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认识

合集下载

文字学认识

文字学认识

我对古文字学的认识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其文明文化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和遗留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批精神财富,就蕴藏在他们得以依赖薪火相传的文献载体中。

古文字便是构成这一载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子。

对于学习和整理好古文字,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古代精神文明,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先人的智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文明文化在当代快节奏的迷惘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中重新定位,寻找我们心灵上的传统优秀的根。

古文字学原是文字学的一支,但其对历史学研究的贡献则远非一般文字学所能比;古文字学是一门研究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

由于它的可接受、可操作的技术纯度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要研究学习古文字学,通常都从大学开始,那么,大学生便肩负起古文字学学习和研究的历史重任。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1)文字学的责任落实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选择。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已经超过了大学生自身所吸收的当代文化知识。

这必然导致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多、更广地吸取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

古代文献,无疑成为了一种文化底蕴作为广大学生吸收知识的基础。

而大学生本身已初具学习、领悟知识、理论的能力,对于正式学习古文字学,有了良好的底子。

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兼备着审美、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容易诱发对学科学习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容易培养出一种专业的技能。

由此来看,古文字学从大学开始设课研究,有着一种历史性的选择。

(2)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何在①为什么要学习古文字知识?学习了古文字知识,能为我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带来何种好处、利益?目的性,是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必须考虑涉及到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回答了“意义”之所在。

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大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追求自身素质的完备,不得不多方面吸收知识;另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一般大学生的古汉语水平不够高。

名词解释文字学

名词解释文字学

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

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

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

在我国,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

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清代学者除了研究《说文》篆书以外,也还注意到隶书和草书。

如顾霭吉有《隶辨》,翟云升有《隶篇》,石蕴玉有《草字汇》,都是属于字典的性质。

可是自乾隆、嘉庆时期起,金石学特盛。

清朝官修的《西清古鉴》和《宁寿鉴古》著录的是宫内所藏的钟鼎彝器,而在民间又不断有古器物出土,收藏家不仅摹为图录,而且研究器物上的铭文,古文字学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文、石鼓文、古玺和古陶文字。

光绪间,吴大澄著《字说》,提出一些文字的新的解释,他又作《说文古籀补》,搜集了各种古文字材料以增补《说文》,为用古文字与《说文》籀篆相对照进行研究提供了方便。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100年之间,集录铜器铭文的,在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之后,有吴式芬 (1796~1856)的《捃古录金文》,吴荣光(1773~1843)的《筠清馆金文》,方濬益(?~1899)的《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等;著为图录的,有吴大澄的《恒轩吉金录》,刘喜海的《长安获古编》。

品类繁多,盛极一时。

关于文字的研究,如刘心源的《古文审》,孙诒让的《古籀拾遗》、《籀庼述林》、《古籀馀论》等书对研究金文都有所发明,而孙诒让倡偏旁分析法尤为重要。

到了近代,古器物收藏家更注意摹拓传印。

罗振玉对影印铜器铭文不遗余力,有《殷文存》,《三代吉金文存》,搜罗甚富,为研究铜器铭文提供极大的便利。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第6 章学第一节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和字符文字(character,writing)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graphic sign,graph)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字或母字)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图形标记等。

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

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文字有三个要素:音、形、义。

我IЯ (二)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联系: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

都没有阶级性。

1/ 13都是交际工具。

区别: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但没有无语言作为基础的文字。

2.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

3.语言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语言是渐变的。

而文字可以因势利导加以改革,文字是可以突变的。

4.语言是全民的而文字并不是全语言社团成员都能掌握。

文字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字将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扩展了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文字弥补了语言时地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或减少方言间的语音障碍,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

其次,文字不只是记录语言,还能积极促进语言的发展。

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是经过推敲、提炼、加工的,书面语一般比口头语更严密简洁,语汇更丰富,语法更规范。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一种文字系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系统.同一种语言系统又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

如2/ 13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原来都用汉字. 二、文字的类型文字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2020/12/26
3.传统文字学的主要内容
(1)汉字的起源问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由谁 创造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2)汉字的造字方法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创造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汉 字有哪些结构方式?汉字是怎样表音表意的?
(3)汉字的形体演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历史上汉字的形体是怎样演变过 来的?演变的原因有哪些?演变的规律是怎样的?
2020/12/26
4.探求获取古代各种信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出现大的断层, 字形本身携带了众多古代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社会方面的, 也有自然方面的。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等,有特殊 的意义。
自然信息例



