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
红外线遥控检测功能电路制作

红外线遥控检测功能电路制作
MF-47D型万用表保留了原MF-47型的全部测量功能又增加了红外遥控检测、通路蜂鸣提示、超β晶体管测量新功能。
其中红外线遥控检测功能电路制作在一块2.2×1.4cm电路板上。
电路见附图。
红外遥控检测电路接收部分没有使用一体化微型遥控接收头,而是使用φ3黑色红外接收二极管,体积更小。
电路直接使用9V电源,免去了使用一体化微型遥控接收头所须5v供电的麻烦。
两只二极管露出在表盘左下方,接收二极管旁标有图形标志。
检测红外发射器时,将挡位开关拨到R×10k,发射头垂直对准接收窗口±15度内,按下需检测功能键,工作正常红色发光管闪光。
在一定距离内(0~10cm)移动发射器,还可以判断发射器输出功率状态。
爱好者若照此电路仿制,在万用表壳体上增设一开关即可,线路板可根据表内空间位置适当安置。
为一位同行修该型表电阻挡失灵故障。
发现电阻挡R×1~R×1k挡电阻烧毁,面目全非。
对照厂家随表提供的电路图更换电阻。
R×1、R×10、R×100。
红外线遥控发射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线遥控发射接收电路原理
2009年02月18日星期三 15:24
电路原理说明
本电路为简易型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电路,如图17所示,为红外线发射电路,555 接成无稳态振荡器,其周期及频率计算如下:
周期T = 0.69(R1+ R2 )C1
R1,R2代入10K,C1代入0.01uf
得周期T = 0.69(10K + 2×10K) ×0.01uf = 207 uS 频率工作周期
如图18为红外线接收电路,U2A为270倍的反相放大器,C3做为高频衰减之用,可在TP2测出较小的红外线信号,U2B为100倍的反相放大器,可在TP3测出较大的
红外线信号。
放大倍数计算如下:
U2A放大倍数:
U2B放大倍数:
两个反相放大器共放大27000倍,D4与C4为整流滤波之用,当接收到红外信号时,TP4为高电位,没接收到红外线,TP4为低电位,使用U2C做为比较器,调整VR1
改变比较器的位准,则可输出符合数位电路所需的高低准位要求,配合计数器即可
做为物体计件器。
当物体经过红外线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则比较器输出电位高低
变化一次,则计数器计数值往上加1,如此一来,这个电路就能计算物体通过的数量。
图17红外线发射电路。
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设计方案

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设计方案1 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利用模电知识熟练掌握光电二极管的使用方法3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熟悉硅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的元器件,然后连接电路进行测试,当有红外光照射二极管时小灯泡发光,且小灯泡的亮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变暗。
1 巩固和加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2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过程3 提高电子电路实验技能及仪器的使用方法4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6 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培养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3 设计方案与论证3.1 红外线光敏遥控电路的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由红外发射电路和接收发光两大电路组成,其中红外发射电路包含有红外硅光二极管LED2;接收发光电路使用的有光电二极管LED1。
在本电路的设计中,共使用了三个三极管,分别为VT1、VT2、VT3,选用的型号均为NPN型BC548型三极管,在本次实验的实现中,分别作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放大电路。
当LED2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后,则红外光信号将经过C4电容进行耦合,然后加到由VT3与VT2组成的两级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而放大后的信号将从VT2管集电极输出,而放大后的信号将再次经过C2电容进行耦合,然后加到由VD1、VD2和C1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以后,用得到的直流电压来控制电子开关VT1的状态。
3.2 设计方案的论证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电路以后进行试验:用红外光照射LED2,当硅光电二极管LED2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VD1与VD2整流后的电压就会使VT1导通,进而使LED1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若LED1的亮度随着红外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弱,那么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成功;若当红外线信号的探测时间很短时,由于此时的电容C1也可产生一个恒定的基极偏置电压。
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设计方案

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设计方案1 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利用模电知识熟练掌握光电二极管的使用方法3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熟悉硅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的元器件,然后连接电路进行测试,当有红外光照射二极管时小灯泡发光,且小灯泡的亮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变暗。
1 巩固和加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2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过程3 提高电子电路实验技能及仪器的使用方法4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6 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培养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3 设计方案与论证3.1 红外线光敏遥控电路的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由红外发射电路和接收发光两大电路组成,其中红外发射电路包含有红外硅光二极管LED2;接收发光电路使用的有光电二极管LED1。
