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公开课教案
教资面试初中化学乙醛教案

教资面试初中化学乙醛教案
教学内容:乙醛
教学对象:初中生
教学目标:学习乙醛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乙醛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乙醛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准备:乙醛样品、实验器材、教学PPT、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乙醛的概念,并展示乙醛的分子结构。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乙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讲解乙醛的性质、结构和化学反应。
2. 通过实验演示乙醛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变化。
3. 引导学生分析乙醛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乙醛的实验操作,观察其性质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乙醛的性质和用途。
老师进一步解释乙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乙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乙醛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并谈谈乙醛的应用领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乙醛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要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乙醛》教学设计[1]
![《乙醛》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5c1754c37375a417876f8f15.png)
《乙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之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 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对学 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使之形成科学的认识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喝酒为什么脸红?[板书] 第二节 乙醛一、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教师]:根据预习情况[学生]:总结其物理性质[板书]1、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一、乙醛[板书] 2、乙醛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 2H 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 3CHO[设问]:乙醛能否写成CH 3COH ? (规范书写习惯) [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CHO ,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究]:请同学们根据醛基的结构来预测一下乙醛分子的化学键可能的断裂方式,有可能发生那些反应?你怎样来证明其化学键的断裂?[理论分析]:—CHO 的结构,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 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 —H 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 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 —H 键也是极性键。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 双键可能断键,受C=O 双键的影响C —H 键也可能断键。
[思考]:1、烯烃和醛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含有不饱和双键)2、乙烯和氢气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乙醛与氢气能否加成?[学生活动]从化学键断裂的角度,分析乙醛和氢气反应后的产物。
[板书]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1、与H 2加成反应2CH 3CHO+H 22CH 3CH 2OH[多媒体演示]乙醛与氢气的反应[引导]:在必修②中我们学过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大家回顾一下葡萄糖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学生]:结构简式:CH 2OH —(CHOH )4—CHO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的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乙醛公开课教案

乙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示。
教学方法1、通过分子模型及实物展示学习乙醛结构和物理性质。
2、结构分析,预测性质,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乙醛、2%的AgNO3溶液、2%的氨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CuSO4溶液、水、分子模型、多媒体、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幻灯片1 展示主题,以“醛”字引入回顾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制作乙醛模型幻灯片2乙醇的催化氧化回忆,思考,制作模型,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 O2→ 2CH3CHO+ 2H2O吸引学生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模型幻灯片3一.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 H O 分析乙醛分子模型填写学案回答认识乙醛的结构,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乙醛幻灯片4二、乙醛的物理性质色、态、味 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沸点 低、20.80C 、易挥发溶解性 与水、乙醇、氯仿互溶密度 比水小幻灯片5三、乙醛的化学性质分析乙醛结构预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H 发生加成反应 C 元素平均化合价-1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观察归纳物理性质 填学案回答 与老师共同分析官能团及C 的平均化合价思考回答实物展示 自主归纳训练观察及表达能力。
初步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进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的教育。
培养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幻灯片6 1、与氢气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活跃学生思维,初步学会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规律。
《乙醛》公开课课件

《乙醛》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乙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乙醛的分子结构、命名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乙醛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醛的分子结构和命名方法,能够正确书写乙醛的化学式和名称。
2. 掌握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乙醛的化学反应。
3. 了解乙醛的制备方法,能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命名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的制备方法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乙醛分子、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乙醛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如料酒、醋等,引发学生对乙醛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乙醛的分子结构,通过模型展示乙醛的结构特点。
(2)讲解乙醛的命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命名规则。
(3)介绍乙醛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4)讲解乙醛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并通过实验视频展示乙醛的化学反应过程。
3. 随堂练习:(1)根据乙醛的分子结构,写出其化学式和名称。
(2)根据乙醛的命名规则,将化学式转化为名称。
(3)分析乙醛的化学性质,解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乙醛的制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乙醛1. 分子结构2. 命名方法3. 物理性质4. 化学性质5. 制备方法七、作业设计1. 根据乙醛的分子结构,写出其化学式和名称。
答案:化学式为CH3CHO,名称为乙醛。
2. 根据乙醛的命名规则,将化学式转化为名称。
答案:化学式CH3CHO转化为名称乙醛。
3. 分析乙醛的化学性质,解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答案:乙醛在氧化反应中乙酸,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乙醛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_乙醛_教案

第二节醛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工业制法。
2.使学生掌握醛基和醛类的概念。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学情分析:前几次课上已经对官能团做了讲解,而且刚学习了醇的知识,学生对醛的理解相对较为容易,但还是要对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行深入讲解。
教学重点: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教学难点:1. 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2.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在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乙醇氧化后生成乙醛。
本节课要学习醛基和醛类的概念,乙醛的结构式、醛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板书】醛一、乙醛CHO中的—CHO叫醛基,它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醛的【讲述】在CH3官能团。
乙醛可看成是甲基跟醛基(—CHO)结合的产物。
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
醛类的通式是RCHO。
必须指出:—CHO不能写成—COH,因为这样写表示氢原子跟氧原子连接,容易跟醇的通式混淆【板书】1.乙醛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展示】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讲述】分析—CHO的结构。
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 键都可能断键。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讲解】观察试剂瓶内的乙醛,用“招气入鼻”的方法闻乙醛的气味。
【提问】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生: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演示】乙醛跟水、氯仿互溶的投影实验师:根据投影实验的现象,乙醛还有哪些物理性质?生:乙醛能跟水、氯仿等互溶。
【板书】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
8℃,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讲述】让我们比较乙烯中的C=C双键和乙醛中的C=O双键。
乙烯中的C=C 双键有不饱和性,其中的一个键易断裂,使乙烯能跟氢气和氯化氢等起加成反应。
《乙醛》教学设计

