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合理使用的基本原理
合理施肥原则

合理施肥原则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施用粪肥、饼肥、厩肥、堆肥、沤肥、以及经化工厂加工的优质有机肥,如膨化鸡粪肥、微生物肥、有机叶面肥等。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营养需求进行配方施肥。
2、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在有机肥为主的施肥方式中,将有机肥为主的总肥分的70%以上的肥料作为基肥,种植前施入土壤中肥分不易流失,并可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追肥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与需求,以速效肥料为主。
采用根区撒施、沟施、穴施、淋水肥积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
3、科学配比,平衡施肥。
施肥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营养需求和季节气候变化等因素,调整各种养分的配比和用量,保证作物所需的营养的比例平衡供给。
除了有机肥和化肥,微生物肥、微量元素肥、氨基酸等营养液,都可以通过根施或叶面喷施作为作物的营养补充。
4、注意各养分的化学反应和拮抗作用,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很容易和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磷酸钙,造成植物无法吸收,出现缺磷,南方红壤中的铁、铝、钙离子会与磷酸根生成难溶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等磷肥不能单独直接施入土壤,必须先与有机肥混合堆沤,然后施用。
磷肥不宜与石灰混用,也不宜与硝酸钙等肥料混用。
钾离子与钙离子相互拮抗,钾离子过多会影响作物对钙的吸收,相反钙离子过多也会影响作物对钾离子的吸收。
5、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肥料。
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城乡工业废渣以及未经无公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不符合相应标准的污迹肥料等。
禁氯作物禁止使用含氯肥料。
6、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
经济又安全。
7、一个施肥原则要坚持贯彻一个施肥原则是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配合使用的原则,这个施肥原则不仅适用于大田作物的种植,而且对蔬菜和果树栽培也很适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肥料。
而且,有机肥的优点正是化学肥料的缺点,而化学肥料的优点正是有机肥料的缺点,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增进肥效,同时它还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措施,这个是非原则太重要了。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肥料的正确使用,是确保农业生产出高质量农作物的基石,同时节约农业成本,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合理使用肥料成为当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农作物质量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肥料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1)肥料应选择合适,按作物类型和栽培要求选择不同肥料,并考虑土壤pH和有机
质含量等因素;
(2)肥料施用技术要合理,应根据作物发育期、生长与开花期的不同,按肥的固溶
特性,选择实施时间、混合施用、加施方式及施肥量;
(3)施用肥料多样化,肥料种类要满足壮苗期、新芽期、生育期的氮、磷、钾的需要;
(4)综合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农药、微生物肥料、堆肥等农业生产技术;
(5)在合理施用褪色肥、混合肥、避雨肥、去有机质肥、隔断肥、储藏肥及新型肥
料上发挥应用作用。
(1)不蜕变减肥,合理安排施肥的先后顺序,拯救农田中的褪色肥,有效补充面源
土壤肥力;
(2)保持施肥量的适中轻重,应按肥料厂家推荐量施肥;
(3)做到施肥散少,把控肥料氮、磷、钾比例,在施用氮肥时兼顾新型肥和有机肥;
(4)有效防止施肥过多或过少,应根据土壤和作物气候条件分析,始终保持肥料的
规律性调整;
(5)加强肥料管理,避免肥料浪费,减少农田污染的可能。
总之,要做到肥料的合理使用,就要按照施肥准则,提高农民肥料使用水平,合理安
排施肥时间,合理选择肥料类型,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改善田地种植水平,以改善生态环境。
肥料基础知识讲座

使用方法
❖果树沟施、蔬菜冲施 ❖叶面喷施(0.2—0.5%)
硼肥的施用技术
❖基肥:每亩(667m2) 施用0.25kg-0.5kg硼 酸或硼砂,一定要施均匀,防止浓度过高而 中毒。
❖追肥: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在作物 苗期和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各喷一次
❖ 种肥:0.01%-0.1%硼酸或硼砂溶液,浸种612小时。
生产工艺
❖粉碎过筛 ❖混合 ❖造粒 ❖烘干 ❖包装
三种造粒方法
❖干粉状混合造粒(固体团粒法 ) ❖浆状混合造粒(料浆法 ) ❖熔融造粒 (高塔造粒)
复合肥的科学施用
❖硫酸钾型和氯化钾型的区别 ❖硝基复合肥的施用 ❖复合肥做底肥,要合理追肥 ❖配方要合理
复合肥吸潮结块原因及对策
❖肥料的组成和水含量:含水量小于0.5%~ 1%
固氮作用 大气N2 反硝化作用
NH3
氨 化 作分 用解
者
硝化作用
动物 植物
NO3-
生物体有机氮
氮肥的合理分配
❖1、依土壤:首先必须将氮肥重点分配 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
❖碱性土壤可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如硫铵、氯化铵等
❖酸性土壤上应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 料,如碳铵、硝酸钠、硝酸钙等。
❖盐碱土不宜分配氯化铵,尿素适 宜于一切土壤
第二章: 化肥的基础概念
肥料的作用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在粮食增产中的 作用(包括当季肥效和后效)平均为 50%。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应该说一半归功于肥料 的作用。
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重化肥,轻有机肥; ❖重氮肥,轻磷钾肥,忽视微肥; ❖重产量,轻质量; ❖施用方法陈旧落后。
❖硝化抑制剂的应用:能抑制土壤 中铵态氮的硝化作用,使铵态氮 能较长时间地被胶体吸附,防止 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作用,减 少氮素的损失。
合理施肥的作用施用原则合理施肥的注意事项