在本电路的设计中,共使用了三个三极管,分别为VT1、VT2、VT3,选用的型号均为NPN型BC548型三极管,在本次实验的实现中,分别作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放大电路。
当LED2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后,则红外光信号将经过C4电容进行耦合,然后加到由VT3与VT2组成的两级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而放大后的信号将从VT2管集电极输出,而放大后的信号将再次经过C2电容进行耦合,然后加到由VD1、VD2和C1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以后,用得到的直流电压来控制电子开关VT1的状态。
3.2 设计方案的论证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电路以后进行试验:用红外光照射LED2,当硅光电二极管LED2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VD1与VD2整流后的电压就会使VT1导通,进而使LED1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若LED1的亮度随着红外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弱,那么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成功;若当红外线信号的探测时间很短时,由于此时的电容C1也可产生一个恒定的基极偏置电压。
TX-05C 红外线对射检测电路

TX-05C 红外线对射检测电路TX-05C 红外线对射检测电路对射式红外传感器:TX05C-1是一种对射式的红外线检测电路,人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光线的传输路径。
其光路含有产品特定的密码,如在外部强制干涉或用其他光源解密,只能导致检测电路报警。
本电路已经被广泛用于门窗及各种人行通道的报警系统:流水线的自动控制,量值的统计上。
TX05C-1分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两部分,可以采用集中或分散供电方式。
TX05C-1发射电路:外形见图一、内部电路见图二、工作参数见表一、以供参考:图一图二表一发射电路的作用距离与工作电压有关,以下是4档电压的作用距离,供参考:当电压为5V时,TX05C-1的作用距离大约是3米,当电压为6V时,TX05C-1的作用距离大约是4米,当电压为9V时,TX05C-1的作用距离大约是6米,当电压为12V时,TX05C-1的作用距离大约是7米,(以上测试是在接收电路工作电压12V,室温为25oC的情况下完成的。
)工作电压5-12VDC工作电流5V时16mA6V时25mA9V时50mA 12V时70mA工作指示有外形尺寸32X46X17mm在TX05C-1安装时,发射和接收管的方向一定要正对,电路的指示灯闪动时,说明方向没有对正或发射功率不够。
可以通过调整接收、发射管的方向和提高发射电路的工作电压来解决。
在TX05C-1的作用距离足够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发射电路的工作电压,一是有效的降低功耗。
二是减少内部47Ω限流电阻的发热量。
注意:发射电路的工作电源尽量使用稳压电路供电,以免瞬间超过12V时,烧毁内部电路。
TX05C-1的接收电路采用进口的微功耗稳压电路和解码电路,有着很小的电流功耗,在能接收到发射信号且解码有效时的电流仅为1mA,解码错误,发光二极管点亮时电流为3.5mA。
接收电路的工作电压为7-12V.DC。
接收电路引出一条线缆,以便引入电源和输出信号。
其中铜网接地(负极),红线接电源(正极),白线为输出(正常有信号时为低电平,小于0.1V,无信号时为高电平,大于3.5V<不带载>,此时发光管亮。
红外线遥控电路图

红外线遥控电路图红外线遥控电路图: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单通道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中使用了一片高速cmos型四重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其中“与非”门3、4组成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f0调在38khz左右;“与非”门1、2组成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f1不必精确调整。
f1 对f0进行调制,所以从“与非”门4输出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这也是经红外发光二极管传送的波形。
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中b′波形是a点不加调制波形而直接接高电平时b点输出的波形。
由图2可以看出,当a点波形为高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载波;当a点波形为低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不发射载波。
这一停一发的频率就是低频振荡器频率f1。
在红外发射电路中为什么不采用价格低廉的低速cmos四重二输入“与非”门cd4011,而采用价格较高的74hc00呢?主要是由于电源电压的限制。
红外发射器的外壳有多种多样,但电源一般都设计成3v,使用两节5号或7号电池作电源。
虽然cd4011的标称工作电压为3~18v,但却是对处理数字信号而言的。
因为这里cmos“与非”门是用作振荡产生方波信号的,即模拟应用,所以它的工作电压至少要4.5v才行,否则不易起振,影响使用。
而74hc系列的cmos 数字集成电路最低工作电压为2v,所以使用3v电源便“得心应手”了。
74hc00的引脚功能如图3所示。
图4为红外接收解调控制电路。
图中,ic1是lm567。
lm567是一片锁相环电路,采用8脚双列直插塑封。
其⑤、⑥脚外接的电阻和电容决定了内部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2,f2≈1/1.1rc。
其①、②脚通常分别通过一电容器接地,形成输出滤波网络和环路单级低通滤波网络。
②脚所接电容决定锁相环路的捕捉带宽:电容值越大,环路带宽越窄。
①脚所接电容的容量应至少是②脚电容的2倍。
③脚是输入端,要求输入信号≥25mv。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和发射器检测电路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和发射器检测电路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即我们常说的红外线接收头、红外线接收模组,有三个脚,如图所示的:OUT\GEN\VCC。
在红外遥控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有些故障是红外线遥控接收器的,有些故障不是,那么如何检测红外线遥控接收器的好坏呢?
