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作者:姚淑兰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1期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轴,提出了追求朴实性、主张整体性、注重实践性、提倡普及性、强调创造性、坚持开放性等理念。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就是鼓励启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即兴创造的运用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表露真实情感,尝试音乐创造,通过节奏的练习、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
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有效促进;幼儿创造性能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注重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譬如音乐方面的熏陶。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年),享誉世界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一、胡锦涛同志就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中提出的四点意见,其中:“第一,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已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奥尔夫教学方法,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喜悦、乐趣,提高幼儿运用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在实践中,为了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满足,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在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基础上挖掘和发现了一些适合我们孩子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和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鼓励和启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前提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然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THANKS
感谢观看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 性教学
汇报人:XXX 2024-01-26
contents
目录
• 创造性教学概述 •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创造性元素 • 创造性教学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实践 • 创造性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 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的角色与职责 • 总结与展望
01
创造性教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发现问题、提 出假设,并通过实践验证和反思,形成新的知识和理解。
创造性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有 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果和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
创造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 挑战传统观念,提出新的想法和 解决方案,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
基础。
创造性教学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
奥尔夫教学法简介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即兴创作和表演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组织合作式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 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 神和创新能力。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 思维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并理解 这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 尝试、不怕失败,让他们在实践中 学习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 自信心。
05
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的角色与职责
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1 2 3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生 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引言创造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创造出新的事物。
对于幼儿来说,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想象力和才智。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它注重鼓励幼儿的参与和合作,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帮助幼儿完成音乐创作。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听、唱、演奏、创作”,通过这些过程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提供音乐材料当我们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时,首先需要提供一些适合幼儿的音乐材料。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旋律优美、有节奏感的音乐,这样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在选择音乐材料时,还可以考虑幼儿的年龄、语言能力和音乐经验,以确保他们可以快速掌握乐曲的内容。
听音乐在介绍音乐材料后,可以让幼儿先听一遍这首音乐,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听音乐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如何聆听的好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音乐素养。
唱歌当幼儿完成听音乐的过程后,可以让他们唱歌。
唱歌是与听音乐相结合的一项活动。
通过唱歌,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并且可以练习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
演奏乐器在幼儿学会了唱歌后,可以让他们尝试演奏一些乐器,比如说敲打打击乐器和弹奏钢琴等。
演奏乐器可以让幼儿更深入地感受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创作在幼儿学会了演奏乐器后,可以尝试教他们作曲。
可以让幼儿用一个简单的旋律作为基础,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创意,创作出一首全新的乐曲。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创造力的能力。
结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音乐素养和创造力的能力。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什么是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奥尔夫声势教学法(Orff Schulwerk)是一种基于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声音表达和合作创作来探索音乐。
它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创作和演奏能力,让孩子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全面发展。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的核心原则奥尔夫声势教学法有四个核心原则:1. 整体性和连贯性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强调音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它通过将唱歌、说唱、舞蹈、打击乐、合奏等多种音乐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综合的能力培养。
2. 自由性和创造性奥尔夫声势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音乐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3. 艺术性和美感奥尔夫声势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性和美感。
学生通过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和表达美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社交性和合作性奥尔夫声势教学法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作品。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奥尔夫声势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 音乐体验在音乐课上,教师会通过唱歌、演奏、舞蹈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妙。
通过音乐体验,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表达方式。
2. 音乐探索在音乐体验的基础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音乐。