合理施肥的作用施用原则合理施肥的注意事项合理施肥是指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与施肥方式,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的目的。
合理施肥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作物产量: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和需肥特点,合理施肥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合理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不仅可以增加作物的茎叶生物量,还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
3.改善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可以提供土壤所需的养分,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适度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缺少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而过度施肥则容易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影响土壤环境的平衡。
4.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理施肥可以避免养分的过度施用和浪费。
过量施肥不仅会导致养分的浪费,还容易造成土壤和水体的养分过剩,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造成污染。
1.适量施肥: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合适的施肥量。
过少施肥会导致作物养分不足,影响产量;过量施肥则容易造成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2.种类匹配: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比例。
有机肥、化肥、矿质肥等不同种类的肥料都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混合使用,以达到养分的均衡供应。
3.施肥时机: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
通常在作物的生长季节、需肥高峰期进行施肥,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4.施肥方式:合理选择施肥方式。
常见的施肥方式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基肥可以提供作物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养分,追肥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补充,叶面喷施可以快速供应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1.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施肥:通过土壤测试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pH值等指标,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施肥方案,避免养分过多或不足。
2.避免施肥浪费和滞后效应:施肥时要避免肥料的浪费,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到地表水导致养分的流失;施肥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和固定,避免养分的挥发和流失。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则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则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植物的需求施肥: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区别,应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比如,叶菜类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花卉类植物则对磷、钾的需求较大。
2. 适量施肥,避免过量:施肥过量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环境污染、植物易患病虫害等问题。
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质地、植物生长情况和养分含量等因素,合理控制施肥量。
3. 分时施肥,降低肥料浪费:将肥料的施用时间分散,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分批施肥。
例如,在苗期和大量生长期适当增施氮肥,而在开花和结果期则增施磷、钾肥。
4. 配合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料的保水保肥能力。
合理配合有机肥料与化肥的施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施肥效果。
5. 遵守施肥原则:包括恰当的施用方法、施肥的时机和施肥技术等。
要使用适当的施肥器具,避免肥料损失和浪费;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和气温适宜的时候施肥;注意施肥的技术要点,如避免烧根、蒸发和养分流失等。
通过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可以实现合理施肥,提高植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肥料的使用原则

肥料的使用原则肥料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农业发展与提高产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当的使用方式可能会造成一定污染和浪费的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遵守正确的肥料使用规则与原则,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
(一)合理施肥肥料的施用要考虑到土壤的肥力状况、作物的生长需求以及气候条件等等因素。
因此,按照作物不同的品种、月龄、不同的生长阶段来有针对性地施肥是有助于提高肥效,避免灌溉量过多,污染地下水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而对于肥力不足的土地,可以根据缺失的元素投入相应的肥料,使土壤肥力得到提升。
同时,在选择肥料种类时,可以优先选择有机肥,比如厩肥、木炭等。
在肥料还原过程中,有机肥料能够释放出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多种营养元素。
(二)适应气候肥料的施用量、时期与区域的天气状态等都与当地气候相关。
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肥料的施用量可减少;而在气温高的地区,需要增加肥料的使用量。
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农田地貌等条件相应地调整肥料施用的次数和数量,并且在高风、干旱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不要施肥。
(三)避免浪费肥料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施肥时,必须注意适量施用的原则。
如果过量施肥,将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少施肥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在肥料的贮存与运输过程中,也需要防止肥料的损耗和浪费问题的发生。
一些规范的操作和保障设施也会有利于避免产生浪费问题。
(四)防止污染肥料的施用量、顺序以及肥料的成分都可影响到当前和未来的生产环境。
较多的肥料氮、磷、钾等元素相互作用会形成化学反应,企图的物质会沉积在水中,如果没有排出,水会变成绿色,鱼类死亡。
施肥时应规范操作,控制肥料使用时间、方法和数量。
在使用化肥时,应选择具有相对安全性的肥料,如无蒸发性施肥用肥料,精制肥料等。
同时,加压装置、泵车等应保证坚固安全,避免溢出等仓储设施的污染。
化肥使用后,存储容器应储存在安全的处所,以免损失和污染。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合理施肥是指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其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施肥品种和用量,达到高产、高效、高质的目的。
下面将从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施肥原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首先,土壤肥力是合理施肥的基础。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供给能力。
不同类型的土壤肥力不同,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肥品种和用量。
一般来说,肥力较高的土壤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而肥力较低的土壤则需要增加肥料的施用量。
此外,土壤肥力还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因此在施肥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肥力的影响,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
其次,作物需求是合理施肥的依据。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初期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量较大,而在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量逐渐减小。
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选择施肥品种和用量,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施肥原则是合理施肥的保障。
施肥原则是指在施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施肥、适时施肥、分季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等。
科学施肥是指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品种和用量。
适时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及时施用肥料,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分季施肥是指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施用不同的肥料,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用有机肥是指在施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
综上所述,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品种和用量,遵循施肥原则,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施肥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合理施肥的目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的原则