珠海市万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的同事给出了一个方法:红外线遥控接收器和红外线遥控发射器的检测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Y是直径为1cm,高为1cm左右的圆柱形小体积蜂鸣器,插孔的标号“+”、“-”表示遥控接收器的电源端,“o”表示遥控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
若检测一体化的三端红外线遥控接收器,将被测遥控接收器的3只引脚插入对应的插孔中,接通电源,用一只好的红外线遥控发射器对着遥控接收器,按住遥控发射器的任意按键时,若D1能闪烁发光,同时蜂鸣器Y发声,则被测红外线遥控接收器是好的。
若要检测红外线遥控发射器的好坏,要将一只好的红外线遥控接收器插入插座中,按下被测红外线发射器的任何按键时,发光二极管D1都能闪烁发光,同时蜂鸣器发声,则被测红外线遥控发射器是好的。
11 红外线遥控开关电路说明[1]
![11 红外线遥控开关电路说明[1]](https://img.taocdn.com/s3/m/d8529adaa58da0116c174978.png)
红外线遥控开关电路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题的制作,掌握红外线工作的相关知识2、通过本课题的制作,进一步了解多谐振荡器、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用工具、仪表1、工具:电烙铁、镊子、斜口钳、螺丝刀。
2、仪表:示波器1台、稳压电源1台、万用表1台。
三、电原理图:四、印刷电路板图:五、元器件清单:六、电路说明:红外线遥控是指利用红外光波(又称红外线)来传送控制指令的遥控。
本实验电路实际上是利用红外线和脉冲电路中多谐振荡器和双稳态触发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1、红外线发射器:本实验电路板的红外线发射电路实际上是多谐振荡器电路,是一种集-基耦合基极定时多谐振荡器。
当按下按钮SB时,电源接通,电路工作,此时,电路具有两种可能的工作状态(VT1导通,VT2截止,或VT2导通,VT1截止),但这两种状态都是暂稳态,通过电容C1或C2的反向充电,使截止管的基极电压不断变化,促使电路自动翻转,电路每翻转一次,输出信号发生一次跳变,使得输出信号为矩形波,经红外发射管LED调制以不可见光的红外光波发射出去。
2、红外线接收器:本实验电路的红外线接收电路是由接收信号放大电路、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接收放大部分是由接收管V1和三个三极管(VT2、VT3、VT4)组成的复合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C1耦合输出,经VD1检波后作为双稳态触发器的触发信号。
双稳态触发器是一种集-基耦合双稳态触发器。
VD2、VD3是隔离二极管;R6、C2组成微分电路,它们共同组成计数输入触发电路。
通电后,电路经过正反馈过程进入稳定状态(VT5截止、VT6饱和),以后,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输入(即接收端没有收到红外线信号),电路就一直维持在这种稳定状态,继电器不动作。
在触发信号作用下(即接收端收到红外线信号),电路可以从一种稳定状态翻转为另一种稳定状态。
红外线发射器按钮每按一下,电路状态改变一次,VT6集电极输出状态就改变一次(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_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_学生姓名叶鹏成专业班级自动化一班学号201042025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赵剑锷完成时间 2012年10 月27日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红外线光敏遥控电路的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设计方案的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单元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光电二极管的原理与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与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发光二级管的原理与判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硬件的制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硬件的调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元器件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
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的。
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中,从而逐步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关电路的设计和产品的研制开发打下基础。
实验课着眼于通过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技能。
而课程设计则是针对某一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应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教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内容,阅读老师推荐的有关资料二.学生针对课程设计题目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自己进行独立的设三.教师给予指导和答疑,针对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课四.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独立的安装与调试五.教师进行验收与考核六.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1 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利用模电知识熟练掌握光电二极管的使用方法3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熟悉硅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的元器件,然后连接电路进行测试,当有红外光照射二极管时小灯泡发光,且小灯泡的亮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变暗。
1 巩固和加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2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过程3 提高电子电路实验技能及仪器的使用方法4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6 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培养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3设计方案与论证3.1红外线光敏遥控电路的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由红外发射电路和接收发光两大电路组成,其中红外发射电路包含有红外硅光二极管LED2;接收发光电路使用的有光电二极管LED1。
在本电路的设计中,共使用了三个三极管,分别为VT1、VT2、VT3,选用的型号均为NPN型BC548型三极管,在本次实验的实现中,分别作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放大电路。
当LED2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后,则红外光信号将经过C4电容进行耦合,然后加到由VT3与VT2组成的两级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而放大后的信号将从VT2管集电极输出,而放大后的信号将再次经过C2电容进行耦合,然后加到由VD1、VD2和C1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以后,用得到的直流电压来控制电子开关VT1的状态。