乙醛在银镜反应和斐林反应中的应用 乙醛的工业生产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控制
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
完成教材上关于乙醛性质和应用的练 习题
思考并讨论乙醛在工业生产中的环保 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乙醛在有机合成 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设计一个以乙醛为原料合成指定有机 物的实验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腐蚀性。
此外,乙醛在燃料添加剂、润 滑油添加剂等领域也有一定的
应用前景。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重点知识点梳理
01
02
03
04
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
乙醛的制备方法和反应 机理
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 用
乙醛的工业生产和环境 保护
难点问题解答
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机理 乙醛与卤素、氢卤酸等试剂的反应及机理
熔点
较低,常温下为液态。
04
沸点
适中,易挥发。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剂氧化,如与氧气 反应生成乙酸。
还原反应
乙醛也可被还原剂还原,如与氢 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
银镜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光亮 的银镜,用于乙醛的定性检测。
结构特点与性质关系分析
结构特点
乙醛分子中含有羰基(-CHO),是醛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羰 基中的碳氧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使得乙醛具有多种化学 性质。
防护用品。
熟悉安全设施
02
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出口、灭火器材、急救箱等安全设施的位置
和使用方法。
遵守实验室规定
03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在实验室吸烟、饮食、
嬉戏等行为。
乙醛 教学设计(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

《乙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四专题的第三单元。
醛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化合物,它是联系醇和羧酸的重要纽带。
本节课介绍了醛基的特征反应,进一步讲解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平行班的学生,他们刚刚经过月考的复习和梳理,对有机化学的体系有了一定的概念。
掌握了烯烃的特征反应,能够判断有机物中等效氢的种类,能判断乙烯的空间结构,对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基本的概念,这也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三、课时目标1、学生能掌握醛类的基本分类。
2、通过与乙烯结构的比较,学生能够掌握甲醛的平面结构。
3、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醛类的两个特征反应,以及检验方法。
4、通过学习醛类的反应,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学中的氧化以及还原反应。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醛类的特征基团,甲醛的空间结构,醛类的特征反应。
2、教学难点甲醛的空间结构,醛类的特征反应。
五、教学过程1、引入【提问】逢年过节,大人们免不了在一起喝酒。
有些人喝多了还会脸红,那为什么喝酒会脸红呢?还有关于脸红有这样一种说法,脸红的人能喝酒,这个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讲解】乙醇进入人体内,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接着生成的乙醛又在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酸,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人体内这两种酶的含量都很大的话,酒精的代谢速度就很快。
但如果人体内这两种酶的含量不够大, 特别是缺少将乙醛氧化成乙酸的酶,饮酒后就会引起体内乙醛积累,导致血管扩张而脸红,同时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因此人就会醉。
会脸红的人体内会发生这样一个反应,乙醇转化为乙醛,在乙醇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
给出化学方程式。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20.8°C,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3、醛类的结构及命名【讲解】乙醛从分子式上看有一个不饱和度,推导出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给出结构式以及结构简式。
分析醛基的结构。
《乙醛》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乙醛─制备、性质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其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了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体会乙醛的强氧化性。
再注意从乙醛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节已经学习了乙醛可以通过乙醇催化氧化制取,学习了乙醛的物理性质,了解了乙醛的结构,并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重点探究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落实“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的,并掌握醛基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醛的制备和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制备和性质,评价实验并对实验不足进行改进,符合绿色、环保、微型、节俭化的实验要求。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掌握乙醛的制备和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和有关实验要领。
2.学会评价实验,并对不足进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团体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体会用实验探究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
四、【教学重点】乙醛的制备和还原性实验的评价和改进五、【教学难点】乙醛的制备和还原性实验改进六、【教学过程】(制乙醛的仪器和操作步骤)长,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收集乙醛,制取和收集分开,,铜丝加热??无水硫酸铜变蓝检验,继续提问:玻璃管中氧气有限,该怎样解决通氧?鼓气筒实物展示逐滴滴加3滴10%NaOH2%CuSO 42 ml 4~6滴0.5 ml砖红色沉淀:Cu 2O+1现操作繁琐且酒精灯加热不当易造成危险,能否把新制氢氧化铜简化评价实验:上节课我们实验探究了乙醛的银镜反应,发现:①本实验用时长,,影响教学进展;②成功率极低,得到的是黑色的银沉淀(图片展示(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操作,对比原实验并评价改进后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乙醛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示。
教学方法
1、通过分子模型及实物展示学习乙醛结构和物理性质。
2、结构分析,预测性质,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
乙醛、2%的AgNO
3溶液、2%的氨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CuSO
4
溶液、水、
分子模型、多媒体、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