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 诗歌二首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摘要: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本文从格律,语言,意境等方面分析了其代表作《咏水仙》。
关键词:华兹华斯;《咏水仙》;格律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
华兹华斯生性敏感孤独,十分热爱自然。
他思想进步,厌恶浮华冷酷的工业社会,积极主张社会变革,希望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民主社会。
然而法国大革命的失败给他的政治理想以沉重打击。
加之感情生活的受挫,诗人最终决定隐居英国北部的湖畔地区,寄情山水。
静谧的林间,柔美的花朵,秀丽的湖泊——置身纯朴自然之中的华兹华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欢乐。
以他为代表的湖畔诗人也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咏水仙》就是一首极具华兹华斯自然风格的浪漫主义诗作。
诗人用淳朴自然,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了水仙的轻盈柔美,以及其给予人心灵上的愉悦。
从格律上来讲,《咏水仙》属于四段六行诗体(sixtain stanza)。
整首诗韵脚平整:ababcc,efefgg,hihikk,lmlmnn.每段前四行换行押韵,后两行为一个对句,同韵。
每行诗文轻重音相间,基本按照四步抑扬(iambic tetrameter)的韵律进行,读之极具美感。
我们先来看第一节: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我好像一朵孤独的流云,在山峦峡谷之上高高飘荡)诗人自比孤云,游荡与山谷之间。
“lonely”,“floats”形象地展示出诗人飘然尘上,孤洁无依的内心。
这两行双元音,软元音的杂糅运用显示出一种柔和,悠远的意境。
轻重相间的音节抑扬顿挫,宛然浮云的缓缓飘动。
而后两行场景蓦地一转:When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忽然我看到一大片金黄的水仙花迎风开放) “all at once”三个单音节的词使前两行的悠远意境一转,突出了诗人初见水仙时的惊喜欢愉。
情以理达 情见乎辞——华兹华斯的《水仙诗》赏析

华兹华斯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而著称。
《水仙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堪称是一首意境优美、深沉内涵的诗篇。
一、诗歌背景华兹华斯生活在英国北部湖区,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优美,悠闲宁静,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笔下的自然总是与人情紧密相连,充满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诗歌结构《水仙诗》共有四十四行,是一首典型的十四行诗。
抑扬格的韵律让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张力。
诗的结构严谨,表现了诗人对情感真挚的追求。
三、诗歌分析1. 第一至第十四行描写了自然中水仙花的风姿和气质,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2. 第十五至第二十八行从“落英”开始,诗人将目光转向人生,描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水仙花的凋零成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隐喻,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3. 第二十九至第四十四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追求内心的美好。
四、诗歌主题《水仙诗》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和凄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惜。
整首诗明快悲切,意境深远,是一首有着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篇。
五、诗歌意义《水仙诗》以诗人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所展现出的情感和内涵,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中。
通过这首诗,诗人向人们传达了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深刻寓意。
在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物质的追求往往让人迷失了对美好事物和生命本身的感悟。
《水仙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唤起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生命和内心的美好。
这首诗也提醒人们,生命虽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珍惜,便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获得力量和启迪。
【诗歌鉴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_诗歌鉴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英国]华兹华斯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经典台词,和水仙一同翩翻起舞。
(飞白译)【赏析】《我孤独地漫游》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也许还是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诗中最美的一首。
这是1802年4月的一个春日,在英格兰北部这还是乍暖还寒的多雨季节。
华兹华斯等数人沿湖,这一天风比较大,湖水漾起层层波纹。
他们在林间发现了几株野生的黄水仙花,再往前走,水仙越来越多,等走到湖湾边时,突然见到整条狭长的湖湾地带竟开满了水仙花,和湖水的涟漪一齐摇曳生姿,迎风舞蹈!这一从未见过的美景使诗人惊呆了。
后来经过在平静中的追忆、咀嚼,华兹华斯写成了此诗,其中表现了自我与自然的交流,诗人从中找到了未泯的童心,窥见了一种永恒的契机,并把这种极乐的福祉与共享;不但要享受于一时,还要把这一境界贮存起来,作为精神的财富,作为永久的食粮,永远享受不尽。
本诗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名篇。
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十六行以写景为主,而诗人之情移注其中,赋予整个画面以人的主体性;后十行以写情为主,而水仙之景寓于其中,不时闪现出神秘的光辉。
郭沫若先生曾批评说:“这诗也不高明,只要一、二两段就够了。
后两段(特别是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
板起一个面孔说教总是讨厌的。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以为失之简单化。