社会信息例


2020/12/26
五、怎样学习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分析与研究汉 字的能力,讲授与利用汉字的能力,以及应用汉字及其理 论解决文字学本身与相关学术问题的能力。 掌握概念与理论
唐 兰《中国文字学》
王凤阳《汉字学》
詹鄞鑫《汉字说略》
宋均芬《汉语文字学》
张玉金 夏中华《汉字学概论》 张其昀《汉字学基础》
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
潘玢洁《汉字通论》
唐 兰《古文字学导论》 姜亮夫《古文字学》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康 殷《古文字学新论》
陈炜湛 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
朱顺龙 何立民《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2020/12/26
历史汉字学是文字学的基础与核心。没有历史汉字学的 知识与理论,就无法进行另外两种文字学的研究工作。
现 代
历史汉字学
外 族
汉 字
古文字学

汉字的科学认知

汉字的科学认知

汉字的科学认知
汉字的科学认知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汉字科学认知的重要方面:
1. 形体结构和语音联系: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体结构往往与词义相关。

研究者通过分析汉字的形状、笔画、构造等方面,试图理解汉字形体与语音、词义之间的联系。

2. 汉字的记忆与认知过程:研究者关注人类如何记忆和识别汉字。

这包括对汉字的学习过程、阅读中的认知策略以及汉字记忆的神经基础等方面的研究。

3. 汉字阅读的神经机制:神经科学研究致力于揭示在大脑中进行汉字识别和阅读的神经机制。

例如,通过脑成像技术,研究者能够观察到大脑中汉字阅读过程中的活动。

4. 语言发展和汉字习得:研究儿童如何学习汉字,包括其语言发展阶段、学习策略、汉字学习与语言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5. 汉字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汉字不仅是语言符号,还是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工具。

因此,研究者关注在数字时代,人们如何通过汉字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包括电子阅读、汉字输入法等方面。

6. 文化和心理: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也关注汉字在文化心理学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汉字认知差异。

总体而言,汉字的科学认知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努力理解汉字的产生、发展和认知机制。

文字学(知识讲座)

文字学(知识讲座)

第一章、绪论一、文字学研究的对象1.“文字学”的定义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形态、结构、意义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叫“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在汉语里,“文字”一词,也叫“字”,它们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把后者称为“文字体系”。

关于“小学”•小学学习以识字为主,所以把有关文字的学问叫做“小学”。

•清代以来,“小学”包括:音韵、文字、训诂。

2.汉字的古今划分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隶变”。

隶变是汉字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变前的汉字是“古文字”,隶变后的汉字是“今文字”。

例字:隶变前后汉字字形比较二、文字学的产生与发展1.文字学的萌芽时期——先秦●关于文字产生问题思考与记载●“六书”概念的出现及文字教育的兴旺●太史籀、李斯等对汉字的整理与标准2.文字学的奠基时期——汉代●古文字的再现:孔安国与“壁中书”●汉代学者对“六书”的深入研究●许慎撰写文字学的奠基著作《说文解字》3.文字学的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梁代学者顾野王编写《玉篇》●《干禄字书》等正字书的出现4.文字学的深化时期——宋元明清●徐铉、徐锴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与整理●金石学家对汉字的研究●清代四大家对《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5.文字学的革新时期——“五·四”以后●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文字学的影响●学者对传统文字学理论的总结与挖掘三、文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与古代汉语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与音韵、训诂的关系—并列互助的关系四、为什么要学习文字学汉字的演进没有出现断层,因此它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有特殊意义。

汉字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它不仅记录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汉字字形本身也容载着众多古代文化信息。

这些信息有社会方面的,也有自然方面的。

自然信息例社会信息例1.从学习、研究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学习文字学,能够知道一个汉字为什么这样写。

学习文字学,能知道一个字为什么有这样的含义。

文字学知识

文字学知识

文字学知识1、汉字是汉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使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3、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字。

5、古文字是指自汉字产生以来到小篆等一系列字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等。

6、今文字指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7、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主要是指现代白话文用字。

