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概要(六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体为文,字之根也。
·《说文》:乳也。从子在宀(mian) 下。 (本意是生孩子)
· 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會意。 子亦聲。疾置切。
· 慢慢地衍生、繁衍,越來越多,這 就是“字”。
“文”和“字”的区別 :
· 独 体 为 "文" · 合 体 为 "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初學匯報,不足之處,恭請指正
頂禮·感恩
2015 .8 .3
补充: 1.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2. 何謂“說文解字”
二、六書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 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 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 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 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 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 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 后,后人所以识古。
——《说文解字序》
文字學
字 形
(文字學)
《 文 字 學 概 說 》
字音
(聲韻學)
《 聲 韻 學 通 論 》
字義
(訓詁學)
《 訓 詁 學 概 要 》
文字的演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字形
六 書 四體
象形 指事
文 字 字音 學
字義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
一、文字的演变
戋: 钱、 贱、 浅、 线、溅、 笺
仑:论、轮、伦、囵、沦、纶
5.转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 是也。
老也。从老省,丂聲。古文考。 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古文老。 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 火也。从火毀聲。
6.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托事,“令、長” 是也。
女 、 汝 、 尔 、 你
文字學概要
匯報學生:和讓
· 簡述師承
章太炎先生
黃季剛先生
林景伊先生
恩 師 劉 克 雄 先 生
素仰先生学识深厚广博,集儒释道三家智 慧于一身,令人钦仰。
——蔡礼旭
·考文知音的重要性
明末清初,顧炎武等人反對宋學的空談而提 倡“經世致用”, 講求實學, 扛起了 “舍經學 無理學 ”的大旗來復興古文經學,他提倡“引古 籌(chou)今”,認為:“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 自知音始,以至諸子百家之書亦莫不然。”
旦東 杲暮 杳 冥 (西)
4. 形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 也。
左形右声:如钱、材、消、熔等; 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等; 上形下声:如茅、简、空、室等; 下形上声:如柴、酱、盆、等; 内形外声:如闻、问、闽等; 外形内声:如匪、匐、固等。
中: 仲、种、钟、忠、盅、衷、
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 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 以察。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 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 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 之書。書者,如也。
——《說文解字序》
开解“文字”二字。
文 字
·《说文》:錯畫也。象交文。
·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象交文。像兩紋交互也。紋者, 文之俗字。無分切。
假借,是永借不还,是长期的, 一经借用,本意要另造新字。
· 四體二用
四體: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二用:轉注、假借。
“四體”是創造文字的方法,“二用”是 運用文字的方法。“四體二用”就是所謂的 “六書”。
三、總結
文字三要素,形、音、義三部份,黃季剛先在 在聲韻略說上說“形音義三者雖分,其實同依一體; 視而可察者形也;聞而可知者聲也;思而可得者義 也。有其一必有其二。換句話說文字的研究應合形 音義為一體,把三者溝通起來。如果僅知道文字的 起源、構造、變遷,或者把文字的形體、聲音、意 義,把它孤立起來個別研究,而不進一步追究字形、 字音、字義之間的關係,那就不能貫通文字學的全 貌”。
--《說文解字序》
六 書
四 體 象 指會 形 形 事意 聲








二 用
轉假 注借
1. 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 是也。





·猜字
·猜字
2. 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 是也。
象 形
指 事
3.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 是也。








字圣許慎
開解“經典”二字
經 典
《说文》:織也。从糸巠聲。
讀糸,巠聲,是個形聲字。
織之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 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 地之常經。
《说文》:从冊在丌上,尊閣之也。
从在丌上。尊閣之也。閣猶架也。 — — 段注
“經典”,就表示對 這本書的尊重,说明 这本书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