如果只保留此诗的前半,这将成为一首意象主义的诗;而华兹华斯却是特别强调诗教的,在此诗中,他就是以自然的祭司的身份,在向读者进行诗教,以抵制人对于自然的异化,使心灵从自然获取安慰和治疗。
世界上著名的森林诗歌

世界上著名的森林诗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森林,它们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氛围。
在这些神秘、神奇的森林中,无数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迸发出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森林诗歌,歌颂着森林的奇幻和美丽。
以下将介绍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森林诗歌。
1. 威廉·华兹华斯的《在西拉斯丛林中》这首诗歌描绘了英国湖区的西拉斯丛林,展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威廉·华兹华斯通过描绘森林中的风景和生物,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力量的无限崇敬,以及对世界的热爱。
2.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森林俏皮话》《森林俏皮话》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诗歌描绘了森林中树木、鸟类和动植物之间的交流互动。
诗中既表现了森林的生机勃勃,又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3. 西奥多·罗斯福的《森林之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一位热爱大自然和热衷保护环境的人,他的《森林之歌》描绘了美国西部的原始森林景观,赞美了森林的雄伟和美丽。
这首诗歌在美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4. 杰克·伦敦的《森林火焰》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森林火焰》描述了阿拉斯加的原始森林中的一场大火,展现了森林的危险和神秘。
这首诗歌引起了人们对森林火灾的关注,呼吁人们珍惜大自然,保护森林资源。
5. 鲁迅的《木屋与森林》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木屋与森林》以木屋、田园与森林为素材,表现了对乡村风光和大自然的喜爱。
诗歌描绘了一个关于自然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
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森林中,每一片森林都有各自的故事和传说,每一片森林都有各自的美丽和神秘。
诗人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创作了许多美妙的森林诗歌,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大自然的奇迹与魅力。
希望这些著名的森林诗歌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保护环境,让森林之美永远在我们心中绽放。
关于华兹华斯的一切

William•Wordsworth❤诗歌中文版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我没有人类的恐惧;她漠然于尘世岁月的相侵,仿佛感觉已失去。
如今她不动,没有力气,什么也不听不看,每天与岩石和树木一起,随地球循环旋转。
她住在无人迹的小路旁她住在无人迹的小路旁,在鸽子溪边住家,那儿无人赞颂这位姑娘,也难得有人会爱她。
她像不为人见的紫罗兰被披青苔的岩石半掩!她美丽如同一颗寒星孤独地闪烁在天边。
她不为人知地活着,也几乎无人知她何时死去;但如今露西已躺进坟墓,对于我呀,世界已非往昔。
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我也敢坦然诉说(不过,只能让情人听到)我这儿发生过什么。
那时,我情人容光焕发,像六月玫瑰的颜色;晚间.在淡淡月光之下我走向她那座茅舍。
我目不转睛,向明月注视,走过辽阔的平芜;我的马儿加快了步子,踏上我心爱的小路。
我们来到了果园,接着又登上一片山岭,这时,月亮正徐徐坠落,临近露西的屋顶。
我沉入一个温柔的美梦——造化所赐的珍品!我两眼始终牢牢望定缓缓下坠的月轮。
我的马儿呵,不肯停蹄,一步步奔跃向前:只见那一轮明月,蓦地沉落到茅屋后边。
什么怪念头,又痴又糊涂,会溜入情人的头脑!“天哪!”我向我自己惊呼,“万一露西会死掉!”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在那遥远的海外;英格兰!那时,我才懂得我对你多么挚爱。
终于过去了,那忧伤的梦境!我再不离开你远游;我心中对你的一片真情时间愈久煜深厚。
在你的山岳中,我终于获得向往已久的安恬;我心爱的人儿摇着纺车,坐在英国的炉边。
你晨光展现的.你夜幕遮掩的是露西游憩的林园;露西,她最后一眼望见的是你那青碧的草原。
我们是七个我碰见一个乡村小姑娘:她说才八岁开外;浓密的发丝一卷卷从四方包裹着她的小脑袋。
她带了山林野地的风味,衣着也带了土气:她的眼睛很美,非常美;她的美叫我欢喜。
“小姑娘,你们一共是几个,你们姊妹弟兄?”“几个?一共是七个,”她说,看着我象有点不懂。
关于伦敦的 有名诗句

关于伦敦的有名诗句摘要:一、前言二、伦敦著名诗句介绍1.威廉·华兹华斯《在伦敦》2.约翰·济慈《夜莺颂》3.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古舟子咏》4.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白朗宁夫人》三、总结正文:一、前言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关于伦敦的著名诗句。
本文将介绍几首脍炙人口的伦敦著名诗句。
二、伦敦著名诗句介绍1.威廉·华兹华斯《在伦敦》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著称。
他的《在伦敦》一诗描绘了当时伦敦市区的繁华景象,通过对比乡村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2.约翰·济慈《夜莺颂》约翰·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为特点。
《夜莺颂》是他创作的一首描绘伦敦夜莺的诗歌,通过对夜莺美妙歌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古舟子咏》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歌以哲理性和想象力著称。
《古舟子咏》是他创作的一首描绘泰晤士河景象的诗歌,通过对泰晤士河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伦敦古城的韵味。
4.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白朗宁夫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诗人,她的诗歌以情感真挚和优美的语言为特点。
《白朗宁夫人》是她创作的一首描绘伦敦街头的诗歌,通过对白朗宁夫人与诗人邂逅的描绘,展示了伦敦城市生活中的浪漫与美好。
三、总结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找灵感。
这些关于伦敦的著名诗句,不仅展现了伦敦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象,还表达了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论文