合理施肥的原则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将从施肥的原则和方法、肥料的选择和使用、施肥的时间和频率等方面,介绍一些合理施肥的知识。
合理施肥的原则包括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来确定施肥量、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和时机。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以及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施肥,可以避免养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此外,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频率,保证作物在关键时期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
在选择和使用肥料方面,应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
常见的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无机肥养分含量高,作用快,适合在生长季节追施;微量元素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在使用肥料时,要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
此外,施肥前要将肥料充分溶解或研磨成细粉,提高施肥效果。
施肥的时间和频率也是合理施肥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季节和生长阶段需要的养分不同,因此施肥时间和频率也应有所调整。
在作物生长初期,应适量施加底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在作物生长中期,可以进行几次追肥,以满足作物的追肥需求;在作物生长后期,应适当减少追肥量,避免影响作物的成熟和品质。
此外,施肥时要注意避免高温、低温和雨天施肥,以免养分流失或烧伤作物。
总结起来,合理施肥的原则包括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确定施肥量、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和时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有针对性地施肥。
同时,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和使用方法,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频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施肥效果,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施肥,我们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芮文利
一、合理施肥目标
合理施肥应达到高产、优质、 高效、防止环境污染和改土培 肥等目标。
二、 合理施肥原理
(一) 矿质营养理论
植物生长除需要光照、水分、温度 和空气等环境条件外,还需要氮、 磷、钾、钙、镁、硫、铁、锰、铜、 锌、硼、钼、氯等必需营养元素。 每种必需元素均有其特定的生理功 能,相互之间同等重要,不可替代。 有益元素也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二)土壤性状
土壤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 生物性质等因素导致土壤保肥和供 肥能力不同,从而影响种类和品种及其施用后的 土壤农化性质,决定该肥料适宜的 土壤类型、植物种类和施肥方法。
五、 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肥料种类、 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施 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等。施肥量是施 肥技术的核心,肥料效应是上述施 肥技术的综合反应。
(四)施肥时期
根据肥料性质和植物营养特性,适 时施肥。植物生长旺盛和吸收养分 的关键时期应重点施肥,有灌溉条 件的地区应分期施肥。
(五)施肥方法
根据肥料性质选择施肥方法。例如 氮肥应深施覆土,密植植物可先撒 施后浇水,水溶性磷肥应集中施用, 难溶性磷肥应分层施用或与有机肥 料堆沤后撒施。
(一)肥料种类
根据土壤性状和植物营养特性确定 肥料种类。
(二)施肥量
确定施肥量的方法主要有地力分区 (级)配方法、目标产量分配方法 (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田间试验配方法(包括肥料效应函 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等。
(三)养分配比
根据植物营养特性和土壤性状调整 肥料养分配比,实现平衡施肥。
(四)报酬递减律
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植物产量随 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但单 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呈递减趋势。 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将不再增产, 甚至造成减产。
(五)因子综合作用律
植物生长受水分、养分、光照、温 度、空气、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多 种因子制约。施肥仅是植物增产的 措施之一,补充养分应与其他增产 措施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合理施肥原则
在养分需求与供应平衡的基础上, 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 坚持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量元 素相结合;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坚持施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
四、合理施肥依据
(一)植物营养特性
不同植物种类、品种,同一植物品 种不同生育期、不同产量水平对养 分需求数量和比例不同;不同植物 对养分种类有特殊反应;不同植物 对养分吸收利用能力也有差异。
(二) 养分归还学说
植物收获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 使土壤中的养分越来越少,地力逐 渐下降。为了维持地力和提高产量 应将植物带走的养分适当归还土壤。
(三)最小养分律
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有多 有少,决定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植 物需要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只有 针对地性补充最小养分才能获得高 产。最小养分随作物产量和施肥水 平等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六)施肥位置
根据植物特性,选择适宜的施肥位 置。例如中耕植物追施化肥应根据 植物长势将肥料施于植株的侧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