3.2设计方案的论证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电路以后进行试验:用红外光照射LED2,当硅光电二极管LED2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VD1与VD2整流后的电压就会使VT1导通,进而使LED1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若LE D1的亮度随着红外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弱,那么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成功;若当红外线信号的探测时间很短时,由于此时的电容C1也可产生一个恒定的基极偏置电压。
VT2、VT3及其外围元器件共同构成了两级交流放大器,两级放大器的增益已足够级间采用RC耦合方式。
LED2与R6电阻反相串联。
LED2的反向电流值会随红外光波变化而改变大小,进而将变化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整流,若此时的LED1发生闪亮,则实验成功。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工作原理:红外光信号由LED2检测到以后,经C4电容耦合,加到由VT3与VT2组成的两级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信号从VT2管集电极输出,经C2电容耦合,加到由VD1、VD2、C1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以后,得到的直流电压用于控制电子开关VT1的状态。
当LED2硅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VD1与VD2整流后的电压就会使VT1导通,进而使LED1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
即使红外线信号的探测时间很短,电容C1也可产生一个恒定的基极偏置电压。
VT2、V T3及其外围元器件共同构成了两级交流放大器,两级放大器的增益已足够级间采用RC耦合方式。
LED2与R6电阻反相串联。
LED2的反向电流值会随红外光波变化而改变大小,进而将变化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整流,使LED1闪亮。
红外线光敏遥控电路的电路图如下所示:图4-1 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5 单元电路的设计5.1光电二极管的原理与选用硅光电二极管的原理图如下:图5-1硅光电二极管原理图硅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特性图如下:图5-2电二极管输出特性硅光电二极管的放大电路图如下所示:图5-3电二极管的放大电路光电二极管具有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功能;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电压状态,其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光照越强,反向电流越大。
光电二极管的选用:光电二极管又叫光敏二极管,构造与普通二极管相似,其不同点是管壳上有入射光窗口。
当加反向电压时,无光照射反向电阻较大,有光照射时,反向电流增加。
光电二极管的检测:用万用表R X 1KΩ档测量,光电二极管正向电阻约10KΩ左右。
在无光照射时,反向电阻为无穷,说明管子是好的;有光照射时,反向电阻随光的强度增加而减少,阻值可减小到几千欧或1KΩ以下,则管子是好的,若反向电阻为无穷或零,则管子是坏的。
5.2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与选用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的设计中包含有三级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图5-4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
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 U=R*I 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偏置电路: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加合适的偏置电路。
这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于三极管BE结的非线性(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基极电流必须在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0.7V)。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 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
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因为小于0.7V时,基极电流都是0)。
如果我们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偏置电流,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
另一个原因就是输出信号范围的要求,如果没有加偏置,那么只有对那些增加的信号放大,而对减小的信号无效(因为没有偏置时集电极电流为0,不能再减小了)。
而加上偏置,事先让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变小时,集电极电流就可以减小;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就增大,这样减小的信号和增大的信号都可以被放大了。
三极管的选用:一般特征频率按高于电路工作频率3-10倍来选择,特征频率过高,易引起高频振荡。
电流放大系数,一般选择40-100即可,太高电路稳定性差。
耗散功率一般按电路输出功率2-4倍选取,反向击穿电压应大于电源电压。
在红外线光敏测试电路中,我们选用的三极管是BC548,放大倍数为30-100倍,为小功率通用管。
三极管的管脚判别:基极与集电极、基极与发射极的正向电阻约在几百欧至几千欧,而其他极间电阻都较高,约为几百千欧。
硅管比锗管的极间电阻要高。
在红外线光敏测试电路中,我们选用的是NPN型三极管,根据PN结的单向导向性,即可判别各管脚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5.3 发光二级管的原理与判别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图5-5发光二级管的结构图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发光二极管只是一个微小的电灯泡。
但不像常见的白炽灯泡,发光二极管没有灯丝,而且又不会特别热。
它单单是由半导体材料里的电子移动而使它发光。
发光二极管的管脚判别:一般管脚引线较长者为正极,较短的为负极,如壳帽上有凸起标志,则靠凸起标志的为正极。
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下图所示:图5-6发光二级管的伏安特性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普通二极管相似,但它的正向压降较大,一般小于等于2V。
5.4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整流滤波电路的基础图如下图所示:图5-7整流滤波电路图什么叫滤波:全波整流后的直流电叫脉动直流,是因为直流里含有交流的成分。
减小脉动直流中交流成分,使之变成较稳定的电流叫滤波。
整流滤波电路的作用:整流电路用来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压;滤波电路用来滤除整流后单向脉动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使之成为平滑的直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