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论文《孤独的收割人》是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游历苏格兰时所写作的作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论文:《华兹华斯和他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论文关键词:华兹华斯世界名作诗歌风格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名作《孤独的收割人》的深入剖析,来了解作者华兹华斯的人生之路,把握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对作者和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h,1770—1850)是l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湖畔诗派”代表诗人,也是英国引以为荣的著名诗人。
l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欧洲开始兴起,并逐渐得到发展,华兹华斯从小就受到美丽大自然的熏陶,立志投身其中,通过潜心创作来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由于他和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l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诗人。
1843年他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
在《抒情歌谣集》中,华兹华斯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
华兹华斯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
他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抒发,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侧重描写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变化。
浪漫主义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白,是自然而然的抒发,而不加以刻意的雕琢和修饰。
华兹华斯在同一篇序言中多次说明好诗歌是诗人“激越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流泄出来”。
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内心情感不断酝酿并不断积累的结果,等到成熟后便顺理成章地形成了文字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华兹华斯长期生活在英国西北部的山地农村,对大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认为大自然的自然美景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博爱和善良的情感,融合在大自然中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
沉睡封闭我的心灵 华兹华斯

3.两个诗节中间的留白,显然是诗的重要结构手段,它和 时态一起,将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现在她一动不动, 丝毫没了力气/她听不见,看不着/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 动/和岩石、石碑、树木一起。”诗的第二节中的四行, 有一气呵成之感。“她”死了,一动不动,“不听,不 见”令人感慨。
五、语言结构和修辞技巧
诗中始终没有点明“她”是谁,作者把“她”陌生化, 让读者自己领会其中的意思。最后两句使读者的注意力转 移到视觉上,“随着地球循环旋转”使人仿佛身至其中, 产生一种眩晕感。
六、整体风格的分析
(一)《沉睡锁闭我的心灵》
华兹华斯的短诗《沉睡锁闭我的心灵》,在貌似朴素,宛若璞玉 的外表之下,包含的是结构的天衣无缝和诗人独具匠心的音律安排, 诗歌含义隽永,余音袅袅不绝,令人回味。采用后结构主义关于文本 具有多意义性以及阅读即误读的立场,以欣赏和接纳的而非批评或拒 斥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解读,展示文本的欢欣与嬉戏。但是翻译毕竟是 翻译,无论现代理论怎样抹杀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区分,这两个关系却 始终存在。而形式主义的翻译则是要尽可能地在形式上也接近原文, 以尽可能多地保留译本作为意义潜在体与原作的接近性。华兹华斯完 全摒弃了英国诗歌中追求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传统,而代之以一种清 新自然的新诗风。虽然这只是他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但它是确立他在 英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I had no human fears She seemed a thing that could not feel
The touch of earthly years No motion has she now,no force
She neither hears nor sees Rolled round in earth’s diurnal cour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强调了回忆的重要性。 他告诉我们当他处于空虚黯然的心情(in vacant or pensive mood),这一簇簇美 丽的水仙花就会出现在他的回忆中(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诗歌中的 “inward eye”就是指他的回忆。它们帮助 他度过了生命中的困难时期。当我们处在孤 独与无助时,我们也可以回忆我们曾经感受 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哦。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诗人,他 与科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 派”诗人(Lake Poets)。其诗歌一反新 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 波的浪漫主义诗风。其最重要的全集《抒情 歌谣集》于1798年与科尔律治共同发表, 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他于1843年 被授予桂冠诗人。
Written in March ---William Wordsworth
The cock is crowing, The stream is flowing, The small birds twitter, The lake doth glitter The green field sleeps in the sun; The oldest and youngest Are at work with the strongest; The cattle are grazing, Their heads never raising; There are forty feeding like one!