例如,教师可能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研究乐曲的形式和特点,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含义。
3. 音乐创作奥尔夫声势教学法非常重视音乐创作。
教师会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让他们通过编曲、编舞、编曲或编演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4. 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奥尔夫声势教学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
它强调通过歌唱、舞蹈和打击乐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通过情境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活泼生动的歌唱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歌唱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唱的儿歌或歌曲,引导学生跟着节奏唱歌。
可以通过声音高低的变化、节奏的快慢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歌曲中的一些情境和表情要求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身体感知,舞蹈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通过舞蹈,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舞蹈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多种形式的打击乐器演奏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打击乐器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乐器,如小鼓、铃鼓等,教导学生打击乐器的基本节奏和技巧。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4.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编排音乐节目,进行表演。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声音的模仿和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学生在歌唱、舞蹈和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2.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能力,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积极性。
浅谈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拓展外部资源
积极寻求与社区、艺术团体、专 业机构等的合作,共享资源,互 利共赢。例如,邀请艺术家进校 园、组织校外音乐实践活动等。
创新教育模式
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音乐教育 模式,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 ,打破时空限制,为幼儿提供更 丰富、多样的音乐学习体验。
06
总结与展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中的价值体现
音乐活动中的声音、节奏、旋律等元 素,有助于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提 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
创造力对幼儿情感表达的丰富
情感宣泄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语言,幼儿可 以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来表达内
心的情感,释放情绪压力。
情感共鸣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活动中, 幼儿可以与他人共同创作和表演 ,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情感共鸣
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 满足每个幼儿的独特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
家园共育模式的探索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音乐教育中来,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局 面。
THANK YOU
未来发展趋势及创新方向探讨
多元化音乐资源的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利用更多的数字化音乐资源, 如音乐APP、在线音乐课程等,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元 化的音乐学习体验。
跨学科融合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美术、舞蹈 、戏剧等,创造出更多具有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进一步促 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戏剧表演增强表现力
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将音乐作品中的故事和情感表现出 来,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多艺术形式综合实践
鼓励幼儿在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进行综合实践 ,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主要通过音乐和身体运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它关注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感知体验,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1. 音乐活动: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通过音乐活动,教师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感。
音乐活动可以包括唱歌、鼓打、击乐、音乐创作等,帮助儿童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 舞蹈和身体运动: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儿童的身体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培养。
通过舞蹈和身体运动,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感受节奏、表达情感,并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协调能力。
舞蹈和身体运动常常和音乐结合,让儿童在音乐的引导下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3. 创造性的活动: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活动,例如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歌词、设计舞蹈动作、创作简单的乐曲等,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合作学习: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音乐演奏、舞蹈表演等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儿童可以相互倾听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儿童主导学习: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儿童主导学习,即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由他们自己选择和探索学习内容。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通过音乐和身体运动等活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它注重儿童的创造力和感知体验,倡导合作学习和儿童主导学习,使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是由德国作曲家兼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综合性音乐教育方法。
这一方法将音乐、舞蹈和表演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和合作的形式,培养儿童在音乐领域的创造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强调通过身体表达来引发儿童的音乐理解和创造力。
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奥尔夫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音乐的美妙与乐趣。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原则1.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动手实践,身体参与:奥尔夫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身体参与来理解音乐。
他们可以通过歌唱、舞蹈、打击乐器等方式,与音乐进行互动,使音乐触手可及。
3. 整体感知,综合展示:奥尔夫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
通过整合声音、节奏、动作和情感等多种元素,学生可以综合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步骤1. 创造性游戏:奥尔夫方法通过创造性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与音乐互动,发现和探索音乐中的美妙和规律。
2. 歌唱和体验:歌唱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歌唱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感觉和表达能力。
