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破阵子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3. 从诗歌中提炼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详细解读。
3. 采用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详细解读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目聆听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诗歌的价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价值。
部编版语文《破阵子》必会默写

部编版语文《破阵子》必会默写
1.(1),梦回吹角连营。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是:,。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
是:,。
2.《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 ,。
3.(1)写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
(2)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3)写冷冻之苦的句
子:,,。
(4)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因为自己很守信的句子
是:,,。
(5)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的勤学品质的句子
是:,,
,。
(6)表达作者不羡慕同舍生原因的句子
是:,。
(7)体现作者在饮食方面拮据的句子
是:,。
(8) ,余因得遍观群书。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0)尝趋百里外,。
语文:第2课《词三首》之《破阵子》课件(长春版七年级上)

接下来,又对渠刘村,寨子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扶贫攻坚,危旧房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便民服务,网店等设施进行了参观。这两个村子基本都是偏远贫困地区,发展思路基本和前 面几个村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渠刘村在传统耕作的基础上,成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农户、合作社、公司及基地为载体,探索线上线下订单销售模式,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的技术和销售难题, 为农民发展畜牧养殖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寨子村在发展本土优势上下功夫,在文化广场建设,乡村大舞台,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塑,处处彰显出文化带村的框架,在创建田园式美好家园的同时,着力打造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集医疗、学校、幼儿园、金融,幸福大院,电商等为一体化服务模式,为老百姓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时间不觉到11点,上午的参观基本结束,回家的途中,从窗外望去,空旷的源 上,蔚蓝的天空下,寨子村在茫茫雪域里那么耀眼辉煌,给人一种典雅,宁静,肃穆的景致。车上气氛热烈,代表们个个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通过耳闻目睹,今天的乡村,不再充满泥泞、粪便、杂草, 而是一个充满诗意、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新乡村。sunbet体育
在空旷的原野行走,不觉转弯、下坡,一个S形大转弯一过,眼前豁然一亮,啊,泾川县城已在眼前。来到泾川,自然要去一个地方,那就是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基本都是机关单位,街道显得整洁,宁静,远远望去,蓝天下的大云寺和王母宫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衬托的大云寺更加壮观凛然。
初中语文《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秋思》,对豪放词以及词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这首词的学习中,采用主问题教学法,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学
目标
1.朗读词作,能运用朗读,诸如语速、重音、节奏等技巧读出诗味。
2.领悟词人的雄心壮志,感受豪放派的艺术风格。
3.掌握这首词在结构上打破常规的写法。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词来走近辛弃疾。
出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风格
1.学生自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感知风格
你觉得这是一首(婉约 豪放)词
为什么?
——题目中有“壮词”
三、再读,读懂诗情
1.解题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给陈同甫写一首雄壮的词送给他
2.主问题
为什么称为“壮词”,请结合词作说说你的理解。
3.写作特点
过渡:这首词描写了雄豪壮美的军旅生活、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抒发了渴望收复失地、报销国家的豪情壮志,可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分明感受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之情。词人是如何用“壮词”来表现他的抑郁之情的?
(1)虚实相生
实 醉态——醉里挑灯看剑
虚 梦境——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备课时间:月日(星期)
学科
语文
班级
初三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词四首·破阵子
课型
讲读课
第三课时
教材
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与主题。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诗歌主题的深入挖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2.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诗歌欣赏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2)简要介绍作者辛弃疾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分享成果:各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与解析:(1)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深入剖析诗歌主题。
(2)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词,提高创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7. 布置作业:(1)背诵《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2)分析其他古代诗词,体会其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背诵和创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破阵子》诵读教案

七年级《破阵子》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破阵子》的基本内涵,掌握抒发情感和抒情的技巧。
2、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能力。
3、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材料《破阵子》一诗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介绍《破阵子》的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介绍的背景和自己的理解,预测接下来诗歌的内容。
2、朗读环节教师朗读全诗,给学生参考。
要求学生认真听诵,感知其韵律与节奏。
让学生阅读全篇诗歌,提醒他们注意每一个语段的意思,并感受诗歌整体和谐的客观美感。
让学生分组并小组合作朗诵。
学生为了展现诗歌的意境,可以在朗诵的时候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
3、分析环节在学生对《破阵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逐句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和语言手法。
例如:“乘胜猎兔南山中”一句,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作者在南山中狩猎成功后,更显得自信和骄傲。
所以,他才可以依据自己的心情自由调整自己的行程,“长笛一声出,函谷处处鸣”。
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详细阐述《破阵子》的抒情之处,表达个人情感。
例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气势,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发奋图强,报效祖国,厉世要义”等的抒情之义。
在学习中,教师要触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让他们理解诗句,掌握正确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4、活动环节除常规的分析和讨论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有益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写自己对《破阵子》的体验与感悟,并自己进行朗诵。
另外,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配乐创作或者是制造一些诗人讲解《破阵子》的音频或视频内容。
5、总结环节在本节课结束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话语总结和问答。
例如,“你们觉得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等等,通过相互交流和总结,来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领悟。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破阵子》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初中语文 词四首(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满江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重点词释义
• 同甫: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 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 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 八百里:牛名。分麾下炙: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大旗。炙:切碎的熟肉 • 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 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
•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 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 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 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 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 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这首词既表 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途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 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 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作背景
•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 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
•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 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 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 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