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翻译赏析
小升初古诗词详解——《华山》宋寇准

小升初古诗词详解——《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直译:华山高耸,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
抬头望,江上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下盘旋。
2、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曾三步成诗的诗人,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
据史料载,寇准年少时,其父宴请宾客,酒至酣,一客人提议请寇准即席赋诗助兴,寇准欣然应允。
客人命题为《咏华山》。
接题后,寇准踱步思忖,至三步,一首五绝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句,道出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满座宾客无不叹服。
3、作者: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
字平仲。
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
4、相关习题
(1)《华山》这首诗主要写了华山的______。
()
(2)本诗通过对于()衬托出了华山的高。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原作】华山——[宋] 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
抬头仰望苍穹,太陽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
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一耸之非常。
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
“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
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
咏华山译文及注释

咏华山译文及注释《咏华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歌,是他在游历华山时所写下的。
这首诗歌以华山的壮美景色为主题,描绘了华山的奇峰怪石、云雾缭绕、日出日落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本文将对《咏华山》进行译文及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一、译文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2.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3.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4.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注释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天高:指天空的高远。
云淡:指天空的云层不厚重。
望断:指远处的景物因距离过远而看不清楚。
南飞雁:指南方的候鸟在飞行中的景象。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华山上远眺天空和候鸟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2.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长城:指中国古代的一座伟大的防御工事,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非好汉:指不到长城不算真正的勇士。
屈指:指用手指头数数,表示行程的长远。
二万:指行程的长度,表达了诗人在华山游历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卓越的成就。
3.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六盘山:指中国的一座山脉,位于华山以西。
高峰:指六盘山上的一座高山。
红旗:指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和支持。
漫卷:指红旗在风中飘荡的景象。
西风:指来自西方的风。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长缨:指古代武士佩戴的长绸带,是武士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缚住:指掌握住,控制。
苍龙:指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兽。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抱负和追求,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和成功的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指天道的坚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君子:指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
自强不息:指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成长,永不停止。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君子精神的敬仰和追求。
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诗《咏华山》

《咏华山》的作者—寇准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 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 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 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 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 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 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 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
《咏华山》的赏析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 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 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 峨高耸之非常。
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 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 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 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 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yǒng huà shán 咏华山
zhǐ yǒu tiān zài shàng 只 有 天 在 上, gèng wú shān yǔ qí 更 无 山 与 齐。 jǔ tóu hóng rì jìn 举 头 红 日 近, huí shǒu bái yún dī 回 首 白 云 低。
《咏华山》的赏析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
yǒng huà shán 咏华山
sòng kòu zhǔn 宋寇准
zhǐ yǒu tiān zài shàng 只 有 天 在 上, gèng wú shān yǔ qí 更 无 山 与 齐。 jǔ tóu hóng rì jìn 举 头 红 日 近, huí shǒu bái yún dī 回 首 白 云 低。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 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 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 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
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 半山腰缭绕弥漫。
三年级下册语文《华山》诗词赏析

《华山》诗词赏析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译文】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
抬头仰望苍穹,太阳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
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
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
“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
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
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咏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咏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咏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咏华山[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咏华山古诗讲解

咏华山古诗讲解
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咏华山的古诗。
就拿寇准的来说吧,“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
首白云低。
”这短短几句,你说神奇不神奇?
想象一下,站在华山之巅,那感觉,难道不像站在了世界的顶点?
放眼望去,只有那广阔无垠的天空高高在上,再没有其他山能与华山
齐平。
这场景,不就好比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着整个世界吗?
当你抬起头,红红的太阳仿佛就在眼前,近得好像伸手就能碰到。
回首一望,那洁白的云朵却在脚下飘荡,低得如同棉花糖一般。
这不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觉得目标遥不可及,可当真正努力攀登上去,才发现原来成功就在眼前吗?
你再想想,如果把这华山比作人生的高峰,那我们要怎样才能登上
这峰顶,领略这壮丽的风光呢?
我觉得啊,这首诗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那高远的目标,只要不断努力,终能站在巅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景。
咏华山译寇准拼音版翻译朗诵音乐渭南三贤都是谁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咏华山拼音版注音翻译寇准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
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
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咏华山拼音版注音:zhǐ yǒu tiān zài shàng ,gèng wú shān yǔ qí 。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jǔ tóu hóng rì jìn ,huí shǒu bái yún dī 。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咏华山翻译: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咏华山赏析:《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
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
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
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据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咏华山》作者介绍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翻译赏析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寇准。
其古诗全文如下: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原文】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寇准在与先生爬华山时情不自禁吟诵出的,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赏析】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
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
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OrG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