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葛花解酒药方
岁末年尾向大家推荐两个解酒醒酒方

岁末年尾向大家推荐两个解酒醒酒方
岁末年尾,不少人对应酬醉酒导致的头晕头痛、脾胃不适很是苦恼。
中医师向大家介绍两个解酒醒酒方。
1.葛根枳椇子饮
原料:葛根20g、葛花10g、枳椇子15g。
制法:水煎2次,取汁600~800ml,于两小时内分3~5次饮服。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适用于醉酒、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头痛头晕、燥热口渴等症。
2.神仙醒酒丹
原料:葛花15g、葛根粉240g、赤小豆花60g、绿豆花60g、白豆蔻15g、柿霜120g。
制法:以上各味共研为粗末,水煎,代茶饮用。
功效:宣散排毒,利尿祛湿,醒脾清胃。
适用于饮酒酒醉所致头痛头晕、小便短涩、嗳气吞酸、纳差纳呆。
中医的解酒专方——葛花解酲汤

中医的解酒专方——葛花解酲汤常人伤酒后,若损脾胃,则见干呕恶心、饮食即吐、不思饮食、嘈杂吞酸、小便不利、大便泄泻、百体酸软等。
若损心肺,神明亦受邪伤,可见口燥舌干、胸膈痞闷、心神恍惚、身热头痛、昏晕烦乱等; 或出现其他不典型症状,如瘾疹、盗汗等。
若长期饮酒可伤肾,肾不纳气,则可出现遗精; 或伤及肝胆,可出现“酒臌”的一些表现,如腹大、蜘蛛痣、肝掌等。
酒属湿热之品,侵犯人体,可滋生湿热之邪。
湿热之邪阻碍脾胃运化之功,导致运化失司,湿浊内生,影响机体正常气机升降,则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湿邪上蒙清窍,则头晕; 热扰胸膈,则感痞满; 湿阻气机,气机不畅,小便则不利; 湿滞不去,则腹泻不止等。
故“伤酒”之症,病机概括为湿热内停,脾胃虚弱。
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根据散渗结合、消补兼施的治法,创制了治酒病名方葛花解酲汤。
药物组成:葛根花15 g,白豆蔻15 g(后下) ,砂仁15 g,人参4.5 g,白术6 g,茯苓4.5 g,猪苓4.5 g,泽泻6 g,神曲6 g,橘皮4.5 g,黑干姜3g,生姜3g,木香1.5 g(后下) ,青皮1 g。
其主要针对“伤酒”致病病机而组成。
葛根花甘寒芳香,轻扬发散,既能芳香悦脾以助运化,又能发散酒湿从表而散,为解酒醒脾之良药。
方中加用神曲以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陈腐之积; 白豆蔻、砂仁辛温气香,理气化湿,开胃醒脾; 猪苓、茯苓、泽泻渗湿止泻,引酒湿从小便而去,以上均为臣药。
过饮酒醪,损伤脾胃,又以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干姜温运化湿; 酒湿蕴结,易滞气机,故配伍木香、青皮、陈皮理气疏滞,以上共为佐药。
诸药配伍,发汗与利水合用,使酒湿从上、下分消; 消食理气与补气健脾相伍,邪正兼顾,从而“伤酒”病症得解。
对于“伤酒”而言,若呕吐明显,则加半夏、生姜以和胃止呕; 偏寒者,加吴茱萸温中散寒;湿热偏盛,加黄连、黄芩; 烦渴喜饮者,加白茅根、麦冬等生津止渴; 另外,枳椇子也可解酒毒,可加减使用。
送给家人的解酒方