3. 乐器演奏:奥尔夫方法鼓励学生学习和演奏各种乐器,特别是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乐器演奏,学生可以感受节奏的变化和乐器的声音特点,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4. 合奏和合唱:奥尔夫方法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学生们可以在合奏和合唱的活动中,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共同演奏和演唱出美妙的音乐作品。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奥尔夫方法通过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容易投入和主动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于2021年7月21日~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我参加了奥尔夫教育一级教师资格证书课程班,其中共有5名老师讲课,分别是:李燕怡老师,讲了主要的乐器“竖笛”;《回顾与展望》等。
方曦老师主要讲了,舞蹈;声势的动作;奥尔夫乐器的应用;教具的应用等。
莫卉卉老师主要讲了,舞蹈;卡农;创编等。
曹利老师主要讲了舞蹈;乐器(自制乐器、音条乐器);创编等。
宋丹老师主要讲了,舞蹈;乐器他所教授的学生都是特殊儿童。
几天的课程中,创编的过程都必不可少,可见奥尔夫的创造性体现的很多,主要的想说一下奥尔夫教学法的创造性,以及如何奥尔夫的创造性实践。
一、奥尔夫的生平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
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等,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奥尔夫晚年一直居住在乡间亚梅湖(Armmersee)岸边的房子。
他不管去哪里讲演会这是参加演出等活动,都要回到湖边安静的家园,沉浸在大自然中,并重新获得精神与创作的活力。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
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我们传统的
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创造性
由于假期去北京学习了十天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获得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对于奥尔夫的教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更大量的阅读了书籍,认为如此有创造力的方法应该更好的去应用。
奥尔夫的教学法有非常系统的体系,也就是说不仅仅有一种原本性的理念,更是形成了体系性。
有具体的理念、知道的思想甚至是具体的方法都有体现。
所以说奥尔夫教学法越来越具有体系,虽然说是原本性的、元素性的,但是其中却更多的让我们学会融入更多的本土化音乐。
从越简单的音乐最基础的音乐出发反而也不容易。
因为要求一切都体现音乐性,艺术性。
虽然他特别强调节奏,但是却不是简单的敲敲打打,而是要通过在音乐中完成的,对旋律和声等要求都十分严格。
虽然奥尔夫器乐是特色,但是又是与声乐并重的,这都显示了整个的完整的体系性。
奥尔夫的教育还有自身的独特性,不像之前教育的死板,而是更具有创造力,具有活力的教学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奥尔夫教育有其灵活性,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没有具体的教材,也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所以说奥尔夫教学更加的灵活,适合于任何年龄的人群。
而且可以本土化,适合各国的教学。
由于奥尔夫乐器十分简单,好入手,更便于大家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同时音乐教学也更加的新鲜,没有重复的课程。
更对于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奥尔夫的方法更好的进行教学。
奥尔夫有开放性,没有条条框框、不封闭、不排他的。
是逐步发展的、逐步丰富的,永远没有终结。
奥尔夫教学有艺术性,也就是要求教师从教学到表演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内容都要体现艺术的价值。
综上我认为的这些性质,足以体现了运用奥尔夫创造性来教学的重要性。
奥尔夫教学法其实和新音乐课程标准由很多共性。
首先,注重音
乐实践,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在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情况下,提出了注重音乐时间,培养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恰好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由于奥尔夫的教育是原本性的教育,乐于让孩子们更多的感受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用奥尔夫乐器来演奏音乐,从而也体现了奥尔夫的综合性。
奥尔夫的理念中“以人为本”也强调了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全身心的感受音乐。
奥尔夫的适用范围也很广,适合各种年龄段。
其次,注重即兴编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多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要设定生动的过程,让学生激发兴趣。
发挥其创新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也提出,要让孩子去参与、去探索、去创造音乐。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参与创造体验,给人能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再次,注重本土文化,弘扬民族音乐。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育应该具有民族性的特点,通过民族音乐的认知和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的自豪感。
加强学生学习民歌、加强地方戏曲的能力。
奥尔夫音乐强调本土化,凸显了对于每个民族文化的尊重,也使得更多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
强调民族化,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民谣、山歌、地方戏曲等各种民族民间音乐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中学习音乐创造音乐。
我国有56各民族,民族的文化特别的丰富。
学生们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民族,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创造音乐。
奥尔夫的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可以分类型很好的运用到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当中。
奥尔夫的教学内容首先包括朗读与歌唱活动,就是从最基本的朗读活动开始,进行语言节奏的体验,到提取其中的“节奏基石”把平日里说的话,可以组成不同的节奏型。
比如说在小学课本中,教一首歌曲,里面有一些比较难的节奏型,可以先编成平时学生说话的词句。
然后读出来,就可以将比较难的节奏型学会。
朗读活动内容包括呼唤、儿歌、童谣、诗歌、格言以及词、词组等。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学到不同的节奏型。
学习和培养节奏感,使得孩子们锻炼了语言能力,学
习了民族民间音乐等。
在上课时,遇到难的节奏型,完全可以创编为学生特别熟悉的词,或者平时说的一些话,这样可以更好的学习节奏型。
其次基本动作教学中包含律动和声势活动。
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教学吸收并发展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
律动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更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然而有些教师却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一点,为了动作教学而教学,让学生们学习很难的动作,反而适得其反。
让学生不能够欣赏好的音乐。
在我看来,应该最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通过听音乐来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从而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不管动作是什么样,只要是能够体现音乐的结构变化就够了。
音乐的结构并不是要等到大学才可以学习的知识,小学生也可以很好地理解。
虽然是以创造性贯穿始终的,但是也不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细腻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声势活动有一些基本的方法:拍手是声势训练中用得最多、最基本的方式。
剩下就是拍腿跺脚和捻指。
最多的就是采用模仿的办法,教师做声势,让学生们模仿。
这样既锻炼了节奏感,又能训练听觉记忆、听觉反应等,到了一定程度后可看谱子进行声势。
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声势,让他们结合到音乐中去表现。
在几节课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
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声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编创能力。
而且体态律动更能使孩子感受音乐的快慢。
也能让学生全身心的体会音乐的美感。
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使学生肢体协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而且到后期的一些活动中更多的一些同学之间互动的环节,也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社会能力。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
最后就是奥尔夫的器乐教学。
是指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演奏活动。
很多教师说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乐器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奥尔夫的器乐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唱歌,那些不爱唱歌的孩子理解音乐就可以通过器乐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奥尔夫的器乐不像钢琴和别的乐器那么难
学习,反而比较简单易学,学生们不需要经过枯燥乏味的技术练习就可通过乐器做反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即兴创作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奥尔夫的教学法意义在于,他不仅提供了一条使学生自然、顺利进入和进行音乐学习之路,使得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将最基本的音乐课结合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