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之汉字六书

合集下载

汉字六书图文介绍

汉字六书图文介绍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六种组成方式 左形右声:抱 饭 桥 肝 左声右形:战 飘 削 期 上形下声:草 简 花 室 上声下形:想 盒 盲 恕 外形内声:圆 府 围 病 外声内形:闻 问 辨 班
语文学什么?


愁 断 肝 肠 无 人 来 。 山 高 路 远 没 口 信 , 小 姐 等 到 月 半 歪 。 天 长 夜 短 门 半 开 ,
汉字造字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汉字的“六书”:

象形、会意 、指事、形声(造字法)
假借、转注(用字法)

汉字是从
图画
来的
象形字:

象形字

指事字




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征性符号上加提示 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 。 指事字分两种: 一种用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如:一、二 、三、四、上、下…… 这类指事字很少
会意字

休息 “休”字,人靠着树,表示


“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 上边,表示向远处望 。 明亮 “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


形声字

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读音的 声旁组成的新字。 形旁 木 耳 声旁 每 门 汉字 梅 闻


+ +
= =
汉字有90%是形声字


另一类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 性符号构成的
刀 ˊ
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口
廿 木 -
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内含有 甘美的食物
在木上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根部
会意字

会意字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 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字。 “从”字,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后头,是“跟从” 的意思。

六书1

六书1

“六书”知识文字知识,在文言文中首先应掌握的是六书知识。

这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中的文字内容基本相同。

掌握六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准字形,防止发现错别字,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根据字形,推知字的本义,了解该字字义的引申规律,从而掌握这个字的多种义项。

从这个角度说,在文言文中,掌握六书知识的意义更大,用途更广,更应该引起重视。

下面谈谈“六书”的来源、名目和次第。

我国古代把六种造字方法称作“六书”,这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归类后,定下的六个名称,并非古人事先制造出六种造字法,然后再按这些方法造字。

由于各研究者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加之流传日久,所以“六书”的名称和次第也各不相同。

“六书”的名称究竟起源于何时,一时很难确定,就目前现有的文献来年,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

其名称和次第如下:一、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班因《汉书.艺文志》)二、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潜声(郑以注《周礼.地官》)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虽然名称和次序略有参差,但基本还是一致的,因为这三个人实际是出自一个学派,即汉朝著名学者刘歆,其渊源关系如下图所示:┌──> 传弟子郑兴──> 传儿子郑以刘歆├──> 传弟子贾徽──> 传儿子贾逵──> 传弟子许慎└──> 班固于刘歆《七略》中直接采录。

现在我们通常彩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基本上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

最早对“六书”加以说明的是许慎,只是过于简单,每一书只用八个字来解释,只举两个字来证明,以至后来的学者们对此有许多种不同的认识。

下面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风,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倍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大多数学者对“六书”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应当是四体二用,即前四书属造字法,而后二书只能算用字法,尤其是假借,并不产生新字,只是借用现存字,对于转注则更是从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与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一样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一样,声音一样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展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局部。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与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围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汉字六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是汉字发展壮大的过程

汉字六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是汉字发展壮大的过程

汉字六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是汉字发展壮大的过程文·段宏刚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形态之一,也是从上古时期诞生的众多文字里,到目前还在使用的文字,距今已超过6000年历史。

由于汉字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在历史上不断向周边国家的语言体系辐射,以至于目前东亚文化圈许多国家的语言里,少不了汉字的衬托,如,日语里的表音符号假名,常常用汉字来书写日本人的名字。

越南京族语里的喃字,是仿照汉字结构原理重新创造的一种文字。

韩语里的表音文字谚文,虽然属于拼音文字,但在结构组成上,具有汉字的形态。

汉藏语系羌语支系的西夏文,在形态上完全就是汉字的孪生兄弟。

女真族的语素文字女真文,借助汉字笔画来拼写,在形态上也属于汉语的孪生兄弟。

甲骨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字的形成过程相当漫长,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阶段,完全按照化繁为简的过程在演进,变圆笔为方笔,简化笔画和结构,最终让其达到易认、易写、易记的要求,成为优质的书面交流工具。

说到汉字的产生过程,就不得不说六书。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和构成方式,按照诞生时间顺序,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最早的出处来自儒家经典著作《周礼·地官》里: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虽然出现了“六书”的名称,但具体指代什么内容并没有阐述清楚。

直到汉代,六书才有了具体的内容,就是汉字的六种类型。

金文这六种类型的确立,是东汉著名学者许慎(58年——147年)和班固(32年——92年)的功劳,其中,六书的名称由许慎命名,字数排序则由班固归纳和排列。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汉字字库总共收录汉字达到91000多个,而常用汉字不过3000多个,这3000多个汉字能满足99%的书面语言的使用。

反观所有汉字,它们的形态都包含在这六书之中,其中,以象形字最为常见,更容易理解。

说到象形字,就绕不开“仓颉造字”的故事。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六种条例,这就是传统的“六书”,即关于汉字造字法的理论。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周礼》。