送给家人的解酒方生意场、朋友聚会都少不了喝酒。
喝酒过量会伤身,除了呕吐、宿醉头痛,胃部不适,行为也不由自主,故《弟子规》曰:饮酒醉,最为丑。
酒性辛热,耗散肝气,治疗应以“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佐以甘味之药调之”。
故解酒多用酸、甘之品。
家里人喝醉了,怎么办呢?!首先可以点穴催吐,让醉者俯身低头,用中指按压在醉者喉结上方的廉泉穴(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或刺激喉头黏膜可催吐。
吐出酒物后,可饮些蔗糖水,安静休息。
然后用下面的小验方。
01葛花和葛粉有个经方叫“葛花解酲汤”,解酒的疗效不错,目前有葛花解酒茶出售。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是有名的解酒药,单用葛花10-15克,加茶叶少许煮茶饮,很多解酒药都以之为主药。
葛根也可治疗大醉酒,现在有葛粉出售,冲服一小碗即可,方便很多。
湘西人喝酒比较野,就是喝酒前先喝一碗葛粉垫底,相当于段誉的六脉神剑,把酒化掉很多,自然底气很足。
02枳椇子枳椇子,又名木蜜、拐枣、鸡爪子等,也是常用的解酒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枳椇子能清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减轻肝损伤,避免酒精中毒。
民间还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酒后生吃几颗拐枣,能醒酒安神。
去宜春旅游时,当地人介绍,用枳椇子研末,喝醉了,冲水喝就可以很快苏醒。
03嘉应子食品里也有解酒的,有位国际友人喝醉,陈存仁先生送其一盒李子做的嘉应子,次日友人大赞中国的饮食文化:解酒效果好,还这么好吃!04菊花茶《外台秘要》提到:治酒醉不醒:九月九日真菊花,为末饮服。
取上好菊花做成散末,冲服也有解酒的功效。
故而菊花茶也可以解酒。
解酒护肝,瑶族常用溪黄草,效果不错,但一般不易买到。
民间常用的甘蔗汁(或蔗糖水)、橄榄汁、红茶等解酒,还有一些酒客在喝酒后喜欢喝一点醋,也有一定效果。
在亲友醉酒时,上述方法不妨一试。
必须注意的时,肝病的病人应忌酒,不可因为知道解酒的方法就放纵自己,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应当避免。
解酒良药:枳椇子

解酒良药:枳椇子喝酒的人不少都有过“醉酒”的经历,特别是一些不胜酒力或者对酒精过敏的人,则更容易“醉酒”。
这个时候需采用某种方式快速解酒,以减小乙醇对人体的危害。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用中药枳椇子就是不错的解酒良药。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枳椇子3克,研细末,于喝酒前或喝酒后冲服。
或酒后用:枳椇子50克,梨子100克,甘蔗250克,榨取汁液后,混匀饮用。
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枳椇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拐枣,又名鸡距子。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
主产于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
野生或栽培。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将果实连果柄摘下,晒干,或碾碎果壳,筛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味甘、酸,性平,归脾经。
《诗经》、《礼记》、《庄子》等经典中均有记载。
枳椇子入药首载于唐代药典《新修本草》,云其“主头风,小腹拘急。
”并未提及解酒。
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首先发现了枳椇这种乔木的解酒作用。
据述:“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
宋《本草图经》也经过了验证,说它“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
故早时多以原植物解酒。
直到金元时期,用来解酒才偏重于枳椇的果实或种子,即枳椇子。
当时名医朱丹溪曾有验案:一男子三十余,因饮酒过多,加上房劳过度,出现发热不退,全身疲乏,治疗时先用补气血药加上葛根以解酒。
服后得微汗,但“人反懈怠,热如故”,症状不减。
丹溪悟出是葛根过度发散之故,遂用枳椇子易葛根,果然药到病除。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轼的《苏东坡集》中也记载过一则用枳椇子解酒的案例。
同乡眉山的一个同僚叫揭颖臣,患饮水多、吃饭多、小便频数多年,时医皆以“消渴”治之,结果病情反甚,绝望欲死。
苏轼延请蜀医张肱为其诊治。
张肱按脉问诊后,认为揭颖臣所患并非“消渴”,而是“果实、酒物过度,积热在脾,所以食多而饮水。
解酒药方