《水仙花》
《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 诗歌的代表作。其口语化的语言是浪漫 主义风格的一大特点。文笔朴素清新, 自然流畅。这首诗歌强调了诗人对大自 然的热爱以及回忆的重要性。 诗歌前两节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美丽的自 然景色。第三节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觉: 欢乐,平和。诗人运用了第一人称(浪 漫主义的另一特点),他把自己比作一 朵浮云,在这一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 诗人还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 热爱:The cloud wandered,the waves danced,但其重点还是放在水 仙花上。他把它们写成“a crowd”, “a host”,“a company”,“They dance and toss their heads”,它们 还会表达欢乐愉快(“glee”, “jocund”)的心情呢!
雄鸡啼叫, 溪水滔滔, 鸟雀声喧, 湖波闪闪, 绿野上一片阳光; 青壮老弱, 都忙农活; 吃草的群牛 总不抬头, 四十头姿势一样!
Like an army defeated The snow hath retreated, And now doth fare ill On the top of the bare hill; The plowboy is whooping—anonanon: There's joy in the mountains; There's life in the fountains; Small clouds are sailing, Blue sky prevailing; The rain is over and gone!
《水仙花》在英国深受广大学生喜 爱。在英国华兹华斯基金会2004 年组织的背诵活动中,超过26万 名的英国中学生同时背诵此一首诗, 创造了同时背诵一首诗人数最多的 新世界记录。
The Daffodils
Written by William Wordsworth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水仙花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见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残雪像军队 节节败退, 退到山顶, 面临绝境; 耕田郎阵阵吆喝; 山中有欢愉, 泉中有生趣; 云朵轻飏, 碧空晴朗, 这一场春雨已过!
双音节韵又称女韵或阴韵(feminine rhyme),其基本特征是 行尾单词最后两个音节押韵,其中倒数第二个音节是重读音 节,而最后一个音节是非重读音节。由于其读音是重读加非 重读结构,因此它又称扬抑格韵(trochaic rhyme)。
《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 诗歌的代 表作。其口语化的语言是浪漫主义风格的 一大特点。文笔朴素清新,自然 流畅。 这首诗歌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以及回 忆的重要性。 诗歌前两节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 色。 第三节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觉:欢乐,平和。 诗人运用了第一人称(浪漫主义的另一特点),他把自己 比作一朵浮云,在这一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 诗人还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 爱:The cloud wandered,the waves danced,但其重点还是放在水仙花上。 他把它们写成“a crowd”,“a host”, “a company”,“They dance and toss their heads”, 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glee”,“jocund”)的心情
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 他不仅创立理论,而且本人就实践理论。他与柯尔律治合作 的《抒情歌谣集》这本小书所开始的,不止是他们两人的文学 生涯,而是一整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对于中国读者,华 兹华斯却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能读英文的人当然都看过 他的若干小诗,如《孤独的割麦女》,但不懂英文的人却对他 的诗没有多少印象,原因之一是他的诗不好译——哲理诗比 叙事诗难译,而华兹华斯写得朴素、清新,也就更不 好译了。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评为“反动的浪漫主义” 的代表,因此不少人未读他的作品, 就已对其人有了反感。还有一个原因可能 是:他那类写大自然的诗在我国并不罕见, 他的思想也类似老庄,因此人们对他无新奇感。但他是值得一 读的。除了历史上的重要性之外,他有许多优点,例如写得明 白如话,但是内容并不平淡,而是常有神来之笔,看似普通的 道理,却是同高度的激情结合的。
“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 他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 集》,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从拥护法国革命变 成反对,于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 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以梦境为归宿。两人的 诗歌合集,题名《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 《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 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 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 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 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他认 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 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 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 (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 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 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 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 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 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 “湖畔派”。
华兹华斯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华兹华斯的小诗清新,长诗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 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波的浪漫主义诗风。他 的十四行诗雄奇,他的《序曲》(1805)首创用韵文来写自 传式的“一个诗人的心灵的成长”,无论在内容和艺术上 都开了一代新风。华兹华斯关于自然的诗歌优美动人,他的 这类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寓情于境,情景交融.这种 风格的体现是作者通过对诗歌的题材、诗歌所用 的语言以及对诗歌所用的格律、诗体和作者对 诗歌词汇的选择体现出来的.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