8、象形字指依照字义描摹事物的形象而创造的字,如日、月。

9、会意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组合而成的合体字。

10、通假字是指在文字使用中,不写本字,而借用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来表示,这个同音字或音近字就叫做通假字。

11、六国文字指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所使用的文字,即《说文解字》所说的古文。

12、形声字指用一个表意符号和一个表音符号组合创造的字。

如江、河。

13、大徐本指北宋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

14、小徐本指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中记录的《说文解字》。

15、六书说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6、三书说是新兴的汉字构造理论,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里谈到的三书说,将汉字分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指出了唐兰三书说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三书说,象形,假借,形声;裘锡圭的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三类。

17、指事字指通过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加上标识符号创造的字。

18、合体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字,分形声字和会意字两类。

19、独体字指由一个构字部件构成的字,包括象形字和指事字两类。

20、繁简字指同一个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笔画多少不同,可以通用的字。

2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和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符号体系;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文字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文字学

文字学

【第一章】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

小学:“小学”在古代就是古汉语文字学。

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

每个文字具有三个部分:1.字形;2.字义;3.字音。

古文学:通过文学的方式展示中国的古代文化与魅力,从中透露出中国5000年文化的深层含义与魅力现代汉字:中国古代的汉字书写符号系统,包括原始古汉字、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系文字及秦至汉代早期处于隶变过程中的古隶书等。

习惯上也称“古文字”。

古文字学:研究古文字的学科。

以考古发现或传世的古代各种铭刻和书写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考释研究字形,明确音义,阐释其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等。

【第二章】1、称汉字为表意文字或表音文字为什么不妥?把文字归入表意文字体系,虽能反映汉字体系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形符作为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的作用,却无法解释汉字中大量起表音作用的假借字和形声字的声符的作用,无法解释汉字中那些在发展过程中失去构字理据而造成的记号字的作用。

汉字是“意音文字”,“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表达手段”。

2、你认为汉字是否是意音文字?汉字是“意音文字”,“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表达手段”。

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上可以说是西周以前),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严格说应该称为借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使用意符(主要是义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的形成可以看作这种演变完成的标志)。

前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简称为意音文字;后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

考虑到后一个阶段的汉字里的记号几乎都由意符和音符变来,以及大部分字仍然由意符、音符构成等情况,也可以称这个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符音符文字或后期意音文字。

”3.将汉字说成语素-音节文字,你认为有无道理?爲什麽?语素—音节文字说跟意音文字说或意符音符记号说,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汉字的性质进行的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古文字学的认识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其文明文化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和遗留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批精神财富,就蕴藏在他们得以依赖薪火相传的文献载体中。

古文字便是构成这一载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子。

对于学习和整理好古文字,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古代精神文明,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先人的智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文明文化在当代快节奏的迷惘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中重新定位,寻找我们心灵上的传统优秀的根。

古文字学原是文字学的一支,但其对历史学研究的贡献则远非一般文字学所能比;古文字学是一门研究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

由于它的可接受、可操作的技术纯度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要研究学习古文字学,通常都从大学开始,那么,大学生便肩负起古文字学学习和研究的历史重任。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1)文字学的责任落实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选择。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已经超过了大学生自身所吸收的当代文化知识。

这必然导致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多、更广地吸取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

古代文献,无疑成为了一种文化底蕴作为广大学生吸收知识的基础。

而大学生本身已初具学习、领悟知识、理论的能力,对于正式学习古文字学,有了良好的底子。

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兼备着审美、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容易诱发对学科学习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容易培养出一种专业的技能。

由此来看,古文字学从大学开始设课研究,有着一种历史性的选择。

(2)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何在
①为什么要学习古文字知识?学习了古文字知识,能为我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带来何种好处、利益?目的性,是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必须考虑涉及到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回答了“意义”之所在。

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大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追求自身素质的完备,不得不多方面吸收知识;另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一般大学生的古汉语水平不够高。

虽然一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代文选,但是学的很不够,对古汉语的语法、句法的知识也不够,读起古书来感到非常困难。

要克服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就有必要学习古文字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打好基础,这样一来,那些艰涩难懂的古文,才将会以一种很浅白的语言烂熟于心中,也方便于吸收古代的文化知识。