解酒药方一、治酒醉、嗜睡,或疲倦乏力,舌质红,舌苔黄厚,尿黄,可用清热解酒法。
药方:枳椇32克,绿豆50克,苦丁茶3克,陈皮10克,救必应12克,茅根25克,自寇仁5克(后下),佩兰8克(后下),甘草8克。
煎服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服。
可连服3-5剂。
二、治饮酒过多或醉酒,症见头痛、头晕、步行不稳或胡言乱语,舌质红,舌苔黄厚而秽,满口酒气。
可用清热醒酒法。
药方:葛花25克,鸡蛋花15克,黄芩8克,石菖蒲20克,生石膏30克,胆南星8克,郁金12克,鸡骨草18克,苍术10克,蜜枣3枚。
用法同上。
三、治饮酒过多造成痔疮出血,症见大便后出血,或肛门痔核痒痛红肿,尿黄,舌质红,舌苔黄秽厚腻。
可用解滔清热消痔法。
药方:枳棋子15克,葛花12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枳壳5克,黄芩8克,地榆12克,槐花12克,甘草8克。
出血较多者,可加用田七粉4克,分2次吞服。
用法同上。
同时忌辣椒、咖哩、酒等。
四、凡饮酒后出现胸痛、咳血(痰中带血),舌质红,舌苔黄,为酒毒伤肺。
可用解酒保肺之法。
药方: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枳棋子15克,葛花12克,百合8克,赤芍9克,生地20克,田七粉5克(分2次吞服)调仙鹤草15克,甘草10克。
用法同上。
如痰多可用川贝研粉,每次用3克和田七粉吞服。
五、凡饮酒后出现腰痛、尿中带血,为酒毒伤肾。
可用解酒护肾之法。
药方:生地15克,雷公根20克,虎杖20克,葛花12克,枳棋子15克,茅根20克,大蓟、小蓟各15克,蜜枣5枚。
如尿血较多,可另用田七粉5克(分2次吞服)。
用法同上。
一般服药3-5剂,症状可消失。
六、凡长期饮酒,造成眼花、视力减退或视物模糊,为酒毒伤目,多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弱视。
可用解酒毒明目之法。
药方:杭菊花15克,木贼草10克,蝉衣6克,杞子12克,密蒙花8克,枳棋子15克,葛花10克,牡丹皮8克,生地15克,泽泻12克,甘草6克。
用法同上。
应戒酒。
七、凡饮酒后,造成胃痛、泛酸或胸闷呕吐,舌质红,舌苔黄厚,甚则出现大便色黑如柏油状的胃出血症状,为酒毒伤胃。
民间19个解酒醒酒秘方

民间19个解酒醒酒秘方1.酸枣葛花根解酒: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2.豆腐解酒: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下酒菜。
3.食醋解酒:1>.用食醋烧一碗汤,服下。
2>.食醋1小杯(20-25毫升),徐徐服下。
3>.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吃服。
4>.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
5>.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吃服。
6>.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4.葛花解酒: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5.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将三者煎汤服,可以消渴,解热,解醉。
6.绿豆,红小豆,黑豆解酒:3中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和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
7.糖茶水解酒: 糖茶水可以冲淡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8.芹菜解酒:芹菜挤汁服下,可以去醉后头痛脑胀和颜面潮红。
9.绿豆解酒: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烂,开水冲服或煮汤服。
10.甘蔗解酒: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11.白萝卜解酒: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一次服。
也可在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12.柑桔皮解酒:将柑桔皮烘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
13.食盐解酒:饮酒过量,胸膜难受。
可在白开水里加少许食盐,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14.鲜橙解酒:鲜橙(鲜桔也可)3-5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15.甘薯解酒:将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16.生梨解酒:吃梨或挤梨汁饮服。
17.鲜藕解酒:鲜藕洗净,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对酩酊大醉者,如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转,可用干净鸡毛轻轻摩擦喉咙或用手捏其喉咙,使其呕吐残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状缓解。
若仍无效,则应就医诊治。
18,戒酒: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两天后喝此酒,一次1~2两,一日三次,将此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19,喝酒不醉:葛根*1钱,在喝酒前泡一杯开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酒量可增五至十倍,一般不会醉酒。
枳椇子的功效与作用

枳椇子的功效与作用枳椇子的功效与作用枳椇子,又称拐枣、枳枣、鸡爪梨、鸡爪果、蜜屈律、木蜜、金钩钩、万寿果等,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果实或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江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营养成分枳椇子种子含黑麦草碱、枳椇苷等。
果实含多量葡萄糖、硝酸钾和苹果酸钾。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
归心、脾、肾、肺经。
功能主治枳椇子具有醒酒通便、祛风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水肿、醉酒等症。
现代多用于解醉酒、风湿性关节炎。
1.醒酒通便用于酒醉烦热,呕吐,口渴,二便不利,单用,或与麝香制丸服用,即枳棋子丸(《世医得效方》);亦可配伍葛花、绿豆共煎服。
2.祛风通络用于肝风内动,手足抽搐及小儿惊风,单用水煎服;亦可与四匹瓦、蛇莓等量煎服。
若泡酒服用,又治风湿麻木。
药理作用1.解酒作用枳椇子浸提液可抑制消化道对乙醇的吸收,可有效地减缓和阻碍乙醇进入体内的速度和浓度,从而减少乙醇对肝脏等器官带来的损害。
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会影响到血中乙醇的浓度,该酶活性的降低可使乙醇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进而加重乙醇对脑,肝脏等器官的危害,枳椇子水提液可以显著提高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具有解酒作用。
枳椇子可逆转乙醇所致的乙醇脱氢酶活性的下降,保持乙醇氧化中间产物乙醛的产生与积累间的平衡。
2.保肝作用枳椇子提取物能阻滞肝细胞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显著抑制乙醇和LPS所引起的ALT、AST升高;对乙醇所致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具保护作用,延缓和防止乙醇所致的脂肪肝形成;对肝细胞具有促生长活性,能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和增殖率。
3.抗致突变作用从枳椇子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化合物,在艾姆氏实验中有极好的抗致突变活性,可用于防癌。
4.抗肿瘤作用枳椇子水提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给接种小鼠肝癌瘤株H22的小鼠灌胃枳椇子水提物对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
5.抗衰老作用枳椇子提取物能改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枳椇子、葛花不同配比对乙醇中毒防治功效的影响