“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基本科目。

“六书”则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但不一定是后来的“六书”理论。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像事、像意、像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所解释的“六书”,就是六种造字的方法了。

比班固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下了明确的定义。

“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所指的“六书”以“指事”为首,因为《说文解字》的第一字为“一”,故将指事排在“象形”之前,为“六书”之首。

而“形声”在“会意”之前,因为“形声”为中国文字最多的一类。

许慎用“六书”的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结构,写成了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使“六书”的理论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两千年来研究汉字的准绳。

清人戴震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因为转注和假借没有造出新字。

“六书”是秦汉时建立的关于汉字构造的一种理论,后来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的形体构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象形字和指事字又叫独体字,即以笔画为单位构成的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不能分为两个或几个偏旁。

会意字和形声字又叫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字。

而其后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到最后,在造字构形上,便同时兼顾词的意义和语音两个方面,汉字就成为我们今天使用“形音义”的结合体,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形象、最优美的文字。

以下对汉字“六书”做简要分析:一、象形字象形字属于“独体造字法”结构的字。

六书:汉字造字方法

六书:汉字造字方法

六书:汉字造字方法导语:六书是我国古汉语的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六书吧!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概念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

汉字造字法(汉字六书)

汉字造字法(汉字六书)

专题1 汉字的造字法知识讲析造字法即汉字“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四种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后两种是汉字的用字方法。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

例如“”字,象形字,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像直视太阳时看到的形态,表示太阳。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主要区别是含有较抽象的部分。

例如“”字,指事字,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表示刀的锋利部分。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将其字形字义合并,表达新的意思。

例如“”字,会意字,左边是牛,右边一只手举一根枝条,表示手拿棍子放牛。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表示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字,形声字,左边“木”是形旁,表示一种树木,右边“婴”是声旁,表示发音与“婴”字一样,表示樱树。

转注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

当这两个字表达相同含义时,会有相同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

假借是同音替代。

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文字对应,就找和它发音相同的字表示。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

“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套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套系统为依据。

像“琴”“棋”是形声字,“凹”“凸”是指事字,“明”“笔”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多。

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而“鲤”“鲮”“鲩”等,难以用象形法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

六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六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六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书写方式,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1. 象形:是指汉字的形状和物体的形态相似,以表现事物的本来面貌。

例如,如下的汉字:
日:表示太阳的形状。

人:表示人类的形状。

马:表示马的形状。

2. 指事:是指汉字的形状和事物的指向性有关,用来指代某个具体的事物。

例如:
上:表示垂直的方向。

下:表示朝向地面的方向。

口:表示嘴巴的形状。

3. 会意:是指汉字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部分组合而成,以表达特定的含义。

例如:
困:由“囗”(围住)和“木”(树)组成,表示在树下被围住,无法脱身的状态。

忙:由“心”(心理状态)和“亡”(失去)组成,表示心理状态失去平衡,陷入繁忙的状态。

4. 形声:是指汉字由声音部分和形状部分组成,以表达特定的
含义。

例如:
静:由“青”(蓝色)和“争”(争吵)组成,表达青色的安静。

弱:由“卩”(脚封)和“女”(女性)组成,表达女性的脚步轻盈。

5. 转注:是指汉字借助其他已有的字形,转换成新的字形。

例如:
洒:本意为“溅”、“泼”,因为其字形与“灑(撒)”相近,便取“灑”字作为本字的音符号。

6. 假借:是指汉字借用其他的字形和词汇,而形成新的字形和词汇。

例如:
鳄:原是指一种鳄鱼,借用了“恶”字的音旁“皆”。

核:原是指果仁,借用了“井”字的音旁“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 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 示用眼睛观察树木。因此“相”的本 义是"仔细察看"。
形声字是用意符或形旁和声符或声 旁组成的字。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 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 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
比如: 河 谋
左边是“ 水”,作形旁,表示与 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 示读音。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 :“保氏掌谏王恶, 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 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 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 名词,却没加以解释。
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东汉 班固承袭西汉末刘歆《七略》而作 的《汉书•艺文志》。它说,“古者, 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 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 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 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 人 (甲骨文) 月 (金文观 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 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 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 上 (甲骨文) 本 (小篆)
• 山石岩上古木枯,此木为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尤妙 •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 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定配好人
• • • • • •
拱猪入门 床前明月光 一口咬住多半截 综合门市 要一半,扔一半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 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 “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 “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
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 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 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 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 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班固明确指出六书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 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的方法。
汉末郑玄《周礼注》引 刘歆再传弟子郑众的解释: “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 处事、假借、谐声也。”
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许慎是刘 歆再传弟子贾逵的学生。 许慎作《说文解字》在《叙》中说:“周礼八岁入 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左边是“ 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 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票+风

氵+票

瞟 目+票

票+瓜
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 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 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 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 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 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本”字是在象形的 “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 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 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 从 (甲骨文) 相 (甲骨文)
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 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