②一般说来,越古的文章就越难懂,搞先秦的历史,比搞秦以后的历史,古文的根底要深一些。

不过搞近代史,也同样要有好的古文基础,因为近代人作的文章也大部分是用文言的,白话的材料很少。

有少数人,比如章太炎的文章是很难懂的,因为他喜欢用古字、古语,用典故很多。

又如严复译西方资产阶级的书也是用文言,而且译得古色古香,古文程度差的人读起来是很吃力的。

当代的大学生要从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开拓创新,就不必须掌握好古
文字知识,所以我们说,对古文字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坚持下去。

(3)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树立学习古文字知识意识。

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文献,经过历代专家的考究证明,都是历史文明文化的精品积淀。

学习消化这些文化经典,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是对历史圣贤的负责,同时也表现出对当代文化的关注,毕竟,当代文化的源流是古文文献,也得益于这些文化经典。

既然古文字是古文献的“因子”,那么对它的学习和考究,就是开掘历史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识。

(二)当代大学生整理古文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古文字的发展源远流长,它不会也不可能自动凑合到一块,形成一条有规律可探的线索,因此,古文字的知识,是需要有智慧的人脑去汇编整合的。

如今我们课程讲授的内容,是经过了一代代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学者专家们的辛苦努力,才得以有条理、有规律的贯穿于整个课文之中。

然而这些专家们并不满足于停留目前的科研水平,他们现在还在不断努力,朝着古文字学这一学科的不同方向,作出许多探究性的课题研究,结果,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包含了科学性、实用性、历史性、人文性、知识性的古文字学专著和论文,这预示着社会对古文字学的探索、研究有着重大的突破与开拓。

这一系列的努力对整个文字学的起源发展,对当今汉字的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1)当今大学生应当关注古文字学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成效
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专家,除却少数是社会上的“业余”爱好者之外,多数的研究者是大学的教师教授。

他们对古文字知识的研究整理,既是为了自身在某方面有所突破,也是为了把自己所能领会到的知识本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从这点来看,当今大学生应当有选择地继承老师的衣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个人独到的见解,并把这种见解传给下一代。

要做好这些,我认为,大学生首要是关注一下当今古文字学课题研究的领域、意义与成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当今的学术动态以及了解这一科的发展前景。

谈到对古文字知识的整理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原地区出土的古文字就做出了非常深刻的见解。

她认为,那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文明起源及上古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为研究中原地区上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和线索;另一方面中原出土的古文字资料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先秦文献资料,有效地复原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原貌。

又譬如对于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学者宋开霞研究指出,这些竹简对澄清孙子兵法有关问题有史证价值,在兵书传世本校勘辨伪上有极重要的作用,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古代书籍发展的考证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银雀山汉简对于我国军事史、哲学史、文字学、古简册制度等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这些研究,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它疏导了历史的发展线索,也为历史的考证提供强而有力的佐证。

(2)古文字知识的整理在古汉语研究中的概况
当代大学生应该要了解到:古文字知识以其内容丰富,时代明确,未经后人改动等优点,在古汉语研究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研究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必须利用古文字资料。

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层出不穷的地下资料,为古汉语研究提供了大量新鲜
的素材,但是语言学界,尤其是古汉语学界对这些资料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大型字典词典对古文字学界成果的吸收利用也颇为滞后。

基于以上这些,都必须要求大学生主动自觉去学习整理古文字知识,以加强古文字研究的功效性以及实现研究古汉语的价值性。

(3)当代大学生整理古文字知识的专业定位
从事整理古文字知识的大学生,是来自文科中的考古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该专业通过对人类遗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探讨人类及其体质、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与结果,并寻找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

当代的古文字知识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旅游、艺术、建筑、军事、历史、宗教、教育、生态等,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专业培养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及能够胜任文物、考古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宜在考古研究、文物鉴定、博物馆、文化旅游等部门工作,也适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以及从事与文物有关的商业活动。

这种专业定位,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帮助。

古文字学在当代的发展越来越显其在人类历史中所占据的地位。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有必要也有责任肩负起人类的文明文化史的历史重责,要认真学习,并且整理好古文字知识,这将有助于解决我们在认识人类文明摇篮所遇到的困难,这些努力,也将促进我国当前简化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