步研 究 该 处方 的药 效 ,笔 者 继 续 利用 小 鼠醉 酒模 型对 最 佳 配
正 反 射 消 失 和恢 复 时 间 、 死 动 物 只数 , 算 醉 酒 潜 伏 时 间 和 醉 计
酒维持时问。
比 的醒 酒 药剂 和 市 售 解 酒药 物 进 行 药效 比较 实 验 ,分 别 进 行 解
结果 F 2和 F 6与海 王 金 樽 片 的药 效 对 照 实 验 , 1 解 酒 药 效 实 验 显 示 , 模 型 对 照 组 比较 , 2组 、 6组 、 () 与 F F 海 王 金樽 组 小 鼠翻 正反 射 消 失至 恢 复 时 间均 明显 缩 短 ,0 i 血 , 6组 小 鼠 血清 S D酶 活 力 明 显 提 高 ( 3 r n采 a F O P< 00 ) 2 预 防 醉酒 药 效 实 验 显 示 , 模 型 对 照 组 比 较 , 王 金 樽 组 小 鼠 醉倒 潜 伏 时 间 明 显 延 长 , 2组 、 6 .5 。( ) 与 海 F F 组 、海 王金 樽 组 小 鼠 翻正 反射 消 失 至 恢 复 时 间 明显 缩 短 ,0 i 血 的 F 组 小 鼠血 清 乙 醇 含 量 明 显降 低 ; 3 r n采 a 2 9 ri 血 的 F 组 小 鼠血 清 乙 醇含 量 明 显降 低 ,海 王金 樽 组 小 鼠 血清 S D酶 活力 明显 降低 。结 论 F 、 6 0 n采 a 6 O 2 F 圾 海 王 金 樽片 对 小 鼠 醉酒 模 型 的 预防 效果 优 于 治疗 效果 。
13 试 剂 及仪 器 生 理 盐 水 ,广东 大冢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 批
各 组 小 鼠 以 02mL2 g给予 白酒 灌 胃 。然 后 开 始 计 时 , 组 于 . 0 /0 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枳椇子葛花解酒药方
枳椇子和葛花用于制作解酒的良药,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
枳椇子是一种果实,而葛花是一种豆科植物,这两者用于人体的解酒,其实效果和作用还是非常不错的。
除了利用枳椇子和葛花来制作解酒茶,还可以有其他的解酒方法,比如甘蔗汁、橘皮醒酒散等等。
★原料:
枳椇子120克、葛花150克、山楂160克、陈皮60克。
★制作方法:
①枳椇子切碎,陈皮切成丝。
②全部原料分成10份,分别装入10个茶包袋。
③每次1袋,沸水冲泡,焖3分钟后饮用。
★特别功效:
喝酒前饮用能预防醉酒,喝酒后饮用可以解酒毒。
★保健功效: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平时也可以喝这款茶,减轻酒精蓄积引起的脑损伤,预防饮酒过度导致的脂肪肝。
★美容功效:
防止喝酒造成的腹部肥胖。
甘蔗汁
配方:新鲜甘蔗40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止呕。
用于醉酒后干呕、口干等。
橘皮醒酒散
配方: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
功效与主治:健脾醒酒。
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橘皮汤
配方: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石膏汤
配方: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五豆汤
配方: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
功效与主治: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
解酒散
配方: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
适用于饮酒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