到玉树的道路路况不错的, 但前提是老天开眼, 不要下雪, 一旦下雪, 道路将会异常难走, 耗费的会更多。

所幸, 去年的, 玉树机场开始运营, 救灾物资可以机场运输。

, 当前救灾的要务要玉树机场的使用, 千万出一丁点, 要, 机场一旦出了, 只靠公路, 是会很低的。

一点要到, 从西宁到玉树, 要要通天河大桥, , 对通天河大桥要严密监控, 在必要的, 要措施加固, 通天河大桥一旦, 所从西宁上去的汽车会被统统堵到河的这边, 物资都抵达。

从新闻中可以得知, 此次地震震中就玉树县城结古镇, 加之, 结古镇玉树州的驻地, 人口8万多, , 结古镇损失惨重。

可以肯定, 此次救援的主战场在结古镇上, 而像汶川地震那样, 会很分散。

这主要的原因是, 当地藏族同胞住的分散, 但所居住的房子大多都简陋课件下载 , 一部分人居住的帐篷, , 损失会小上。

, 损失小意味着就损失, , 当大家都将目光投射到结古镇的, 附近镇子高山村子中的震后, 也忽视。

, 是地方出了, 救援的难度就越大。

, 农牧民都居住得分散, 地方车辆普通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 要去的话, 都得开越野车、骑摩托车骑马。

此外, 一点要警惕, 即滑坡。

结古镇处在小平川之中, 山, 要警惕的山会地震而产生滑坡的次生灾害。

, 在玉树地震, 有必要组织远离山体极其不稳定的地区, 撤离到安全的地步。

此时的玉树, 气温低的, 在救灾的, 棉衣、棉课件下载被、棉帐篷肯定是需求量最大的, 在物资的调配上, 有必要东西的供给充沛。

我不曾见过他们——献给玉树大地震救灾现场可亲可敬的子弟兵

我不曾见过他们——献给玉树大地震救灾现场可亲可敬的子弟兵
只知 道
他们用钢铁肩膀扛起温暖的太阳
让 明 天的辉煌 在 风雨后 绽放
让 曾经 的沧 桑在记 忆 中珍藏
让 全世 界都 知道 中国军 人 的坚毅 和 刚强
这是 人类 历 史 上第 一 次 在 40 0 0米 高原 的大 规 模 地 震救援
我不曾见过他们 也从未面对面的端详过他们的模样
我不 曾见过 他们
也从 未面对 面 的端详 过他 们 的模 样
只知 道
无 边 的废 墟将 活者 的 眼窝堵塞 锥 心刺 骨 的疼 痛从 地缝 中流 淌 在 用生命 领悟 生死 真谛 的救灾 现场
他们扒开废砾搜寻生存 的气息 钻进废墟砸烂窒息生命 的死神牢房
擎 起 双臂艰 难 的托 出掩 埋 的躯体 用 军人 的巨掌 紧握住 生命 的希望
《 西部金 ̄) o o年第 6期 )l 2
皲 曾 见 他 们
— —
献 给 玉树 大地 震 救 灾 现 场 可 亲 可敬 的 子 弟 兵
பைடு நூலகம்
王 玲
( 中国人 民银 行咸 阳市 中心 支行 , 陕西咸 阳
啊 四月 十 四 日的玉树 七级 大地震 失 去立场 的大地在 拼命 的摇 晃
72 0 ) 10 0
只知道 他们 掌 心摊 开 的纹 沟 似 强烈地 震后 地壳 破裂 的断层
冒着不断的余震 、 冰冷的严寒、 稀薄的空气 战士们患了高原性肺气肿也决不下救灾现场
生与死 在废 墟里 演绎军 人 的光辉
聚与离 在 泪光 中诉 说永 恒 的高 尚
山河 比不 过他 们 的壮烈 灾难 超不 过他 们 的顽强
我不曾见过他们
也从 未 面对 面 的端 详过 他们 的模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迹
熊宁, 青海, 天使, 感动中国, 地震西安市民争相为玉树捐款捐物那儿货物一定匮乏,我们应帮助受灾同胞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

玉树发生地震后,昨日一整天,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不少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咨询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

那儿如今还挺冷的。

得知玉树地震后,牛华计划将家里的厚衣服整理一下,给玉树灾区寄过去。

我是一具一般的上班族,有钞票出钞票,有力就出力吧。

牛华说,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县房屋崩塌很严峻,不少部队都赶去救援,那个时候,那儿的货物一定特别匮乏,民众在货物和心理上都特别需要支援。

我们更应该发扬大伙儿庭的温暖,去帮助那儿受灾的同胞。

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计划马上号召职员和周围的亲友为灾区募捐。

熊宁去世后,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具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

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点,也是她人一辈子的最后驿站,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

李瑞斌说,他们计划进行凉爽捐款仪式,呼吁职员和亲友捐款,帮助灾区购买急需货物。

熊宁,女,汉族,1978年出生,生前系陕西省西安市个私业主,少年志愿者。

义工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悲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别幸罹难。

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同意专访时说:谢谢所有人的关怀。

希翼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

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峻损毁,本已跑出崩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

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别幸罹难。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

他日子并别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脚迹遍及大江南北。

2002年,他用7个月时刻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货物。

目前,黄福荣的家人已抵达青海,16日同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人员由西宁乘车前往玉树处理善后事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已发出唁电,对黄福荣舍己救人表示敬意,对其别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派员专程到黄福荣家中看望,慰咨询其家属,协助善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表示,将向授勋委员会建议追授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学校计划]下学期英语教研组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别详一、指导思想:
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协调好各备课组间的关系。

仔细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巩固进展爱校爱生、教书育人,富有进取精神、乐观积极向上的融洽的教研新风貌,在上届中招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为把我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具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奋斗目标:
1、开展学习新大纲的活动,稳步扎实地抓好素养教育;
2、加强教研治理,为把我组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一具新层面而奋斗;
3、协调处理好学科关系,在各备课内积极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备课组按照"五个一"要求,做好教研工作,即"统一集体备课,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4、配合各备课组,搞好第二课堂活动,把创新教育理念灌输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三、具体措施:
1、期初及期中后召集全组教师会议,布置教研活动安排及进行新大纲学习;
2、降实各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及教学打算;
3、有的放矢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初一年组织学生单词竞赛;
初二年组织学生进行能力比赛;
初三年组织学生进听力比赛;
其中初一年有条件的话多教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含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常识。

4、各备课组降实好课外辅导打算,给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制造条件,积极备战英语"奥赛"。

5、要求各科任教师,积极主动及时地反馈教情学情,并提出整改意见,指出努力方向;
6、针对别同年段学生的别同表现,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7、降实本学期教研听评课工作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